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es,characterization,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Yb(Ⅲ)-based one-dimensional chain coordination polymer
1
作者 CHEN Wanting MIAO Chufei +4 位作者 LIU Yan ZHENG Bobi ZHENG Xiaoyu XU Han TIAN Jumei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2-1680,共9页
One Yb(Ⅲ)-based coordination polymer,{[Yb(H_(2)dhtp)1.5(H_(2)O)_(4)]·3H_(2)O}n(1)(H_(4)dhtp=2,5-dihydroxytere-phthalic acid),was fabricat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IR,p... One Yb(Ⅲ)-based coordination polymer,{[Yb(H_(2)dhtp)1.5(H_(2)O)_(4)]·3H_(2)O}n(1)(H_(4)dhtp=2,5-dihydroxytere-phthalic acid),was fabricat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IR,powder X-ray diffraction,X-ray diffraction,and elemental analysis.Complex 1 displays a 1D chain structure,and belongs to P1 group.The solid-state luminescent spectrum of 1 showed an emission band with the maximum at 508 nm(λex=408 nm).It exhibited the emiss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H_(4)dhtp ligand.The fluorescence of 1 in water displayed the stron-gest intensity.In detecting various metal ions,adding Zr^(4+)led to a blue shift in fluorescence,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intensity,whereas the presence of Fe^(3+)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luminescence.The changes observed in the IR spectrum indicate an interaction between Fe^(3+)/Zr^(4+)and complex 1,resulting in the variation of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s STRUCTURE LUMINESC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配体构筑的Cd(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
2
作者 王凯民 顾雄 +4 位作者 杨冲福 邓娜 叶艳青 周强 马钰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18,共6页
采用含N刚性配体4,4'-联吡啶(bpy)与两性离子配体4-羧基-1-(3-羧基苄基)吡啶-1-氯化物(H_(2)LCl)混合的模式,利用液相扩散法,在室温下与Cd^(2+)自组装构筑了一例结构新颖的配合物{[Cd_(2.5)(L)_(2)(bpy)_(2)Cl(NO_(3))(H_(2)O)_(3)]... 采用含N刚性配体4,4'-联吡啶(bpy)与两性离子配体4-羧基-1-(3-羧基苄基)吡啶-1-氯化物(H_(2)LCl)混合的模式,利用液相扩散法,在室温下与Cd^(2+)自组装构筑了一例结构新颖的配合物{[Cd_(2.5)(L)_(2)(bpy)_(2)Cl(NO_(3))(H_(2)O)_(3)]·(NO_(3))·2H_(2)O}。通过单晶X衍射、Hirshfeld表面与二维指纹图、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及固体荧光对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配合物为[Cd(bpy)_(2)]对称棒状单元与两条平行环链结构组成的一维梯子形链。借助丰富的分子间相互作用(π…π堆积、O—H…O及C—H…O氢键)配合物的梯子形链平行互穿,相互堆积,最终形成稳定的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由于d10金属离子的存在,配合物在425~466 nm波长范围内显示出与配体H_(2)LCl相似但强度增强的浅绿色荧光,CIE色坐标为(0.2870,0.33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晶体结构 液相扩散 分子间相互作用 固体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配体构筑的Cd(Ⅱ)荧光配合物及Hirshfeld表面分析
3
作者 王凯民 顾雄 +4 位作者 邓娜 杨冲福 叶艳青 孙蔚青 马钰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5,共7页
采用4-羧基-1(-3-羧基苄基)吡啶-1-鎓氯化物(H_(2)LCl)作为有机配体,利用常温挥发法,在室温下与Cd^(2+)自组装构筑了一例结构新颖的配合物{[Cd_(2)(L)_(2)Cl_(2)(H_(2)O)4]·3H_(2)O}(配合物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Hirshfeld表面... 采用4-羧基-1(-3-羧基苄基)吡啶-1-鎓氯化物(H_(2)LCl)作为有机配体,利用常温挥发法,在室温下与Cd^(2+)自组装构筑了一例结构新颖的配合物{[Cd_(2)(L)_(2)Cl_(2)(H_(2)O)4]·3H_(2)O}(配合物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Hirshfeld表面与二维指纹图、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及固体荧光对配合物1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该配合物结晶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双Cd^(2+)金属中心分别通过完全去质子化的配体连接,形成了两条呈镜面对称的“S”形双链结构。丰富的分子间作用力如O…H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等帮助配合物形成了稳定的三维超分子结构。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此外,室温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1具有较好的荧光发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晶体结构 单晶培养 Hirshfeld表面分析 固体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然力对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韫琦 赵钢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0期1-4,9,共5页
