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草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白文伟 杨华 +1 位作者 刘小永 黄晶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944-1950,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紫草素(Sh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小鼠心肌组织病变、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5组:对照组(Ctrl);I/R模型组(I/R);紫草素处理组(I/R+Shi)(12.5、25、50 mg/kg)。苏木素-...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紫草素(Sh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小鼠心肌组织病变、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5组:对照组(Ctrl);I/R模型组(I/R);紫草素处理组(I/R+Shi)(12.5、25、50 mg/kg)。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印迹检测Bax、Bcl-2、caspase-3、caspase-9、PI3K、p-AKT、AKT、p-mTOR和mTOR蛋白水平。结果:I/R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大于Ctrl组(P<0.01)。与I/R组相比,I/R+Shi(12.5、25、50 mg/kg)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下降(P<0.01)。紫草素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心肌组织病变。I/R组AST、cTnⅠ、CK-MB和LDH水平高于Ctrl组(P<0.01)。与I/R组相比,I/R+Shi(12.5、25、50 mg/kg)组AST、cTnⅠ、CK-MB和LDH水平下降(P<0.01)。与Ctrl组相比,I/R组细胞凋亡、Bax、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上升,Bcl-2表达降低(P<0.01)。与I/R组相比,I/R+Shi(25、50 mg/kg)组细胞凋亡、Bax、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下降,Bcl-2表达升高(P<0.01)。与Ctrl组相比,I/R组SOD和GSH水平下降,MDA水平上升(P<0.01)。与I/R组相比,I/R+Shi(12.5、25、50 mg/kg)组SOD和GSH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1)。而且,I/R组IL-6、IL-1β和TNF-α水平高于Ctrl组(P<0.01)。I/R+Shi(12.5、25、50 mg/kg)组IL-6、IL-1β和TNF-α水平低于I/R组(P<0.01)。另外,I/R组PI3K表达及p-AKT/AKT和p-mTOR/mTOR低于Ctrl组(P<0.01)。与I/R组相比,I/R+Shi(25、50 mg/kg)组PI3K表达及p-AKT/AKT和p-mTOR/mTOR上升(P<0.01)。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可逆转紫草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心肌损伤标记物、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结论:紫草素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心肌组织病变、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缺血再灌注 心肌损伤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评估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郭志勇 孙兴国 +6 位作者 刘方 周娜 周萍 董文涛 滕志涛 孙杏云 滕玉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053-2060,共8页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胸腔闭式引流术(CTD)治疗胸腔积液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威海市立医院明确诊断有显著胸腔积液,并接受CTD治疗的患者13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CPET检查,按照美国加州大...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胸腔闭式引流术(CTD)治疗胸腔积液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威海市立医院明确诊断有显著胸腔积液,并接受CTD治疗的患者13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CPET检查,按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标准连续递增功率方案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通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计算其核心指标,从系统软件导出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的循环指标及呼吸指标。结果 13例胸腔积液患者CTD治疗后10例患者整体功能显著改善,3例患者整体功能降低。胸腔积液患者CTD治疗前后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slope、%pred)、峰值负荷功率(W)、递增功率运动时间(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摄氧效率平台(比值、%pred)较治疗前升高,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比值、%pred)较治疗前降低(P<0.05)。胸腔积液患者CTD治疗后静息状态时摄氧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心率较治疗前降低,极限状态时心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热身状态时氧脉搏较治疗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无氧阈状态时摄氧通气效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和极限状态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胸腔积液患者CTD治疗后静息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分钟通气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极限状态时潮气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4个状态时呼吸频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极限状态时呼吸交换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时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时潮气末氧分压较治疗前降低(P<0.05);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每呼吸摄氧量、每呼吸二氧化碳排出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虽然3例患者整体功能显著降低使得全体患者CTD治疗前后整体功能改善无显著差异,但是,CTD治疗胸腔积液使得10/13的患者整体功能显著改善。