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桃壳棕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维莉 马银海 +1 位作者 刘增康 马庆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39-341,共3页
以核桃壳为原料,研究树脂法纯化核桃壳棕色素的方法。结果表明AB-8树脂对核桃壳棕色素有较高的吸附量,用50%乙醇为洗脱剂得到产品质量好,色价高的核桃壳棕色素;该色素水溶性好,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有一定的耐光性,在适当温度... 以核桃壳为原料,研究树脂法纯化核桃壳棕色素的方法。结果表明AB-8树脂对核桃壳棕色素有较高的吸附量,用50%乙醇为洗脱剂得到产品质量好,色价高的核桃壳棕色素;该色素水溶性好,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有一定的耐光性,在适当温度下对热稳定性较好,对低浓度的常用食品添加剂较稳定,是一种价廉宜得、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天然植物色素,在食品工业中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棕色素 树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樱杜鹃花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维莉 许立松 +2 位作者 杨玉婷 鲁建荣 陈海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5-207,共3页
以马樱杜鹃花为原料,用树脂法提取马樱杜鹃花红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PD-200树脂对该色素具有较高的吸附量,用75%乙醇为洗脱剂得到的产品质量好、色价高,且HPD-200树脂重复使用20次后吸附率仅降低1.4%;该色素在酸性... 以马樱杜鹃花为原料,用树脂法提取马樱杜鹃花红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PD-200树脂对该色素具有较高的吸附量,用75%乙醇为洗脱剂得到的产品质量好、色价高,且HPD-200树脂重复使用20次后吸附率仅降低1.4%;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且对光、热和常用食品添加剂比较稳定,是一种价廉易得、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天然植物色素,在食品工业中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樱杜鹃花 红色素 提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与吴茱萸碱含量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敏 周萍 +2 位作者 徐路 马银海 郭亚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3-746,共4页
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碱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了其影响因素。使用Kromasil Slica填充柱,流动相为含13%甲醇的CO2,流速2.0 mL.min-1,柱温60℃,背压2.0×107Pa,检测波长225 nm,测得吴茱萸次碱和吴... 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碱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了其影响因素。使用Kromasil Slica填充柱,流动相为含13%甲醇的CO2,流速2.0 mL.min-1,柱温60℃,背压2.0×107Pa,检测波长225 nm,测得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3~8.25μg(r=0.999 3)、0.68~17μg(r=0.999 8),平均加标回收率均为100%。与传统方法相比,超临界流体色谱可在简单的流动相条件下对吴茱萸中的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碱进行良好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 吴茱萸 吴茱萸次碱 吴茱萸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木嫩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柳建军 许立松 +1 位作者 王菁菁 刘锡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5-47,共3页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传统食用植物黄连木嫩叶提取物的体外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食用植物黄连木嫩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尤以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活性最高,活性强于BHA,与VC相当,它有望作为新的天然植物...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传统食用植物黄连木嫩叶提取物的体外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食用植物黄连木嫩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尤以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活性最高,活性强于BHA,与VC相当,它有望作为新的天然植物抗氧化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木 食用植物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米香茶香气化合物的组分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维莉 马银海 +2 位作者 张亚平 高妹 方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3-56,共4页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云南特产糯米香茶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糯米香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46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7.68%,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主要香气化合物有:4-蒈烯(2.6...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云南特产糯米香茶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糯米香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46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7.68%,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主要香气化合物有:4-蒈烯(2.65%)、香叶醇(2.44%)、芳樟醇(8.70%)、2-甲基丙酸-1-(1,1-二甲乙基)-2-甲基-1,3-丙二酯(6.48%)、二苯胺(14.82%)、7a-甲基-1-乙烯基八氢茚(2.67%)、棕榈酸(11.62%)、亚油酸(10.97%)、叶绿醇(6.53%)、油酸(4.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香茶 挥发油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食用蔬菜甜菜树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柳建军 许立松 刘锡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5-127,共3页
