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腹膜前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17例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奎 孙亮 +2 位作者 舒若 郭姝婧 罗华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腹股沟疝腹腔镜下腹膜前修补术的效果。方法2011年7月~2012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17例,全麻后建立气腹,回纳疝内容物,切开腹膜并分离腹膜前间隙,游离疝囊和腹膜返折,分离耻骨后间隙( Retz... 目的:探讨双侧腹股沟疝腹腔镜下腹膜前修补术的效果。方法2011年7月~2012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17例,全麻后建立气腹,回纳疝内容物,切开腹膜并分离腹膜前间隙,游离疝囊和腹膜返折,分离耻骨后间隙( Retzius间隙)和腹股沟后间隙( Bogrus间隙),将补片完整覆盖双侧的耻骨肌孔,补片的内缘在耻骨联合处重叠,并使用钉枪固定确切,随后关闭腹膜裂口,关闭气腹完成手术。结果17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时间73~115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9~53 ml,平均24 ml。术后疝囊内血清肿1例,皮下穿刺抽吸后包块消失;术后下腹壁疼痛1例,未特殊处理,术后1个月疼痛消失。无补片排异反应,无肠梗阻,肠粘连等发生。16例随访19~26个月,平均22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在修复复发疝和巨大疝有独到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 复发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3-3p通过靶向EZH2调控结肠癌RKO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5
2
作者 冯曜宇 张承磊 +3 位作者 张世超 侯丽娟 吴秀灵 罗华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5-741,共7页
目的:探讨miR-143-3p通过靶向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调控结肠癌RKO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40例结肠癌患者的癌及... 目的:探讨miR-143-3p通过靶向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调控结肠癌RKO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40例结肠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结肠癌细胞系COLO320、RKO、CL-11和正常肠黏膜细胞株NCM460,用qPCR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43-3p的表达水平。分别将miR-143-3p mimics、miR-143-3p inhibitor、EZH2 shRNA及阴性对照质粒转染进RKO细胞,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miR-143-3p/EZH2分子轴对RKO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KO细胞中EZH2蛋白的表达。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3-3p和EZH2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43-3p在结肠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均低表达(均P<0.01)。过表达miR-143-3p显著抑制RKO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43-3p靶向EZH2。同时敲降miR-143-3p和EZH2可逆转敲降EZH2对RKO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43-3p通过靶向EZH2并下调其表达水平进而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3-3p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结肠癌 RKO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胆酸促进肝硬化发展的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乐英彪 王昆华 邹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58-2662,共5页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其外分泌入肠道帮助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胆汁酸代谢,帮助维持肠道稳态。而肝硬化过程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胆汁淤积,造成胆管损伤,肝脏细胞暴露于高水平胆汁酸会加速肝硬化进展从而形成...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其外分泌入肠道帮助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胆汁酸代谢,帮助维持肠道稳态。而肝硬化过程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胆汁淤积,造成胆管损伤,肝脏细胞暴露于高水平胆汁酸会加速肝硬化进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这些异常升高的胆汁酸中,以牛磺胆酸(TCA)水平升高最为显著,提示TCA在肝硬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而目前对于TCA在肝硬化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高水平TCA(≥50μmol/L)可以通过作用于肝脏细胞(肝星状细胞、肝细胞、肝祖细胞、胆管上皮细胞)从而促进肝硬化进展。探讨了TCA促进肝硬化的详细机制,提示TCA具有作为肝硬化生物标志物与治疗靶点的临床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胆酸 肝硬化 胆汁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三维超声图像无探头耦合区域的计算机辅助排除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柳 吴俊 +4 位作者 陈悦 陈林 罗华友 孙亮 舒若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7期113-116,共4页
自动化三维超声成像时,只有在探头和皮肤间存在良好耦合接触的区域才能形成有效超声信号。通过构建一个二维冠状面图像掩模实现了对非耦合区域图像的计算机辅助排除。算法首先通过分别对多帧连续和间断的二维冠状面图像相同位置的像素... 自动化三维超声成像时,只有在探头和皮肤间存在良好耦合接触的区域才能形成有效超声信号。通过构建一个二维冠状面图像掩模实现了对非耦合区域图像的计算机辅助排除。算法首先通过分别对多帧连续和间断的二维冠状面图像相同位置的像素点做均值处理,得到冠状面均值图像;然后分别将对连续和间断冠状面做均值处理后的图像使用双峰阈值分割法进行阈值处理,得到二值图像,再使用形态学图像处理方法对二值图像进行处理,在处理后的两张二值图像中选择最优二值图像作为掩模图像;最后使用掩模图像对待处理冠状面图像的非耦合区域进行排除并使用伪彩色显示冠状面耦合区域。结果表明,本算法可实现对自动化三维乳腺超声(ABUS)数据无探头耦合区域的自动排除,能有效避免后续图像处理过程对非耦合区域的无效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三维超声 非耦合区域 图像掩模 伪彩色处理 排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菌移植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哲瑞 陈凤容(综述) 王昆华(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8-432,共5页
