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菜的发展与昆明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滨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1年第3期47-50,64,共5页
云南地处高原,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并有25个少数民族聚居。各民族都拥有各自特色美食。滇菜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各民族独特的烹饪原料和工艺技巧,形成了绿色生态、营养保健、民族原生性等鲜明的特点。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是滇... 云南地处高原,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并有25个少数民族聚居。各民族都拥有各自特色美食。滇菜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各民族独特的烹饪原料和工艺技巧,形成了绿色生态、营养保健、民族原生性等鲜明的特点。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是滇菜的发展方向,通过振兴滇菜才能使云南餐饮业在昆明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 国际旅游城市 餐饮业 滇菜 品牌 发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西山区森林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环绍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137-2139,共3页
以昆明市西山区的森林资源为例,从森林资源禀赋出发,探讨了深度开发的原则和目标,最终提出了具体的策划内容和基本保障措施。
关键词 森林 生态旅游 深度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化”生态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以武义生态养生旅游与美丽乡村共建为例 被引量:25
3
作者 罗伊玲 周玲强 刘亚彬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9-142,176,共5页
鉴于浙江省武义县已具备的优质自然及人文景观,及培育良好的美丽乡村和生态养生旅游市场,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让社会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民"的精神,避免区域内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实... 鉴于浙江省武义县已具备的优质自然及人文景观,及培育良好的美丽乡村和生态养生旅游市场,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让社会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民"的精神,避免区域内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实现游客的多维旅游需求,文章在总结武义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美丽乡村和生态养生旅游的全域化整合发展思路,以期武义生态新农村建设得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同时丰富我国旅游市场和产品的多元化研究,推进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全域化 生态养生旅游 建设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档度假酒店顾客体验感知透析国内后现代休闲旅游消费行为 被引量:7
4
作者 杨韫 田芙蓉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121,126,共8页
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和发展,让居民的消费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和提高,全新的后现代消费理念也就孕育而生。伴随着度假旅游热潮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升温,近年来入住高档度假酒店进行体验消费已逐渐成为了国内旅游者主要的休闲度假消费决策。... 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和发展,让居民的消费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和提高,全新的后现代消费理念也就孕育而生。伴随着度假旅游热潮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升温,近年来入住高档度假酒店进行体验消费已逐渐成为了国内旅游者主要的休闲度假消费决策。鉴于全新的后现代消费理念对传统中国消费价值观的影响,在入住高档度假酒店过程中国内顾客展现了与其他国家所不同的消费行为特征。文章从后现代体验消费入手,通过对度假酒店服务绩效与顾客体验价值感知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归纳分析国内顾客在高档度假酒店中所具有的独特消费行为表现,并为度假酒店企业更好服务中国顾客,为他们量身定做满意的度假体验产品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假酒店 后现代体验消费 国内度假旅游者 顾客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湖旅游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析——基于云南省抚仙湖禄充景区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郑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632-11634,共3页
指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应该采取"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战略来研究各类景区的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云南省抚仙湖禄充景区为例,在对澄江旅游度假区禄充景区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滨湖景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 指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应该采取"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战略来研究各类景区的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云南省抚仙湖禄充景区为例,在对澄江旅游度假区禄充景区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滨湖景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强调滨湖景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应该坚持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修复的"5R"原理,根据滨湖景区自身的特点和所处区域产业结构的实际,以污水处理和湖滨环境保护为中心,以绿色景区和绿色旅游社区建设为载体,考虑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废弃物处理、生态补偿、产业耦合等相关要素,构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模式,并采取切实措施,使之从理论走向实践,将是保证滨湖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湖景区 旅游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禄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学生志愿者旅游参与障碍研究——以独龙江乡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罗伊玲 刘亚彬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6-150,共5页
