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应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生长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江梅 赵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59-61,共3页
以适应教育为切入点和生长点,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的有益尝试。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适应教育的各项资源,加强辅导员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合,对于拓展和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 以适应教育为切入点和生长点,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的有益尝试。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适应教育的各项资源,加强辅导员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合,对于拓展和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组织体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适应教育 实践教学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承认: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兼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 被引量:2
2
作者 杜敏 李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5-188,共4页
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一直以来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学术理论探讨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强调对政治理论的认同,还应当从承认的视角以个性培养塑造政治人格;使政治理论知识得到"承认",促进政治... 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一直以来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学术理论探讨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强调对政治理论的认同,还应当从承认的视角以个性培养塑造政治人格;使政治理论知识得到"承认",促进政治、学术理论获得普及;从大学生特殊的公民文化身份入手培养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下的正确的主体意识,形成对社会的反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公民身份 承认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雷泽正义主体思想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杜敏 李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81-84,共4页
弗雷泽提出的正义主体表现为国家公民、跨国界的人类整体或是跨国界的群体。弗雷泽在"所有人受影响原则"这种主体机制的指导下建立起正义的第三个维度即政治社会领域的"参与平等",这种建构必须依赖于公共领域的平... 弗雷泽提出的正义主体表现为国家公民、跨国界的人类整体或是跨国界的群体。弗雷泽在"所有人受影响原则"这种主体机制的指导下建立起正义的第三个维度即政治社会领域的"参与平等",这种建构必须依赖于公共领域的平台。与哈贝马斯不同,弗雷泽将参与平等的正义诉诸于建立起复合多元文化差异的公共领域交往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主体 国家 公民 公共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异化思想中“对象世界”发展的逻辑
4
作者 杜敏 李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20-23,89,共4页
马克思异化思想中的"对象世界"自身存在着两条发展线索,即对象世界从精神主体"自然界"转向现实生活中"生活世界"的对象再到后来的现实社会的"社会生产"这种以实践方式存在的"对象世界&quo... 马克思异化思想中的"对象世界"自身存在着两条发展线索,即对象世界从精神主体"自然界"转向现实生活中"生活世界"的对象再到后来的现实社会的"社会生产"这种以实践方式存在的"对象世界";从历史逻辑来看,它又是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异化 发展逻辑 对象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化创新促进新昆明建设
5
作者 王建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31-232,共2页
文化是城市之魂,它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其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来衡量,建设国际化城市必须要以先进的文化作为支撑。
关键词 文化创新 文化氛围 城市竞争力 文化产业 核心竞争力 城市发展 思想观念 省会城市 昆明市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严不只是一项权利 被引量:1
6
作者 成海鹰 周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4-139,共6页
已发表的《世界人权宣言》肯定了人的尊严是一项权利并受到保护。我国有学者将此作为一个理论命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从而为研究尊严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从事物的伦理价值来看,权利与义务具有对等性,所以从道德层面来说,尊严还是一项义务,... 已发表的《世界人权宣言》肯定了人的尊严是一项权利并受到保护。我国有学者将此作为一个理论命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从而为研究尊严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从事物的伦理价值来看,权利与义务具有对等性,所以从道德层面来说,尊严还是一项义务,它应当受到保护性的对待,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捍卫自己的尊严也尊重别人对尊严的内在要求,把保卫自我和他人的尊严作为一项义务或责任。履行尊严义务的具体要求,可以从康德的责任命题中得出如下结论:不能自杀,不能浪费自己的才能,不能撒谎,不能对别人的困苦视而不见。尊严作为一项义务,意味着个体被赋予这样的权利:人都应当作为共同体的成员被承认,人应当按照关于职责的概念去行动,同时意味着我们作为渴望获得完满幸福的存在物,应以履行尊严义务的原则彼此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严 道德权利 道德义务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