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阶段PBL-CBL结合翻转课堂模式在内分泌科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曹立君 和洁 +4 位作者 赵玲 潘毅 范佳双 程晓亮 柯亭羽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6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三阶段的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与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ase based learning,CBL)联合翻转课堂在内分泌科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实习... 目的分析三阶段的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与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ase based learning,CBL)联合翻转课堂在内分泌科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实习的80名临床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名。观察组采用以三阶段PBL-CBL教学法与翻转课堂联合教学模式进行内分泌科实习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各环节成绩差异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回答问题、自学能力、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实践考核中,观察组的问诊、病历书写、诊断思维、体格检查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人文关怀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课程设计、学习兴趣、能力提高、知识掌握程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内分泌科临床实习过程中,三阶段PBL-CBL教学法与翻转课堂联合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科 实习 翻转课堂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统一标准化延续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玲 缪园园 +1 位作者 柯亭羽 周湘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1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统一标准化延续性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为改变、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MMC)中心就诊的220例T2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统一标准化延续性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为改变、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MMC)中心就诊的220例T2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统一标准化延续性管理(即MMC管理模式)。对两组管理前后血糖变化、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PB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实验组餐后血糖(FPG)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FPG、PB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合理饮食、运动、血糖自我检测、规范用药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合理饮食、运动、血糖自我检测、规范用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C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T2DM患者FPG、PBG、HbA1c的达标率,能有效地改善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 统一标准化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 2型糖尿病 血糖达标 行为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药物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翁晓春 丁文俐 +2 位作者 郑倩 周琼 于南南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4期114-115,共2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药物干预效果。方法 210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10例)与对照组(100例),实验组患者按照医嘱采取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照组患者未接受左甲状腺素钠片... 目的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药物干预效果。方法 210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10例)与对照组(100例),实验组患者按照医嘱采取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照组患者未接受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100例体检健康孕妇设为正常组,对比三组孕妇并发症情况及胎儿不良结局情况。结果实验组与正常组贫血、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流产、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正常组贫血(4.5%、4.0%)、胎盘早剥(1.8%、2.0%)、前置胎盘(1.8%、1.0%)、流产(2.7%、4.0%)、早产发生率(1.8%、2.0%)均低于对照组14.0%、11.0%、13.0%、15.0%、1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正常组胎儿窘迫、低体重儿、新生儿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正常组胎儿窘迫(1.8%、1.0%)、低体重儿(10.0%、10.0%)、新生儿患病率(7.3%、7.0%)均低于对照组8.0%、21.0%、1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不利于患者的妊娠结局,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才能有效的提高预后,因此要重视在妊娠早期进行常规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才能及时的发现疾病,进而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 妊娠结局 药物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活性水凝胶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柯亭羽 姚欣鹏 +3 位作者 彭嘉睿 杜娟 李孔龙 牛学琴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利用水凝胶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的载体,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方法 SD大鼠20只,3周龄,体质量50 g左右,用于制造2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水凝胶联合细胞移植组、细胞移植组、生理盐水组... 目的利用水凝胶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的载体,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方法 SD大鼠20只,3周龄,体质量50 g左右,用于制造2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水凝胶联合细胞移植组、细胞移植组、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每组5只。将水凝胶联合细胞移植组、细胞移植组、生理盐水组2型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制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同时做不结扎的假手术组。前3组分别移植100μL Matrigel和1×106 BM-MSCs的混合物、100μL含有1×106 BM-MSCs的0.9%氯化钠溶液、100μL 0.9%氯化钠溶液。术后28 d,检测大鼠血糖、血脂及血胰岛素水平;对术后28 d的大鼠心脏样本进行组织学染色评价心室重构情况;v WF(von Willebrand factor)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心脏梗死区血管新生情况。结果 SD大鼠的BM-MSCs呈典型的长梭形且贴壁生长;经过8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后,血样生物化学指标显示,SD大鼠血液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等显著升高;后注射链脲霉素,大鼠空腹血糖在7.0 mmol/L以上,说明成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BM-MSCs移植糖尿病大鼠体内后,与不治疗组相比,BM-MSCs移植能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左心室重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BM-MSCs能促进梗死区内的血管新生。联合Matrigel移植能进一步提升BM-MSCs的治疗效果。