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信息学联合机器学习探究主动脉瓣膜钙化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汝益 杨芳 +1 位作者 管尤涛 严树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93-1500,共8页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方式从免疫、干细胞、成骨3个层面寻找主动脉瓣膜钙化潜在的诊断标志物。方法:利用R语言将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GSE51472、GSE12644和GSE554923个数据集的数据进行均一化后合并分析,...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方式从免疫、干细胞、成骨3个层面寻找主动脉瓣膜钙化潜在的诊断标志物。方法:利用R语言将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GSE51472、GSE12644和GSE554923个数据集的数据进行均一化后合并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从Amigo数据库下载免疫、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集分别与差异基因取交集,得到钙化瓣膜组织中异常表达的免疫、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差异基因进行深度学习,寻找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进行基因富集(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分析。临床标本结合细胞学实验验证诊断标志物的应用价值。结果:3个数据集合并分析得到102个差异基因,与免疫相关的有51个,与干细胞相关的有1个,与成骨相关的有2个。GSEA分析显示无论是免疫相关基因还是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均涉及免疫调控通路。多种机器学习合并分析结果显示白介素受体7(interleu-kin 7 receptor,IL7R)最具有诊断钙化性主动脉瓣病的价值,但临床标本并不支持生物信息分析结果。细胞实验显示IL7R可以促进瓣膜间质细胞增殖、成骨钙化。结论:IL7R可能不是外周血诊断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的标志物,但是它在CAVD疾病演变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探究IL7R在CAVD中的作用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 机器学习 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