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SPR/Cas9技术:探索lncRNA的自身功能以及在癌症进程中的作用
1
作者 李欣 胡莹 王玉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375,共12页
CRISPR/Cas系统的出现极大推动了基因编辑领域的进步,特别是CRISPR/Cas9系统,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工具。长非编码RNA(lncRNA)在基因调控、细胞分化和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癌症研究中,lncRNA作为癌症生物标志物... CRISPR/Cas系统的出现极大推动了基因编辑领域的进步,特别是CRISPR/Cas9系统,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工具。长非编码RNA(lncRNA)在基因调控、细胞分化和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癌症研究中,lncRNA作为癌症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lncRNA普遍具有低丰度和保守性差等特点,限制了传统手段对其功能的研究。CRISPR/Cas9技术为lncRNA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效、灵活且精确的工具,显著加速了该领域的进展。本文首先回顾了CRISPR/Cas9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基因编辑中的广泛应用,包括CRISPR敲除、敲入、干扰和激活等多种功能系统。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筛选特定生物过程中的关键lncRNA,还能够用于基因功能研究,探索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CRISPR/Cas9技术在研究lncRNA功能和调控机制,以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关键应用。此外,文章还总结了通过CRISPR/Cas9进行全基因组筛选以识别功能性lncRNA的方法,并探讨了这些lncRNA在癌症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耐药性中的作用。CRISPR/Cas9敲除系统可以高效敲除lncRNA基因,揭示其在基因调控中的具体功能。同时,CRISPR激活和干扰技术为非编码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调控lncRN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索其在癌症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文章还探讨了CRISPR技术在未来lncRNA研究中的潜力,尤其是在解决基因组复杂性、靶向效率和脱靶效应等技术难题方面的进展。综上所述,CRISPR/Cas9技术不仅为研究lncRNA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为未来开发新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簇的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 长非编码RNA 基因调控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粒介导的利奈唑胺耐药基因optrA在粪肠球菌的水平转移机制
2
作者 杨佩霓 陈莉 +4 位作者 何薇 翟秀伟 吕梅 王清 杨旭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6,共10页
目的研究临床上耐利奈唑胺粪肠球菌(LREf)携带的optrA基因通过质粒介导在粪肠球菌间的水平转移机制。方法收集昆明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留取的非重复LREf,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仪进行鉴... 目的研究临床上耐利奈唑胺粪肠球菌(LREf)携带的optrA基因通过质粒介导在粪肠球菌间的水平转移机制。方法收集昆明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留取的非重复LREf,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仪进行鉴定,VITEK 2 Compact、纸片扩散法、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optrA基因,全基因组测序(WGS)分析LREf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LREf为供体菌、临床来源粪肠球菌为受体菌进行接合实验。结果共收集17株LREf,12株LREf的质粒检测出optrA基因,检测出多种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12株LREf菌株以ST16(50.0%)为主要分型。接合试验的24株接合子中有8株接合成功,接合率为33.3%,进一步分析发现,菌株接合前后位于质粒上的optrA基因上下游均存在IS1216E插入序列,且形成IS1216E-fexA-optrA-erm(A)-IS1216E样的转座单元。结论optrA基因可通过同时携带erm(A)、fexA基因的质粒介导在临床粪肠球菌间进行水平转移,而插入序列IS1216E在其水平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利奈唑胺 质粒 optrA 全基因组测序 水平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在肺动脉高压分子机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道雄 李妍锦 +3 位作者 胡莹 王玉明 胡伟 马润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4,共8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致命性的疾病,其特征是肺血管重构,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目前PH治疗并不理想,晚期PH患者的总生存率没有实质性改善。尽管目前在PH发病机制方面取得了部分进展,但仍需在分子水平上进行...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致命性的疾病,其特征是肺血管重构,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目前PH治疗并不理想,晚期PH患者的总生存率没有实质性改善。尽管目前在PH发病机制方面取得了部分进展,但仍需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更多探索,以开发更有效的PH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PH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功能,并成为潜在的疾病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就近年来lncRNA在PH中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肺动脉高压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淑 刘晓蕾 +3 位作者 杨礼聪 张少川 鲍天昊 邰文琳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6-911,共6页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障碍为主的慢性脑功能失调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病原因、病理生理机制、治疗等一直为学界研究热点。