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分析及分子对接探究构树茎抗特应性皮炎活性及作用机制
1
作者 高丛西 朱建勇 +1 位作者 田丁 王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3-1577,共15页
基于细胞实验,采用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构树茎(twig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TBP)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机制。通过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 基于细胞实验,采用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构树茎(twig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TBP)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机制。通过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模型验证TBP的抗AD活性,利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UniProt、STRING等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预测并筛选TBP抗AD的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使用R语言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并对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筛选TBP抗AD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关途径,使用CIBERSORT算法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细胞实验结果显示TBP的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IL-13的分泌,且无细胞毒性。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TBP抗AD的核心成分有构树宁黄烷A、构树宁B等,核心靶点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proto-oncogen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SRC,SRC)、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等;GO显示生物过程主要与丝氨酸磷酸化调控相关,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膜筏和磷酸酶结合,KEGG结果显示靶点主要集中在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相关通路;分子对接表明构树宁黄烷A与核心靶点结合紧密,生物信息分析显示构树宁黄烷A抗AD的关键生物标志物STAT 1与干扰素γ应答通路和E2F靶标通路显著相关,其表达水平与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TBP及构树宁黄烷A可能通过靶向STAT1、SRC和AKT1,协同抑制NOD样受体(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NLRs)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信号通路,减少IL-13、IL-1β等促炎因子释放,调节CD4^(+)记忆T细胞与肥大细胞浸润,缓解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 helper 1/T helper 2,Th1/Th2)免疫失衡及表皮屏障损伤,从而发挥抗AD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构树茎 特应性皮炎 STA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含笑枝叶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2
作者 沈一帆 郑婷月 +4 位作者 王秋桦 李珍全 赵秋叶 宋流东 丁林芬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5-1891,共7页
目的 研究云南含笑枝叶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甲醇提取物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抗炎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 目的 研究云南含笑枝叶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甲醇提取物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抗炎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ihydrodehydrodiconifenyl alcohol (1)、8-hydroxypinoresinol (2)、落叶松树脂醇(3)、异落叶松脂素(4)、(7S,8R)-4-hydroxy-3,3′,5′-trimethoxy-8′,9′-dinor-8,4′-oxyneoligna-7,9-diol-7′-aldehyde (5)、thero-2,3-bis-(4-hydroxy-3-methoxypheyl)-3-methoxy-propanol (6)、楝叶吴萸素B (7)、(E)-p-coumaryl alcohol γ-O-methyl ether (8)、ω-hydroxypropioguaiacone (9)、芥子醛(10)、异莨菪亭(11)、6-羟基-5,7-二甲氧基香豆素(12)、2α,3α-dihydroxy-2-methylbutyrolactone (13)、6-羟基-3(1-羟基-1-甲基乙基)-6-甲基-2-环己烯-1-酮(14)、benzofuran-2-carboxaldehyde (15)、3, 4-二羟基-5-甲氧基苯甲醛(16)、3, 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17)、3, 4-二羟基苯甲醛(18)、3, 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19)、香草酸(20)。化合物1对NO的抑制率为45.39%±0.32%。结论 化合物1~16、18~2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具有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含笑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云南省医疗机构制剂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波 周启微 +3 位作者 甘昌敏 张荣平 范兵 任国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142-1145,共4页
