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共刺激分子B7-H4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关系
1
作者 张磊 高彩娟 +6 位作者 伊晓宇 钱程 叶航 孔宪忠 晁昳 胡安国 李春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1-847,共7页
目的探究抑制新型共刺激分子B7-H4对人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合作医院的5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及癌旁)进行B7-H4表达的检测,分析患者的组织蜡块和相应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与肿瘤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究抑制新型共刺激分子B7-H4对人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合作医院的5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及癌旁)进行B7-H4表达的检测,分析患者的组织蜡块和相应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与肿瘤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SW480,LOVO,HT-29,RKO,HCT-116中筛选高表达B7-H4的细胞。将高表达B7-H4的人结直肠癌细胞分为三组:对照组、shRNA-1组、shRNA-2组。shRNA-1组和shRNA-2组分别转染相应的B7-H4慢病毒抑制基因序列,对照组则转染试剂但不影响序列。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7-H4表达量,选取shRNA-2组的SW480人结肠癌细胞进行细胞实验。转染后的细胞进行细胞荧光定位、侵袭性、迁移性运动能力及体内成瘤性研究。结果对58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样本B7-H4表达的检测结果显示,B7-H4的阳性表达率为41.37%(24/58),其中8例为强阳性,16例为中等至弱阳性。统计学分析显示,B7-H4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6)、淋巴结转移状态(P=0.002)和TNM分期(P=0.019)显著相关,且在分化程度较低、存在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较晚的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在对结直肠癌细胞株的B7-H4表达筛选中,SW480细胞株的B7-H4相对表达量较高(1.39±0.23),其余细胞株的表达量依次为:SW620(0.67±0.09)、LOVO(0.86±0.13)、HT-29(0.62±0.06)、RKO(1.03±0.15)、HCT-116(0.42±0.05)。进一步使用慢病毒载体抑制SW480细胞中B7-H4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shRNA-2组(1.16±0.13、1.24±0.12)的B7-H4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6.44±1.28、8.66±1.27),且抑制效果较为显著(P<0.001)。通过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发现shRNA-2组较对照组显著抑制了SW480细胞的迁移(44%±6%vs 82%±13%,P<0.001)和侵袭能力[细胞数量(82±8)个vs(308±11)个,P<0.001]。裸鼠皮下荷瘤肝转移模型的实验结果显示,shRNA-2组肝转移明显减少,肝表面平滑,无明显转移灶。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中B7-H4呈现高表达,且其表达量的高低,与患者术后复发可能有关。抑制B7-H4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人结直肠癌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新型共刺激分子B7-H4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外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马郖(综述) 阿永俊(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5-539,共5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可伴单一或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的急腹症之一。根据2012年修订的《亚特兰大胰腺共识》,将AP分为3个等级: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 severe a...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可伴单一或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的急腹症之一。根据2012年修订的《亚特兰大胰腺共识》,将AP分为3个等级: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轻型急性胰腺炎 器官功能衰竭 微创外科治疗 急腹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miRNA干扰Bmi-1表达对人胆囊癌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魏东 邹浩 +4 位作者 王琳 吴雪松 骆志玲 王滔 张小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7-702,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RNAi干扰技术靶向抑制原癌基因Bmi-1表达,观察其对胆囊癌细胞增殖的效应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针对Bmi-1不同位点构建4个miRNABmi-1重组质粒,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mi-1 mRNA和蛋白表达,选择干扰效果最明... 目的:通过体外RNAi干扰技术靶向抑制原癌基因Bmi-1表达,观察其对胆囊癌细胞增殖的效应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针对Bmi-1不同位点构建4个miRNABmi-1重组质粒,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mi-1 mRNA和蛋白表达,选择干扰效果最明显组质粒转染胆囊癌GBC-SD细胞,48 h后采用BrdU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RT-PCR显示miRNABmi-1重组质粒1、3、4组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显示miRNABmi-1重组质粒2、3、4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选取第4组(mRNA及蛋白表达抑制效果最强)质粒转染GBC-SD细胞,BrdU显示mRNABmi-1-4组细胞增殖抑制明显,增殖率为46.63±5.3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周期显示miRNABmi-1-4组G0/G1期细胞增加(72.20±1.71),G2/M和S期细胞减少(18.30±7.21,9.50±6.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靶向沉默Bmi-1表达,能有效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Bmi-1可能成为胆囊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原癌基因Bmi-1 GBC—SD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缝线缝扎兔胆总管致良性狭窄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邓世康 王滔 +1 位作者 邹浩 张小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20-1124,共5页