在中国,从旅游市场角度来看志愿者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和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志愿者旅游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领域。文章在剖析志愿者旅游的内涵、功能及志愿者旅游供求关系的基础上,以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 在中国,从旅游市场角度来看志愿者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和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志愿者旅游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领域。文章在剖析志愿者旅游的内涵、功能及志愿者旅游供求关系的基础上,以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为案例地,以云南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参与志愿者旅游的障碍及参与意图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四组参与志愿者旅游的障碍及影响因素,即旅游参与的正效应感知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对自身能力的质疑和担忧。最后,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破除志愿者旅游参与障碍的路径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者旅游 参与障碍 大学生 独龙江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价值及其利用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郑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334-14335,共2页
突出了人工湿地公园是当今蓬勃兴起的兼湿地功能和公园功能于一体的"双赢"性人工旅游项目,强调人工湿地公园除了具有治理水体污染、恢复生态环境的功能外,还具有良好的景观效应和生态旅游价值。从观赏价值、科学普及与环境教... 突出了人工湿地公园是当今蓬勃兴起的兼湿地功能和公园功能于一体的"双赢"性人工旅游项目,强调人工湿地公园除了具有治理水体污染、恢复生态环境的功能外,还具有良好的景观效应和生态旅游价值。从观赏价值、科学普及与环境教育价值、多重体验价值的角度分析了人工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价值,并且指出最大化发挥人工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价值的重要手段就是规划设计并建设好人工湿地公园或人工湿地生态旅游区,进而以人工湿地公园为例,探讨了人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价值的设计与利用,突出了景观营造与休闲设施的完善、科普教育功能的发挥、体验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3个方面,以期促进人工湿地公园综合价值的充分发挥和人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旅游 价值 利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旅产业融合视角下西双版纳旅游开发策略探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高颖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9-110,共2页
西双版纳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本身有着丰富的茶文化留存。基于茶旅产业融合视角下,西双版纳在开发旅游产品上应该注重多元化开发,从茶叶和各类观光旅游产品之间的结合点出发,注重保护少数民族茶文化,进一步地推动旅游产业... 西双版纳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本身有着丰富的茶文化留存。基于茶旅产业融合视角下,西双版纳在开发旅游产品上应该注重多元化开发,从茶叶和各类观光旅游产品之间的结合点出发,注重保护少数民族茶文化,进一步地推动旅游产业综合化发展,打造西双版纳的特色旅游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茶旅产业 云南 普洱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会展在各类博览会中的旅游地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崔佳山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1-112,共2页
当前,世界各地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博览会,为相关机构和组织展示自己的产品、文化、技术,促进了信息传播和商品流通,加强经济合作和产业融合。在茶叶产品营销和推广的过程中,如果茶叶生产、经营企业或有关单位定期参与各种博览会,举办不... 当前,世界各地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博览会,为相关机构和组织展示自己的产品、文化、技术,促进了信息传播和商品流通,加强经济合作和产业融合。在茶叶产品营销和推广的过程中,如果茶叶生产、经营企业或有关单位定期参与各种博览会,举办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茶叶会展,会在较大程度上促进本茶叶产品的信息传播,宣传和规范茶叶的品牌和管理。笔者首先阐述了茶叶会展的含义,分析了茶叶会展的具体形式,尝试总结茶叶会展在各种博览会中的旅游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会展 博览会 旅游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生态旅游脱贫致富成效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罗伊玲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66,共6页
中国国家公园的探索和建设最早可追溯至2006年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运营,目前为期四年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于2020年结束,在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带动下普达措社区已全线脱贫。目前国家公园体制正待出台,应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基层治... 中国国家公园的探索和建设最早可追溯至2006年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运营,目前为期四年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于2020年结束,在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带动下普达措社区已全线脱贫。目前国家公园体制正待出台,应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精神,文章以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为研究对象,在评估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济带动性和扶贫效益的基础上,总结普达措社区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为国家公园社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经验借鉴,并提出国家公园社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社区 生态旅游 扶贫效益评估 基层治理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0