医疗机构制剂继承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对医疗机构在临床和科研运用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云南省54家州市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其共有1127个制剂,含中药制剂634个制剂。云南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亟待解决医疗机构制剂的开发问题。现综述... 医疗机构制剂继承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对医疗机构在临床和科研运用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云南省54家州市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其共有1127个制剂,含中药制剂634个制剂。云南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亟待解决医疗机构制剂的开发问题。现综述云南省部分地州医疗机构制剂发展现状、开发情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大品种二次开发研究情况,从而提出加快我省发展医院机构制剂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医疗机构制剂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二次开发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喜炎平注射液防治急性肺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聂绍燕 范苏苏 +3 位作者 朱钰珊 彭学容 王应霞 张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5-1171,共7页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在LPS诱导的ALI小鼠模型中,通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指标评价喜炎平注射液的防治作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在LPS诱导的ALI小鼠模型中,通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指标评价喜炎平注射液的防治作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其作用机制;Western blot方法验证预测的靶蛋白。结果喜炎平注射液能改善ALI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4个:14-deoxy-11-oxo-andrographolide、14-deoxyandrographolide、14-deoxy-12-methoxyandrographolide、andrographolide-19-β-D-glucoside,获得药物靶点288个,ALI相关靶点4960个,交集基因192个。喜炎平的10个核心靶点为STAT3、EGFR、PIK3R1、MAPK1、PIK3CA、NFKB1、ESR1、MAPK8、JAK2、FYN。GO富集获得BP 310个、CC 65个、MF 80个。KEGG通路富集发现ALI相关通路141条,排名前20的有MAPK、TNF-α、VEGF、cAMP、mTOR、AMPK、NOD、JAK-STAT、IL-17、NF-κB等。分子对接发现MAPK1、MAPK8、NFKB1与活性成分14-deoxy-12-methoxyandrographolide、14-deoxyandrographolide结合作用较强。Western blot发现喜炎平注射液可明显下调ALI小鼠肺部p38、JNK、ERKl/2、NF-κB p65蛋白表达。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对ALI有一定防治作用,机制与调节MAPK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急性肺损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核因子-ΚB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中医药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的开发思路 被引量:4
5
作者 何雨桐 周启微 +3 位作者 李璠 蒋维 于浩飞 张荣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138-1141,共4页
云南中医民族药源远流长,造就了大量民族民间经验方和经典名方,在临床医疗和相关科研工作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云南省的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的整理情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次开发研究情况分析,得到云南中医药民族民间... 云南中医民族药源远流长,造就了大量民族民间经验方和经典名方,在临床医疗和相关科研工作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云南省的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的整理情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次开发研究情况分析,得到云南中医药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启示开发思路。制约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的主要问题为:资料收集整理不齐,临床应用缺乏相应的质量考评标准和系统的安全性总结;现行法律法规对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方有效性及合法产权界定尚不完善;二次开发利用不创新等。对流落民间,口耳相传但尚未被整理在册的药方应该及时保存记录,妥善保护,建立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标准;建立云南民族医药数据库,完善民族医药保护制度;对现有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进行创新及二次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中医药 民族民间经验方 经典名方 创新 二次开发 开发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VG/HIV-1_(NL4-3)Luc假病毒筛选抗HIV-1药物的条件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萍 陈欢 +3 位作者 罗荣华 卿晨 张高红 郑永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3-438,共6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VSVG/HIV-1_(NL4-3)Luc假病毒筛选抗HIV药物药效模型。