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保护肠源性脓毒症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并基于E2F转录因子1(E2F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其中50只大鼠以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肠源性脓毒症大鼠模型,其余10只大鼠...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保护肠源性脓毒症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并基于E2F转录因子1(E2F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其中50只大鼠以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肠源性脓毒症大鼠模型,其余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盲肠远端,不结扎和穿孔。将4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DEX组、中剂量DEX组和高剂量DEX组,每组10只。低、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即刻腹腔注射20、40及60μg·kg-1DEX,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给药24 h后检测各组大鼠肠道肌电活动情况,检测各组大鼠盲肠中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菌落数,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的病理形态表现,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和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和E2F1、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频率和振幅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振幅升高(P<0.05),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频率及振幅升高(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频率及振幅升高(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频率和振幅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增加(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菌落数增加(P<0.05),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减少(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增加(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减少(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增加(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减少(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增加(P<0.05)。HE染色,假手术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结构正常且完好;模型组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绒毛受损、塌陷、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的病理学明显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sIgA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DAO和D-乳酸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EX组大鼠血清中DAO水平降低(P<0.05),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sIgA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DAO和D-乳酸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sIgA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DAO和D-乳酸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sIgA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DAO和D-乳酸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CD80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D206、白细胞介素(IL-4)和CD163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0 m RNA、CD86蛋白和MC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IL-4 m RNA、CD163 m RNA、CD206蛋白和CD16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6、MCP-1和CD80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D206、IL-4和CD163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6、MCP-1和CD80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D206、IL-4和CD163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6、MCP-1和CD80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D206、IL-4和CD163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中E2F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E2F1蛋白表达水平和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E2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E2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P<0.05)。结论:DEX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小肠黏膜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并促进小肠组织中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转变,其机制可能与DEX调控E2F1/NF-κB信号通路有关。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纳米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肺部是吸入暴露纳米二氧化硅的主要靶器官,因此,二氧化硅对肺部的生物毒性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和遗传毒性。方法应...背景与目的纳米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肺部是吸入暴露纳米二氧化硅的主要靶器官,因此,二氧化硅对肺部的生物毒性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和遗传毒性。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不同粒径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immortalized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um cells,BEAS-2B)内的亚细胞分布;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不同粒径二氧化硅处理BEAS-2B细胞24h后的DNA损伤,了解不同粒径二氧化硅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到微米二氧化硅不能进入细胞,纳米二氧化硅赋存在细胞质,纳米二氧化硅导致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损伤。纳米二氧化硅导致比微米二氧化硅更严重的DNA损伤(P<0.05)。结论二氧化硅的粒径决定二氧化硅颗粒物是否能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的分布,纳米二氧化硅对细胞遗传毒性比微米二氧化硅严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实时食管压监测指导下设定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通气参数对肥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收治的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肥胖患者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40...目的探讨实时食管压监测指导下设定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通气参数对肥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收治的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肥胖患者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40~65岁,BMI>30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组、PEEP5组和PEEP10组,设置VT8ml/kg,分别在肺复张后给予个体化PEEP(采用实时食管压监测通过计算呼气末跨肺压=0cmH_2O和吸气末跨肺压=25cmH_2O确定最佳PEEP)、PEEP 5cmH_2O和10cmH_2O。观察气腹建立前(T0)、气腹建立后10min(T1)、气腹后头低40.5°足高位20 min(T2)和气腹结束(T3)时的呼吸力学指标。结果T1—T3时P组Ppeak、SBP明显低于,PaO_2/FiO_2明显高于PEEP5组和PEEP10组(P<0.05);T2时P组Pplat、Raw明显低于PEEP5组(P<0.05);T2、T3时P组Cst明显高于PEEP5组(P<0.05);T1、T2时P组DBP明显低于PEEP5组和PEEP10组(P<0.05)。结论实时食管压监测应用于PEEP通气的肥胖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中国云南省宣威地区是世界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其发病率是中国其他地方的20倍,前期研究认为,这种高肺癌发病率可能与当地出产和使用的烟煤燃烧产物中含有的二氧化硅颗粒物有关。本研究将从宣威地区出产的烟煤...背景与目的中国云南省宣威地区是世界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其发病率是中国其他地方的20倍,前期研究认为,这种高肺癌发病率可能与当地出产和使用的烟煤燃烧产物中含有的二氧化硅颗粒物有关。本研究将从宣威地区出产的烟煤(C1烟煤)燃烧产物中分离二氧化硅颗粒物并进行表征,同时研究这种自然产出的二氧化硅颗粒物对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体外毒性。