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赋能下基于模型药物开展药剂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究
1
作者 王海垠 丁彩凤 +2 位作者 逯荻 范雅婷 鲁卫东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1期71-75,共5页
药剂学开放性实验是一种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定位于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综合训练层次。数智赋能药剂学开放式实验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设备、信息化平台资源,是一种自主性更强、自由度更高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笔者结合昆明医科大学新建... 药剂学开放性实验是一种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定位于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综合训练层次。数智赋能药剂学开放式实验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设备、信息化平台资源,是一种自主性更强、自由度更高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笔者结合昆明医科大学新建设的多功能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以及终端数字化设备,配合GMP仿真实验室项目,通过数智赋能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一能改变以往刻板、枯燥的实验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二能提高实验教学效能,串联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知识点,促进药剂学学习效果;三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改善实验课“千校一面”的窘境,助力学生学习能力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开放性实验 药剂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药用香料植物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何雨桐 周启微 +3 位作者 李璠 黄邦连 于浩飞 张荣平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12期1610-1615,共6页
云南省作为公认的天然香料植物大省,拥有着得天独厚的香料植物资源。而药用香料植物的开发利用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对云南省药用香料植物的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为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药用香料植物 芳香植物 资源开发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氨基醇药物在1-萘万古霉素手性固定相上的对映体分离 被引量:5
3
作者 余小燕 谷晓娟 +2 位作者 谢宇 屈尚蓝 沈报春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4-886,892,共4页
在1-萘万古霉素手性固定相上分离了6种氨基醇类药物的对映体。考察了流动相中的酸、碱添加剂种类和浓度、溶质的化学结构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手性识别机理。结果表明:普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索他洛尔和沙... 在1-萘万古霉素手性固定相上分离了6种氨基醇类药物的对映体。考察了流动相中的酸、碱添加剂种类和浓度、溶质的化学结构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手性识别机理。结果表明:普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索他洛尔和沙丁胺醇等6种药物的对映体在1-萘万古霉素手性柱上得到了完全分离,当甲醇流动相中冰乙酸和三乙胺添加剂量均为0.001%(体积分数)时,6种氨基醇的选择因子依次是1.16,1.36,1.15,1.10,1.18,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固定相 1-萘万古霉素 对映体 氨基醇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干巴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文小玲 何承刚 +3 位作者 翁瑞旋 杨晓琳 徐俊驹 李玉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1-574,共4页
为研究干巴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利用色谱技术从干巴菌中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22E,24R)-ergosta-5,7,22-trien-3β-o1(1),stearicacid(2),p-hydroxybenzoicacid(3),5α,8α-epidioxy-(22E,24R)-ergosta... 为研究干巴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利用色谱技术从干巴菌中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22E,24R)-ergosta-5,7,22-trien-3β-o1(1),stearicacid(2),p-hydroxybenzoicacid(3),5α,8α-epidioxy-(22E,24R)-ergosta-6,22-dien-3β-o1(4),(22E,24R)-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5),β-sitosterol(6),ethyl p-hydroxybenzoate(7);其中,化合物3-7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菌属 干巴菌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长序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文小玲 何承刚 +4 位作者 张中 杨晓琳 吴荷 徐俊驹 李玉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5-1148,共4页
为研究长序荆的化学成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长序荆中得到11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3’,5-dihydroxy-3,4’,7-trimethoxyflavone(1),3’,5-dihydroxy-4’,6,7-trimethoxyflavone(2),4’,5,7-trihydroxyflavanone... 为研究长序荆的化学成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长序荆中得到11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3’,5-dihydroxy-3,4’,7-trimethoxyflavone(1),3’,5-dihydroxy-4’,6,7-trimethoxyflavone(2),4’,5,7-trihydroxyflavanone(3),kaempferol(4),luteolin(5),kaempferol-3-O-β-D-glucoside(6),vitexin(7),isovitexin(8),daucosterol(9),β-谷甾醇(10),豆甾醇(11)。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属 长序荆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木本植物油的品质、抗氧化和防紫外线活性研究