方法参照Promega公司的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系统,比较VSVG/HIV-1_(NL4-3)Luc对4种不同细胞的感染力。通过采用3种不同实验条件对不同类型HIV-1上市药物进行活性评价,进... 目的建立并优化VSVG/HIV-1_(NL4-3)Luc假病毒筛选抗HIV药物药效模型。方法参照Promega公司的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系统,比较VSVG/HIV-1_(NL4-3)Luc对4种不同细胞的感染力。通过采用3种不同实验条件对不同类型HIV-1上市药物进行活性评价,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最后,应用该系统对特定靶点化合物进行筛选,并与HIV-1_(ⅢB)病毒筛选体系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VSVG/HIV-1_(NL4-3)Luc对CRFK细胞的感染力最强,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加入的病毒量呈剂量依赖关系。比较3种实验条件下不同阳性药物抑制VSVG/HIV-1_(NL4-3)Luc的半数有效剂量浓度EC50,发现第3种条件最优。而用该假病毒对合成化合物进行筛选,发现其EC50与病毒HIV-1_(ⅢB)所得EC_(50)基本一致。结论成功建立并优化了基于VSVG/HIV-1_(NL4-3)Luc假病毒的抗HIV药物筛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VG/HIV-1NL4-3Luc HIV 药物筛选 阳性药物 优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氨基醇药物在1-萘万古霉素手性固定相上的对映体分离 被引量:5
7
作者 余小燕 谷晓娟 +2 位作者 谢宇 屈尚蓝 沈报春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4-886,892,共4页
在1-萘万古霉素手性固定相上分离了6种氨基醇类药物的对映体。考察了流动相中的酸、碱添加剂种类和浓度、溶质的化学结构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手性识别机理。结果表明:普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索他洛尔和沙... 在1-萘万古霉素手性固定相上分离了6种氨基醇类药物的对映体。考察了流动相中的酸、碱添加剂种类和浓度、溶质的化学结构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手性识别机理。结果表明:普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索他洛尔和沙丁胺醇等6种药物的对映体在1-萘万古霉素手性柱上得到了完全分离,当甲醇流动相中冰乙酸和三乙胺添加剂量均为0.001%(体积分数)时,6种氨基醇的选择因子依次是1.16,1.36,1.15,1.10,1.18,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固定相 1-萘万古霉素 对映体 氨基醇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味肉桂胶囊抗消化性溃疡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小超 陈鹏 +2 位作者 何波 沈志强 姚荣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59-2262,共4页
目的 评价八味肉桂胶囊抗实验性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 分别运用盐酸-乙醇法和幽门结扎方法复制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评价八味肉桂胶囊灌胃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采用滴定法和麦特法,观测八味肉桂胶囊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液量、胃液... 目的 评价八味肉桂胶囊抗实验性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 分别运用盐酸-乙醇法和幽门结扎方法复制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评价八味肉桂胶囊灌胃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采用滴定法和麦特法,观测八味肉桂胶囊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液量、胃液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用乙酰胆碱引起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实验,观测八味肉桂胶囊对肠平滑肌痉挛的缓解作用.结果 在上述两种胃肠黏膜损伤模型中,八味肉桂胶囊均能呈剂量依赖性降低溃疡指数、缩小溃疡面积.对幽门结扎大鼠的胃液量及胃蛋白酶活性,0.4~1.6 g/kg的八味肉桂胶囊未显示明显的降低效应,但0.8、1.6 g/kg的八味肉桂胶囊可显著降低胃液总酸度.乙酰胆碱引起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八味肉桂胶囊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八味肉桂胶囊具有较好的制酸作用,能较好防治胃肠道黏膜损伤和溃疡,减少胃酸分泌和减轻胃肠平滑肌的痉挛可能是八味肉桂胶囊发挥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味肉桂胶囊 消化性溃疡 回肠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干巴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文小玲 何承刚 +3 位作者 翁瑞旋 杨晓琳 徐俊驹 李玉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1-574,共4页
为研究干巴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利用色谱技术从干巴菌中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22E,24R)-ergosta-5,7,22-trien-3β-o1(1),stearicacid(2),p-hydroxybenzoicacid(3),5α,8α-epidioxy-(22E,24R)-ergosta... 为研究干巴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利用色谱技术从干巴菌中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22E,24R)-ergosta-5,7,22-trien-3β-o1(1),stearicacid(2),p-hydroxybenzoicacid(3),5α,8α-epidioxy-(22E,24R)-ergosta-6,22-dien-3β-o1(4),(22E,24R)-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5),β-sitosterol(6),ethyl p-hydroxybenzoate(7);其中,化合物3-7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菌属 干巴菌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2及其配伍制剂抗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鹏 何波 +2 位作者 杨仁华 陆义芹 沈志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0-508,共9页
