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SA和SNP对“水晶”葡萄采后防腐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永福 莫丽玲 +3 位作者 董翠莲 耿开友 王定康 杨婷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41,48,共8页
以云南弥勒"水晶"葡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SA、SNP及复合处理对水晶葡萄在8℃贮藏条件下的防腐保鲜效果及其相关机制。结果表明,SA(水杨酸)、SNP(硝普钠)及复合处理均能有效降低水晶葡萄采后的失重率、果粒脱落率、腐烂指数和... 以云南弥勒"水晶"葡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SA、SNP及复合处理对水晶葡萄在8℃贮藏条件下的防腐保鲜效果及其相关机制。结果表明,SA(水杨酸)、SNP(硝普钠)及复合处理均能有效降低水晶葡萄采后的失重率、果粒脱落率、腐烂指数和果粒染菌率,抑制贮藏期间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淀粉含量的降低,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加速总氮和游离氨基酸的降解,提高固酸比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此外,SA和复合处理使果实硬度保持在较高水平;SA处理使总酚和总黄酮的下降幅度加大,而SNP和复合处理则有效抑制其下降幅度。可见,SA、SNP及复合处理均能提高水晶葡萄的耐贮性及贮藏品质,可作为防腐保鲜剂在水晶葡萄的实际贮运中应用,但综合各指标发现复合处理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SA SNP 采后处理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与钼酸钠提高光叶叶子花耐寒性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永福 董翠莲 +3 位作者 牛燕芬 王定康 耿开友 谢映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9-805,共7页
为综合评价水杨酸和钼酸钠处理对光叶叶子花耐寒性的影响,为园林绿化管养提供理论指导,以园林观赏植物光叶叶子花为试材,通过0.5 mmol/L水杨酸和2.0μmol/L钼酸钠单独及复合处理,测定在-3、0、3、6、25℃处理后,叶片的相关生理指标。结... 为综合评价水杨酸和钼酸钠处理对光叶叶子花耐寒性的影响,为园林绿化管养提供理论指导,以园林观赏植物光叶叶子花为试材,通过0.5 mmol/L水杨酸和2.0μmol/L钼酸钠单独及复合处理,测定在-3、0、3、6、25℃处理后,叶片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水杨酸和钼酸钠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低温胁迫下光叶叶子花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其中复合处理的效果更好;在25和6℃时,氧自由基产生速率随温度的降低而上升,但在3,0和-3℃时,则呈下降趋势;在0℃和-3℃时,水杨酸处理使CK的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药剂处理提高了POD活性,特别在0℃时,T1、T2、T3均显著大于CK;此外,低温胁迫下,各处理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处理后,可溶性糖在-3℃时,淀粉和脯氨酸在0℃和-3℃时其含量均显著高于CK。通过综合评价发现,水杨酸和钼酸钠处理能够提高光叶叶子花的耐寒性,特别是复合处理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叶叶子花 水杨酸和钼酸钠 低温胁迫 耐寒性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烟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付亚丽 黄坤 +8 位作者 陈泽斌 唐佐芯 夏体渊 杨亦凡 李贤峰 陆庆华 任禛 陈艳芳 李银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42-2047,共6页
【目的】为了解红河烟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方法】共采集红河烟区不同县(市)植烟土壤样品881份,并对样品的6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7个县(市)植烟土壤pH平均值除石屏县稍低外,其他县(市)植烟土壤pH平均值均适宜烤烟生长... 【目的】为了解红河烟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方法】共采集红河烟区不同县(市)植烟土壤样品881份,并对样品的6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7个县(市)植烟土壤pH平均值除石屏县稍低外,其他县(市)植烟土壤pH平均值均适宜烤烟生长(5.5~7.0)。植烟土壤的有机质平均含量除建水县(23.66 g/kg)和泸西县(24.93 g/kg)在适宜烟草生长的含量范围内,其余县(市)均高于适宜有机质含量(15~25 g/kg)。碱解氮低含量(AN<100 mg/kg)比例最高的是建水县(52.63%),土壤速效磷偏高含量(≥40 mg/kg)比例最高的是石屏县(37.95%),土壤速效磷偏低含量(<20 mg/kg)比例最高的是个旧市(90.47%),土壤水溶性氯过高含量(>45 mg/kg)比例最高为建水县(6.57%)。【结论】红河烟区土壤养分肥力中等偏上,适宜烤烟种植。为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和烟叶品质,建议在土壤适宜性较差的植烟县(市)结合烟叶品质调整现有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 烟区 土壤养分 丰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烟区不同类型植烟土壤养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夏体渊 黄坤 +6 位作者 陈泽斌 陆庆华 付亚丽 唐佐芯 任禛 陈艳芳 何建忠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2-898,共7页