目的利用可吸收缝线缝扎部分胆总管建立兔损伤性胆管狭窄动物模型。方法 24只新西兰兔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和手术组。手术组用6-0可吸收缝线缝扎1/2胆总管,手术当天和术后15、30 d检验血清肝功能指标,取狭... 目的利用可吸收缝线缝扎部分胆总管建立兔损伤性胆管狭窄动物模型。方法 24只新西兰兔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和手术组。手术组用6-0可吸收缝线缝扎1/2胆总管,手术当天和术后15、30 d检验血清肝功能指标,取狭窄段胆总管行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检测胶原纤维和肌纤维的表达,免疫组化DAB法检测狭窄段胆管组织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手术组动物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30 d均高于术前(P<0.01)。术中观察胆总管损伤处明显狭窄,手术组病理切片中,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形成瘢痕组织,Ⅰ、Ⅲ型胶原随着时间推移表达强度逐渐增强。结论可吸收缝线缝扎法可有效建立兔胆总管良性狭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良性 胆总管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对肝纤维化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杨 陈鹏 +1 位作者 刘锋(综述) 胡明道(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5-650,共6页
肝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病理过程,涉及慢性肝病中各种病因的持续性肝损伤和随后的炎症反应,被认为是一个中间阶段,如果及时去除致病因素或许可以逆转,否则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纤维化的发展与我们免疫系统... 肝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病理过程,涉及慢性肝病中各种病因的持续性肝损伤和随后的炎症反应,被认为是一个中间阶段,如果及时去除致病因素或许可以逆转,否则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纤维化的发展与我们免疫系统的激活密不可分,首当其冲的就是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DC(mDCs)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刺激炎症反应的出现,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则起到免疫调节,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有趣的是imDCs还能够对肝纤维化的消退起一定的作用,而mDCs则会加速纤维化的进展。文章就imDCs的诱导产生,肝纤维化的发展机制以及近年来imDCs抑制肝纤维化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肝纤维化 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5靶向TLR4并阻断NF-κB通路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转移 被引量:9
6
作者 陈鹏 崔锐 +1 位作者 梁鸿飞 陈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0-556,共7页
目的:探讨miR-195/Toll样受体4(TLR4)分子轴通过调控NF-κB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25例肝癌组织以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肝癌HepG2细胞培养完成... 目的:探讨miR-195/Toll样受体4(TLR4)分子轴通过调控NF-κB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25例肝癌组织以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肝癌HepG2细胞培养完成后分为4组,即对照组(NC)、miR-195 mimic组(miR-195组)、TLR4敲降组(si-TLR4组)和miR-195 inhibitor联合TLR4敲降组(si-TLR4+miR-195 inhibitor组)。采用q PCR检测miR-195在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上述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95和TLR4的靶向调控关系,WB检测TLR4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miR-195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P<0.01)。相比于人肝上皮细胞(THLE-3),miR-193在肝癌细胞系(HepG2和Huh-7)中低表达(P<0.01),且HepG2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最低。过表达miR-195后HepG2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穿膜细胞明显减少(P<0.01),HepG2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调(P<0.01)。过表达miR-195可明显抑制TLR4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且TLR4与miR-195的表达呈负相关(R^2=0.602,P<0.0001)。过表达miR-195可靶向下调TLR4并阻断NF-κB通路抑制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或P<0.01)。结论:miR-195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TLR4并阻断NF-κB通路影响细胞生物学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HEPG2细胞 miR-195 TOLL样受体4 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开胸前气管内灌注肺制样方法体重依赖灌注量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文 张思良 +7 位作者 王冬梅 柯恬恬 吴涛 魏东 李春满 唐波 白瑶 付必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102-105,共4页
为探讨小鼠开胸前气管内灌注肺制样方法体重依赖的最适灌注量,通过采用开胸前气管内灌注肺制样并根据体重从0~0.2mL/20g探索灌注量,固定后进行切片HE染色观察固定效果。结果表明在0.2mL/20 g时,肺组织灌注均匀,切片后组织结构清晰,人为... 为探讨小鼠开胸前气管内灌注肺制样方法体重依赖的最适灌注量,通过采用开胸前气管内灌注肺制样并根据体重从0~0.2mL/20g探索灌注量,固定后进行切片HE染色观察固定效果。结果表明在0.2mL/20 g时,肺组织灌注均匀,切片后组织结构清晰,人为假象较少。可见小鼠开胸前气管内灌注肺制样灌注量为0.2mL/20 g可取得良好的组织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组织 组织固定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侵犯分级对肝细胞癌行根治性肝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8