目的对由维生素K2、柠檬酸钙、天然维生素E、维生素D3及辅酶Q10配伍形成的14个受试品进行抗去卵巢大鼠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作用筛选。方法 14个受试品均由昆明云大医药开发有限公司配制提供,具体为:受试品1:维生素K2(80μg/kg)、受试品2... 目的对由维生素K2、柠檬酸钙、天然维生素E、维生素D3及辅酶Q10配伍形成的14个受试品进行抗去卵巢大鼠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作用筛选。方法 14个受试品均由昆明云大医药开发有限公司配制提供,具体为:受试品1:维生素K2(80μg/kg)、受试品2:维生素K2(80μg/kg)+辅酶Q10(50 mg/kg)、受试品3:维生素K2(50μg/kg)+柠檬酸钙(500 mg/kg)、受试品4:维生素K2(80μg/kg)+柠檬酸钙(500 mg/kg)、受试品5:维生素K2(50μg/kg)+维生素D3(4μg/kg)、受试品6:维生素K2(80μg/kg)+维生素D3(4μg/kg)、受试品7:维生素K2(50μg/kg)+维生素E(40 mg/kg)、受试品8:维生素K2(80μg/kg)+维生素E(40 mg/kg)、受试品9:维生素K2(50μg/kg)+维生素E(40 mg/kg)+维生素D3(4μg/kg)、受试品10:维生素K2(80μg/kg)+维生素E(40 mg/kg)+维生素D3(4μg/kg)、受试品11:维生素K2(50μg/kg)+维生素E(40 mg/kg)+柠檬酸钙(500 mg/kg)、受试品12:维生素K2(80μg/kg)+维生素E(40 mg/kg)组+柠檬酸钙(500 mg/kg)、受试品13:维生素K2(50μg/kg)+维生素D3(4μg/kg)+柠檬酸钙(500 mg/kg)、受试品14:维生素K2(80μg/kg)+维生素D3(4μg/kg)+柠檬酸钙(500 mg/kg)。采用去卵巢(ovariectomy,OVX)方法复制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未切卵巢)、去卵巢模型组、30μg/kg己烯雌酚阳性药物对照组和14个受试品组。受试品以1 mL/100 g体重每日灌胃1次,连续60 d;正常对照组动物灌胃生理盐水,连续60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花生油,连续60 d。末次给药后采用双能X线检测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矿含量(bonemineral content,BMC)、原子吸收检测股骨骨钙水平。结果 (1)对BMD及BMC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受试品13和14可明显升高股骨和椎骨的BMD及BMC(与模型组比较,P<0.01),且受试品14的作用强于受试品13(与受试品13比较,P<0.05)。受试品1及由其配伍的受试品2、4、6、8、10、12均可增加股骨和椎骨的BMD及BMC(P<0.05,与模型组比较)。受试品5和9可以增加股骨和椎骨的BMD及BMC(P<0.05,与模型组比较),其作用与受试品1、2、4、6、8、10、12基本相当。与模型组比较,受试品3、7和11仅增加椎骨的BMD,对股骨BMD无明显影响。(2)对股骨重量和骨钙水平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受试品13和14显著增加股骨的湿重、干重、灰重,明显提高骨钙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且受试品14强于受试品13;受试品1及由其配伍的受试品2、4、6、8、10、12、受试品5和9均明显增加股骨的湿重、干重、灰重,同时可提高骨钙水平,且作用相当。受试品3、7和11虽然可增加股骨的湿重和干重,但对灰重尤其是骨钙水平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14个受试品中,受试品13和14作用较强,且受试品14强于受试品13;受试品1、2、4、5、6、8、9、10、12、13具有基本相当的抗骨质疏松症作用,但均弱于受试品14;在本实验条件下,受试品3、7、11无明显作用。从组分配伍来分析,80μg/kg的维生素K2及其配伍制剂均具有明显的增加骨密度和骨钙作用,其中配伍的维生素D3和柠檬酸钙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所用剂量的维生素E或辅酶Q10并不能明显提高维生素K2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2 柠檬酸钙 天然维生素E 维生素D3 辅酶Q10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矿含量 骨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11
作者 田丁 史梦琪 王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34-1842,共9页
连翘挥发油具有广谱的抑菌、抗氧化、解热抗炎等药理活性,是连翘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连翘挥发油在食品行业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连翘不同部位以及配伍中挥发油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连翘挥发油深度开发与综合... 连翘挥发油具有广谱的抑菌、抗氧化、解热抗炎等药理活性,是连翘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连翘挥发油在食品行业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连翘不同部位以及配伍中挥发油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连翘挥发油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挥发油 化学成分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道上皮细胞衰老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栗兆靓 王略力 +5 位作者 仪倩 马若秋 郭蓉 徐长莉 杜晓华 杨为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5-810,共6页
