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地区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及红细胞参数特点分析
1
作者 郭晓潞 吴亚敏 张艳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1-485,共5页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和基因型分布特点,并比较β^(+)、β^(0)杂合突变携带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以及18-45岁成人不同性别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于昆明医...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和基因型分布特点,并比较β^(+)、β^(0)杂合突变携带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以及18-45岁成人不同性别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筛查地贫基因的病例3195例,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β珠蛋白基因21个位点突变型。将携带β-地贫基因的单纯杂合子患者分为β^(+)杂合子组、β^(0)杂合子组,对照组为体检健康人群219例,收集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4项指标数据,比较β^(+)、β^(0)杂合子组与对照组4个红细胞参数的差异,以及在18-45岁之间β^(+)、β^(0)杂合子与健康人群不同性别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结果:确诊地贫基因携带者688例,占21.53%;包含β珠蛋白基因突变322例,其中β^(+)杂合子145例,β^(0)杂合子151例,β^(+)纯合以及β^(+)和β^(0)双重杂合14例;β珠蛋白和α珠蛋白同时突变或缺失12例。β^(+)地贫以CD26 G>A突变型携带率最高,占57.9%;β^(0)地贫以CD17 A>T突变型携带率最高,占46.4%。将检出的296例β-地贫杂合突变携带者红细胞参数与正常参考区间比较,发现RBC大于参考区间最高值有218例,Hb、MCV、MCH小于参考区间最低值分别为105、281、269例。β^(+)、β^(0)杂合突变携带者与健康人群比较,4个红细胞参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进一步不同性别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均P<0.001)。结论:昆明地区人群的地贫基因携带率、β杂合子地贫基因型携带率均处于较高水平,β^(+)、β^(0)杂合子携带者与健康人群红细胞参数有显著性差异。在进行遗传咨询时,应做好告知工作,在处于适婚年龄的成人中应该加强筛查,以预防重型地贫患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血液学表型 基因突变 红细胞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5年云南省三级医院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云娟 宋贵波 +3 位作者 苏艳丹 许云敏 郭霞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8-560,共13页
目的分析云南地区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按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判定标准按CLSI 2016年版,统计分析使用WHONET 5.... 目的分析云南地区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按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判定标准按CLSI 2016年版,统计分析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结果 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云南省35家三级医院临床尿标本分离出病原菌42232株,女性患者尿标本占55.4%,其中65.0%为大肠埃希菌,男性患者尿标本占44.6%,其中39.6%为大肠埃希菌。42232株菌中革兰阴性菌32786株,占77.6%,革兰阳性菌9446株,占22.4%;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53.8%),其余依次为肠球菌属细菌(13.9%)、克雷伯菌属细菌(8.3%)和变形菌属细菌(3.5%)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52.3%和44.4%。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前9位依次为:厄他培南(99.7%)、美罗培南(99.7%)、亚胺培南(99.6%)、头孢替坦(97.6%)、阿米卡星(96.7%)、磷霉素(94.3%)、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7.4%)、呋喃妥因(83.3%)和头孢哌酮/舒巴坦(64.9%);耐药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氨苄西林(89.9%)。肺炎克雷伯菌对厄他培南(6.5%)和美罗培南(9.9%)耐药率低于10.0%。除阿米卡星和呋喃妥因外,住院患者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门诊患者。除利奈唑胺和四环素外,屎肠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不同抗菌药物3年耐药率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结论云南地区尿培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科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标本中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或参照当地细菌耐药性资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尿标本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淑敏 许云敏 +2 位作者 牛敏 陈瑞春 杜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子流行特征,为临床抗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4年10月入住EICU患者送检标本且经VITEK2鉴定为CRE,进行改良Hodge试验、金属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 目的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子流行特征,为临床抗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4年10月入住EICU患者送检标本且经VITEK2鉴定为CRE,进行改良Hodge试验、金属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表型确证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RE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通过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PCR(ERIC-PCR)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明确EICU是否存在克隆株的流行。结果 1EICU分离的CRE菌株高产碳青霉烯酶和ESBL,改良Hodge试验、金属酶和ESBL表型确证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6%、13%和52%,其中以KPC-2、TEM和SHV为主,各自携带率分别为86%、86%和96%。2从2株耐碳青霉烯类的大肠埃希菌和1株阴沟肠杆菌中分离出较少见的B类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NDM-1。3ERIC-PCR分析表明EICU分离的CRE菌株中48株肺炎克雷伯菌的电泳图谱相同,3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阴沟肠杆菌的电泳条带各不相同。结论 EICU中分离的CRE高产碳青霉烯酶和ESBL,且为同一克隆菌株播散,表明该院耐药形势严峻,积极的预防和抗感染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家族性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韩睿 朱钊 +4 位作者 刘华 茶雪平 宋滇平 杨薇 董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6-1011,共6页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家族性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2DM)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中血清25(OH)D3的检测意义。方法:183例有T2DM家族史的T2DM伴DR(DR1组)、有T2DM家族史的T2DM不伴DR(DR0组)79例、156例健康...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家族性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2DM)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中血清25(OH)D3的检测意义。