结论联合Matrigel移植能显著提升BM-MSCs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水凝胶 2型糖尿病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卵双胎Turner综合征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喻昆林 虞青 徐勇辉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同卵双胎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例同卵双胎TS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13岁女性,因生长发育迟缓13年入院。患儿系同卵双胞胎,身材... 目的探讨同卵双胎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例同卵双胎TS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13岁女性,因生长发育迟缓13年入院。患儿系同卵双胞胎,身材矮小,无月经,无第二性征发育。身高130 cm,体重35 kg,乳房Tanner分期I期,阴毛Tanner分期I期,外阴女性幼稚型。入院后查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明显升高,雌二醇下降。生长激素刺激试验提示生长激素正常。骨龄13岁。直肠超声检查可疑痕迹子宫、片状卵巢。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5,X0。同卵双胎妹妹发育正常,身高146 cm,月经正常,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X。双胞胎姐妹血型相同。明确诊断为同卵双胎TS。予重组人生长因子治疗第1年身高增加3 cm,治疗第2年身高增加2 cm。重组人生长因子治疗1年后加用戊酸雌二醇治疗1年,仍无月经及外生殖器、乳房发育,后续治疗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论 TS临床少见且表现多样,易误诊。掌握该病临床特点,综合分析病情,及时行内分泌及外周血染色体核型等检查,有助于避免TS误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NER综合征 双生 单卵 误诊 发育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癌误诊一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喻昆林 徐勇辉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7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ACC误诊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28岁女性,因体重增加、闭经1年,双下肢水肿、乏力3个月入院。在当地医院诊...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ACC误诊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28岁女性,因体重增加、闭经1年,双下肢水肿、乏力3个月入院。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病,予对症治疗无效转我院内分泌科,初诊为皮质醇增多症、肝脏占位性病变。入院后查血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醛固酮轻度升高,性激素水平异常;胸腹部CT检查示:腹膜后(右肾上腺)巨大占位性病变并肝内转移,门脉右支及下腔静脉癌栓形成,双肺多发转移结节,肋骨多发骨折。明确诊断为右肾上腺皮质癌并全身广泛转移;继发性糖尿病、高血压病。因肿瘤巨大并发全身多处转移,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在血糖、血压控制平稳后自行出院,后失访。结论 ACC临床罕见,易发生转移,临床表现多样。掌握该病临床特点,综合分析病情,及时行相关的内分泌激素测定及肾上腺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误诊 皮质醇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及分子影像技术在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中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马蓉 柯亭羽 +1 位作者 孔德领 徐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6期590-596,共7页
胰岛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是胰岛供体短缺、微环境破坏、免疫排斥、营养供应等是胰岛移植中的难题和挑战。组织工程方法是用支架材料或细胞与胰岛共移植,改善胰岛的存活和功能。而分子影像技术为移植后胰岛的生物学过程提... 胰岛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是胰岛供体短缺、微环境破坏、免疫排斥、营养供应等是胰岛移植中的难题和挑战。组织工程方法是用支架材料或细胞与胰岛共移植,改善胰岛的存活和功能。而分子影像技术为移植后胰岛的生物学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文章对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改善胰岛移植的生存微环境干细胞治疗,以及分子影像方法进行胰岛移植后活体、实时、动态观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目前胰岛移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胰岛移植 组织工程 分子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雷川云 柯亭羽 徐勉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9期36-38,共3页
与2型糖尿病联系最紧密的莫过于心脏及血管系统,而心脏的干细胞移植治疗给心血管疾病带来了曙光,经诸多生物科学家研究显示,此种方式可加强左心室的收缩期强度,减轻心室肌重构,减慢心衰的生物学进展,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本研究... 与2型糖尿病联系最紧密的莫过于心脏及血管系统,而心脏的干细胞移植治疗给心血管疾病带来了曙光,经诸多生物科学家研究显示,此种方式可加强左心室的收缩期强度,减轻心室肌重构,减慢心衰的生物学进展,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本研究就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心肌梗死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及对新进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干细胞移植 2型糖尿病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SK9抑制剂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戴雨如 杨阳 柯亭羽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期39-42,96,共5页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生命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多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其主要诱因是循环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抑制剂(PCSK9i)作为一种新型降脂药物,在降...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生命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多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其主要诱因是循环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抑制剂(PCSK9i)作为一种新型降脂药物,在降低患者血清及血浆LDL-C及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CV)风险中有重要作用,可能会给临床降脂治疗带来新篇章。此外,PCSK9i还可能通过减轻血管炎症反应、改善线粒体功能等方面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CV风险。同时,对糖尿病(DM)患者和肾脏疾病(KD)患者也有一定作用。本文主要就PCSK9i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抑制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美庆 柯亭羽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8期34-37,共4页
艾滋病是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从而导致的疾病,就当前医学对于该病的治疗水平来看,它的病死率仍然非常高。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艾滋病已从特殊人群进入到了普通人群。随着治疗手段的发展HIV感染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一些与HIV感染相关的... 艾滋病是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从而导致的疾病,就当前医学对于该病的治疗水平来看,它的病死率仍然非常高。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艾滋病已从特殊人群进入到了普通人群。随着治疗手段的发展HIV感染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一些与HIV感染相关的慢性并发症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外一些临床研究发现,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因骨密度降低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这是一个新兴的临床问题,然而在艾滋病患者这个族群中,骨质疏松是易被忽视但却是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HIV感染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目前并没有可靠的数据,而患者骨量的变化可能受到许多危险因素的影响或共同作用。本文对艾滋病和骨质疏松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病抗逆转录治疗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