使用CPET检查整体功能指标动态变化从临床上实现了CTD治疗胸腔积液患者的客观定量评估,同时还为有效改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匹配的治疗机制提供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引流术 治疗 心肺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孙兴国 郭志勇 +9 位作者 刘方 葛万刚 周娜 周萍 董文涛 滕志涛 孙杏云 毕艳梅 王小康 曲大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038-2045,共8页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1—2014年度威海市立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10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CPET检查,按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1—2014年度威海市立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10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CPET检查,按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标准连续递增功率方案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通过对数据标准化分析计算其核心指标,从系统软件导出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的循环指标及呼吸指标。结果10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7例患者整体功能显著改善,3例患者整体功能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峰值负荷功率(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峰值摄氧量(%pred)、峰值氧脉搏(%pred)、摄氧效率平台(比值、%pred)、递增功率运动时间(min)较术前升高,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slope、%pred)、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比值、%pred)较术前降低(P<0.0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极限状态时收缩压较术前升高(P<0.05);热身状态时氧脉搏较术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其他3个状态摄氧通气效率较术前升高(P<0.05);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较术前降低(P<0.0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时分钟通气量较术前降低(P<0.05);静息状态、无氧阈状态时潮气量较术前降低(P<0.05);极限状态时呼吸频率较术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呼吸交换比值、潮气末氧分压较术前降低(P<0.05);4个状态时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 CPET是一项可以安全、无创、客观、定量、可重复地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整体功能的临床检查方法。CPET检查结果提示,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后大多数患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匹配整体功能明显改善,是心脏瓣膜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肺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信号传导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燃 宋蕊 +6 位作者 袁丽 凌露 杨萍 郭家智 张戈 陆地 孙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从细胞和分子层面探讨人参皂苷Rg1(G-Rg1)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按实验要求随机分13组,每组5个平行孔,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缺血缺氧2 h、6 h、12 h、24 h、48 h组,G-Rg1 5μmol/L、1... 目的:从细胞和分子层面探讨人参皂苷Rg1(G-Rg1)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按实验要求随机分13组,每组5个平行孔,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缺血缺氧2 h、6 h、12 h、24 h、48 h组,G-Rg1 5μmol/L、10μmol/L、50μmol/L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特异性抑制剂(YC-1)组,YC-1+G-Rg1组,蛋白激酶B(Akt)蛋白的磷酸化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组,Wortmannin+G-Rg1组。检测G-Rg1、缺血缺氧以及YC-1对心肌细胞活力及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细胞内HIF-1α、葡萄糖载体蛋白-1(GLUT-1)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信使核糖核酸mR NA表达水平变化。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HIF-1α、GLUT-1和HO-1、活化转录因子-6(ATF-6)、抑制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和Akt等细胞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缺血缺氧时间与心肌细胞活力呈负相关(r=-0.8580,P<0.05),与乳酸脱氢酶溢出率呈正相关(r=0.9201,P<0.05)。G-Rg1 10μmol/L组较单纯缺血缺氧24 h组细胞活力明显回升(87.8%、62.6%,P<0.05),细胞培养上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明显减少(25.0%、74.8%,P<0.05),且上调了HIF-1α、GLUT-1、HO-1的mR NA表达水平(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显示:YC-1+G-Rg1组较G-Rg1组,心肌细胞活力下降(68.0%,87.8%,P<0.05),细胞培养上清LDH含量增加(56.4%,25.0%,P<0.05),同时YC-1拮抗了G-Rg1对HIF-1α、GLUT-1、HO-1、ATF-6和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P<0.05);Wortmannin可拮抗G-Rg1对HIF-1α和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P<0.05),及对Akt两个磷酸化位点的激活作用(P<0.05)。结论: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与缺血缺氧时间有关;G-Rg1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激活HIF-1α及其下游因子的表达并抑制了内质网应激效应,可能与G-Rg1激活Ak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磷脂酰肌醇3激酶 缺氧诱导因子-1Α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技术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蔡仁慧 赵新湘 孙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6-928,共3页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致心力衰竭的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干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成为冠心病治疗的热点。