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严毅 谢志勇 +3 位作者 罗薇羽 鲁晓磊 李培利 郭辉 《桉树科技》 2025年第1期82-87,共6页
针对昆明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总结了昆明市林下经济产业的现状,探讨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内生动力不足、市场化水平较低、品牌建设滞后、产业融资困难以及科技支撑薄弱等问题。结合福建、贵州等地林下经济产业发... 针对昆明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总结了昆明市林下经济产业的现状,探讨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内生动力不足、市场化水平较低、品牌建设滞后、产业融资困难以及科技支撑薄弱等问题。结合福建、贵州等地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由政府主导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配套政策和操作指南;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拓宽融资渠道,推动资金支持;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完善产业链条;加强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产业现状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林模式下2个树种在矿山迹地植被修复中的表现研究
2
作者 严毅 金智伟 +3 位作者 杨利明 铁筱睿 李天禄 徐钡昌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30-33,39,共5页
为了解不同树种、不同造林模式在矿山迹地植被修复中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初期生长表现,在昆明市海口林场废弃磷矿山进行了2个树种、3种造林模式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差异极显著(P<0.01),华山松的造... 为了解不同树种、不同造林模式在矿山迹地植被修复中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初期生长表现,在昆明市海口林场废弃磷矿山进行了2个树种、3种造林模式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差异极显著(P<0.01),华山松的造林成活率(100%)远高于滇青冈(89.76%),2个树种纯林的保存率远大于混交林的保存率;不同造林模式下林分生长量之间树高差异极显著(P<0.01)、地径生长量之间差异显著(0.01<P<0.05),滇青冈表现出较高的树高生长量(混交林30.83 cm,纯林17.10 cm),华山松树高生长量均不高(纯林0.64 cm、混交林0.52 cm);滇青冈纯林和混交林地径生长量表现适中(纯林0.64 cm、混交林0.52 cm),而华山松纯林和混交林地径生长量表现出两个极端(纯林0.83 cm、混交林0.47 cm);2个树种造林保存率与地径生长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树高生长量与地径生长量呈显著负相关。认为华山松和滇青冈在矿山迹地植被修复中有很强的适应性,不同造林模式对造林成活指标和生长指标影响较大;综合多性状评价,滇青冈混交林成效最好,其次为华山松纯林、滇青冈纯林,华山松混交林成效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模式 矿山迹地 植被修复 华山松 滇青冈 树高生长量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贵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现状及修复策略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3
作者 汪艳楠 李培利 +2 位作者 王万鸿 宿爱芝 李开云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4期25-31,65,共8页
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生命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但面临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以昆明市为代表区域,研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云贵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生态修复典型案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强化森林... 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生命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但面临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以昆明市为代表区域,研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云贵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生态修复典型案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加强科技支撑与公众参与及健全生态保护机制等方面的生态修复策略,为云贵高原的生态修复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云贵高原 生态修复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下种植滇黄精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钡昌 段丽华 +3 位作者 杨维雄 杨利明 罗志传 严毅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6期215-219,共5页
选择3种不同模式林下种植滇黄精,即华山松林+滇黄精模式、油橄榄林+滇黄精模式、核桃林+滇黄精模式,比较分析不同模式下滇黄精株高、叶片数、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华山松林+滇黄精模式中滇黄精株高、叶片数动态变化均达最大值... 选择3种不同模式林下种植滇黄精,即华山松林+滇黄精模式、油橄榄林+滇黄精模式、核桃林+滇黄精模式,比较分析不同模式下滇黄精株高、叶片数、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华山松林+滇黄精模式中滇黄精株高、叶片数动态变化均达最大值,油橄榄林+滇黄精模式平均产量最高为757.05 kg/667 m^(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株高、叶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9、0.398。滇黄精有效成分差异性结果分析表明,不同林下种植对滇黄精各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通过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种植模式滇黄精7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华山松林+滇黄精模式均值最高为0.7035,综合优势明显,将为当地科学合理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 种植模式 滇黄精 产量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对策探讨
5