气道上皮细胞(airway epithelial cells,AECs)是分隔呼吸系统内外环境之间的物理屏障,作为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对肺部的天然免疫功能至关重要。小气道病变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重要早期病... 气道上皮细胞(airway epithelial cells,AECs)是分隔呼吸系统内外环境之间的物理屏障,作为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对肺部的天然免疫功能至关重要。小气道病变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重要早期病理,当AECs长期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后,上皮屏障受损,参与分化、修复和促炎反应的信号通路异常,导致上皮细胞周期停滞从而加速衰老。研究发现,COPD患者的AECs表达高水平的衰老标志物,提示AECs衰老与COPD密切相关。该文讨论了COPD中AECs衰老的潜在机制,AECs衰老对疾病发展和严重程度的影响,并强调了调节AECs衰老作为COPD治疗方法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上皮细胞 衰老 DNA损伤 表观遗传修饰 慢性炎症 氧化应激 线粒体自噬 衰老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长序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文小玲 何承刚 +4 位作者 张中 杨晓琳 吴荷 徐俊驹 李玉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5-1148,共4页
为研究长序荆的化学成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长序荆中得到11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3’,5-dihydroxy-3,4’,7-trimethoxyflavone(1),3’,5-dihydroxy-4’,6,7-trimethoxyflavone(2),4’,5,7-trihydroxyflavanone... 为研究长序荆的化学成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长序荆中得到11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3’,5-dihydroxy-3,4’,7-trimethoxyflavone(1),3’,5-dihydroxy-4’,6,7-trimethoxyflavone(2),4’,5,7-trihydroxyflavanone(3),kaempferol(4),luteolin(5),kaempferol-3-O-β-D-glucoside(6),vitexin(7),isovitexin(8),daucosterol(9),β-谷甾醇(10),豆甾醇(11)。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属 长序荆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木本植物油的品质、抗氧化和防紫外线活性研究
14
作者 陈江燕 顾庆慧 +6 位作者 罗兰 李亚 田云才 田勇 张文环 赵鑫 吴明一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3,120,共7页
为了评价美藤果油、牡丹籽油和青刺果油的品质及其开发为功效性护肤品的应用价值,对其品质指标、抗氧化及防紫外线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木本植物油的酸值、碘值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别较大,其中美藤果油的酸值最低,而其碘值... 为了评价美藤果油、牡丹籽油和青刺果油的品质及其开发为功效性护肤品的应用价值,对其品质指标、抗氧化及防紫外线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木本植物油的酸值、碘值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别较大,其中美藤果油的酸值最低,而其碘值、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总多酚含量最高(分别达181.32g/100g、88.78%和70.29mg/100g);3种植物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顺序为美藤果油>牡丹籽油>青刺果油,且美藤果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E的;3种植物油均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活性,其中美藤果油的紫外吸收能力最强,美藤果油和牡丹籽油对UVB照射后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保护能力及防护其DNA损伤效果较优。综上,美藤果油的品质最优,抗氧化和防紫外线活性最强,可以用于抗氧化及防晒系列功效性护肤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藤果油 牡丹籽油 青刺果油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防紫外线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勾儿茶化学成分研究
15
作者 文小玲 何承刚 +4 位作者 陶永生 吴荷 杨晓琳 徐俊驹 李玉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5-739,共5页
【目的】研究云南勾儿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对云南勾儿茶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云南勾儿茶中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β-sitosterol(1),syringaldehyde(2)... 【目的】研究云南勾儿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对云南勾儿茶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云南勾儿茶中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β-sitosterol(1),syringaldehyde(2),emodin(3),naringenin(4),2-acetyl-1,8-dihydroxy-6-methoxy-3-methyl-anthraquinone(5),quercetin(6),pinoresinol(7),(+)-catechin(8),syringaresinol(9),daucosterol(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勾儿茶属 云南勾儿茶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漆二萜化合物体外抗寨卡病毒机制
16
作者 庞攀攀 邱雄 +5 位作者 江英杰 刘欣月 马维喆 尹健秋蓉 肖伟烈 郑昌博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36-1444,共9页
