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肚菌人工栽培过程中外援氮素营养的运输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罗祥英 李文芝 +5 位作者 李健 曹瑶 杨林雷 沈真辉 陆青青 李荣春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31,共4页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人工栽培过程中外援氮素营养的运输机制。结果表明:营养袋内的外援氮素营养被土壤中的菌丝吸收后运输到羊肚菌子实体中供子实体生长发育,在本实验条件下,营养袋从开始摆放至第30...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人工栽培过程中外援氮素营养的运输机制。结果表明:营养袋内的外援氮素营养被土壤中的菌丝吸收后运输到羊肚菌子实体中供子实体生长发育,在本实验条件下,营养袋从开始摆放至第30天,袋内的氮素营养可运输到子实体中,而在营养袋摆放的第40~60天,袋内的氮素营养不能运输到子实体中;营养袋的氮素营养通过土壤中菌丝网络能够运输至距离其0~30 cm的子实体中。本研究首次报道羊肚菌人工栽培过程中外援氮素营养的运输机制,明确营养袋内氮素营养的有效作用时间及距离,为营养袋的摆放时间、摆放间隔及栽培后期是否可以撤出营养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外援营养 运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栽培的3种羊肚菌的培养基筛选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罗祥英 李健 +7 位作者 许天休 李文芝 曹瑶 杨林雷 陆青青 沈真辉 杨晓君 李荣春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6期30-40,共11页
以初筛获得的六妹羊肚菌JSJ-M1、七妹羊肚菌JSJ-M6、梯棱羊肚菌JSJ-M15菌株为材料,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条件对其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个羊肚菌菌株通用的较优碳源为可溶性淀粉、糊精、几丁质、蔗糖和麦芽糖... 以初筛获得的六妹羊肚菌JSJ-M1、七妹羊肚菌JSJ-M6、梯棱羊肚菌JSJ-M15菌株为材料,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条件对其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个羊肚菌菌株通用的较优碳源为可溶性淀粉、糊精、几丁质、蔗糖和麦芽糖,较优氮源为玉米粉、豆饼粉、硝酸钾、硝酸钠;3个菌株对不同碳源、氮源的利用存在差异。对初筛的最优菌株六妹羊肚菌JSJ-M1进行育种试验,发现其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8℃~24℃,最适pH为5.5~7.0。在添加2种无机盐的培养基优化试验中发现,仅添加KH_(2)PO_(4)时可促进菌核形成但对菌丝生长无显著促进作用;仅添加MgSO_(4)时可显著促进菌丝生长但对菌核形成无促进作用;同时添加质量浓度分别均为0.5 g·L^(-1)的KH_(2)PO_(4)和MgSO_(4)时,羊肚菌的综合平均长势最好,菌丝生长速度为18.93 mm·d^(-1),菌核干质量为0.15 g/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碳源 氮源 菌丝生长速度 菌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