作者 杨杰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21期88-89,共2页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环保工作中投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各种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不断增加。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对树种的选择非常关键,树种选择不当会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后续发展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为...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环保工作中投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各种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不断增加。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对树种的选择非常关键,树种选择不当会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后续发展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为此,本文对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对策进行探讨,希望对林业工作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生态建设 树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新品种‘勐焕默雅’和‘彩瓣黄喉’ 被引量:1
6
作者 钟华 周彬 +3 位作者 卢正玖 卢正运 江期川 王晋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2,共3页
‘勐焕默雅’是以檀香石斛为母本,黄喉石斛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其茎丛生,圆柱形,长46~67 cm,粗0.9~1.2 cm;叶长椭圆形,长9.1~11.5 cm,宽2.5~3.9 cm;花横径9.8~12.2 cm,萼片和花瓣紫红色,轻微扭曲,唇瓣喉部白色(2015RHS NN155D),... ‘勐焕默雅’是以檀香石斛为母本,黄喉石斛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其茎丛生,圆柱形,长46~67 cm,粗0.9~1.2 cm;叶长椭圆形,长9.1~11.5 cm,宽2.5~3.9 cm;花横径9.8~12.2 cm,萼片和花瓣紫红色,轻微扭曲,唇瓣喉部白色(2015RHS NN155D),花有淡淡檀香。‘彩瓣黄喉’是以黄喉石斛为母本,金钗石斛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新品种。其茎长36~47 cm,粗0.8~1.1 cm;叶长圆形,长8.6~12.1 cm,宽2.8~3.5 cm;花横径8.1~10.2 cm,萼片和花瓣浅紫红色(2015RHS 77B),扭曲程度弱。2个石斛新品种花期4—6月,带叶开花,适宜云南海拔1 000~1 500 m地区或温室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杂交 檀香石斛 黄喉石斛 金钗石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胁造林法”在滇池面山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茹芸 李红旭 +5 位作者 严毅 付磊 李培利 毕昱 钟华 严磊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28-36,共9页
针对昆明市西山山脉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宫胁造林法”,通过优选修复树种、复龄构成、配置组合、整地方式和密度控制等措施,对潜在自然群落的调控预期、种群动态、空间格局、景观营造效果等多项指标进行预判。结合近自然林业理论... 针对昆明市西山山脉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宫胁造林法”,通过优选修复树种、复龄构成、配置组合、整地方式和密度控制等措施,对潜在自然群落的调控预期、种群动态、空间格局、景观营造效果等多项指标进行预判。结合近自然林业理论,从近自然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入手,探索火烧迹地、生态脆弱山体植被定向恢复调控技术,将前期人工建植引导与后期自然生长相结合,形成群落结构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遵循自然循环规律的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宫胁造林法 物种多样性 树种选择 群落结构 昆明市西山滇池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巴菌菌塘周围云南松幼苗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外部形态 被引量:2
8
作者 徐钡昌 甘云浩 +4 位作者 罗云生 钟华 赵苗 靳博文 段丽华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5期43-47,共5页
以干巴菌塘周边点播的云南松幼苗为研究对象,观察并鉴定树龄为1年~3年的云南松幼苗外生菌根大型真菌。菌塘中可清晰观察到大量菌根聚集在云南松侧根上,有的菌根有菌丝缠绕。对采集到的外生菌根真菌进行rDNA ITS片段比对,结果显示共有16... 以干巴菌塘周边点播的云南松幼苗为研究对象,观察并鉴定树龄为1年~3年的云南松幼苗外生菌根大型真菌。菌塘中可清晰观察到大量菌根聚集在云南松侧根上,有的菌根有菌丝缠绕。对采集到的外生菌根真菌进行rDNA ITS片段比对,结果显示共有16种大型真菌,分布于10个种(血红菇、鲜艳乳菇、刺孢拟小垫革菌、Russula brevipileocystidiata、西伯利亚乳牛肝菌、轴腹菌、黄褐乳菇、小豹斑鹅膏、变黑根须腹菌、辛德锁瑚菌)、3个属(红菇属、长毛盘菌属、棉革菌属)和3个科(阿太菌科、火丝菌科、革菌科),同时对菌根外部形态进行了描述。其中红菇属真菌是菌根主要类型,形成菌根频率最高为14.58%;其次为乳菇属真菌,频率为10.42%;但未发现有干巴菌菌根,这可能与干巴菌菌丝发育及形成菌根数量较少,未形成优势菌有关,需要进一步探索影响干巴菌菌根形成、发育的因素,以获得干巴菌菌根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巴菌 菌塘 云南松 菌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黄精不同林分复合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徐钡昌 罗志传 +1 位作者 王永强 严毅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3期121-124,共4页
为探寻合适的林药复合种植模式,在昆明市海口林场选择华山松+滇黄精、油橄榄+滇黄精、核桃+滇黄精3种不同林药复合种植模式,1.5年后对3种林药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滇黄精复合模式... 为探寻合适的林药复合种植模式,在昆明市海口林场选择华山松+滇黄精、油橄榄+滇黄精、核桃+滇黄精3种不同林药复合种植模式,1.5年后对3种林药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滇黄精复合模式林地土壤肥力得到提高,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全钾提高较为明显;油橄榄+滇黄精复合模式对林地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较大,其余指标差异不明显,土壤总体肥力变化也不明显;核桃+滇黄精复合模式林地土壤除速效钾和全钾含量提高外,其余指标含量均下降。林下种植滇黄精对土壤理化性质有影响,且不同林分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以华山松+滇黄精复合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林药复合模式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市温泉镇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志传 徐钡昌 +2 位作者 黄胤景 岳金龙 单金福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1期181-183,共3页
基于安宁市温泉镇古树名木普查数据,在对安宁市温泉镇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保护意识、依法划定保护范围、多渠道增加古树名木保护资金投入、因地制宜改善古树生长环境,制定复壮计划、实行古树资源动... 基于安宁市温泉镇古树名木普查数据,在对安宁市温泉镇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保护意识、依法划定保护范围、多渠道增加古树名木保护资金投入、因地制宜改善古树生长环境,制定复壮计划、实行古树资源动态监测机制、挖掘古树文化底蕴,有序开展古树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现状分析 保护对策 安宁温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