作者 何旭昶 安文慧 +4 位作者 曾庆彬 龙奎 董文志 杨婧 莫小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57-1762,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细胞癌术后患者的预后,研究微血管侵犯(MVI)分级与经典临床肿瘤分期(TNM分期、BCLC分级)在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预测价值上的差异,进而探讨MVI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细胞癌术后患者的预后,研究微血管侵犯(MVI)分级与经典临床肿瘤分期(TNM分期、BCLC分级)在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预测价值上的差异,进而探讨MVI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进行根治性肝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共100例,根据随访2年后的结果,分为复发组(n=49)和未复发组(n=51)。比较2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MVI分级情况;比较MVI分级、TNM分期和BCLC分级在预测患者术后2年无复发生存期的价值。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非等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i-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通过rms包计算一致性指数进行各临床病理分期预测价值的比较。结果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患者AFP水平更高(Z=0.099,P<0.05)、发生MVI更多(Z=-2.651,P=0.008)。随访2年后,100例患者中M0组47例,M1组34例,M2组19例。M0级复发18例(38.3%),M1级复发16例(47.1%),M2级复发15例(78.9%),3组间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934,P=0.011),进一步两两比较,M2级患者复发比例均高于M0级和M1级(P值均<0.05)。MVI分级为M0+M1患者累计复发率41.9%,M2患者累计复发率7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5,P<0.001),M2级2年RFS较M0+M1级减少;BCLC分级为早期(0期+1期)患者累计复发率36.2%,中晚期(2期+3期)累计复发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7,P=0.012),中晚期组2年RFS较早期组减少;TNM分期为I期的患者累计复发率24.5%,Ⅱ+Ⅲ期累计复发率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23,P<0.001),Ⅱ+Ⅲ期组2年RFS较Ⅰ期组减少。在2年无复发生存期的预测价值上,TNM分期的预测价值最高,而MVI与BCLC的预测价值则差别较小(一致性指数:0.659 vs 0.598 vs 0.600)。结论相较于无风险及低风险的MVI患者,高风险MVI的患者在早期复发的几率显著上升,MVI或许可作为术后治疗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血管侵犯 肿瘤分期 肝切除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转染恒河猴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哲 胡明道 +3 位作者 田大广 魏晓平 于恒海 陈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通过与树突状细胞(DC)表面的免疫球蛋白样转录体(ILT2)和ILT4(CD85d)结合,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耐受的过程。探讨经HLA-G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后的恒河猴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刺激T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麻醉恒河猴... 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通过与树突状细胞(DC)表面的免疫球蛋白样转录体(ILT2)和ILT4(CD85d)结合,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耐受的过程。探讨经HLA-G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后的恒河猴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刺激T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麻醉恒河猴获取新鲜骨髓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的单个核细胞行免疫磁珠法获得CD34+细胞。添加小剂量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分化CD34+细胞,从而获得树突状细胞。介导HLA-G的重组腺病毒经过转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后,检测病毒感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HLA-G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以恒河猴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将介导HLA-G的重组腺病毒转染的不同状态下的DC为刺激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实验。设置5组:即成熟树突状细胞组(mDC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imDC组);imDC(L)组:在第7天成功获得imDC后加入脂多糖100 ng/m L;imDC(V)组:重组腺病毒介导HLA-G感染的imDC,方法同前;imDC(L+V)组:重组腺病毒同样转染imDC,同时在培养过程中添加100ng/m L的脂多糖。根据DC与T细胞不同比例(1∶5、1∶10、1∶20、1∶40)计算各组刺激指数(SI)。结果成功培养获得恒河猴未成熟树突状细胞,HLA-G在该细胞中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发现DC的纯度高达92.3%,imDC组则高达72.39%,CD4+T细胞阳性率纯度>80%。混合淋巴细胞实验分析DC刺激T细胞增殖结果表明,不同DC与T细胞比例(1∶5、1∶10、1∶20、1∶40)下,imDC组SI为1.63±0.03、1.52±0.04、1.39±0.03和1.21±0.01;mDC组SI为2.23±0.05、2.01±0.03、1.65±0.02和1.54±0.05;imDC(L)组SI为2.25±0.04、1.96±0.02、1.62±0.03和1.48±0.01;imDC(V)组SI为1.46±0.04、1.33±0.02、1.20±0.04和1.04±0.02;imDC(L+V)组SI为1.67±0.03、1.59±0.04、1.38±0.03和1.24±0.03。与imDC组比较,mDC组、imDC(L)组SI明显增高(P<0.01);与imDC(V)组比较,imDC组、mDC组、imDC(L)组、imDC(L+V)组SI明显增高(P<0.01);与imDC(L+V)组比较,mDC组、imDC(L)组SI明显增高(P<0.01)。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HLA-G转染的恒河猴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能够有效抑制恒河猴T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 T细胞 免疫耐受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R2与MSI在结直肠癌中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楚悦 危群 +6 位作者 杨裔坚 钱程 付必莽 谢楠 魏雷 李春满 苏莹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7-374,共8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TGFβR2的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相关性,以及两者与CR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9月30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84例CRC患者的CRC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多重荧光PCR毛细...