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光声成像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1
-
-
作者
罗玥媛
保莎莎
郭效宾
杨军
廖承德
-
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
出处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400-40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60316,81703155,8206-313)
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项目(D-2018009)。
-
文摘
癌症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常规成像方法在肿瘤的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局限。光声成像作为目前医学影像研究的新热点,相比于常规影像方法,它可以利用内源性对比剂如黑色素和血红蛋白,实时且无创地监测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物质的浓度,或者通过分子靶向性外源性造影剂与抗体或多肽结合,提供关于肿瘤结构及其分子信息,从而实现形态及功能成像。近年来,光声成像为癌症的早期诊断、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肿瘤微环境的探测,以及癌症进展和治疗反应的监测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根据光声成像在肿瘤成像上展示出的独特优势,本文就此种医学成像方法在癌症诊断、分期和治疗指导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关键词
光声成像
肿瘤
医学成像
-
Keywords
photoacoustic imaging
tumor
medical imaging
-
分类号
R730.4
[医药卫生—肿瘤]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特征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振辉
高德培
吴琳
董兴祥
杨光军
张大福
-
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4-247,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MAF)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14例MAF的CT特征,患者平均年龄(37.8±11.0)岁。结果14例MAF病灶长径平均(10.2±3.9)cm,短径平均(6.7±2.3)cm;CT平扫均呈软组织密度、无钙化灶;其中10例为卵圆形,2例为不规则形,1例圆形,1例分叶状;7例边界清晰;5例密度不均,其中2例可见伴气液平面,3例伴囊性变;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强化方式均为渐进性强化;5例病灶内动脉期可见肠系膜动脉分支穿行;14例均未见淋巴结肿大和腹腔积液征象。结论MAF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常发生于年轻患者;肠系膜区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少见囊变坏死、钙化,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
-
关键词
纤维瘤病
侵袭性
肠系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
Keywords
Fibromatosis,aggressive
Mesentery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Pathology,surgical
-
分类号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5.4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结直肠癌的CT表现与位置的关系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金良
李振辉
-
机构
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715-2717,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CT表现与位置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54例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按病灶位置分为左半结肠癌组(327例)和右半结肠癌组(127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病变肠壁长度及厚度、病理亚型、组织学分级、肠壁增厚形式、强化程度、增强后低密度区比例、肠周浸润程度、合并肠梗阻、肠周淋巴结转移、肝脏和腹膜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肠壁增厚形式、病变肠壁长度及厚度、肠周浸润程度、强化程度、增强后低密度区比例和合并肠梗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于左半结肠,右半结肠CT表现具有更高的侵袭性,CT增强扫描在术前评估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直肠肿瘤
结肠肿瘤
CT
-
Keywords
colorectal carcinoma
rectal neoplasms
colon neoplasms
computed tomography
-
分类号
R735.35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