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柏连制剂对小鼠抗炎镇痛作用及湿热型UC模型大鼠TNF-α、IL-6、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媛媛 朱志坤 +4 位作者 王飘 王五兵 李思琪 陈凌云 余晓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4-1109,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柏连灌肠剂和凝胶剂的急性毒性、抗炎镇痛和药效学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思考方案。方法给小鼠以最大浓度24 h内重复2次灌肠,给大鼠以折算浓度灌肠7 d,分别观察其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建立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冰醋酸... 目的探讨复方柏连灌肠剂和凝胶剂的急性毒性、抗炎镇痛和药效学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思考方案。方法给小鼠以最大浓度24 h内重复2次灌肠,给大鼠以折算浓度灌肠7 d,分别观察其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建立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冰醋酸致扭体模型、环境因素加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分别观察复方柏连灌肠剂和凝胶剂药效学作用。结果复方柏连制剂灌肠最大给药量生药为161.6 g·kg^(-1),相当于人每日用量的96倍;复方柏连灌肠剂和凝胶剂大、中、小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率,减少扭体次数,改善湿热型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及降低TNF-α、IL-6、IL-1β含量(P<0.05)。结论复方柏连灌肠剂和凝胶剂临床拟用剂量安全且对直肠黏膜没有刺激性,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治疗U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柏连制剂 溃疡型结肠炎 急性毒性 黏膜刺激性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肺结核的用药规律及其核心药物作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媛 陈洁 +5 位作者 孙辉 刘幸 刘梦醒 李池川 杨柏荣 杨敏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肺结核的用药规律,挖掘出其常用药对,并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其核心药物对肺结核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运用Apriori算法建立起关联模型,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数据库筛...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肺结核的用药规律,挖掘出其常用药对,并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其核心药物对肺结核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运用Apriori算法建立起关联模型,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数据库筛选核心药对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应用Gene Cards数据库检索肺结核疾病靶点,分析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将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软件对成分-靶点-信号通路进行可视化。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156篇,涉及272味中药,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为百部(113次)、麦冬(104次)、黄芪(89次)、白及(86次)、地黄(83次)。关联分析后显示,白及、百部关联性最高(支持度:71.81%,置信度:80.99%,提升比:1.28)。对白及-百部药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白及-百部发挥的主要作用可能与癌症、乙型肝炎、结核病、凋亡、MAPK、TNF等相关信号通路有关(P值均<0.01)。结论:通过数据挖掘,白及-百部为治疗肺结核的核心药对。网络药理学初步阐明核心药对白及-百部治疗肺结核的作用机制,可为临床新方组合和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中草药 数据挖掘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山楂治疗冠心病潜在分子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敏 孟凡颖 +5 位作者 孙辉 杨柏荣 刘梦醒 陈洁 范奥 刘媛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山楂治疗冠心病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借助TCMSP、Gene Cards、OMIM等数据库搜集靶点信息,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对共同靶点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山楂治疗冠心病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借助TCMSP、Gene Cards、OMIM等数据库搜集靶点信息,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对共同靶点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初步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共筛选出6个山楂活性成分(谷甾醇、山萘酚、豆甾醇、槲皮素、表儿茶素、异鼠李素),10个山楂治疗冠心病核心靶点(JUN、AKT1、TNF、MAPK1、TP53、RELA、IL6、MAPK8、MAPK14、EGFR)。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山楂防治冠心病通路涉及癌症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乙肝、MAPK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山萘酚均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性较好,推测这些成分可能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山楂可能通过多成分(异鼠李素、山萘酚、槲皮素)作用于MAPK8、MAPK1、RELA等关键靶点,调节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来治疗冠心病,初步揭示山楂治疗冠心病的潜在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