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TGFβR2的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相关性,以及两者与CR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9月30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84例CRC患者的CRC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多重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CE)检测MSI,免疫组化染色(IHC)检测MMR和TGFβR2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IHC与CE检测MSI结果的一致性。qRT-PCR检测TGFβR2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秩和检验分析TGFβR2基因突变与MSI的相关性以及TGFβR2 mRNA相对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84例CRC组织样本中,152例(82.6%,152/184)为微卫星低度不稳定(MSI-L)/微卫星稳定(MSS),32例(17.4%,32/184)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CE与IHC检测MSI的主体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一致性系数为0.922(P<0.001)。与MSI-L/MSS相比,MSI-H多发生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Ⅰ-Ⅱ期的CRC(P<0.05)。TGFβR2 mRNA和蛋白在CR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TGFβR2基因在MSI-H CRC组织中的突变率高于MSI-L/MSS CRC组织[93.3%(28/30)vs.14.9%(23/154),P<0.01]。TGFβR2 mRNA相对表达量在MSI-H肿瘤中高于MSI-L/MSS肿瘤(7.93±0.36 vs.4.47±1.31,P<0.01),在癌旁组织中高于CRC组织(9.38±0.82 vs.4.76±1.63,P<0.01)。在无远处转移、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Ⅰ-Ⅱ期的CRC组织中,TGFβR2 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结论MSI与TGFβR2的表达在肿瘤发生部位、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方面存在一致性及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 微卫星不稳定 临床病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定义和病理分级标准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旭昶 安文慧 +3 位作者 赵海泉 沈辉 杨婧 莫小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1-1184,共4页
肝细胞癌的预后与微血管侵犯(MVI)密切相关,近年来对于MVI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但对于基础病理发展与争议的文献则较少。作为临床研究的基础,了解微血管侵犯的定义及病理分级的争议具有重要意义。旨在对MVI定义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复习... 肝细胞癌的预后与微血管侵犯(MVI)密切相关,近年来对于MVI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但对于基础病理发展与争议的文献则较少。作为临床研究的基础,了解微血管侵犯的定义及病理分级的争议具有重要意义。旨在对MVI定义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复习现有文献,并对MVI病理分级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分级标准对于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为MVI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血管侵犯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不切断空肠的胆肠吻合术(Uncut Roux-en-Y)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阮振兴 孙敏 李双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Uncut Roux-en-Y胆肠吻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1月行腹腔镜下Uncut Roux-en-Y 18例(Uncut Roux-en-Y组),把胆管与空肠端侧吻合后用7号丝线距离胆肠吻合口5 cm处结扎阻断空肠输入段,然后距胆肠吻合口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Uncut Roux-en-Y胆肠吻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1月行腹腔镜下Uncut Roux-en-Y 18例(Uncut Roux-en-Y组),把胆管与空肠端侧吻合后用7号丝线距离胆肠吻合口5 cm处结扎阻断空肠输入段,然后距胆肠吻合口40~45 cm处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空肠-空肠侧侧吻合。同期行腹腔镜下Roux-en-Y 26例(Roux-en-Y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率。结果 Uncut Roux-en-Y组手术时间(150±12)min,明显短于腹腔镜下Roux-en-Y组(202±45)min(t=-4.771,P=0.000);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1.4±10.3)h,明显短于腹腔镜下Roux-en-Y组(69.2±42.2)h(t=-2.730,P=0.009);术后住院时间(9.3±2.4)d,明显短于腹腔镜下Roux-en-Y组(12.3±3.4)d(t=-3.224,P=0.002)。2组术后返流性胆囊炎发生率无统计学无差异[19.2%(5/26)vs.5.6%(1/18),χ^2=0.727,P=0.394]。结论腹腔镜下Uncut Roux-en-Y胆肠吻合术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手术 腹腔镜下胆总管肠吻合术 Uncut Roux-en-Y胆肠吻合术 Roux-en-Y胆肠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WWOX甲基化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广 魏东 +1 位作者 王滔 佟鑫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共5页
