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红素脑病导致新生大鼠海马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
1
作者 胡俊楠 李涵 +5 位作者 黄麒屹 彭安妮 牛煜媛 谭恒 杜琨 王茜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6-612,共7页
目的:探讨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parthanatos)在新生SD大鼠胆红素脑病(BE)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选取80只3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E组,通过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建立BE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 目的:探讨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parthanatos)在新生SD大鼠胆红素脑病(BE)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选取80只3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E组,通过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建立BE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PARP-1和凋亡诱导因子(AIF)蛋白表达,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检测海马AIF的表达情况及分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新生SD大鼠注射胆红素12 h后发生黄疸,同时伴随体重增长缓慢。HE染色和尼氏染色结果显示,BE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尼氏体含量减少。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海马γ-H2AX蛋白表达于造模后72 h开始升高(P<0.05),PARP-1、AIF蛋白水平在72 h后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显示:海马AIF的表达升高且出现核易位。结论:经腹腔注射胆红素可诱导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DNA损伤,并激活PARP-1/AIF通路造成大鼠海马神经元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脑病 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 DNA损伤 海马 新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爱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92-994,共3页
骨代谢是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过程,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叫做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包括骨形成生化标志物和骨吸收生化标志物。骨形成生化标志物代表成骨细胞活动及骨形成时的代谢产物,骨吸收生化标志物代表破骨细胞活动及... 骨代谢是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过程,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叫做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包括骨形成生化标志物和骨吸收生化标志物。骨形成生化标志物代表成骨细胞活动及骨形成时的代谢产物,骨吸收生化标志物代表破骨细胞活动及骨吸收时的代谢产物。现就新生儿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骨形成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地区健康足月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和脐动脉血气值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中国高原新生儿联盟 泽碧 +9 位作者 高瑾 赖银珍 毛辉 秦明彩 张铁松 杨永礼 李杨方 周文浩 刘晓梅 杜琨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2-437,共6页
背景对不同高海拔梯度新生儿生后早期氧饱和度(SpO_(2))和脐动脉血气值仍有进一步探索空间,特别是对构建高海拔情况下SpO_(2)和脐动脉血气的正常值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不同高海拔梯度新生儿生后2 h内SpO_(2)和脐动脉血气值的差异。设... 背景对不同高海拔梯度新生儿生后早期氧饱和度(SpO_(2))和脐动脉血气值仍有进一步探索空间,特别是对构建高海拔情况下SpO_(2)和脐动脉血气的正常值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不同高海拔梯度新生儿生后2 h内SpO_(2)和脐动脉血气值的差异。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2022年9月7日至2022年10月10日中国高原新生儿联盟(简称“联盟”)的4家医院连续分娩的胎龄≥37周且<42周的健康足月新生儿。经联盟指定的医护人员采集新生儿基线数据,在统一环境要求、相同标准下检测生后10、~30和~120 min时间段新生儿右手的SpO_(2)值,在新生儿娩出、脐带夹闭后立即行脐动脉血气(pH、乳酸和碱剩余值)检测,并将数据录入联盟数据库。分为海拔2000 m组、海拔2400 m组和海拔3500 m组。以零海拔点SpO_(2)的95%为低氧高危界值参考。主要结局指标生后2 h内SpO_(2)。结果进入联盟数据库229例健康新生儿,海拔2000 m组73例,海拔2400 m组42例,海拔3500 m组114例,3组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及母亲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藏族人群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新生儿人群随时间延长SpO_(2)逐渐上升,海拔2000 m组生后3个延续时段(10、~30和~120 min)SpO_(2)中位数分别为96%、98%和100%,其第25百分位数与零海拔SpO_(2)高危界值分别持平、高2%和高3%;海拔2400 m组生后3个延续时段SpO_(2)中位数分别为88%、90%和94%,其第75百分位数比零海拔SpO_(2)高危界值分别低6%、4%和1%;海拔3500 m组生后3个延续时段SpO_(2)中位数分别为84%、89%和92%,其第75百分位数比零海拔SpO_(2)高危界值分别低5%、5%和1%。脐动脉血气比较,3组不同高海拔组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海拔2400 m组和海拔3500 m组乳酸高于、碱剩余值低于海拔2000 m组,其中海拔2400 m组和海拔3500 m组的剖宫产新生儿乳酸高于、碱剩余值低于海拔2000 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藏族与其他民族新生儿生后2 h内SpO_(2)、脐动脉血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生后10、~30和~120 min检测时间延长,藏族与其他民族新生儿SpO_(2)均呈上升趋势,SpO_(2)检测点值离散度呈现明显缩窄,3个时段SpO_(2)点值高于零海拔SpO_(2)高危界值占22.8%(26/114)。结论足月健康新生儿在海拔2000 m环境下生后2 h内SpO_(2)高于零海拔SpO_(2)高危界值,而海拔2400 m和3500 m则低于零海拔SpO_(2)高危界值,在海拔3500 m环境下藏族和其他民族SpO_(2)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新生儿 氧饱和度 脐动脉血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瑄 李扬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1,共2页
间接胆红素对脑细胞有毒性作用,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早产儿达257μmol/L,足月儿221μmol/L时可使部分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出现神经肌肉不协调、耳聋、智能发育障碍,为早期发现胆红素造成的听损害,我们对39例黄疸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间接胆红素对脑细胞有毒性作用,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早产儿达257μmol/L,足月儿221μmol/L时可使部分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出现神经肌肉不协调、耳聋、智能发育障碍,为早期发现胆红素造成的听损害,我们对39例黄疸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 资料与结果 一、临床资料 检测对象系我科住院的39例黄疸患儿,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男2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BAEP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