6
作者 陈江燕 顾庆慧 +6 位作者 罗兰 李亚 田云才 田勇 张文环 赵鑫 吴明一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3,120,共7页
为了评价美藤果油、牡丹籽油和青刺果油的品质及其开发为功效性护肤品的应用价值,对其品质指标、抗氧化及防紫外线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木本植物油的酸值、碘值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别较大,其中美藤果油的酸值最低,而其碘值... 为了评价美藤果油、牡丹籽油和青刺果油的品质及其开发为功效性护肤品的应用价值,对其品质指标、抗氧化及防紫外线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木本植物油的酸值、碘值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别较大,其中美藤果油的酸值最低,而其碘值、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总多酚含量最高(分别达181.32g/100g、88.78%和70.29mg/100g);3种植物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顺序为美藤果油>牡丹籽油>青刺果油,且美藤果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E的;3种植物油均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活性,其中美藤果油的紫外吸收能力最强,美藤果油和牡丹籽油对UVB照射后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保护能力及防护其DNA损伤效果较优。综上,美藤果油的品质最优,抗氧化和防紫外线活性最强,可以用于抗氧化及防晒系列功效性护肤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藤果油 牡丹籽油 青刺果油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防紫外线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勾儿茶化学成分研究
7
作者 文小玲 何承刚 +4 位作者 陶永生 吴荷 杨晓琳 徐俊驹 李玉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5-739,共5页
【目的】研究云南勾儿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对云南勾儿茶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云南勾儿茶中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β-sitosterol(1),syringaldehyde(2)... 【目的】研究云南勾儿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对云南勾儿茶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云南勾儿茶中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β-sitosterol(1),syringaldehyde(2),emodin(3),naringenin(4),2-acetyl-1,8-dihydroxy-6-methoxy-3-methyl-anthraquinone(5),quercetin(6),pinoresinol(7),(+)-catechin(8),syringaresinol(9),daucosterol(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勾儿茶属 云南勾儿茶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山牡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亚萍 何承刚 +4 位作者 孙忠文 邵娅婷 张君 徐俊驹 李玉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8-771,共4页
【目的】研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山牡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对山牡荆根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山牡荆根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 【目的】研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山牡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对山牡荆根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山牡荆根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紫花牡荆素(2)、柚皮素(3)、咖啡酸(4)、异荭草素(5)、二氢松柏醇(6)、芦丁(7)和胡萝卜苷(8)。【结论】化合物3~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属 山牡荆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徐悦 刘宏程 李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石斛主要含石斛多糖、石斛碱等功能成分,具有调节免疫、调节血糖血脂、抗凝血、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文从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药理活性方面综述近年石斛研究进展,为其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石斛 化学成分 指纹图谱 药理活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致急性短暂性抑郁症不良反应1例分析
10
作者 杨雪婷 何波 +1 位作者 闫鸿丽 李冬梅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分析使用克拉霉素致急性短暂性抑郁的不良反应,为临床使用提出预警并及早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29岁女性患者应用四联方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急性短暂性抑郁症进行分析。结果考虑... 目的分析使用克拉霉素致急性短暂性抑郁的不良反应,为临床使用提出预警并及早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29岁女性患者应用四联方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急性短暂性抑郁症进行分析。结果考虑是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导致的急性短暂性抑郁症,循证学证据表明克拉霉素可能是最易引起急性短暂性抑郁的药物。结论在使用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时,医务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若发生急性短暂性抑郁症及时停药,防止患者症状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泮托拉唑 枸橼酸铋钾 幽门螺杆菌 抑郁症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色方法对三七多糖物理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谍 李铭 +5 位作者 丁俞珍 邓萌玥 位盼盼 晏子俊 张磊 陈彤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9-521,共13页