早期检测心室重构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心脏磁共振作为一个全面评估心脏的工具,正逐渐成为心脏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其"一站式&qu...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致心力衰竭的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干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成为冠心病治疗的热点。早期检测心室重构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心脏磁共振作为一个全面评估心脏的工具,正逐渐成为心脏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其"一站式"多参数技术成像检查可以从心室壁的宏观形态、心功能的变化、心肌的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纤维排列秩序的微观结构等方面评估心室重构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磁共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SK9在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易子渝 朱国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3-408,共6页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质,其可通过促进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降解来减少LDL内化和清除。随着PCSK9抑制剂的逐步推广和使用,越来越...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质,其可通过促进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降解来减少LDL内化和清除。随着PCSK9抑制剂的逐步推广和使用,越来越多研究者发现PCSK9可以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炎症反应以及糖脂代谢,而这些均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的主要诱因。该文就PCSK9在ISR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作为冠心病药物治疗靶点的应用作初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SK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自噬、抑制氧化损伤及凋亡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娓娓 叶宏 +1 位作者 孙林 鲍天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46-951,共6页
目的明确灯盏花素(scutellarin,Scu)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微血管内皮细胞(MEC)氧化应激、自噬及凋亡的作用并研究可能的机制。方法MEC制作I/R模型,MTT法测细胞活力;生化法测定SOD、MDA及LDH;RT-PCR测定ICAM-1、VCAM-1、caspase-3及LC3... 目的明确灯盏花素(scutellarin,Scu)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微血管内皮细胞(MEC)氧化应激、自噬及凋亡的作用并研究可能的机制。方法MEC制作I/R模型,MTT法测细胞活力;生化法测定SOD、MDA及LDH;RT-PCR测定ICAM-1、VCAM-1、caspase-3及LC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LC3、CREB及TLR4表达。结果50μmol/L灯盏花素使I/R损伤MEC的细胞活力增加(P<0.01),SOD表达增加(P<0.01),MDA表达减少(P<0.05),LDH减少(P<0.05),ICAM-1(P<0.01)及VCAM-1(P<0.05)的mRNA表达减少,LC3 mRNA表达增加(P<0.05),caspase-3 mRNA表达减少(P<0.01),LC3和CREB蛋白表达增加(P<0.05),TLR4蛋白表达减少(P<0.05)。抑制CREB表达使灯盏花素治疗的I/R细胞LC3表达降低(P<0.05)。激动TLR4表达使灯盏花素治疗的I/R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能是通过促进CREB表达促进自噬,通过抑制TLR4表达对抗氧化损伤、抑制凋亡、保护内皮细胞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凋亡 内皮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对高脂饮食兔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官兵 张莹 +1 位作者 韦旭斌 杨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736-1739,共4页
目的:从调节血脂代谢、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和改善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结构等方面探讨三七总皂苷(PNS)注射液防治高脂膳食兔主动脉粥样硬化(AS)的药用效果。方法:将4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喂食普通颗粒饲料)、AS模型组(喂食... 目的:从调节血脂代谢、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和改善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结构等方面探讨三七总皂苷(PNS)注射液防治高脂膳食兔主动脉粥样硬化(AS)的药用效果。方法:将4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喂食普通颗粒饲料)、AS模型组(喂食高脂颗粒饲料)、PNS灌胃组(高脂颗粒饲料+灌胃PNS粉200 mg·kg-1·d-1)、PNS中、高剂量注射组(高脂颗粒饲料+静脉注射PNS 50、100 mg·kg-1·d-1),最后两组兔在试验过程中的第3~4周,第7~8周及第11~12周期内每天经兔耳静脉注射PNS共计3个疗程。第12周结束时由兔耳缘静脉采血,送检测定内皮素-1(ET-1)、血栓素(TXB2)、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脂质、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观察兔主动脉壁及其粥样硬化斑块病理结构变化。结果:静脉注射PNS高、中剂量组及灌胃组与AS组比较,血脂各项指标显著改善,ET-1、TXB2显著减少;NO、6-keto-PGF1a及NOS活性显著升高。病理学:各PNS干预组与AS组相比较,兔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减少、粥样斑块厚度变薄;泡沫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迁移受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小脂质空泡减少,以及各种细胞器完整,偶见到中层平滑肌细胞质脂类小空泡,内弹力板基本连续完整。结论:静脉注射PNS治疗与其口服治疗效果一样,调节AS异常的血脂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因子,改善AS异常的血管壁微结构及其超微结构,抑制AS斑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高胆固醇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静脉内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燃 孙林 张戈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79,共3页