11
作者 叶建赓 Po-Ju Chen 陶柯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6-59,共4页
文章介绍了应用模糊粗糙集理论,结合旅游产业的产业要素、结构质量、环境质量、产品质量等七大要素,阐述了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选取云南省9个旅游特色州市进行实证,并运用脸谱图对实证结果进行直观对比分析。
关键词 旅游产业发展质量 脸谱图 模糊粗糙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社区参与低碳旅游的理想模式与路径解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宏芳 明庆忠 鲁芬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9-134,157,共7页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回应全球气球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兴旅游方式,受到广泛认可,然而已有研究对微观层面尤其是旅游社区的具体参与模式及路径探讨不足。据此,论文在分析社区参与及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民族...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回应全球气球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兴旅游方式,受到广泛认可,然而已有研究对微观层面尤其是旅游社区的具体参与模式及路径探讨不足。据此,论文在分析社区参与及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民族社区的自然与文化生态条件,指出其是开展社区参与低碳旅游的较好实践地。进一步梳理了民族社区参与低碳旅游的主要目标、主体要素、主体责任和保障体系,构建了民族旅游社区参与低碳旅游的模式,并从社区参与旅游交通、旅游产品建设、设施与环境维护、低碳旅游宣传、低碳旅游和低碳生活示范社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民族社区与旅游的共建共享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 社区参与 低碳旅游 模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赋权的人文旅游资源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陶柯方 叶建赓 陈柏如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56-59,共4页
针对当前旅游资源评价过程中模糊概念存在的动态可变和等级识别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迭代算法与可变模糊模型相结合的组合优化赋权的人文旅游资源可变模糊评价新模型.将新模型与其他对比方法同时应用于云南民族村旅游资源管理中的人文旅... 针对当前旅游资源评价过程中模糊概念存在的动态可变和等级识别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迭代算法与可变模糊模型相结合的组合优化赋权的人文旅游资源可变模糊评价新模型.将新模型与其他对比方法同时应用于云南民族村旅游资源管理中的人文旅游资源评价实例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组合权重优化的可变模糊综合评判新方法在人文旅游资源等级评价问题中是科学合理、可靠有效的,在保证评价结果鲁棒性的基础上,较好地反映了云南民族村实际旅游状况,比常规可变模糊集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AHP方法所得评价结果更加精确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村 可变模糊集 人文旅游资源 组合优化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耿马酸肉在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和致病菌的变化
14
作者 吴春霞 杨雁 陈韬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28,共6页
为探究耿马酸肉加工过程中生物胺和致病菌的变化,将传统耿马酸肉在25℃下发酵,取0,2,4,6 d样品检测生物胺、致病菌、主要理化指标和游离氨基酸,分析生物胺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耿马酸肉中共检测出组胺、尸胺、腐胺、酪胺、... 为探究耿马酸肉加工过程中生物胺和致病菌的变化,将传统耿马酸肉在25℃下发酵,取0,2,4,6 d样品检测生物胺、致病菌、主要理化指标和游离氨基酸,分析生物胺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耿马酸肉中共检测出组胺、尸胺、腐胺、酪胺、苯乙胺、精胺、亚精胺和色胺8种生物胺,在发酵第6天时,生物胺总量为310.50 mg/kg,大约是限量值的1/3,酪胺含量最高,为118.14 mg/kg,已超过推荐的安全值(100 mg/kg),尸胺次之,为85.55 mg/kg。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均检测到大肠菌群,最高为5.28 lg 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小于10 CFU/g;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均未检出。大肠菌群、亚硝酸盐残留量、pH和NaCl含量与大多数生物胺具有显著相关性;腐胺、尸胺、酪胺、精胺、生物胺总量与多种游离氨基酸呈极显著正相关。生食耿马酸肉可能存在大肠菌群和酪胺中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马酸肉 生物胺 致病菌 理化指标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接种发酵对耿马酸肉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吴春霞 石有权 +5 位作者 杨雁 王琪 施丽芬 念许若 彭婷婷 陈韬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2,共5页
为提高耿马酸肉的品质和安全性,将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GMSR-4、戊糖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entosus)GMSR-20和植物乳植杆菌GMSR-35按体积比1∶2∶2、接种量3%接种到耿马酸肉中,同时设置对照(control chec... 为提高耿马酸肉的品质和安全性,将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GMSR-4、戊糖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entosus)GMSR-20和植物乳植杆菌GMSR-35按体积比1∶2∶2、接种量3%接种到耿马酸肉中,同时设置对照(control check,CK)组,在25℃发酵6 d,测定2组样品理化指标、微生物数量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发酵(inoculated fermentation,IF)组的亚硝酸盐残留量、水分含量、pH值、生物胺总量、腐胺、尸胺、亚精胺、酪胺、苯乙胺和色胺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菌落总数和乳酸菌数显著高于CK组(P<0.05),大肠菌群数显著低于CK组(P<0.05),IF组的各个感官指标评分均高于CK组。