方法:183例有T2DM家族史的T2DM伴DR(DR1组)、有T2DM家族史的T2DM不伴DR(DR0组)79例、156例健康人群(NC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其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等指标,用ELISA法测定3组人群25(OH)D3水平,将25(OH)D3水平按通用参考标准和可供参考标准分组,比较各组人群中不同水平25(OH)D3所占的比例以及将2种标准进行比较,同时在DR1组中行25(OH)D3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组人群中维生素D不足/缺乏的比例较高,占90%以上,且与NC组相比,DR1组维生素D不足/缺乏的比例更高[NC组25(OH)D3浓度为(23.03±1.77)ng/ml,DR1组为(22.90±1.51)ng/ml,DR0组为(23.01±1.75)ng/ml];通过比较参考标准和通用标准中3组人群的比例发现并无统计学意义(χ2=5.052、0.904,P=0.282、0.342)。DR1组25(OH)D3相关分析显示其与T2DM病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正相关(r=0.162、0.164、0.189、0.175;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进入模型的变量仅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回归系数为0.887,P=0.010)。结论:昆明地区人群中维生素D水平普遍较低,3组人群采用参考标准和通用标准划分25(OH)D3水平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5羟维生素D3 家族性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正辉 刘淑敏 杜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2月—2014年10月临床送检的非重复标本,通过VITEK-2系统鉴定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EDTA协同纸...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2月—2014年10月临床送检的非重复标本,通过VITEK-2系统鉴定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EDTA协同纸片法进行金属酶表型确证,PCR技术检测bla_(NDM-1)基因的携带情况,最后采用ERIC-PCR技术分析菌株的同源性,明确待测菌株的耐药流行特征;结果 (1)共收集到206株CRE菌株,产bla_(NDM-1)的有42株(20.0%),其中以弗氏柠檬酸杆菌(43.0%)为主,主要分离自移植中心的尿液标本中;(2)药敏结果显示实验菌株均为多重耐药株,但磷霉素(5.4%)、阿米卡星(12.0%)和呋喃妥因(18.7%)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3)金属酶表型确证的阳性率为95.0%;(4)ERIC-PCR结果显示弗氏柠檬酸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在本院移植中心存在局部克隆播散;另外有4株分离自儿科的肺炎克雷伯菌电泳图谱相同。结论本院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高度流行,尤其是移植中心存在不同菌种的克隆播散型,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NDM-1基因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3家教学医院无菌体液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 被引量:6
6
作者 黄燕春 陈知行 +5 位作者 谢轶 刘宝 费樱 杜艳 单斌 康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6-461,共6页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西南地区三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自无菌体液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WHONET5.5和SPSS16软件对3所西南地区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2年无菌体液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脊液中共...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西南地区三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自无菌体液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WHONET5.5和SPSS16软件对3所西南地区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2年无菌体液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脊液中共分离病原菌266株,包括革兰阳性菌161株、革兰阴性菌90株和真菌15株。分离最多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他无菌体液标本(除脑脊液)中共分离病原菌720株,包括革兰阳性菌297株、革兰阴性菌411株和真菌12株。分离最多的为CN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脑脊液标本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9.1%和75.9%。其他无菌体液标本中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5.8%和78.9%。分离自无菌体液的肠球菌出现了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现象,其中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1.5%。在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而肠杆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则较高(为23.5%)。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已大于60%。结论我国西南地区无菌体液病原菌构成与全国监测数据基本一致。无菌体液中MRSA检出率均低于全国监测水平,MRCNS检出率则较高。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分离率较高。非发酵菌特别是不动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应成为减少细菌耐药发生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体液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DNMT1增强NK细胞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抑制作用
7
作者 武坤 黄佳莉 +3 位作者 程沈菊 李艳红 曾云 史明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3-659,共7页
目的:探讨敲除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对NK细胞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AML患者、对照人群外周血NK细胞,PCR测定DNM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测定DNMT1蛋白水平。构建DNMT1敲除小鼠,获取NK^(DNMT1-/-)细胞;以白介... 目的:探讨敲除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对NK细胞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AML患者、对照人群外周血NK细胞,PCR测定DNM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测定DNMT1蛋白水平。构建DNMT1敲除小鼠,获取NK^(DNMT1-/-)细胞;以白介素-12、15、18刺激NK细胞以构建记忆性NK细胞,ELISA法测定γ干扰素(IFN-γ)水平。将记忆性NK细胞与HL60细胞共培养,LDH法检测NK^(DNMT1-/-)细胞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细胞凋亡及NK细胞NKG2D水平,Western blot测定N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蛋白水平。通过尾静脉注射HL60细胞构建AML模型小鼠,同时注射记忆性NK细胞,检测小鼠体重、CD33阳性率及生存时间。结果:AML患者外周血NK细胞DNMT1 mRNA、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经白介素刺激后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NK^(DNMT1+/+)细胞比较,NK^(DNMT1-/-)细胞经白介素刺激后IFN-γ分泌能力明显升高(P<0.05)。NK^(DNMT1-/-)细胞对HL60细胞杀伤、凋亡诱导作用明显强于NK^(DNMT1+/+)细胞(均P<0.05)。NK^(DNMT1-/-)细胞的NKG2D水平及表达穿孔素、颗粒酶B能力明显高于NK^(DNMT1+/+)细胞(均P<0.05)。与注射NK^(DNMT1+/+)细胞的AML小鼠相比较,注射NK^(DNMT1-/-)细胞的AML小鼠体重明显增加,CD33阳性率明显下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均P<0.05)。结论:敲除DNMT1可增强NK细胞对AML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NK细胞记忆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1 急性髓系白血病 NK细胞 记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河地区哈尼族与昆明地区汉族Runx2基因多态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玉明 张晓阳 +5 位作者 赵宏斌 胡敏 白松 韩雨杉 伍雪 钱传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90-996,共7页