本文考察了活性炭脱色法和树脂脱色法对三七多糖(Panax notoginseng polysaccharide,PNP)的脱色效果、物理性质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活性炭用量、温度、时间,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 本文考察了活性炭脱色法和树脂脱色法对三七多糖(Panax notoginseng polysaccharide,PNP)的脱色效果、物理性质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活性炭用量、温度、时间,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脱色条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从6种树脂中筛选最佳脱色树脂,随后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其上样量、脱色时间、转速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脱色条件。通过溶解度、粒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pH值、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大小分析比较未脱色的三七多糖(Unbleached Panax notoginseng polysaccharide,UPNP)、活性炭脱色法制备的PNP(Panax notoginseng polysaccharide prepared by activated carbon decolorization,PNPC)及D285树脂脱色法制备的PNP(Panax notoginseng polysaccharide prepared by D285 resin decolorization,PNPD)的物理性质;并比较三者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结果表明活性炭脱色的综合评分为78.00%;D285为最佳脱色树脂,综合评分为71.00%。与UPNP、PNPC相比较,PNPD溶解度低,在水溶液中粒径分布不均匀、稳定性较差,pH值增大、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体外抗氧化活性低。推测由于D285树脂离子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环境,导致PNP糖苷键水解所致。不同脱色方法会对PNP物理性质、体外抗氧化活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多糖 活性炭脱色法 树脂脱色法 物理特性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肝脏靶向性Gd-MRI对比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分子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红波 胡建林 +3 位作者 邹澄 徐东东 王绍波 尚文斌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535-550,共16页
目的:本综述旨在论述新型肝脏靶向性Gd-MRI对比剂的设计思路、合成方法及其在分子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提升肝脏疾病诊断的精确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全面概述了近年来在肝脏靶向性Gd-MRI对比剂领域取得的关... 目的:本综述旨在论述新型肝脏靶向性Gd-MRI对比剂的设计思路、合成方法及其在分子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提升肝脏疾病诊断的精确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全面概述了近年来在肝脏靶向性Gd-MRI对比剂领域取得的关键进展和研究动态,包括Gd-EOB-DTPA、Gd-DOTA类配合物等多种开链和环状配体磁共振对比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在肝脏显像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新型肝脏靶向性Gd-MRI对比剂通过增强病变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之间的对比度,显著提升了对小肝癌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结论:新型肝脏靶向性Gd-MRI对比剂在肝疾病成像中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的研究应深入探讨如何增强这些对比剂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靶向性,从而促进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对比剂 肝脏 稳定性 弛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苏苏 罗兴炜 +1 位作者 朱钰珊(综述) 张旋(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细胞凋亡是由体内和体外因素触发的预先存在的细胞死亡过程引起的主动细胞死亡,通过清除老化、受损细胞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细胞凋亡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均发挥重要作用,并受到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的调节,影响细胞内物质的表达。目前已... 细胞凋亡是由体内和体外因素触发的预先存在的细胞死亡过程引起的主动细胞死亡,通过清除老化、受损细胞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细胞凋亡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均发挥重要作用,并受到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的调节,影响细胞内物质的表达。目前已知Ras信号通路不仅广泛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个生理病理过程,并具有促进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的作用,然而,其参与调节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文章从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出发,重点从线粒体凋亡途径、死亡受体凋亡途径、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相关凋亡途径,以及Ras信号通路在细胞凋亡调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Raf/MEK/ERK信号通路 Ras/PI3K/Akt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应力超负荷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模型建立