人参皂苷Rg1是人参有效成分的提取物之一。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g1具有心血管方面的保护性作用。人参皂苷Rg1有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但其保护作用机制并未完全了解。同时,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触发内质网应激,适度的内质网应激对心肌是种... 人参皂苷Rg1是人参有效成分的提取物之一。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g1具有心血管方面的保护性作用。人参皂苷Rg1有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但其保护作用机制并未完全了解。同时,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触发内质网应激,适度的内质网应激对心肌是种保护性机制,但持久或严重的内质网应激可引起细胞死亡。缺血缺氧时可表达多种基因,其中缺氧诱导因子-1和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作为依赖局部缺血缺氧表达的程序性基因之间有潜在的联系和影响。因此,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可能是人参皂苷Rg1对心肌细胞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是人参皂苷Rg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机制的最新研究报道,以及人参皂苷Rg1对与此相关因子表达及其信号通路的调控的关系进行综述,并对相关研究提出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 内质网应激 人参皂苷R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大理州农村地区高血压流行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敏 刘彦才 +2 位作者 孟永 杨永丽 董彩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3041-3044,共4页
目的调查云南省大理州山区农村居民的高血压流行现状和控制情况,以期为该地区制定适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4个山区自然村≥25周岁的村民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信... 目的调查云南省大理州山区农村居民的高血压流行现状和控制情况,以期为该地区制定适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4个山区自然村≥25周岁的村民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信息,并测量被调查村民的身高、体质量和血压,统计不同年龄和性别村民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构建Logistic模型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5 110名村民参与调查,检出高血压患者1 340例,高血压患病率为26.2%,其中男性为26.9%(7 14/2 652),女性为25.5%(626/2 458),男女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男性分别为36.0%(257/714)、30.1%(215/714)和9.0%(64/714),女性分别为28.6%(179/626)、21.7%(136/626)和4.6%(29/626),女性村民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吸烟、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和较好的经济能力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在云南山区农村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问题,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的"三低"现象,尤其是女性的"三低"现象非常突出。在制定该地区高血压防治政策时应向女性倾斜,以提高该地区女性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云南省 农村居民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多种并发症的广义估计方程统计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敏 刘彦才 +2 位作者 杨永丽 孟永 董彩琴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7-649,653,共4页
目的高血压有多种并发症,一个病人可能没有并发症,也可能同时伴发一种或多种并发症,这类数据称作多重应答数据。本文以高血压的并发症为例,详细阐述应变量是多重应答数据时如何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在处理类似... 目的高血压有多种并发症,一个病人可能没有并发症,也可能同时伴发一种或多种并发症,这类数据称作多重应答数据。本文以高血压的并发症为例,详细阐述应变量是多重应答数据时如何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在处理类似数据时提供参考。方法用作者本人的一项高血压研究为案例,以高血压并发症为应变量,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通过Stata10.0统计软件包构建广义估计方程,筛出易患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以高血压的四类并发症拟合四个常数项,构建广义估计方程。通过该方程可以计算出在基线水平上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还可计算某自变量对某种并发症的影响。结论多重应答数据是医学研究中常见的数据形式,用广义估计方程处理这类数据,可以提高科研效率,节约科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多重应答数据 广义估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侧支血管生长的影响
12
作者 汤银娟 罗华 +2 位作者 朱国富 蔡维君 罗明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5-690,共6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侧支血管生长的影响。方法 28只成年SD大鼠,给予高脂饮食8周,建立结扎股动脉诱导的高胆固醇血症大鼠侧支血管生长模型。随机将动物分为单纯股动脉结扎组(L组)、高胆固醇血症+股动脉结扎组(HL组)和...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侧支血管生长的影响。方法 28只成年SD大鼠,给予高脂饮食8周,建立结扎股动脉诱导的高胆固醇血症大鼠侧支血管生长模型。随机将动物分为单纯股动脉结扎组(L组)、高胆固醇血症+股动脉结扎组(HL组)和阿托伐他汀(0.3 mg·kg-1·14 d-1,腹腔注射)+高胆固醇血症+股动脉结扎组(AL组)。存活7 d后,采用血管造影,HE染色和共聚焦免疫荧光术,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情况下,阿托伐他汀应用对侧支血管生长的作用以及重要的促侧支血管生长分子在侧支血管表达模式的变化。结果与L组比较,HL组的侧支血管数目减少,侧支血管生长受到损害,表现为血管内膜过度增生,中膜明显增厚,导致血管腔狭窄,且血管壁细胞增殖和外膜炎症细胞减少;AL组应用了阿托伐他汀,侧支血管的生长较HL组明显改善,发育为管腔较大的侧支血管,血管壁细胞的增殖和外膜炎症细胞增多,侧支血管数目增加。其侧支血管数目,血管横截面积和免疫荧光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损害大鼠后肢侧支血管的生长;阿托伐他汀可促进血管壁细胞的增殖和外膜巨噬细胞的增多,从而改善和恢复侧支血管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疾病 侧支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