微生物群与机体共存互通,在肠道免疫防御、大脑功能变化、激素水平调控等病理生理改变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态治疗切实可行,有着较为理想的临床结局。目前针对粪菌移植临床治疗和应用探索的研究取得了... 微生物群与机体共存互通,在肠道免疫防御、大脑功能变化、激素水平调控等病理生理改变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态治疗切实可行,有着较为理想的临床结局。目前针对粪菌移植临床治疗和应用探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文章就近年来粪菌移植在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类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方面以及其他典型菌群干预手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临床应用 益生菌 营养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动化三维乳腺超声全景图的自动拼接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耿如霞 颜光前 +3 位作者 吴俊 孙亮 罗华友 舒若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2,共5页
自动化三维乳腺超声(ABUS)设备因受探头尺寸的限制而导致其成像视野有限。通过将其不同视野的图像数据进行拼接实现了对乳腺组织的全景超声检查。算法首先采用自动定位乳头位置的算法来识别和标记ABUS图像中的乳头位置;其次将乳头位置... 自动化三维乳腺超声(ABUS)设备因受探头尺寸的限制而导致其成像视野有限。通过将其不同视野的图像数据进行拼接实现了对乳腺组织的全景超声检查。算法首先采用自动定位乳头位置的算法来识别和标记ABUS图像中的乳头位置;其次将乳头位置指定为后续拼接算法的特征匹配点,通过匹配特征点对图片进行融合,从而完成对ABUS乳腺超声全景图的自动拼接。结果表明,本算法可有效地自动拼接ABUS乳腺超声全景图,无需人工干预,医生可通过全景图对乳腺癌筛查病例实现更为准确和客观地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US技术 超声全景图 自动定位 自动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耿仕涛 张尊月 +2 位作者 陈欣 李连富 王昆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1-388,共8页
阿片类药物的持续摄入会严重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吗啡和海洛因等滥用可破坏免疫系统,造成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增加感染各种病原菌的几率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同时诱发各种恶性并发症。然而,其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阿片... 阿片类药物的持续摄入会严重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吗啡和海洛因等滥用可破坏免疫系统,造成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增加感染各种病原菌的几率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同时诱发各种恶性并发症。然而,其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免疫功能改变作简要综述,以阐述阿片类药物滥用对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功能的改变及其通过干扰肠道微生态而对免疫系统造成的间接影响,为深入研究阿片类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原发与配对转移肿瘤遗传异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鲁有望 王昆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2-490,共9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致死性肿瘤类型之一。根据体细胞突变谱预测抗EGFR单抗治疗疗效已成为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 CRC)治疗的标准步骤。由于临床上转移样本难以获得,只能采用原发肿瘤...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致死性肿瘤类型之一。根据体细胞突变谱预测抗EGFR单抗治疗疗效已成为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 CRC)治疗的标准步骤。由于临床上转移样本难以获得,只能采用原发肿瘤替代进行检测。原发和配对转移肿瘤间的遗传异质性会导致原发灶取样无法代表转移灶突变谱。目前CRC原发和配对转移肿瘤间遗传异质性程度仍存在争议。本文就CRC原发和配对转移基因组谱的对比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原发与配对转移肿瘤遗传异质性形成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遗传异质性 原发灶 转移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羟基-β-甲基丁酸对Ⅰ~Ⅲ期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营养不良的改善效果评估
9
作者 杨柳青 于恺英 +6 位作者 王林 王昆华 刘明 余震 庄成乐 吕强 石汉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32-37,共6页
目的研究存在营养不良的老年Ⅰ~Ⅲ期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在口服营养补充的基础上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butyrate,HMB)组件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 目的研究存在营养不良的老年Ⅰ~Ⅲ期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在口服营养补充的基础上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butyrate,HMB)组件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的Ⅰ~Ⅲ期老年结肠癌患者59例,分为HMB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通过肿瘤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Form,MNA-SF)得分情况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营养状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评价两组患者各指标在术前、术后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0d PG-SGA、MNASF得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d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129.8±16.6)g/L vs.(119.3±12.0)g/L,P=0.019]。对于术前体重丢失大于2.5%的患者,术后30d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服营养补充的基础上添加HMB组件对术前存在营养不良的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营养补充 老年 结肠癌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测序技术在结直肠癌基因组测序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鲁有望 王昆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63-1266,共4页
二代测序技术在结直肠癌(CRC)领域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根据测序目的的不同,二代测序技术主要分为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测序、转录组测序和靶向深度测序等。本文简要概述了这几种二代测序技术在CRC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二代测序 结直肠肿瘤 基因组 体细胞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