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HC型面罩吸氧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光顺 王忠慧 +3 位作者 周敏 刘蓉 全宇航 张毅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6期71-75,共5页
目的 观察KHC型面罩(简称KHC面罩)吸氧在无痛纤支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拟行无痛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KHC面罩组采用KHC面罩吸氧,内镜面罩组采用第一代内镜面罩吸氧,免充气喉罩组采用免充气喉罩行机械通气给... 目的 观察KHC型面罩(简称KHC面罩)吸氧在无痛纤支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拟行无痛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KHC面罩组采用KHC面罩吸氧,内镜面罩组采用第一代内镜面罩吸氧,免充气喉罩组采用免充气喉罩行机械通气给氧。比较3组患者诱导时(T_(1))、气管内表麻时(T_(2))、纤支镜刷检时(T_(3))、检查结束时(T_(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及T_(1)~T_(3)时系统的密闭性优良率和诱导时间、检查时间、复苏时间、丙泊酚用量、检查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医师操作舒适度优良率。结果 与同组T_(1)比较,免充气喉罩组T_(2)、T_(4)HR增加,KHC面罩组和内镜面罩组T_(2)~T_(4)HR增加,3组T_(2)~T_(4)MAP和BIS降低,内镜面罩组T_(2)~T_(4)SpO_(2)降低(P均<0.05);与同组T_(2)比较,3组T_(3)~T_(4)BIS升高,KHC面罩组T_(3)~T_(4)HR降低,免充气喉罩组T_(3)HR水平降低(P均<0.05);与同组T_(3)比较,3组T_(4)BIS升高,免充气喉罩组T_(4)HR和MAP升高,内镜面罩组T_(4)SpO_(2)升高(P均<0.05)。KHC面罩组和内镜面罩组T_(2)~T_(3)MAP高于免充气喉罩组,T_(2)~T_(4)SpO_(2)低于免充气喉罩组(P均<0.05)。内镜面罩组T_(2)~T_(4)SpO_(2)低于KHC面罩组(P<0.05)。免充气喉罩组和KHC面罩组T_(2)、T_(3)气道密闭性优良率高于内镜面罩组(P均<0.05)。内镜面罩组和KHC面罩组麻醉诱导时间、复苏时间短于免充气喉罩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免充气喉罩组,舌后坠发生率高于免充气喉罩组,气道工具移位发生率低于免充气喉罩组,免充气喉罩组和KHC面罩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内镜面罩组,内镜医师和麻醉医师操作舒适度优良率高于内镜面罩组,P均<0.05。结论 KHC型面罩吸氧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气道密闭性好,循环功能抑制轻,可保留生理状态下自主呼吸,术中氧合维持较好,操作舒适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C型面罩 内镜面罩 免充气喉罩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无痛胃镜丙泊酚用量的个体化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光顺 汪亚宏 +3 位作者 周敏 朱波波 全宇航 王忠慧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6期20-26,共7页
目的研究无痛胃镜中使丙泊酚用量明显增加和减少的个体因素,为提高个体化无痛胃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纳入406例拟行无痛胃镜的患者,依次给予舒芬太尼0.10μg/kg、丙泊酚1.00 mg/kg,随后采用滴定法追加丙泊酚,每次0.20 mg/kg... 目的研究无痛胃镜中使丙泊酚用量明显增加和减少的个体因素,为提高个体化无痛胃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纳入406例拟行无痛胃镜的患者,依次给予舒芬太尼0.10μg/kg、丙泊酚1.00 mg/kg,随后采用滴定法追加丙泊酚,每次0.20 mg/kg,直至患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1分,然后行胃镜检查。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信息和用药情况。丙泊酚的用量根据实际体重,以mg/kg计算,超过平均值的30%定义为用量增多,低于平均值的30%定义为用量减少。结果在406例患者中,丙泊酚用量增加81例(19.95%)。其中,年龄≤35岁、重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者、长期饮酒史和咽喉疾病患者丙泊酚用量明显增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以上4个因素与丙泊酚用量增加有关,OR值分别为10.211、2.749、3.266和4.406;丙泊酚用量减少36例(8.87%)。其中,年龄>65岁和肥胖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以上2个因素与丙泊酚用量减少有关,OR值分别为3.607和3.982。结论有诸多个体因素导致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较实际体重计算的用量增加或减少,提前识别这些个体因素,有利于个体化麻醉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 丙泊酚 用量 个体因素 个体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气方式在舒适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敏 刘光顺 张毅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0期96-100,共5页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OB)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FOB诊疗过程中患者易发生呛咳、低血氧饱和度及舌后坠等。气道管理是舒适化FOB的难点,不同通气方式在舒适化FOB中的应用效果不同。通气方式可分为经鼻类通气、经面罩通...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OB)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FOB诊疗过程中患者易发生呛咳、低血氧饱和度及舌后坠等。气道管理是舒适化FOB的难点,不同通气方式在舒适化FOB中的应用效果不同。通气方式可分为经鼻类通气、经面罩通气、经喉罩通气、经气管导管通气、喷射通气技术等,经鼻通气方式包括普通鼻氧管、经鼻高流量氧疗技术、经鼻咽通气道(NP)通气。普通鼻氧管是最便捷的FOB通气方式,但易发生呛咳、低氧血症及呼吸抑制等;HFNC可对行FOB的危重患者提供有效呼吸支持;NP可减轻FOB患者舌后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普通一代内镜面罩、KHC型面罩通气可有效改善FOB术中患者PaO_(2)。FOB中使用喉罩通气的患者术中低血氧饱和度发生率低。FOB术中用气管导管插管通气可出现患者血流动力学不平稳、气道损伤较重及检查空间受限等。喷射通气可提高FOB术中患者的氧分压,提高FOB诊疗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管理 鼻氧管 经鼻高流量氧疗技术 鼻咽通气道 面罩 喉罩 气管导管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