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八例CT及MRI检查误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建双 石浩 +2 位作者 韩永惠 蒋凌燕 张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7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和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CT和MRI检查曾误诊的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CT和MRI检查误诊率30.77%,以颅内压升高或肢体活... 目的探讨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和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CT和MRI检查曾误诊的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CT和MRI检查误诊率30.77%,以颅内压升高或肢体活动不利等为主要表现就诊,术前行CT和MRI检查诊断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待鉴别3例,星形细胞瘤和胶质瘤各2例,乳头状脑膜瘤1例。8例均经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确诊,确诊为良性脉络丛乳头状瘤(WHOⅠ级)5例,脉络丛乳头状癌(WHOⅢ级)3例。术后随访38 d~10个月,5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临床误诊率较高。临床遇及<10岁儿童CT或MRI检查脑室系统内见菜花状或分叶状肿瘤,瘤体内出现囊变、坏死或出血,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且合并不同程度脑积液,要考虑脉络丛乳头状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误诊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MRI在女童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林 丁莹莹 +1 位作者 廖承德 孙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0期130-134,共5页
目的通过头颅MRI观察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在不同年龄段垂体的大小、形态及信号变化,探讨MRI在女童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的102例女童... 目的通过头颅MRI观察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在不同年龄段垂体的大小、形态及信号变化,探讨MRI在女童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的102例女童为病例组,同时在我院选取92例同时期入院的无内分泌疾病的同龄女童为对照组。按年龄分成〈6岁、6~8岁、〉8~10岁3个亚组,将鞍区MRI SE序列T1WI冠状位、正中矢状位平扫,同时用垂体形态、大小及信号等指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垂体MRI影像学分析显示,病例组有10例垂体结构异常(垂体微腺瘤2例,Rathke囊肿2例,Rathke裂6例)。病例组与对照组相同年龄段比较,矢状高径、矢状前后径、冠状高径、冠状宽径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例组垂体上缘83.7%为隆凸型,对照组79.3%为平坦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垂体后叶形态各异,但均为高信号(100%)。结论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上缘隆凸型垂体出现率高于正常儿童,垂体高径增加可反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启动,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性早熟 女童 MRI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