该文概述血清炎症因子在抑郁症的发病、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炎症因子途径对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研发...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障碍为主的慢性脑功能失调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病原因、病理生理机制、治疗等一直为学界研究热点。该文概述血清炎症因子在抑郁症的发病、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炎症因子途径对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研发提供部分理论基础,有望通过治疗炎症因子途径为抑郁症患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生物活性化合物 抑郁症 血清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免疫检验中的临床案例浅析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维 梁先念 沈秀芬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475-1476,共2页
本文就在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中遇到的常见临床案例进行了分析和小结,包括了检验前质量控制环节,也包括了检验结果的咨询和发布环节,通过及时与临床沟通避免了误诊误治,使临床免疫检验服务水品达到了ISO15189的要求既满足了患者也满足了负... 本文就在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中遇到的常见临床案例进行了分析和小结,包括了检验前质量控制环节,也包括了检验结果的咨询和发布环节,通过及时与临床沟通避免了误诊误治,使临床免疫检验服务水品达到了ISO15189的要求既满足了患者也满足了负责患者医疗保健的临床人员的需求.加强检验科与临床诊疗工作的联系有利于检验结果的正确解释和应用,有利于对检验项目临床意义的深入理解和再评价,旨在说明免疫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免疫检验 沟通 报告咨询与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遗传易感性的研究现状
6
作者 赵春梅 马狄 邰文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610,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胆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具有强烈的遗传倾向性的肝脏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的不断发展,PBC的遗传易感性备受关注。本文阐述了与PBC密切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的...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胆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具有强烈的遗传倾向性的肝脏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的不断发展,PBC的遗传易感性备受关注。本文阐述了与PBC密切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BC治疗提供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疾病遗传易感性 HLA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阳昱 李庆蓉 +4 位作者 陈孝红 薛丽 和平安 吕梅 杨旭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绿原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合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自然存在于多种中药材和食物中,杜仲、金银花和咖啡等植物中含量较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癌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绿原酸作为研究活性物质的焦... 绿原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合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自然存在于多种中药材和食物中,杜仲、金银花和咖啡等植物中含量较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癌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绿原酸作为研究活性物质的焦点之一,因其抗菌谱广,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故绿原酸对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逐渐被重视和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绿原酸对多种致病菌的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绿原酸抗菌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控制带来新思路,有助于绿原酸在医药领域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活性多酚 抗菌作用 临床耐药菌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肠道CRKP定植和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翟誉 李庆蓉 +4 位作者 李江 何薇 和平安 吕梅 杨旭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1,共9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肠道定植与定植后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CRKP感染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入住某院新生儿病房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入院后48 h内进行CRKP首次筛查,此外在... 目的 分析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肠道定植与定植后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CRKP感染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入住某院新生儿病房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入院后48 h内进行CRKP首次筛查,此外在住院期间每周进行一次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肛拭子主动筛查,并监测CRKP菌株感染情况。分析定植组、非定植组和感染组新生儿临床数据。