随着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先进医疗技术给疾病治疗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常忽视了其长远效果及新技术(包括药物等)给病人造成副损伤,从而导致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事实上,人体有着自身抵御疾病的自然... 随着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先进医疗技术给疾病治疗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常忽视了其长远效果及新技术(包括药物等)给病人造成副损伤,从而导致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事实上,人体有着自身抵御疾病的自然力,无论中医还是西方医学鼻祖,都将医学定义为依靠人类自然力帮助人类度过患病难关,治愈疾病最后还是要依靠人体自身的自然力来完成的。因而,提高人体自身自然力在抵御疾病中重要性的认识,回归医学初衷,是未来医学发展所面临新的课题,也是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医学知识普及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力 医疗干预 医源性疾病 临床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配体构筑的水相高稳定Zn(Ⅱ)金属有机框架铁离子荧光探针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凯民 石明凤 +3 位作者 李立凤 樊保敏 孙蔚青 马钰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148,共7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用咪唑衍生物4,4’-双(2-甲基-1H-咪唑-1-基)-1,1’-联苯(4,4’-BMIB)和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H2DTA)作为混合配体与Zn(Ⅱ)构建出具有荧光性质的金属有机框架,即[Zn(DTA)(4,4’-BMIB)]n(MOF 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 在溶剂热条件下,用咪唑衍生物4,4’-双(2-甲基-1H-咪唑-1-基)-1,1’-联苯(4,4’-BMIB)和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H2DTA)作为混合配体与Zn(Ⅱ)构建出具有荧光性质的金属有机框架,即[Zn(DTA)(4,4’-BMIB)]n(MOF 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OF 1是一个拓扑符号为(6~3·10~3)的四连接框架结构。此外,MOF 1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够对水溶液中的铁离子实现高灵敏及高选择的荧光猝灭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荧光传感器 Fe3+离子 咪唑衍生物 2 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Zn(Ⅱ)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马兜铃酸A的荧光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凯民 杨良竹 +3 位作者 李立凤 马钰璐 樊保敏 孙蔚青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124,共9页
通过两性离子有机连接子4-羧基-1-(3-羧基苄基)吡啶-1-鎓氯化物,与含N桥连配体1,2-二(吡啶-4-基)乙烯、氢氧化钠一起在溶剂热条件下与Zn^(2+)自组装,构建了一例结构新颖具有二重穿插结构的二维配位聚合物1。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衍... 通过两性离子有机连接子4-羧基-1-(3-羧基苄基)吡啶-1-鎓氯化物,与含N桥连配体1,2-二(吡啶-4-基)乙烯、氢氧化钠一起在溶剂热条件下与Zn^(2+)自组装,构建了一例结构新颖具有二重穿插结构的二维配位聚合物1。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衍射、热重分析、固体荧光等方法对配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荧光传感材料领域的应用潜力。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可荧光猝灭选择性检测马兜铃酸A,且在5.0~35.0μmol/L的低浓度范围,荧光猝灭率与马兜铃酸A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22μmol/L。其在检测马兜铃酸A时,响应时间仅需60 s,且在5次循环中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本研究制备的配合物1具有选择性、灵敏、高效、可回收荧光检测乙醇中马兜铃酸A的性能,可作为一种荧光传感器对低浓度的马兜铃酸A实现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两性离子配体 马兜铃酸A 荧光传感材料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法测定电子烟烟油中的苯并[α]芘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兴梦 叶灵 +8 位作者 张凤梅 刘春波 申钦鹏 何沛 司晓喜 朱瑞芝 王昆缪 刘志华 缪明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92-95,共4页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法测定电子烟烟油中的苯并[α]芘(B[α]P),电子烟烟油样品用硅胶分散,然后用带柱层析净化功能的索氏提取器净化,经提取净化后的样品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测定,该方法中B[α]P的检出限为3.5 ng/mL,定...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法测定电子烟烟油中的苯并[α]芘(B[α]P),电子烟烟油样品用硅胶分散,然后用带柱层析净化功能的索氏提取器净化,经提取净化后的样品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测定,该方法中B[α]P的检出限为3.5 ng/mL,定量限为10.0 ng/mL,样品B[α]P加标回收率在91.2%-95.7%之间。采用该方法的样品前处理可避免常规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多次转移、浓缩,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前处理时间,有效减少分析误差,且有机溶剂用量大大减少,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该方法用于电子烟烟油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固相分散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子烟烟油 苯并[α]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