目的比较云南红河地区哈尼族与昆明地区汉族Runx2基因多态性。方法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0名汉族健康体检者作为汉族人群,云南省红河地区126名哈尼族作为哈尼族人群。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 目的比较云南红河地区哈尼族与昆明地区汉族Runx2基因多态性。方法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0名汉族健康体检者作为汉族人群,云南省红河地区126名哈尼族作为哈尼族人群。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Runx2基因第一启动子P1-330G/T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应用RT-PCR Taq Man SNP基因分型技术分析Runx2基因第二启动子P2-1025T/C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并测序验证基因型。采用超声测量仪测量研究人群右足跟骨的骨密度(BMD)。比较汉族人群和哈尼族人群在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之间的差异,分析哈尼族人群BMD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Runx2基因P1-330G/T位点GG、GT、TT基因型分布以及G、T等位基因频率,Runx2基因P2-1025T/C位点TT、TC、CC基因型分布以及T、C等位基因频率在云南昆明地区汉族、云南红河地区哈尼族人群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Runx2基因P1-330G/T位点GG和GT基因型,Runx2基因P2-1025T/C位点TC和TT基因型在哈尼族人群BMD正常和减低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D与哈尼族人群Runx2基因P1-330 G/T位点、P2-1025T/C位点、以及年龄因素的OR值和95%CI分别为:1.337,0.649~2.756;0.132,0.024~0.710;1.101,1.041~1.163。结论云南红河地区哈尼族与昆明地区汉族Runx2基因P1-330G/T位点和P2-1025T/C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以及等位基因频率无人群间差异和地域性差异。Runx2基因P1-330G/T位点和P2-1025T/C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云南省红河地区哈尼族人群BMD正常和减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Runx2基因P1-330G/T位点与BMD无关,年龄是BMD的危险因素,Runx2基因P2-1025T/C位点可能是BMD的保护因素,该位点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BMD的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2基因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周飞 李小凤 +4 位作者 梁媛 李洁 姜波 单斌 宋贵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0-825,共6页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规律及耐药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多中心收集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s-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开展...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规律及耐药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多中心收集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s-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开展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遗传信息研究,并对碳青霉烯酶基因与外膜孔蛋白OprD编码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将81株CRPA分为36个ST型,总体以ST3390(41.98%,34/81)为主,其中有5种为新发现的ST型别;CRPA菌株中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检出率较高(65.43%,53/81),尿液标本检出率最高(80.00%,28/35),其中IMP、VIM和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分别为37.04%、27.16%和1.23%,未检测到KPC、GES、SPM和OXA-40型碳青霉烯酶基因;oprD基因的序列比对分析发现,高达96.29%(78/81)CRPA临床分离株发生了各种类型的突变,以单个或者多个碱基的插入或缺失为主(76.54%,62/81)。结论81株CRPA主要的耐药机制为膜孔蛋白基因突变和产碳青霉烯酶;存在ST3390克隆株的局部流行,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防止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分子流行病学 多位点序列分型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和普罗威登菌属细菌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云敏 董小雪 +87 位作者 单斌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徐英春 张小江 季萍 张峰波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付盼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芳 郑红艳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萍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沈继录 黄文辉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温开镇 张贻荣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0-417,共8页
目的了解201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CHINET耐药监测网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和普罗威登菌属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方法按CHINET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M10031st 2021年版折点标准判断结果。结果7年间共监测收集到肠杆... 目的了解201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CHINET耐药监测网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和普罗威登菌属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方法按CHINET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M10031st 2021年版折点标准判断结果。结果7年间共监测收集到肠杆菌目摩根菌科细菌32433株,其中变形杆菌属24160株,摩根菌属6704株,普罗威登菌属1569株,细菌数量呈增长趋势。标本分布前三位依次为尿液、下呼吸道和伤口分泌物。三种菌属细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较低,其中变形杆菌属和摩根菌属对受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多<10%,普罗威登菌属的耐药率大多<20%。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和普罗威登菌属中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1.4%、1.9%和15.6%。结论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和普罗威登菌属临床分离菌株近年有明显增加趋势;这些菌株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亦有明显增多。应加强关注,重视细菌耐药监测,合理用药,防止耐药细菌的发生和耐药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杆菌属 摩根菌属 普罗威登菌属 碳青霉烯类耐药 细菌耐药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多重耐药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永师 杜娜 杜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0-537,共8页
