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心脏损害
1
作者 郑绍莹 周明双 +2 位作者 李雪 张芹 赵雅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合并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的左心室肥厚情况,并进一步探讨PA合并OSA中影响心室肥厚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间在昆...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合并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的左心室肥厚情况,并进一步探讨PA合并OSA中影响心室肥厚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治疗的308例PA患者,选取同时期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309例作为对照。根据多导睡眠图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OSA的PA/EH组和不合并OSA的PA/EH组。PA合并OSA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结果分为轻、中、重度的OSA。比较各组间的基本资料、生化指标和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PA合并OSA组与EH不合并/合并OSA组相比,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diastolic thickness,IVSDT)、左心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均升高(均P<0.05)。PA/EH合并OSA两组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高于不合并的OSA的PA/EH两组(均P<0.05)。在PA合并OSA的三个亚组中,重度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EVDD)、IVSDT、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diastolic thickness,LVPWDT)和LVM值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醛固酮是独立于OSA影响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PA合并OSA患者中,中、重度组的心脏损害程度高于不合并OSA的PA患者,并且随着OSA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加重。在PA患者中对OSA进行筛查是有必要的,以便对心脏损害进行分层,进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脏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田一丹 支爱华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6-410,共5页
非综合征型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TAAD)是一种高致死率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TAAD具有明确的遗传基础,基因突变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与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主动脉夹层风险相关。不同突变类型可能决定疾病的进展速度和个体... 非综合征型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TAAD)是一种高致死率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TAAD具有明确的遗传基础,基因突变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与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主动脉夹层风险相关。不同突变类型可能决定疾病的进展速度和个体的治疗反应。基因筛查是识别高风险人群的重要手段,为疾病的早期干预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推动精准医疗的实施。本文将对与非综合征型TAAD相关的最新基因突变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瘤 夹层 基因检测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融合特征的肺动脉高压心音分类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彦麟 孙静 +3 位作者 杨宏波 郭涛 潘家华 王威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5-381,共7页
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率高,对其进行早期筛查与识别对于治愈尤为重要。目前临床是通过右心导管术确诊,此为有创检查,不便于在大规模筛查中采用,研究一种无创便捷的识别方法迫在眉睫。文中建立了一种时频融... 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率高,对其进行早期筛查与识别对于治愈尤为重要。目前临床是通过右心导管术确诊,此为有创检查,不便于在大规模筛查中采用,研究一种无创便捷的识别方法迫在眉睫。文中建立了一种时频融合的心音分类模型。首先对心音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融合滤波器组对信号进行转换并求取动态时频特征,最后将得到的融合特征参数输入表格式先验数据拟合网络(TabPFN)中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正常、CHD-PAH和CHD中的平均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F1分别为92.21%,92.15%,92.15%,96.11%,92.14%。对于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早期筛查与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 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 动态特征提取 时频特征融合 表格式先验数据拟合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宏波 潘家华 +4 位作者 王威廉 郭涛 张戈军 唐永研 许虹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37-2640,共4页
目的评估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先心病筛查中对10 142名0~14岁儿童进行人工听诊及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人工智能对已确诊ASD的儿童采... 目的评估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先心病筛查中对10 142名0~14岁儿童进行人工听诊及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人工智能对已确诊ASD的儿童采集标准部位心音,通过去噪和提取特征信息学习,实现心音和ASD对应的辅助诊断;在筛查中随机分为人工听诊组(n=6 280)和人工智能组(n=3762),比较ASD的发现率;在确诊的162例患儿中比较人工听诊和人工智能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人工智能共学习6 253个ASD患儿和6 544个正常儿童心音周期;采用学习所得辅助诊断技术听诊3 762名儿童,诊断率(4.5‰)与人工听诊(1.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162例确诊患儿进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准确率为69.1%。结论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在先天性ASD筛查中是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先心病筛查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急诊腔内修复术中“病灶内导管预置法”的运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薛云飞 罗明尧 +7 位作者 舒畅 郭媛媛 方坤 赵嘉伟 郭修海 张雄 朱凡 周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病灶内导管预置法”辅助感染性和可疑感染性病因的复杂性主动脉疾病急诊腔内修复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技术要点。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有6例濒临破裂的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接受急诊腔内修复的... 目的:探讨“病灶内导管预置法”辅助感染性和可疑感染性病因的复杂性主动脉疾病急诊腔内修复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技术要点。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有6例濒临破裂的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接受急诊腔内修复的同时,采用“病灶内导管预置法”预防术后移植物感染。患者年龄23~72(53.0±18.0)岁,男性4例、女性2例。其中主动脉疾病合并未完全控制的结核病2例,术前菌血症表现1例,术前高度可疑感染性假性动脉瘤3例。统计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用药情况及术后30 d死亡率,并对所有患者进行3~12个月CT血管造影(CTA)随访。结果:本组患者的技术即时全部成功,30 d内无死亡发生。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3±3.3)个月。2例结核性主动脉瘤患者术后规范口服抗痨药物治疗,分别随访10个月、12个月后未见气泡或其他移植物感染迹象,恢复正常工作。1例术前菌血症、高热寒战、大咯血的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3个月,随访结果良好、未见移植物感染迹象。3例高度可疑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患者,术后未出现感染,分别随访6个月、7个月、12个月病灶内血栓化满意。结论:“病灶内导管预置法”辅助急诊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感染性或可疑感染性病因的复杂性主动脉疾病,操作安全、快捷,抢救成功率高,有效性被初步证实,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腔内修复 感染 预置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电信号的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识别分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宇森 杨宏波 +2 位作者 孙静 潘家华 王威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480-487,共8页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其确诊主要采用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这种方法有创且操作性要求高,不便在筛查中采用,因此探索一种非介入式CHD-PAH...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其确诊主要采用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这种方法有创且操作性要求高,不便在筛查中采用,因此探索一种非介入式CHD-PAH智能辅助诊断方案意义重大。在先心病的基础上对CHD-PAH进行研究,从分析ECG入手,通过预处理、心拍分割、波形检测、特征提取、数据扩充、分类识别等手段对CHD-PAH进行建模预测。在Christov_segmenter算法基础上,利用差分阈值和局部峰值改进,检测QRS波、P波和T波,最后提取基于时间和幅度的双模态特征。为了拟合出最佳的分类模型,实验采用了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及K邻近等分类器,并设计基于T分布的麻雀搜索算法改进支持向量机。实验共使用460段时长为20s的1导联ECG信号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准确率、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可达99.76%,99.80%,9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 肺动脉高压 分类器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置脑保护装置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合并左心室血栓的主动脉瓣狭窄一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于 潘家华 +4 位作者 杨宏波 高建斌 许虹莉 唐永研 张戈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5-427,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加重于2020年7月28日急诊入院。既往史:高血压,最高达186/110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术后1年;肺气肿。入院查体:胸骨右缘第2肋间闻及收缩期Ⅳ级杂音。辅助检查:血N...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加重于2020年7月28日急诊入院。既往史:高血压,最高达186/110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术后1年;肺气肿。入院查体:胸骨右缘第2肋间闻及收缩期Ⅳ级杂音。辅助检查: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为7 859.1 pg/ml。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并重度狭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8 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2%,左心室心尖部血栓形成(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栓塞保护装置 主动脉瓣狭窄 左心室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