14
作者 徐海光 茶健美 +4 位作者 张扬 赵子文 郭秋哲 闫芳冰 马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749-755,共7页
目的青光眼是全球第一大不可逆致盲眼病,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活化所致异常免疫调节和神经节细胞凋亡是其主要机制之一,压应力升高是青光眼特征性应力改变。建立离体BV2小胶质细胞压应力超负荷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青光眼力学机制奠定基础。方... 目的青光眼是全球第一大不可逆致盲眼病,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活化所致异常免疫调节和神经节细胞凋亡是其主要机制之一,压应力升高是青光眼特征性应力改变。建立离体BV2小胶质细胞压应力超负荷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青光眼力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BV2小胶质细胞系,分为低压应力组、高压应力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样本6个。通过前期构建并改良的离心培养装置,对低压应力组、高压应力组BV2小胶质细胞施加30 mmHg、50 mmHg 48 h持续压力刺激。通过细胞骨架染色计算细胞面积,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基甲氧基苯基)-2-(4-磺基苯基)-2H-四唑鎓(MTS)法检测细胞活性,评估压应力干预对细胞形态和活性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使用改良的离心装置可以对BV2细胞施加持续的压力刺激,孵箱环境下离心培养48 h后,3组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D值1.23±0.36、1.20±0.35、1.28±0.38。P>0.05)。细胞骨架染色以对照组细胞平均面积为基准,对照组、低压应力组、高压应力组细胞相对面积依次增大(1.00±0.22 vs 1.22±0.26 vs 1.36±0.36。P<0.05)。通过PCR观察到高压应力组TNF-α、IL-1β、IL-6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Western blot也检测到高压应力组细胞TNF-α、IL-6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通过离心培养方式,可以有效对离体培养的BV2小胶质细胞施加持续压应力刺激,压应力刺激可以诱导BV2细胞活化,该模型为压应力相关的青光眼力学机制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压应力 视网膜小胶质细胞 体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叶越橘的酚类成分:二级质谱裂解行为和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堂 王吉 +6 位作者 乔温皓 林芷淇 朱红波 常月 胡炜彦 张荣平 陈兴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40-149,共10页
以樟叶越橘嫩芽为研究对象,利用硅胶、小孔树脂、Sephadex LH-20和RP-18等分离材料,结合制备型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通过高分辨质谱和核磁等结构鉴定手段,从樟叶越橘的嫩芽水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6个酚类化合物,包括7个熊果苷类、4个黄... 以樟叶越橘嫩芽为研究对象,利用硅胶、小孔树脂、Sephadex LH-20和RP-18等分离材料,结合制备型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通过高分辨质谱和核磁等结构鉴定手段,从樟叶越橘的嫩芽水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6个酚类化合物,包括7个熊果苷类、4个黄酮类、2个木脂素类和3个其他酚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5、7和11~16为首次从越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二级质谱分析发现在负离子模式下糖苷类成分断裂糖苷键是其主要裂解途径,产生苷元部分或糖基部分的碎片,苷元部分或糖基碎片会继续丢失H_(2)O、CO、CHO或CH_(2)O等中性碎片,产生一系列子离子;黄酮或木脂素类成分丢失羟基、羟甲基、甲氧基等取代基,产生中性碎片或加合离子碎片;逆狄尔斯-阿尔德裂解在黄酮母核的裂解过程中也较为常见。利用H_(2)O_(2)损伤的SH-SY5Y细胞,评价了所有化合物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1~4、6、10和16对H_(2)O_(2)损伤SH-SY5Y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中化合物3(淫羊藿次苷F2)在5、10、20μmol/L剂量条件下其神经保护作用随浓度增加而提高,且存活率在3个剂量浓度条件下均超过80%,神经保护作用强于阳性药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樟叶越橘含有丰富的酚类成分,这些成分表现出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拓展了樟叶越橘嫩芽作为绿色健康食品的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叶越橘 酚类成分 二级质谱裂解行为 神经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化学导向的一步法贝诺酯合成工艺研究及其体内动态评价
16
作者 李炳良 韩玉莹 +2 位作者 李典阳 刘丹丹 尚文斌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342-349,共8页
现行教材中贝诺酯的合成基于Schotten-Baumann酯化反应,实验试剂SOCl_(2)会转化生成HCl和SO_(2),环境友好性低,且实验步骤多。本改进实验利用碳二酰亚胺/4-DMAP缩合酯化反应一步合成贝诺酯,通过熔点测定、NMR、HPLC-MS等对产品进行结构... 现行教材中贝诺酯的合成基于Schotten-Baumann酯化反应,实验试剂SOCl_(2)会转化生成HCl和SO_(2),环境友好性低,且实验步骤多。本改进实验利用碳二酰亚胺/4-DMAP缩合酯化反应一步合成贝诺酯,通过熔点测定、NMR、HPLC-MS等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与纯度测定,并进行基于大鼠血浆和胆汁的体内动态分析。同时验证了药物设计拼合原理,改进后的方法绿色高效,安全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诺酯 一步合成 碳二酰亚胺 体内分析 拼合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致持续性呃逆1例分析
17
作者 郭海嬿 何波 +1 位作者 闫鸿丽 杨雪婷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8期946-948,共3页