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治疗困难,迫切需要寻找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的新型药物。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具有耐药性低、毒性低、价格低廉等优点,对多重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治疗困难,迫切需要寻找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的新型药物。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具有耐药性低、毒性低、价格低廉等优点,对多重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中草药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抑菌作用。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药联合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抗多重耐药菌药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多重耐药菌 抑菌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4646-5p、miR-3654联合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在云南宣威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仁宁 万鑫蕊 +4 位作者 黄萱 李明平 许凯 方绕红 李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4-664,共11页
背景与目的宣威肺癌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增加,还具有全年龄段高发、女性肺癌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寻找更多稳定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宣威肺癌的诊断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究4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各自及联合传统肺癌肿瘤... 背景与目的宣威肺癌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增加,还具有全年龄段高发、女性肺癌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寻找更多稳定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宣威肺癌的诊断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究4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各自及联合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在宣威肺癌检测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检测4个miRNA和5种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在45例宣威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表达量,采用逻辑回归模型综合评估4个miRNA在宣威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效能等相关统计学指标。结果单个血清miRNA中miR-4646-5P、miR-3654在宣威肺癌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miR-3654用于诊断的效果最好,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7%、82.2%、0.847。miR-3654联合miR-4646-5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诊断宣威肺癌的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01,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91.7%。结论血清miR-3654在4个miRNA中对宣威肺癌诊断效果最好,并且联合miR-4646-5p、CEA能有效提高其对宣威肺癌的诊断价值,有望作为有价值的宣威肺癌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宣威肺腺癌 肺肿瘤 肿瘤标志物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不同抗菌药物对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体外活性分析
13
作者 董小雪 张鸿娟 +5 位作者 苏艳丹 李欣玥 许云敏 朱晓雁 郭兰花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研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为临床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PCR... 目的研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为临床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PCR方法检测bla_(KPC)、bla_(OXA-48)、bla_(VIM)、bla_(NDM)和bla_(IMP)等5种耐药基因,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棋盘法检测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协同抑菌活性,计算联合药敏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和敏感折点指数,判断两种组合之间的协同、相加、无关或拮抗作用,评估不同组合之间的协同效果。结果本研究共收集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234株,其中产金属酶的菌株占12.8%(30/234),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为100%(30/30)。分别从不同样本类型中选择6株产金属酶的代表性菌株进行联合药敏实验,结果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对6株菌株部分抑菌浓度指数均<0.5,表现出协同作用,协同率为100%(6/6),联合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时,每个组合仅对1株菌株表现出协同作用,协同率为16.7%(1/6),但在美罗培南的组合中,有3株菌株表现出相加作用,相加率为50%(3/6),对2株双酶型菌株均无协同或相加作用,敏感折点指数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明显优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协同效果显著。结论体外联合药敏结果显示,对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具有显著的协同效果,联合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协同效果不明显,因此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可作为治疗产金属酶肠杆菌感染的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药敏实验 碳青霉烯类 多重耐药 协同抑菌活性 金属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晚期孕妇无乳链球菌耐药状况与其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分析研究
14
作者 董小雪 马志刚 +3 位作者 张鸿娟 李欣玥 许云敏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9-1315,共7页