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 domain-containing oxidaseredurase,WWOX)是位于人类16号染色体q23.3~24.1脆性位点区域的抑癌基因,WWOX基因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近年研究发现WWOX基因在乳腺癌、肝癌、胰腺... 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 domain-containing oxidaseredurase,WWOX)是位于人类16号染色体q23.3~24.1脆性位点区域的抑癌基因,WWOX基因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近年研究发现WWOX基因在乳腺癌、肝癌、胰腺癌、鼻咽癌、肺癌、胃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可能与DNA甲基化共价修饰抑制其转录有关,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去甲基化治疗能内源性地恢复WWOX表达,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的发生由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共同调控,抑癌基因甲基化是肿瘤早期发生过程中的频发事件,有望成为肿瘤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和抗肿瘤治疗靶点。本文就WWOX作为抑癌基因,着重阐述其甲基化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 WW域的氧化还原酶 DNA甲基化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抑制人良性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并诱导其凋亡和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晟 张小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97-1004,共8页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体外原代培养的人良性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HBBDSF)的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以及观察对细胞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的表达...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体外原代培养的人良性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HBBDSF)的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以及观察对细胞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HBBDSF并鉴定,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BeyoClick TM EdU-48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EDU-488)法检测芹菜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芹菜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芹菜素诱导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芹菜素干预后细胞中TGF-β1、α-SMA、Collagen I和Collagen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波形蛋白和角蛋白阳性表达,证明为HBBDSF。CCK-8法测芹菜素对细胞的IC 50值为22.75μmol·L^(-1),R 2=0.797。CCK-8和EDU-488法显示经芹菜素处理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抑制(P<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芹菜素对细胞迁移能力明显抑制(P<0.01);芹菜素可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P<0.01);芹菜素抑制细胞中TGF-β1、α-SMA、Collagen I和CollagenⅢ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芹菜素可通过抑制TGF-β1表达来抑制HBBDSF的增殖、迁移能力,并诱导凋亡;同时细胞中的TGF-β1、α-SMA、Collagen I和CollagenⅢ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良性胆管狭窄 TGF-Β信号通路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全覆盖自膨式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治疗良性胆管狭窄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轶晖 张小文 +1 位作者 胡晟 洪茂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57-1462,共6页
目的比较全覆盖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与塑料支架(PS)治疗良性胆管狭窄(BBS)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及英文数据库关于SEMS与PS治疗BBS的对照研究,检索最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进行数据提取,用SPSS Statistic... 目的比较全覆盖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与塑料支架(PS)治疗良性胆管狭窄(BBS)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及英文数据库关于SEMS与PS治疗BBS的对照研究,检索最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进行数据提取,用SPSS Statistics 17.0和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篇(其中4篇RCT研究,2篇回顾性研究),共纳入患者334例,SEMS组162例,PS组172例。分析结果显示,SEMS组置入的支架数量明显少于PS组(P<0.01);狭窄消除率相似(OR=1.40;95%CI:0.71~2.77,I^2=16%,P=0.33);狭窄复发率相似(OR=1.53;95%CI:0.81~2.89,I^2=44%,P=0.19);SEMS组支架移位率明显高于PS组(OR=1.95;95%CI:1.05~3.63,I^2=21%,P=0.03);包括了胰腺炎和胆管炎的其他不良事件率相似(OR=1.67;95%CI:0.71~3.94,I^2=0%,P=0.24)(OR=0.48;95%CI:0.17~1.35,I^2=0%,P=0.17)。结论 SEMS治疗BBS能在较少的操作及干预下,得到与PS相似的狭窄消除率和狭窄复发率,但支架移位率明显高于PS。SEMS有望成为取代PS的一线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管狭窄 全覆盖自膨式金属支架 塑料支架 支架移位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肝细胞癌系统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世思 郭志唐 +1 位作者 陈章彬 滕毅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43-2946,共4页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HCC的首选方法,但对晚期HCC的治疗效果有限,而系统治疗在晚期不可切除HCC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归纳了近年国内外关于不可切除性肝癌系统治疗的相关进展,包括多种酪氨酸激酶...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HCC的首选方法,但对晚期HCC的治疗效果有限,而系统治疗在晚期不可切除HCC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归纳了近年国内外关于不可切除性肝癌系统治疗的相关进展,包括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瑞戈非尼和卡博替尼,以及阿替唑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分析表明,对于不可切除的HCC患者,系统治疗能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联合治疗方案现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未来将进一步探索个体化系统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药物疗法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