对肠道定植菌及定植后继发感染新生儿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CRKP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与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 共有1 438例新生儿进行了CRE主动筛查,174例新生儿CRKP阳性,CRKP定植率为12.1%。174例定植新生儿中有35例继发感染,发病率为20.1%。新生儿CRKP肠道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OR=2.050,95%CI:1.200~3.504,P=0.009)、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OR=1.889,95%CI:1.086~3.288,P=0.024)、鼻胃管喂养(OR=2.317,95%CI:1.155~4.647,P=0.018);保护因素为母乳喂养(OR=0.506,95%CI:0.284~0.901,P=0.021)、口服益生菌(OR=0.307,95%CI:0.147~0.643,P=0.002)、灌肠(OR=0.334,95%CI:0.171~0.656,P=0.001)。新生儿CRKP肠道定植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19.869,95%CI:1.778~222.029,P=0.015)和住院时间延长(OR=1.118,95%CI:1.082~1.157,P<0.001)。耐药基因结果显示CRKP菌株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均为blaKPC-2,且同属于ST11型。同源性关系结果分析显示肠道CRKP定植与定植后继发感染菌株高度同源。结论 新生儿住院期间CRKP肠道定植可能会增加CRKP感染的风险。因此,可通过重点关注新生儿肠道定植及定植后继发感染的危险与保护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CRKP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定植 感染 新生儿 保护因素 危险因素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mogram模型在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肠道定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兴 李庆蓉 +4 位作者 李江 何薇 和平安 吕梅 杨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Nomogram模型,用以评估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肠道定植风险,运用建立的Nomogram模型得出新生儿CRKP具体的定植概率大小,采取个体化的预防策略,减少定植的发生,降低新生儿CRKP继发感染的可能性。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Nomogram模型,用以评估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肠道定植风险,运用建立的Nomogram模型得出新生儿CRKP具体的定植概率大小,采取个体化的预防策略,减少定植的发生,降低新生儿CRKP继发感染的可能性。方法选取入院后48 h新生儿进行直肠拭子/大便培养及药敏鉴定为CRKP定植患者187例,在同期入院的经检测为非CRKP定植患儿中随机抽取187例为非定植组,共37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R语言(R 4.2.1)的caret软件包对374例总样本按建模组∶验证组=3∶1进行随机分组。模型建立:对建模组数据运用R 4.2.1的glmnet包进行LASSO回归分析确定最终用于建模的预测因素,rms软件包进行Nomogram模型的构建。模型验证:R 4.2.1 pROC和rms软件包对建模组和验证组数据分别进行一致性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其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对Nomogram模型的效能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运用LASSO回归分析,从研究的35个可能影响新生儿CRKP定植的项目中确定了8个预测因子,分别是性别、剖宫产、母乳喂养、鼻胃管、灌肠、碳青霉烯类、益生菌和总住院时间。使用这8个预测变量构建的Nomogram模型显示出中等预测能力,ROC曲线下面积为建模组0.835、验证组0.800。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高度一致(建模组,P=0.678>0.05;验证组,P=0.208>0.05)显示出非常好的拟合度。结论在Nomogram模型中引入性别、剖宫产、母乳喂养、鼻胃管、灌肠、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口服益生菌、总住院时间可以提高其预测新生儿CRKP定植风险的能力。根据Nomogram模型预测的定植概率的大小不同,采取个体化的预防措施,减少新生儿CRKP定植的发生,降低新生儿CRKP继发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定植 Nomogra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狄 邰文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因素导致进行性小胆管破坏,胆汁淤积,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巨噬细胞作为一群具有功能异质性的群体,在PBC整个疾病进程中发挥着不同...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因素导致进行性小胆管破坏,胆汁淤积,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巨噬细胞作为一群具有功能异质性的群体,在PBC整个疾病进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归纳了巨噬细胞参与PBC发病机制的可能方式,讨论了其对PBC的影响及相关潜在治疗靶点。本文指出巨噬细胞主要参与了PBC损伤中的先天性免疫,且与肠道微生物失调相联系,在疾病后期与胆汁淤积、肝纤维化、肝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巨噬细胞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寸淑娥 郑江婷 王玉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317,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可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控靶基因及其信号通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lnc RNA被发现参与调控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因此,深入研究异常表达lncRNA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及其... 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可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控靶基因及其信号通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lnc RNA被发现参与调控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因此,深入研究异常表达lncRNA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可为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多发性骨髓瘤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2