目的分析孕晚期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的分布以及和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及D试验阳性率的相关性,为临床无乳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 目的分析孕晚期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的分布以及和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及D试验阳性率的相关性,为临床无乳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孕晚期孕妇临床分离的GBS菌株,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多重PCR的方法进行荚膜血清型分型,PCR方法进行毒力基因分析,药敏分析应用WHONET 5.6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26.0。结果共收集168株无乳链球菌,血清分型中血清型Ⅲ的检出率最高为31.5%(53/168),其次为Ⅴ型31.0%(52/168),Ⅰb型25.0%(42/168),Ⅰa型7.7%(13/168),Ⅱ、Ⅳ型少见,未检出Ⅳ型、Ⅶ型、Ⅷ型、Ⅸ型。检出的9种不同的毒力基因中每株菌至少含有3种上的毒力基因,其中cylB、fbsA和fbsB基因检出率为100.0%(168/168),hylB、lmb和scpB基因检出率均大于91.0%,bac基因检出率最低,为27.0%(47/168)。血清型Ⅰb中bca和bac基因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血清型(P<0.05),分别为92.1%(39/42)和88.1%(42/47),血清型Ⅲ中bac基因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他血清型(P<0.05),为3.8%(2/53)。未检出对青霉素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6.7%和70.8%。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在不同的血清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D实验阳性率为16.6%(28/168),其中Ⅴ型血清型中D实验阳性率为85.7%(24/28),与其他血清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晚期孕妇生殖道GBS血清型以Ⅲ型和Ⅴ型为主,普遍存在3种以上毒力基因,不同血清型之间毒力基因表达率、D试验阳性率、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存在差异。未发现耐青霉素G和万古霉素的菌株,青霉素仍可作为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血清型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38
15
作者 卯建 单斌 +1 位作者 宋贵波 邵天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8年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142例(142株),以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111例(111...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8年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142例(142株),以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111例(111株)为观察组,非多重耐药(N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31例(31株)为对照组,进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按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81例和好转组61例,进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除替加环素外,MDR鲍曼不动杆菌组的耐药率均高于NMDR鲍曼不动杆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鲍曼不动杆菌组病死率高于NMDR鲍曼不动杆菌组(43.2%比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鲍曼不动杆菌组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NMDR组(69.4%比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衰竭、初始抗感染治疗不当是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呼吸衰竭、使用导尿管、初始抗感染治疗不当、肺部感染是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所致的病死率较NMDR鲍曼不动杆菌病死率高。呼吸衰竭、初始抗感染治疗不当是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呼吸衰竭、使用导尿管、初始抗感染治疗不当、肺部感染是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血流感染 耐药率 死亡率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519例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49
16
作者 刘德华 张红娟 +4 位作者 杜艳 胡大春 钱净 尹利民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7-143,共7页
目的监测2013—2014年中国云南省28家三级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状况,为菌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积累数据资料。方法 2013—2014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云南省28家三级医院成员单位,按统一的方案进行血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目的监测2013—2014年中国云南省28家三级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状况,为菌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积累数据资料。方法 2013—2014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云南省28家三级医院成员单位,按统一的方案进行血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收集阳性菌株数据用Whonet5.6软件按CLSI M100-S2 4判断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519株血培养阳性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7490株,占51.59%;革兰阳性球菌6196株,占42.68%;真菌421株,占2.90%;其他菌株412株,占2.84%。本研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786株,其中MRSA 190株,占24.1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395株,MRCNS 3177株,占72.29%。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100%敏感,MRSA和MRCNS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喹诺酮类耐药率均大于40%。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及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4.2%及3.4%,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89.5%,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4%,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8%。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3.7%,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1%。大肠埃希菌共检出3785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为1984株,占比52.42%。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1010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364株,占比36.04%。大肠埃希菌(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9%,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0.2%;肺炎克雷伯菌(ESBLs+)菌株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2.6%,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8%。沙门菌检出845株,对常规检测药物多为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共检出264株,其中泛耐药菌株为21株,占7.95%。鲍曼不动杆菌共检出275株,其中泛耐药菌株36株,占13.09%。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检出158株,对常规检测药物耐药率显示:头孢他啶41.9%,左氧氟沙星3%,复方磺胺甲噁唑6.2%。