方法①物理法从C1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分离二氧化硅颗粒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分离出的颗粒物形态,能谱分析显微组分的依存关系,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单颗粒形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其颗粒物粒径分布,BET氮吸附比表面积仪测定颗粒物表面积;②应用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分离出的二氧化硅处理组(实验组)、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处理组和结晶型二氧化硅处理组(对照组)的细胞成活率变化,测定经刺激24h-72h后细胞内活性氧化酶(ROS)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结果①我们从C1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分离出二氧化硅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粒径大小不一,30nm到120nm的颗粒物占86.8%,形态各异,表面不光滑,赋存有铝、钙和铁等元素;②相同浓度下,与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和结晶型二氧化硅相比,自然产出的纳米二氧化硅对BEAS-2B有更高的体外毒性。结论①物理法能从C1烟煤底灰中分离出天然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物,且不改变原有的形貌特征和显微组分的依存关系;②天然产出的纳米二氧化硅因形貌不规则、高比表面积和复杂的化学组分可能比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和结晶型二氧化硅具有更高的细胞毒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保护肠源性脓毒症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并基于E2F转录因子1(E2F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其中50只大鼠以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肠源性脓毒症大鼠模型,其余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盲肠远端,不结扎和穿孔。将4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DEX组、中剂量DEX组和高剂量DEX组,每组10只。低、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即刻腹腔注射20、40及60μg·kg-1DEX,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给药24 h后检测各组大鼠肠道肌电活动情况,检测各组大鼠盲肠中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菌落数,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的病理形态表现,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和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和E2F1、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频率和振幅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振幅升高(P<0.05),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频率及振幅升高(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频率及振幅升高(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频率和振幅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增加(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菌落数增加(P<0.05),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减少(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增加(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减少(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增加(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减少(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增加(P<0.05)。HE染色,假手术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结构正常且完好;模型组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绒毛受损、塌陷、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的病理学明显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sIgA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DAO和D-乳酸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EX组大鼠血清中DAO水平降低(P<0.05),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sIgA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DAO和D-乳酸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sIgA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DAO和D-乳酸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sIgA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DAO和D-乳酸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CD80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D206、白细胞介素(IL-4)和CD163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0 m RNA、CD86蛋白和MC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IL-4 m RNA、CD163 m RNA、CD206蛋白和CD16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6、MCP-1和CD80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D206、IL-4和CD163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6、MCP-1和CD80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D206、IL-4和CD163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6、MCP-1和CD80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D206、IL-4和CD163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中E2F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E2F1蛋白表达水平和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E2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E2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P<0.05)。结论:DEX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小肠黏膜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并促进小肠组织中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转变,其机制可能与DEX调控E2F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文摘背景与目的纳米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肺部是吸入暴露纳米二氧化硅的主要靶器官,因此,二氧化硅对肺部的生物毒性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和遗传毒性。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不同粒径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immortalized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um cells,BEAS-2B)内的亚细胞分布;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不同粒径二氧化硅处理BEAS-2B细胞24h后的DNA损伤,了解不同粒径二氧化硅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到微米二氧化硅不能进入细胞,纳米二氧化硅赋存在细胞质,纳米二氧化硅导致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损伤。纳米二氧化硅导致比微米二氧化硅更严重的DNA损伤(P<0.05)。结论二氧化硅的粒径决定二氧化硅颗粒物是否能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的分布,纳米二氧化硅对细胞遗传毒性比微米二氧化硅严重。
文摘背景与目的中国云南省宣威地区是世界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其发病率是中国其他地方的20倍,前期研究认为,这种高肺癌发病率可能与当地出产和使用的烟煤燃烧产物中含有的二氧化硅颗粒物有关。本研究将从宣威地区出产的烟煤(C1烟煤)燃烧产物中分离二氧化硅颗粒物并进行表征,同时研究这种自然产出的二氧化硅颗粒物对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体外毒性。方法①物理法从C1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分离二氧化硅颗粒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分离出的颗粒物形态,能谱分析显微组分的依存关系,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单颗粒形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其颗粒物粒径分布,BET氮吸附比表面积仪测定颗粒物表面积;②应用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分离出的二氧化硅处理组(实验组)、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处理组和结晶型二氧化硅处理组(对照组)的细胞成活率变化,测定经刺激24h-72h后细胞内活性氧化酶(ROS)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结果①我们从C1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分离出二氧化硅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粒径大小不一,30nm到120nm的颗粒物占86.8%,形态各异,表面不光滑,赋存有铝、钙和铁等元素;②相同浓度下,与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和结晶型二氧化硅相比,自然产出的纳米二氧化硅对BEAS-2B有更高的体外毒性。结论①物理法能从C1烟煤底灰中分离出天然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物,且不改变原有的形貌特征和显微组分的依存关系;②天然产出的纳米二氧化硅因形貌不规则、高比表面积和复杂的化学组分可能比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和结晶型二氧化硅具有更高的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