目的探究泽漆二萜类化合物9体外抗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建立ZIKV感染Vero细胞模型,通过RT-qPCR、病毒噬斑实验、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技术评价抗病毒活性;结合多细胞系验证、纳米粒度... 目的探究泽漆二萜类化合物9体外抗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建立ZIKV感染Vero细胞模型,通过RT-qPCR、病毒噬斑实验、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技术评价抗病毒活性;结合多细胞系验证、纳米粒度分析、细胞热位移及分子对接技术阐明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9在Vero细胞中对ZIKV的EC 50为(3.95±0.15)μmol·L^(-1),CC 50为(272.12±8.56)μmol·L^(-1),抗病毒效力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ribavirin,RBV)。其灭活病毒作用呈现时间依赖性,可明显降低病毒载量和斑块形成。研究表明,化合物9可改变ZIKV颗粒的理化特性,包括降低表面电荷、增加粒径分布,并明显增强prM蛋白热稳定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9与prM蛋白形成高亲和力结合(结合能为-38.52 kJ·mol^(-1)),并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稳定蛋白结构。结论化合物9通过直接灭活病毒、干扰病毒粒子完整性及靶向prM蛋白发挥体外抗ZIKV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泽漆二萜类化合物 病毒进入抑制 prM蛋白 分子对接 天然产物抗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苷保护心血管疾病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朱安运 邓亮 +6 位作者 孙琳 夏嫱 王雅溶 李小波 杜联峰 张浩 陈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6-340,共5页
西红花苷来源于传统中药栀子和名贵药材西红花,是天然界存在的唯一水溶性类胡萝卜素,主要包括西红花苷-1、西红花苷-2、西红花苷-3、西红花苷-4和顺式西红花苷-1。多年来的研究显示,这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心血管疾病药理活性。综合近10... 西红花苷来源于传统中药栀子和名贵药材西红花,是天然界存在的唯一水溶性类胡萝卜素,主要包括西红花苷-1、西红花苷-2、西红花苷-3、西红花苷-4和顺式西红花苷-1。多年来的研究显示,这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心血管疾病药理活性。综合近10年来相关文献报道,从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与心脏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及心肌肥厚等方面对西红花苷保护心血管疾病进行概述并汇总相关文献,为西红花苷的药理学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苷 药理作用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山牡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亚萍 何承刚 +4 位作者 孙忠文 邵娅婷 张君 徐俊驹 李玉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8-771,共4页
【目的】研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山牡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对山牡荆根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山牡荆根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 【目的】研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山牡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对山牡荆根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山牡荆根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紫花牡荆素(2)、柚皮素(3)、咖啡酸(4)、异荭草素(5)、二氢松柏醇(6)、芦丁(7)和胡萝卜苷(8)。【结论】化合物3~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属 山牡荆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二酚干预药物成瘾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段婷 瞿鹏飞 +7 位作者 瞿浩 蒋金旭 洪仕君 邢豫明 姜焰凌 宋京风 张荣平 王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59-1062,共4页
药物成瘾是指对药物的强烈渴求以及失去了对药物正常使用剂量和次数的控制,其中包括非法使用管制类药品及毒品引起的成瘾行为,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大麻素类天然产物,有研究表... 药物成瘾是指对药物的强烈渴求以及失去了对药物正常使用剂量和次数的控制,其中包括非法使用管制类药品及毒品引起的成瘾行为,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大麻素类天然产物,有研究表明,CBD可以通过调节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别构调节μ-和δ-阿片受体、调节5-羟色胺受体和降低谷氨酸毒性等多靶点和多通路来调节与药物成瘾有关的神经回路,对烟草、酒精、大麻类、阿片类、可卡因类和中枢神经兴奋剂等成瘾有治疗作用。本文将从上述几个方面综述CBD干预药物成瘾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大麻二酚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内源性阿片系统 5-羟色胺受体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活性单体-20(R)-人参皂苷Rg3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德云 沈志强 何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85-1290,共6页
20(R)-人参皂苷Rg3是人参皂苷的主要活性单体之一,主要用于抗肿瘤治疗。近年来,20(R)-人参皂苷Rg3的药理作用不断取得进展,其中保护心脑血管、增强免疫功能、抗增生性瘢痕、抗疲劳的药理作用尤为值得关注。本文整理近年来国内外与20(R)... 20(R)-人参皂苷Rg3是人参皂苷的主要活性单体之一,主要用于抗肿瘤治疗。近年来,20(R)-人参皂苷Rg3的药理作用不断取得进展,其中保护心脑血管、增强免疫功能、抗增生性瘢痕、抗疲劳的药理作用尤为值得关注。本文整理近年来国内外与20(R)-人参皂苷Rg3相关文献,论述其主要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20(R)-人参皂苷Rg3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R)-人参皂苷Rg3 皂苷单体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