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洪 向述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6-550,共5页
肝纤维化、肝硬化分期的评估直接关系着临床治疗的选择。肝组织活检是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检查操作的有创性限制其临床运用。近年来,CT技术飞速发展,国内外在CT无创性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文... 肝纤维化、肝硬化分期的评估直接关系着临床治疗的选择。肝组织活检是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检查操作的有创性限制其临床运用。近年来,CT技术飞速发展,国内外在CT无创性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文中就常规CT、CT灌注成像、能谱成像及CT分子影像学在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中运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化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不同重建技术对视神经管骨折诊断效能及漏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邵举薇 向述天 +1 位作者 杨亚英 苏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4期97-101,共5页
目的分析CT不同重建技术对视神经管(optic canal,OC)骨折的诊断效能及漏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3月经临床及CT检查诊断OC骨折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单纯轴位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漏诊19例,轴... 目的分析CT不同重建技术对视神经管(optic canal,OC)骨折的诊断效能及漏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3月经临床及CT检查诊断OC骨折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单纯轴位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漏诊19例,轴位扫描加曲面重建(cue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漏诊14例,轴位扫描加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漏诊16例,轴位扫描加二维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MPR)全部确诊。5例误诊均因轴位扫描所致,其中将颈内动脉钙化斑块误认为骨折碎片4例、前床突骨嵴状突起误认为管内骨折碎片1例。诊断效能显示,轴位扫描加MPR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100.00%,单纯轴位扫描诊断特异度为0;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析显示,轴位扫描加MPR对OC骨折诊断的准确性最佳。结论 OC骨折需行轴位HRCT扫描结合MPR、CPR、VRT等后处理技术共同诊断,以轴位HRCT扫描加MPR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骨折 视神经疾病 视神经损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漏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诊断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戴琦 何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37-1340,共4页
新近研究提示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是与时间高度相关的高风险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预后不如以往认为的乐观。此外,大血管病变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未引起重视,不利于针对LI病因进行二级预防和早期干预。文中主要就影像学检查... 新近研究提示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是与时间高度相关的高风险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预后不如以往认为的乐观。此外,大血管病变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未引起重视,不利于针对LI病因进行二级预防和早期干预。文中主要就影像学检查在LI诊断、非腔隙性病因探究及鉴别诊断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非腔隙性因素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0层动态容积CT心电门控技术评估急性胰腺炎脾动脉血管壁弹性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宋健 苏云杉 +2 位作者 毛崇文 刘娇 向述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应用640层动态容积CT(DVCT)心电门控技术获得急性胰腺炎(AP)脾动脉血管壁弹性度(D)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改良CT严重度指数(MCTSI)、床旁严重指数(BISAP)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采用640层DV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对40例AP组和21例非AP组... 目的应用640层动态容积CT(DVCT)心电门控技术获得急性胰腺炎(AP)脾动脉血管壁弹性度(D)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改良CT严重度指数(MCTSI)、床旁严重指数(BISAP)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采用640层DV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对40例AP组和21例非AP组受试者进行胰腺增强扫描,获得1个心动周期内脾动脉轴位面积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并计算D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值对AP的诊断效能。由MCTSI、BISAP两项指数对AP组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析其与AP组D值的相关性。结果AP组与非AP组D值分别为(6.09±1.83)×10^-3/mmHg、(8.32±1.05)×10^-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MCTSI评分分级,AP组不同严重程度亚组间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重度与非AP组D值差异有统计学异意义(P均<0.05)。D值对诊断A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最佳临界值为7.31×10^-3/mmHg,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0%和85.7%。AP组的两项指数与D值均呈负相关(r=-0.937、-0.658,P均<0.001)。结论640层DVCT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对D值的定量分析可能是对AP的一种影像量化标记,D值的变化表明了AP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心电描记术 脾动脉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磁共振对膝关节软骨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天顺(综述) 向述天(审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47-350,共4页
膝关节软骨在维持关节正常运动中起着缓冲、减震及润滑的关键作用。软骨定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比较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对软骨内的细微组织成分进行量化评估,是评价膝关节软骨及其病变的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文对膝关节软骨... 膝关节软骨在维持关节正常运动中起着缓冲、减震及润滑的关键作用。软骨定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比较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对软骨内的细微组织成分进行量化评估,是评价膝关节软骨及其病变的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文对膝关节软骨的正常组织结构和定量磁共振在膝关节软骨的量化评估及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关节软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