【目的】为了解红河州不同类型植烟土壤的肥力丰缺状况。【方法】采集红河烟区不同类型土壤样品888份,并对土壤样品的9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6种类型土壤的平均pH除黄壤稍低外,均在烤烟适宜生长的范围内;有机质平均含量... 【目的】为了解红河州不同类型植烟土壤的肥力丰缺状况。【方法】采集红河烟区不同类型土壤样品888份,并对土壤样品的9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6种类型土壤的平均pH除黄壤稍低外,均在烤烟适宜生长的范围内;有机质平均含量除胶泥土外,均高于适宜有机质含量范围;碱解氮含量平均值最高的是黄壤,达162.67 mg/kg,胶泥土碱解氮平均含量最低,为106.37 mg/kg;速效磷平均含量除黄壤外,均在中等范围水平,速效磷平均含量最高的是砂壤土,为39.60 mg/kg,最低的是红壤,为23.03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红壤最高,为230.50 mg/kg,其余类型土壤均在中等范围内,最低为黄壤,为160.89 mg/kg。水溶性氯平均含量最高的是黄壤,最低的是粘土。6种类型土壤有效锌含量均能够满足优质烤烟生产的需求;6种类型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均低于临界值;6种类型土壤有效钼含量除了黄壤,其余5种类型土壤在临界值以下的比例均较大。【结论】红河烟区黄壤偏酸,应施用碱性肥料改良;胶泥土有机质及碱解氮含量低,要注意有机肥及氮肥的补充;黄壤中水溶性氯含量高,应禁施含氯肥料;6种类型土壤的有效硼和有效钼普遍偏低,应增加硼肥和钼肥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 烟区 土壤类型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春藤对甲醛和弱光胁迫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征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永福 莫丽玲 +3 位作者 牛燕芬 夏体渊 王定康 耿开友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7-1024,共8页
以2种常春藤Hedera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在密封的玻璃容器中,设置甲醛、弱光及甲醛+弱光3个胁迫处理和1个对照,处理4个月后,分别采样测定叶的解剖结构及根、叶的生理生化指标,探讨甲醛和弱光环境胁迫处理对2种常春藤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及... 以2种常春藤Hedera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在密封的玻璃容器中,设置甲醛、弱光及甲醛+弱光3个胁迫处理和1个对照,处理4个月后,分别采样测定叶的解剖结构及根、叶的生理生化指标,探讨甲醛和弱光环境胁迫处理对2种常春藤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及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洋常春藤Hedera helix的栅栏组织厚度、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在甲醛和弱光胁迫下均显著(P<0.05)减小,而甲醛胁迫使叶厚和海绵组织厚度增大,弱光下气孔密度增大;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的叶厚、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和气孔密度在各胁迫下均减小。各胁迫使2种常春藤的根系活力均显著(P<0.05)下降;在甲醛和弱光双重胁迫下,洋常春藤的甲醛质量分数高于中华常春藤;中华常春藤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在甲醛胁迫下下降,而弱光下则上升,洋常春藤与之相反;双重胁迫使2种常春藤的叶绿素质量分数显著(P<0.05)下降,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显著(P<0.05)上升。弱光下2种常春藤根系和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而甲醛和双重胁迫使2种常春藤根系和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P<0.05)下降。此外,各胁迫还使2种常春藤的过氧化氢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相对电导率及氧自由基产生速率上升。可见,中华常春藤对弱光的适应性强于洋常春藤,而洋常春藤对甲醛的抗性强于中华常春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常春藤 甲醛胁迫 弱光胁迫 解剖结构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化血胆组织培养污染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凤 耿开友 +4 位作者 胡昳 夏体渊 陈泽斌 任禛 靳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07-1712,共6页
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结合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化血胆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化血胆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为HXD5菌株,其形态特征及22项生理生化指标与枯草芽孢杆菌... 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结合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化血胆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化血胆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为HXD5菌株,其形态特征及22项生理生化指标与枯草芽孢杆菌相符;16SrDNA序列分析发现,HXD5与最酬幻蚓‰(HQ727971)、B.vallismortis(FJ386541)、B.lichenlformis(EF644414)、B.subtilis(AY583216)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同源性为99.9%-100%。因此确定引起化血胆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HXD5为枯草芽孢杆菌。抑菌试验表明,氯霉素对HXD5的抑菌效果要优于链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血胆 组织培养 内生细菌 分离 鉴定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SA、6-BA对藠头鳞茎耐贮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永福 牛燕芬 +3 位作者 任禛 王定康 徐胜光 岳绍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3-166,共4页