作者 邓宗柒 邰文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4-1928,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持续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小胆管炎症损伤和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目前,PBC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一致认为PBC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与PBC相关的免疫和炎症级联反应中,巨噬细胞作为...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持续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小胆管炎症损伤和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目前,PBC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一致认为PBC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与PBC相关的免疫和炎症级联反应中,巨噬细胞作为必不可少的免疫细胞出现,积极参与对胆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本文介绍了巨噬细胞在PBC中的来源定位及异质性变化,综述了巨噬细胞在PBC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7及其受体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昭兴 邰文琳 +3 位作者 雷雯 王颖 李振坤 张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11-1416,共6页
目的探讨IL-27及其受体(WSX-1)对TGF-β1诱导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及胶原合成作用。方法构建IL-27R/p CDNA3.1过表达载体。实验分为6个组:正常组,TGF-β1组,IL-27组,IL-27受体组,IL-27+IL-27受体组,TGF-β1+IL-27+IL-27受体组... 目的探讨IL-27及其受体(WSX-1)对TGF-β1诱导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及胶原合成作用。方法构建IL-27R/p CDNA3.1过表达载体。实验分为6个组:正常组,TGF-β1组,IL-27组,IL-27受体组,IL-27+IL-27受体组,TGF-β1+IL-27+IL-27受体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用MTT检测各处理组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a-SMA以及Ⅰ和Ⅲ型胶原的表达,并用免疫荧光检测a-SMA蛋白的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1)IL-27和IL-27R都可以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2)TGF-β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增加,并促进肺成纤维细胞Ⅰ和Ⅲ型胶原合成;(3)IL-27及其受体可以抑制肺成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并减少肺成纤维细胞I和III型胶原的合成;(4)IL-27/IL-27R共同作用时,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没有影响。结论 IL-27或IL-27受体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细胞增殖、转化和胶原的合成作用,但是IL-27与IL-27受体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却不能发挥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外源性的IL-27与IL-27受体的中和作用不能激活细胞相关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受体 增殖 转化 肺成纤维细胞 胶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璐 段浩 +2 位作者 李云轩 郭立民 王志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64-969,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预防策略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161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60例,年龄46.9±17.9岁。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预防策略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161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60例,年龄46.9±17.9岁。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10例,感染发生率为6.21%。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5例;病原学培养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阴沟肠杆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1例。记录患者相关因素信息包括:年龄是否>60岁、性别、血清白蛋白浓度是否<30g/L、血沉是否≥20mm/h、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18.5kg/m^2、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术后72h峰值血糖值是否≥11.1mmol/L、患者是否有吸烟史、是否合并脊髓损伤、病灶部位(颈段、胸段、胸腰段或腰段)及范围(病灶范围是否<3个节段)、是否存在后凸畸形、患者是否存在寒性脓肿,手术相关因素包括:是否使用脉冲式冲洗枪、是否使用内固定、是否进行前柱重建、手术时间是否<300min、是否有术中输血、术中是否局部使用链霉素及手术入路为前入路或后入路等内容。