目的对稳心颗粒引起持续性呃逆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分析1例28岁女性服用稳心颗粒后出现持续性呃逆,评价持续性呃逆与怀疑药物的相关性,并通过文献回顾分析稳心颗粒导致患者持续性呃逆的原因及机制。结果经关联性评价,本例呃逆不... 目的对稳心颗粒引起持续性呃逆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分析1例28岁女性服用稳心颗粒后出现持续性呃逆,评价持续性呃逆与怀疑药物的相关性,并通过文献回顾分析稳心颗粒导致患者持续性呃逆的原因及机制。结果经关联性评价,本例呃逆不良反应很可能因稳心颗粒所致。采用停药措施,患者未再发生持续性呃逆症状。结论稳心颗粒可致持续性呃逆的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提高警惕,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呃逆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NIR光谱测定烟草中烟碱、总氮、总糖含量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邓亮 冷红琼 +3 位作者 段沅杏 芮晓东 沈志强 郭亚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4-818,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烟草中烟碱、总氮、总糖含量的可行性.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为建模方法,选择4 030~9 000 cm-谱段,采用一阶导数和SG平滑滤波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建立了烟草中烟碱、总氮、总糖的近红外预测模... 试验旨在研究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烟草中烟碱、总氮、总糖含量的可行性.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为建模方法,选择4 030~9 000 cm-谱段,采用一阶导数和SG平滑滤波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建立了烟草中烟碱、总氮、总糖的近红外预测模型.3种组分最佳PLS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3 2,0.963 5和0.9810,交叉检验的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076 7,0.077 2和0.984 0.考察了模型的精密度,并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参考方法(YC/T161)相比较,用实际样品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精密度良好,两种方法测得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地定量分析烟草中烟碱、总氮、总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烟草 烟碱 总氮 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志毕 张媛 +4 位作者 于浩飞 胡炜彦 张兰春 杨晖 张荣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0-356,共7页
研究余甘子提取物(extractum phyllanthus emblica,EPE)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美他多辛胶囊-欣立得,200 mg/kg·d)和EPE高、中、低剂量组(400、160、80 ... 研究余甘子提取物(extractum phyllanthus emblica,EPE)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美他多辛胶囊-欣立得,200 mg/kg·d)和EPE高、中、低剂量组(400、160、80 mg/kg·d),灌胃给药30 d,末次给药后1 h灌胃56%乙醇造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12 h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浓度,检测肝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乙醇脱氢酶(AD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检测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过氧化酶体增殖激活α受体(PPARα)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EPE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AST、TG浓度,减轻肝脏病理损伤;EPE显著提高肝脏乙醇代谢酶ADH、CAT活性,下调CYP2E1 mRNA表达水平,缩短小鼠醒酒时间;EPE显著下调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转运酶ADRP基因表达,抑制脂肪酸合成和向肝脏转运;EPE显著提高肝脏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降低MDA浓度,发挥抗氧化活性保护肝脏损伤;EPE显著降低炎性因子TNF-α和IL-6浓度,减轻肝脏炎症损伤,但对IL-10浓度没有显著影响;EPE显著下调Casepase3基因表达,降低肝脏细胞凋亡水平;EPE显著上调PPARα基因表达来减轻肝脏氧化和炎症损伤。结论:EPE通过乙醇代谢酶活性调节、脂代谢调控、抗氧化损伤、抗炎和抗细胞凋亡来保护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具有开发为解酒护肝保健食品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急性酒精肝 氧化损伤 炎症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制丝工艺对烟气成分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宏宇 刘春波 +6 位作者 张涛 徐文秀 何沛 申钦鹏 杨光宇 刘志华 缪明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4-279,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不同制丝工艺参数(松散回潮的热风温度、切丝宽度、HT工作蒸汽流量、烘丝热风温度和排潮风门开度)条件下制成的卷烟样品烟气成分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酯类物质的释放总量在这些工艺参数条件...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不同制丝工艺参数(松散回潮的热风温度、切丝宽度、HT工作蒸汽流量、烘丝热风温度和排潮风门开度)条件下制成的卷烟样品烟气成分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酯类物质的释放总量在这些工艺参数条件下存在极显著差异的水平,说明酯类物质的释放总量在5种工艺参数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是极明显的。综合分析部分致香成分和简单酚类的释放总量,选取样品2与样品4的工艺参数条件进行对比可知较高的松散回潮热风温度和烘丝热风温度更加有利于增加卷烟烟气中挥发性成分的释放量;在增加卷烟香吃味方面样品4的工艺参数条件为最佳生产条件,在该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卷烟样品其烟气成分中致香成分的释放总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工艺参数 挥发性成分 致香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