采用DPPH法对民间野生食用蔬菜植物甜菜树提取物的体外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食用蔬菜甜菜树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不同提取物自由基清除作用差别较大,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活性较好,但均较BHA和VC弱。
关键词 甜菜树 抗氧化活性 野生食用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花椒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6
7
作者 彭永芳 乔永锋 +1 位作者 骆小海 宗洁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1,共2页
目的:优选花椒挥发油最佳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和萃取剂用量等因素进行研究。经实验选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7 h,6倍量水进行蒸馏提取,用50 mL乙醚萃取,平均得率为2.95%。... 目的:优选花椒挥发油最佳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和萃取剂用量等因素进行研究。经实验选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7 h,6倍量水进行蒸馏提取,用50 mL乙醚萃取,平均得率为2.95%。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的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分类法应用于品牌卷烟烟丝的快速鉴别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维莉 张亚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研究了对成品卷烟烟丝进行快速分类鉴别的一种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对国内部分不同品牌的卷烟烟丝主成分进行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分类建模,结果建立了两个不同的近红外光谱判别分类模型,一个用于同一厂家生产的... 研究了对成品卷烟烟丝进行快速分类鉴别的一种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对国内部分不同品牌的卷烟烟丝主成分进行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分类建模,结果建立了两个不同的近红外光谱判别分类模型,一个用于同一厂家生产的3个品牌成品卷烟的分类鉴别,另外一个用于云南省某知名品牌卷烟同省外同一价位的6个知名品牌卷烟的判别分类鉴别。两个模型对校验集烟丝的类归属的正确率为100%,该研究方法对成品卷烟烟丝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定性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烟丝 快速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中的有机酸 被引量:12
9
作者 石香玉 马银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7-299,共3页
研究采用基质固相分散处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中的有机酸。以ZORBAX Stable Bound(4.6×50mm,1.8μm)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0.01mol/L NaH2PO4(pH2.98)和乙腈(体积比为98:2)为流动相,流速为2.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0nm。... 研究采用基质固相分散处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中的有机酸。以ZORBAX Stable Bound(4.6×50mm,1.8μm)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0.01mol/L NaH2PO4(pH2.98)和乙腈(体积比为98:2)为流动相,流速为2.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0nm。方法回收率为94%~98%;相对标准偏差为2.1%~3.0%;检出限为100~200μg/L。色谱分离时间不超过3.0min。并用于实际样品中有机酸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机酸 山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同时测定云南白药中三七皂苷R_1及人参皂苷Rg_1、Re、Rb_1含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敏 郭亚东 马银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94-169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RP-HPLC方法,用于分离测定云南白药(三七、重楼、草乌、朱砂、等)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为该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方法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乙腈-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 目的:建立一种RP-HPLC方法,用于分离测定云南白药(三七、重楼、草乌、朱砂、等)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为该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方法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乙腈-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4个化合物在测定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方法的回收率在99.6%-101.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白药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Phen)_2(5-Fu)_3(NO_3)](NO_3)_2的体外抗艾滋病毒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文远 陈顺方 +1 位作者 范春兰 崔永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研究稀土配合物体外抗艾滋病毒作用。方法:用7种稀土配合物[Ln(Phen)2(5-Fu)3(NO3)](NO3)2作为测试对象,Ln为稀土元素Y,La,Ce,Sm,Gd,Dy,Er,Phen为邻二氮菲,5-Fu为5-氟尿嘧啶。用MTT方法测定它们对C8166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目的:研究稀土配合物体外抗艾滋病毒作用。方法:用7种稀土配合物[Ln(Phen)2(5-Fu)3(NO3)](NO3)2作为测试对象,Ln为稀土元素Y,La,Ce,Sm,Gd,Dy,Er,Phen为邻二氮菲,5-Fu为5-氟尿嘧啶。用MTT方法测定它们对C8166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合胞体形成抑制实验测定它们对H9/HIV-1IIIB感染细胞合胞体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以IC50/EC50计算配合物的治疗指数(TI),测试结果与抗艾滋病药物齐夫多定(AZT)作阳性对照。结果:镧(La)配合物的TI为68.03,铈(Ce)配合物的TI为33.1。结论:镧、铈配合物有一定的体外抗艾滋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5-氟尿嘧啶 抗艾滋病毒活性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联吡啶Pt(Ⅱ)、Pd(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制氢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素芳 徐全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4-690,共7页