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蛋白浓度<30g/L(感染率16.7%)、血沉≥20mm/h(感染率14.0%)、BMI<18.5kg/m^2(感染率16.7%)、患有糖尿病(感染率15.2%)、峰值血糖≥11.1mmol/L(感染率24%)、合并寒性脓肿(感染率3.0%)等患者相关因素是脊柱结核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手术时间长(≥300min)(感染率12.7%)、术中进行了输血(感染率10.9%)、局部未使用链霉素(感染率15.8%)等手术相关因素是脊柱结核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性别、是否有吸烟史、是否合并脊髓损伤、病灶部位、范围、是否存在后凸畸形等患者相关因素不是脊柱结核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是否使用脉冲式冲洗枪、是否使用内固定、是否进行前柱重建及手术入路为前入路或后入路等手术相关因素不是脊柱结核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蛋白浓度<30g/L、峰值血糖≥11.1mmol/L、合并寒性脓肿是脊柱结核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中局部使用链霉素作为一项保护因素,可有效预防脊柱结核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结论:脊柱结核术前应尽量调整患者营养状态,积极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术中链霉素对术区感染病灶的局部应用以及寒性脓肿病灶的彻底清除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和年龄的非心肌损伤人群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差异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维 辉红蕾 +3 位作者 李金龙 许钟艺 尹冶 王玉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研究非心肌损伤人群中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是否有年龄和性别差异,为hs-cTnT在临床的更好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来我院因胸痛需检测血清hs-cTnT的就诊者资料。根据临床检查基本排... 目的:研究非心肌损伤人群中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是否有年龄和性别差异,为hs-cTnT在临床的更好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来我院因胸痛需检测血清hs-cTnT的就诊者资料。根据临床检查基本排除引起血清hs-cTnT水平升高的非心脏因素;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心电图、血清hs-cTnT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初步排除心肌受损的因素。结果:共纳入29114例患者,其中男性占53.0%。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TnT水平整体呈偏态分布,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7(4~19)ng/L。男性的血清hs-cTnT水平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血清hs-cTnT水平逐渐升高,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年龄增长,血清hs-cTnT水平低于检测限的比例逐渐变低,女性中最高比例达37.10%,而男性中最高比例为20.36%。7岁以下儿童中,不同年龄段的血清hs-cTnT水平存在差异:1岁前较高,此后逐渐下降,6岁左右达到成年人水平。结论:在非心肌受损人群中,血清hs-cTnT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血清hs-cTnT水平高于同年龄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血清hs-cTnT水平低于检测限的比例逐渐降低;与同年龄段男性相比,女性更不容易检测出hs�cTnT。7岁以下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血清hs-cTnT水平有差异,1岁前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6岁达到成年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 性别 年龄 影响 非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FENDRR对宣威肺癌XWLC-05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冉 王玉明 +6 位作者 段勇 张艳亮 宋贵波 吴春燕 孙岩 杜娜 肖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27-732,共6页
目的:检测非编码RNA FENDRR长链在宣威肺腺癌XWLC-05株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株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ENDRR基因在XWLC-05与A549细胞中的表达;构建过表达p EX-3-FENDRR质... 目的:检测非编码RNA FENDRR长链在宣威肺腺癌XWLC-05株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株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ENDRR基因在XWLC-05与A549细胞中的表达;构建过表达p EX-3-FENDRR质粒并转染XWLC-05细胞,慢病毒干扰LV3-FENDRR载体转染A549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XWLC-05和A549细胞内FENDRR的表达;MTS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XWLC-05细胞中FENDRR基因表达明显较A549细胞低,成功提高转染p EX-3-FENDRR的XWLC-05细胞和降低转染LV3-FENDRR质粒的A549细胞中FENDRR m 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FENDRR可明显抑制XWLC-05细胞增殖[(1.23±0.13)vs(1.46±0.25),P<0.05]并降低其迁移、侵袭能力(P<0.05);干扰FENDRR表达,能够促进A549细胞增殖[(0.85±0.02)vs(0.77±0.08),P<0.05]、迁移与侵袭能力(P<0.05)。结论:lnc RNA FENDRR表达下调与宣威肺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其在肿瘤恶性化过程中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威肺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FENDRR基因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宣威地区肺癌长链非编码RNA、mRNA基因表达谱检测与竞争性内源RNA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家伦 王玉明 +3 位作者 陈冉 肖成 郎昆 柳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8-823,共6页
目的云南宣威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肺癌高发区,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mRNA的差异表达,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共表达网络,为宣威地区肺癌的分子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晶芯lncRNA+mRNA表达谱芯片对10对宣威地区肺癌组织... 目的云南宣威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肺癌高发区,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mRNA的差异表达,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共表达网络,为宣威地区肺癌的分子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晶芯lncRNA+mRNA表达谱芯片对10对宣威地区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进行检测,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GO,Pathway和networkanalysis)对差异表达的mRNAs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肺癌标本与癌旁正常组织对比,从中找到差异表达的lncRNA有384条(差异倍数≥2.0,P<0.05),其中表达上调的有78条,表达下调的有306条。