综上,人工接种发酵可提高耿马酸肉的食用品质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马酸肉 乳酸菌 微生物 生物胺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的世界:认知地图在村落文化景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宇亮 李菁 党安荣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村落文化景观涉及视觉所及的"风景",常常被认知主体赋予了独特意义,只有将研究视角回归至"他者"的世界中,景观的内涵才能实至名归。认知地图具有重要的人类学价值,这一用以看待"他者"与审视自身的跨文化... 村落文化景观涉及视觉所及的"风景",常常被认知主体赋予了独特意义,只有将研究视角回归至"他者"的世界中,景观的内涵才能实至名归。认知地图具有重要的人类学价值,这一用以看待"他者"与审视自身的跨文化透镜,可担当沟通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之间的桥梁。通过认知地图与其他手段的配合,解读内涵丰富的图面信息,认知隐匿于当地人眼中的世界,获得不易觉察的研究视角,可以丰富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内涵。村落文化景观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概念,在具体的村落文化景观规划设计中,借鉴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将成为建立其研究范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文化景观 认知地图 他者 主位研究 客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非农化对乡村聚落景观变迁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环洱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少春 付磊 +1 位作者 李灿松 武友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50,共9页
当前,乡村非农化已成为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趋向,并对乡村聚落的演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研究以环洱海地区为研究区域,以1990年和2009年为研究时段,选取80个特色村落为研究样本,在RS、GIS的技术平台上引入景观分析方法,运用Fragstats3.... 当前,乡村非农化已成为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趋向,并对乡村聚落的演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研究以环洱海地区为研究区域,以1990年和2009年为研究时段,选取80个特色村落为研究样本,在RS、GIS的技术平台上引入景观分析方法,运用Fragstats3.3软件计算8个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特征指标,对比分析在农业主导和非农产业主导等不同发展路径下的乡村聚落20年来的景观变迁。结果显示,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的景观变迁及其特征变化的剧烈程度深受乡村非农化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非农化 乡村聚落 景观变迁 环洱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油组分对果蔬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京法 曹建康 +1 位作者 姜微波 杨滨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865-1868,共4页
为了评估植物精油组分对果蔬储藏中致病真菌的抑制能力,选取6种精油组分,测定其在体外对分离自水果的褐腐菌和青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滤纸片抑菌圈直径,并测定百里酚对褐腐菌和青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其对菌落扩展的抑制能力,并观察经... 为了评估植物精油组分对果蔬储藏中致病真菌的抑制能力,选取6种精油组分,测定其在体外对分离自水果的褐腐菌和青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滤纸片抑菌圈直径,并测定百里酚对褐腐菌和青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其对菌落扩展的抑制能力,并观察经百里酚处理的褐腐菌和青霉菌菌丝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所选精油组分均对褐腐菌和青霉菌有抑制作用,果蔬体外百里酚达到0.2 mg/m L可以抑制褐腐菌和青霉菌的菌丝扩展、孢子萌发并破坏菌丝结构的完整性。对精油组分的广泛筛选和进一步研究或可得到用于果蔬储藏保鲜的天然抗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组分 抑制 果蔬 储藏 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顾客价值的度假酒店服务体验质量评价模型和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田芙蓉 杨韫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趋个性化的顾客需求,更好地让顾客实现自我的体验价值已成为了优质度假酒店服务的关键核心。因此,正确地识别顾客在入住度假酒店体验过程中所期望的各项体验期望要素,对于度假酒店完善酒店服务绩效和提高企业市...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趋个性化的顾客需求,更好地让顾客实现自我的体验价值已成为了优质度假酒店服务的关键核心。因此,正确地识别顾客在入住度假酒店体验过程中所期望的各项体验期望要素,对于度假酒店完善酒店服务绩效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至关重要。基于前人对顾客价值和顾客体验理论研究,辨析了顾客体验和顾客价值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度假酒店的服务消费特点,以及霍尔布鲁克的"顾客体验价值"理论研究框架,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多元研究法系统,构建并验证了度假酒店服务体验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假酒店 顾客体验价值 多元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上横断山区藏传佛教寺院空间分布格局演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静 王丽萍 +1 位作者 马月伟 欧光龙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9-173,180,共6页
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分布测度函数、地形信息提取方法分析横断山区藏传佛教的空间分布格局,探究其演变机制。结果表明:(1)藏传佛教传入期内仅依靠宗教自身力量在横断山区传播,受地形影响较大,会在地势平缓、有宗教区位意义的县域... 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分布测度函数、地形信息提取方法分析横断山区藏传佛教的空间分布格局,探究其演变机制。结果表明:(1)藏传佛教传入期内仅依靠宗教自身力量在横断山区传播,受地形影响较大,会在地势平缓、有宗教区位意义的县域首先发展,在金沙江上游和甘孜州南部形成散点状的分布点;(2)藏传佛教与上层政治环境和地方部族势力结合后快速向高海拔地区拓展,在横断山区北部地区形成高-高聚集区,南部地区形成低-低聚集区;(3)传播过程中,由道路、河流组成的交通网络是藏传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寺院 横断山区 空间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