结论 2013—2014年中国云南地区血培养分离菌病原菌菌谱广泛,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差较大,医疗机构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病原菌构成 耐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133例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卯建 任玉吉 +2 位作者 单斌 宋贵波 邵天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133例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1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33例患者均系医院感染,其中36例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目的探讨133例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1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33例患者均系医院感染,其中36例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7.1%(36/133),97例检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检出率为72.9%(97/133)。除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外,MRSA组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组,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MRSA组年龄≥65岁,呼吸衰竭,住院急诊,入住ICU,手术,使用有创呼吸机、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显著高于MSSA组(P均<0.05);MRSA组患者病死率高于MSSA组(25.0%比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组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MSSA组(41.7%比24.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SA组总住院时间长于MSSA组(24d比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入住ICU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RSA感染所致的病死率较MSSA高,MRSA血流感染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年龄≥65岁、入住ICU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中国云南地区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杜艳 陈正辉 +1 位作者 陈瑞春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29-634,共6页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云南地区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12月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云南地区26家三级医院和2家二级医院的革兰阴性杆菌,各医院按统一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云南地区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12月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云南地区26家三级医院和2家二级医院的革兰阴性杆菌,各医院按统一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非重复的革兰阴性杆菌27616株,其中肠杆菌科占75.84%,非发酵菌占24.16%。肠杆菌科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类一代耐药率大于50%;除变形菌属外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大于4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小于20%。除变形菌属外,对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均小于10%;除变形菌属外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小于30%。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耐药率明显高于肠杆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均大于3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小于20%,米诺环素小于10%。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压力大。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肠杆菌科,耐药现状严峻。监测非发酵菌的耐药趋势以及严格实施院内感染控制制度应成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革兰阴性杆菌 肠杆菌科 非发酵菌 不动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分析和细菌毒素基因检测 被引量:32
19
作者 牛敏 邵天波 +1 位作者 陈瑞春 杜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4-518,共5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和细菌毒素基因的检出情况。方法:收集UC活动期患者32例、缓解期患者21例和45名健康对照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直接涂片镜检和传统细菌培养鉴定法分析菌群分布,利用PCR检测粪便中6种常见的肠道...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和细菌毒素基因的检出情况。方法:收集UC活动期患者32例、缓解期患者21例和45名健康对照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直接涂片镜检和传统细菌培养鉴定法分析菌群分布,利用PCR检测粪便中6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毒素基因。结果:直接涂片镜检结果显示,UC活动期组菌群失调率(87.5%)高于对照组(53.3%,χ2=9.957,P=0.003),UC活动期组菌群失调程度高于缓解期组(Z=2.501,P=0.012)。需氧培养结果显示,UC组大肠埃希菌优势生长率(66.0%)低于对照组(88.9%,χ2=7.075,P=0.008),条件致病菌优势生长率(32.1%)明显高于对照组(11.1%,χ2=6.144,P=0.013),变形杆菌属是UC组优势生长率最高的条件致病菌。厌氧培养结果显示,UC组益生菌和条件致病菌优势生长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UC组6种细菌毒素基因的总检出率(41.5%)明显高于对照组(22.2%,χ2=4.117,P=0.042)。结论:UC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菌群失调 细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5年云南省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郭霞 单斌 +2 位作者 许云敏 康细林 段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3-997,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2013—2015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特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院内感染的监测和预防提供指导。方法按照统一的方案对云南省24家医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性监测,根据2015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 目的了解云南省2013—2015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特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院内感染的监测和预防提供指导。方法按照统一的方案对云南省24家医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性监测,根据2015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标准进行药敏结果的判读,用WHONET 5.6软件及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2690株,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其余抗生素耐药率无明显变化。儿童分离株耐药率低于成人和老年患者分离株;ICU分离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分离菌株;除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外,分离自血液标本的菌株耐药率均高于非血液标本。结论 3年来云南省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数量逐年增加,ICU患者耐药形势严峻且血液标本来源的菌株对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非血液标本来源的菌株。因此,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连续监测,尤其应加强对ICU及血液标本来源菌株的关注,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 耐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