上调表达差异最大的是ab Parts(差异倍数:7.522),下调表达差异最大的是XLOC_012046(差异倍数:9.001)。946条差异表达的mRNA(差异倍数≥2.0,P<0.05),其中上调和下调最具意义的是SPP1(差异倍数:16.500)和AGER(差异倍数:14.377)。lncRNA和mRNA在宣威地区肺癌中呈现出高低表达的两种趋势,差异表达的mRNA在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成中分别以单一生物过程、结合和膜功能方面的数目差异最明显。上调表达的mRNA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有钙离子信号通路、吞噬体、造血细胞谱系等,下调表达差异的mRNA主要参与了造血细胞谱系、钙离子信号通路等方面的通路。lncRNA和mRNA之间呈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相关,其中p14245(LINC00472)与Q9H8W2和XLOC_005764共表达。ENSG00000244513.2(ceRNA-score:0.461)和ENSG00000257424.1(ceRNA-score:0.372)所调节的SEMA5A和SEMA6A在mRNA表达谱中都呈下调表达。SEMA5A主要参与细胞黏附、生物黏附、脉管系统发展等功能,SEMA6A主要参与细胞表面受体连锁信号转导、细胞运动、细胞骨架组织等功能。结论通过微阵列找到宣威地区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表达谱可能会成为宣威地区肺癌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威地区 肺癌 长链非编码RNA 竞争性内源RNA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开胸前气管内灌注肺制样方法体重依赖灌注量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文 张思良 +7 位作者 王冬梅 柯恬恬 吴涛 魏东 李春满 唐波 白瑶 付必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102-105,共4页
为探讨小鼠开胸前气管内灌注肺制样方法体重依赖的最适灌注量,通过采用开胸前气管内灌注肺制样并根据体重从0~0.2mL/20g探索灌注量,固定后进行切片HE染色观察固定效果。结果表明在0.2mL/20 g时,肺组织灌注均匀,切片后组织结构清晰,人为... 为探讨小鼠开胸前气管内灌注肺制样方法体重依赖的最适灌注量,通过采用开胸前气管内灌注肺制样并根据体重从0~0.2mL/20g探索灌注量,固定后进行切片HE染色观察固定效果。结果表明在0.2mL/20 g时,肺组织灌注均匀,切片后组织结构清晰,人为假象较少。可见小鼠开胸前气管内灌注肺制样灌注量为0.2mL/20 g可取得良好的组织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组织 组织固定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机制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夏晴 吕梅 +3 位作者 李庆蓉 和平安 李江 杨旭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LRE)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主要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2月分离的LRE菌株,根据LRE感染来源分为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别分析两种感染的危险因...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LRE)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主要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2月分离的LRE菌株,根据LRE感染来源分为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别分析两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PCR和测序技术等方式检测菌株已知利奈唑胺耐药机制。结果共检出38株LRE。排除资料不完整病例,共纳入16例医院获得性LRE感染组和64例医院获得性利奈唑胺敏感肠球菌(LSE)感染对照组,17例社区获得性LRE感染组和68例社区获得性LSE感染对照组。医院获得性LRE感染单因素分析表明,气管插管、入住ICU、膀胱冲洗是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气管插管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社区获得性LRE感染单因素分析表明,复数菌感染、低蛋白血症是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低蛋白血症、复数菌感染是独立危险因素。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LRE耐药机制均主要为携带optrA基因(分别为61.5%和78.9%)。结论携带optrA基因为LRE主要耐药机制。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LRE感染危险因素分别为气管插管和低蛋白血症、复数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肠球菌 利奈唑胺 危险因素 optrA 社区感染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寸淑娥 郑江婷 +2 位作者 刘睿 郑琳 王玉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7-291,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并非“转录噪音”,其可在转录前、转录后及表观遗传水平调节基因表达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大量研究表明,lnc RNA的异常表达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耐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Lnc RNA可通过作用于... 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并非“转录噪音”,其可在转录前、转录后及表观遗传水平调节基因表达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大量研究表明,lnc RNA的异常表达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耐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Lnc RNA可通过作用于靶基因并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耐药,检测其表达量具有一定的预后价值。因此,本文就lnc 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论述,希望能为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长链非编码RNA 作用机制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