把电子受体苄基紫精引入到多联吡啶中,设计合成了新型三齿多吡啶配体[HC∧N∧N(PhMV2+Ph)],并以其合成了新配合物[C1Pt{C∧N∧N(PhMV2+Ph)}](ClO4)、[C1Pd{C∧N∧N(PhMV2+Ph}](PF6)2。用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证实所得... 把电子受体苄基紫精引入到多联吡啶中,设计合成了新型三齿多吡啶配体[HC∧N∧N(PhMV2+Ph)],并以其合成了新配合物[C1Pt{C∧N∧N(PhMV2+Ph)}](ClO4)、[C1Pd{C∧N∧N(PhMV2+Ph}](PF6)2。用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证实所得合成产物与设计结构一致;利用UV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的光谱性质,两种配合物在可见光区有MLCT吸收;采用三组分的"S-R/D/C"体系,对配合物[C1Pt{C∧N∧N(PhMV2+Ph)}](ClO4)2的光解水制氢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ClPt{C^N^N(PhMV2+)}](PF6)2及没有实现敏化剂与电子中继体MV2+直接连接的四组分体系ClPt[C∧N∧N(PhCH3)]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光敏剂与电子受体共价连接的Pt(Ⅱ)多吡啶类配合物,制氢效果并没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吡啶配体 Pt(II)配合物 Pd(II)配合物 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静茹 连涛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041-3042,共2页
探讨了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技术防治措施和法律规范对策等。
关键词 水环境污染 技术规范 法律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PTSA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小曼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1-23,共3页
以离子液体[bmim]PTSA作为酯化反应的溶剂及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PTSA是该酯化反应的良好溶剂和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离子液体用量15 mL,醇酸摩尔比1.5:1.0,反应时间2.0 h,酯化率92... 以离子液体[bmim]PTSA作为酯化反应的溶剂及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PTSA是该酯化反应的良好溶剂和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离子液体用量15 mL,醇酸摩尔比1.5:1.0,反应时间2.0 h,酯化率92.2%。离子液体易分离回收,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催化合成 乙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甘草梅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
15
作者 乔永锋 彭永芳 +1 位作者 李菊香 吴绍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建立用RP—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梅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超声辅助醇提取,采用LiChrospher RP—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1.0%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果:甘草酸在0.094-11.75μ... 目的:建立用RP—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梅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超声辅助醇提取,采用LiChrospher RP—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1.0%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果:甘草酸在0.094-11.7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013.4854X-5.6802(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7.5%,RSD=1.65%;甘草苷在0.044-11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340.0528X+148.0769(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8%,RSD=1.5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甘草苷 超声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膜微滤精制灯盏花提取液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姜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89-1690,共2页
关键词 灯盏花提取液 精制 陶瓷膜 微滤 膜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O_3-pmim]HSO_4催化合成丙酸正丁酯的研究
17
作者 张小曼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5-27,共3页
制备[HSO_3-pmim]HSO_4酸性离子液体应用于催化合成丙酸正丁酯反应中,分析了酸性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影响酯化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HSO_2-pmim]HSO_4对该酯化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最佳反应条件为:[HSO_3-pmim]HSO_4用量6mL... 制备[HSO_3-pmim]HSO_4酸性离子液体应用于催化合成丙酸正丁酯反应中,分析了酸性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影响酯化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HSO_2-pmim]HSO_4对该酯化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最佳反应条件为:[HSO_3-pmim]HSO_4用量6mL,醇酸摩尔比1.5:1.0,反应时间1.5 h,酯化率96.3%.[HSO_3-pmim]HSO_4易分离回收,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21.3离子液体 催化合成 丙酸正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