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与艾滋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腊梅 孔祥阳 王昆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9-862,共4页
肠道内定植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肠道菌群,它们与宿主之间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而肠道菌群微环境的平衡与宿主的健康密切相关。HIV感染破坏肠道微环境的平衡,引起肠道菌群改变,且艾滋病(AIDS)的疾病进程与肠道菌群的改变密切相关。肠道... 肠道内定植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肠道菌群,它们与宿主之间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而肠道菌群微环境的平衡与宿主的健康密切相关。HIV感染破坏肠道微环境的平衡,引起肠道菌群改变,且艾滋病(AIDS)的疾病进程与肠道菌群的改变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中益生菌所占比例的下降会降低AIDS患者的肠道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促使肠道致病菌的增殖及生长,加快AIDS疾病进程。AIDS患者的持续性免疫活化和炎症反应破坏肠道免疫黏膜屏障,提高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率和AIDS患者的死亡率。改善肠道微生态系统已成为AIDS治疗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系统介绍了肠道菌群与AIDS之间关系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艾滋病 益生菌 肠道细菌移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肠屏障损伤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铖 王峰 +1 位作者 王昆华 罗华友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4-248,共5页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能有效地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制,大大降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却无法彻底清除病毒,进而发展为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慢性HIV感染破坏宿主免疫系统导致肠屏障破坏、...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能有效地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制,大大降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却无法彻底清除病毒,进而发展为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慢性HIV感染破坏宿主免疫系统导致肠屏障破坏、肠黏膜功能紊乱及菌群易位加快疾病进程。而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和改善肠黏膜功能对重建宿主免疫系统至关重要。以下综述近年来关于艾滋病相关肠屏障损伤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艾滋病治疗措施、降低HIV感染患病率和病死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肠屏障损伤 免疫重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