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正中舌侧管、下颌舌侧副管和下颌切牙神经管解剖关系的CBCT影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于鸿滨 钱石兵 +3 位作者 刘超峰 夏志刚 高雅格 张凌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0-444,共5页
目的:明确下颌前牙区血管神经管网系统的走行,提高对下颌切牙神经及其小分支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研究104例患者CBCT影像学资料,观测下颌正中舌侧管、下颌舌侧副管和下颌颊侧管三者同下颌切牙神经管的关系。纳入标准:读取矢状截面、... 目的:明确下颌前牙区血管神经管网系统的走行,提高对下颌切牙神经及其小分支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研究104例患者CBCT影像学资料,观测下颌正中舌侧管、下颌舌侧副管和下颌颊侧管三者同下颌切牙神经管的关系。纳入标准:读取矢状截面、冠状截面、水平截面、任意截面、曲面断层等多个不同的截面图像,能够明确观测到下颌切牙神经管、下颌正中舌侧管、下颌舌侧副管和下颌颊侧管的存在。结果:(1)观测到下颌正中舌侧管同下颌切牙神经管相通15例;双侧下颌切牙神经管相通22例;下颌舌侧副管或下颌颊侧管同下颌切牙神经管相通104例,共184支。结论:(1)下颌切牙神经会发出多个小分支于前磨牙、尖牙、切牙等相应牙位处的颊舌侧骨面,这些小分支的走行管道就是下颌舌侧副管和下颌颊侧管;(2)下颌正中舌侧管是从下颌骨舌侧到内部的一段趋向于消失的管道,并不与下颌切牙神经管相通,部分情况下会同下颌切牙神经吻合或者颊舌向贯穿下颌骨;(3)下颌正中舌侧管并非下颌切牙神经管发出的从下颌骨体内走行到骨面的小分支通行管道,而是来自口底区域的血管神经束发出的分支从软组织进入下颌骨体内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舌侧管 种植手术 颌骨精细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牙周健康情况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杜飞 葛柳莹 +3 位作者 何睿 李重熙 曾水芹 段开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拟对HIV感染牙周健康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牙周状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16例HIV感染者和76例非HIV感染者的牙周健康保健知识和行为以及牙周健康状态进行分析。结果:HIV感染者未使用、使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组和对照组中... 目的:拟对HIV感染牙周健康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牙周状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16例HIV感染者和76例非HIV感染者的牙周健康保健知识和行为以及牙周健康状态进行分析。结果:HIV感染者未使用、使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组和对照组中,口腔保健方法和口腔治疗情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别;其中HIV感染者与对照组相比更少的更换牙刷,组间差别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的牙线或牙签使用率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检测的牙周指数中,二者比较只有BOP牙数与牙周袋探诊深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计数与CAL没有明显关系。结论:本组研究的HIV患者与普通人群相比口腔健康认知情况一般,少数反映牙周健康的指标较非感染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牙本质肩领形态对纤维桩核冠修复后下颌切牙抗折强度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洋 王时越 +1 位作者 祁麟 杨向红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牙本质肩领形态对纤维桩核冠修复后下颌切牙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因牙周问题拔除的下颌切牙40颗,依据制备牙本质肩领形态的不同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无肩领组、颊侧肩领组、舌侧肩领组、近中肩领组、完整肩领组,所有牙本质肩... 目的观察不同牙本质肩领形态对纤维桩核冠修复后下颌切牙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因牙周问题拔除的下颌切牙40颗,依据制备牙本质肩领形态的不同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无肩领组、颊侧肩领组、舌侧肩领组、近中肩领组、完整肩领组,所有牙本质肩领高约2.0 mm、厚约1.0 mm。各组样本牙纤维桩核冠修复后包埋,固定于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抗折试验,以1.0 mm/min的速度持续加载直至样本牙任意一处发生折裂,记录折裂时的荷载数值,即为抗折强度。记录所有样本牙的折裂形式,包括可修复性折裂与不可修复性折裂。绘制由力和位移两组参数组成的抗折力—位移曲线。结果无肩领组、颊侧肩领组、舌侧肩领组、近中肩领组、完整肩领组抗折强度分别为(94.89±32.14)、(211.52±92.46)、(171.04±43.02)、(162.79±54.32)、(209.15±51.16)N,其中无肩领组抗折强度显著低于颊侧肩领组、舌侧肩领组、近中肩领组、完整肩领组,(P均<0.05),且舌侧肩领组、近中肩领组抗折强度显著低于颊侧肩领组、完整肩领组,(P均<0.05)。无肩领组出现可修复性折裂6例、不可修复性折裂2例,颊侧肩领组出现可修复性折裂1例、不可修复性折裂7例,舌侧肩领组出现可修复性折裂8例、不可修复性折裂0例,近中肩领组出现可修复性折裂7例、不可修复性折裂1例,完整肩领组出现可修复性折裂7例、不可修复性折裂1例。各组抗折力—位移曲线图显示,曲线中出现一个明显转折点,但牙体仍能够继续承受荷载。结论保留2.0 mm完整牙本质肩领可以有效提高纤维桩核冠修复后下颌切牙的抗折强度;不能保留完整牙本质肩领时,保留颊侧肩领有助于提高纤维桩核冠修复后下颌切牙的抗折强度,但出现折列时多为不可修复性折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抗折强度 牙修复 牙本质肩领 牙体组织缺损 下颌切牙 纤维桩核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本质肩领位置对下颌切牙抗折强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洋 王时越 祁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45-950,共6页
目的:利用体外力学测试和有限元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下颌切牙进行桩核冠修复后,不同形态的牙本质肩领对患牙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针对下颌切牙设计五组不同形态的牙本质肩领,桩核冠修复后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抗折试验,研究牙本质肩... 目的:利用体外力学测试和有限元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下颌切牙进行桩核冠修复后,不同形态的牙本质肩领对患牙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针对下颌切牙设计五组不同形态的牙本质肩领,桩核冠修复后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抗折试验,研究牙本质肩领位置变化对牙体抗折强度的影响;对下颌切牙进行CBCT扫描,获取三维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Geomagic,Ansys等软件建立下颌切牙不同牙本质肩领形态的桩核冠修复模型,模拟咬合加载,分析von Mises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保留颊侧牙本质肩领和2.0 mm完整牙本质肩领时的抗折强度较大,保留舌侧牙本质肩领和近中侧牙本质肩领时的抗折强度其次,无牙本质肩领时抗折强度最小。保留完整2.0 mm牙本质肩领时,剩余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与保留颊侧牙本质肩领时和保留舌侧牙本质肩领时的应力分布情况接近,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应力相对较小;而保留近中侧牙本质肩领和无牙本质肩领时均在牙颈部舌侧位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应力相对较大。结论:保留2.0 mm完整牙本质肩领可以有效提高患牙的抗折强度;在修复下颌切牙的过程中,尽量保留颊侧牙体组织有助于增强修复后牙体的抗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肩领 抗折强度 下颌切牙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