为明确藠头鳞茎采后耐久保鲜方法,以云南开远甜藠头鳞茎为材料,研究SA、6-BA及复合处理对藠头鳞茎在室温贮藏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SA、6-BA处理后均能有效降低藠头鳞茎的失重率、腐烂指数、染菌率,使鳞茎硬度保存在较高水平,但S... 为明确藠头鳞茎采后耐久保鲜方法,以云南开远甜藠头鳞茎为材料,研究SA、6-BA及复合处理对藠头鳞茎在室温贮藏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SA、6-BA处理后均能有效降低藠头鳞茎的失重率、腐烂指数、染菌率,使鳞茎硬度保存在较高水平,但SA处理增大了藠头的发芽率;SA、6-BA处理能够有效抑制藠头鳞茎贮藏期间硫代亚磺酸酯、淀粉、总氮、维生素C含量降低,保证了贮藏期间的风味品质;经SA、6-BA处理后,有效抑制了藠头鳞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大幅度提高了SOD、POD活性,藠头鳞茎抗氧化能力增强,衰老速度减缓。表明SA、6-BA及复合处理均能提高藠头鳞茎的耐贮性及贮藏品质,可作为防腐保鲜剂在藠头鳞茎的实际贮运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蕌头 水杨酸 耐贮性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人口社会分化与水环境空间结构变迁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5,共5页
在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区域环境资源结构、区域环境资源结构变迁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过程中,与城市化、工业化相伴随的滇池流域人口数量剧增及人口社会分化强烈影响水环境空间结构变迁。以水环境恶化、水资源枯竭为表征的滇池流域... 在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区域环境资源结构、区域环境资源结构变迁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过程中,与城市化、工业化相伴随的滇池流域人口数量剧增及人口社会分化强烈影响水环境空间结构变迁。以水环境恶化、水资源枯竭为表征的滇池流域空间结构变迁,反映出人类中心主义极度膨胀下出现的代内及代际关系失衡,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阻碍。同时,以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恢复为特点的滇池治理,显示着人对水环境恶化的反思及人水关系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人口社会分化 水环境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污染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9
作者 尹利方 陈泽斌 +5 位作者 夏体渊 耿开友 赵凤 靳松 李静雯 牛燕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82-1986,共5页
对污染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为预防铁皮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细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结合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进行... 对污染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为预防铁皮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细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结合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进行鉴定。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为SH42菌株,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基本相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H42与B.mojavensis(AM948970)聚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同源性为99.4%。因此确定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SH42为莫海威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内生细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间作小麦、蚕豆磷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英超 郑毅 汤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8-1034,共7页
【目的】为了揭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间作小麦蚕豆各生育期磷养分吸收累积规律。【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水平(N/2、N、3N/2)对间作小麦、蚕豆的磷养分动态累积吸收变化和养分竞争规律的影响。【结果】推荐施氮水平下(N),小麦、... 【目的】为了揭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间作小麦蚕豆各生育期磷养分吸收累积规律。【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水平(N/2、N、3N/2)对间作小麦、蚕豆的磷养分动态累积吸收变化和养分竞争规律的影响。【结果】推荐施氮水平下(N),小麦、蚕豆生物量最高;相同施氮水平下,与单作相比,间作提高了小麦、蚕豆生物量。随施氮量增加,小麦、蚕豆磷养分吸收量增加。与单作相比,间作小麦提高了磷养分吸收量,间作小麦灌浆期至成熟期磷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了20%~72.8%和20%~28.12%,蚕豆差异不明显。同时,随施氮量增加,小麦磷养分吸收速率增加,蚕豆磷吸收速率减少。与单作相比,间作提高了小麦磷吸收速率,3个施氮水平下,间作小麦抽穗至成熟期磷养分吸收速率分别提高了0.1~5.3倍、21.9%~90%和2%~242%;常规施氮和高氮水平下,间作蚕豆分枝期至鼓粒期磷养分吸收速率分别增加了38.4%~89.8%和8.7%~48.6%。【结论】氮肥施用量和间作种植方式同时改变了小麦、蚕豆生物量和磷素吸收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水平 小麦 蚕豆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