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第Ⅰ支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春攀
徐飞
+4 位作者
张茹
汪洋
吴江萍
朱丽璇
李艳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及三叉神经半月节及三叉神经分支而引起的一种非典型性面部神经痛[1]。疼痛根据病毒累及不同三叉神经分支而存在范围差异,其中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第I支慢性疼痛区域包括前额及眼眶周围,目...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及三叉神经半月节及三叉神经分支而引起的一种非典型性面部神经痛[1]。疼痛根据病毒累及不同三叉神经分支而存在范围差异,其中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第I支慢性疼痛区域包括前额及眼眶周围,目前临床治疗有效率低,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并增加社会负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
面部神经痛
慢性疼痛
三叉神经
脉冲射频治疗
非典型性
高电压
长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慢性阴道炎并发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
6
2
作者
金钰铌
刘菀
+2 位作者
许静
鲁潇凝
李亚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阴道炎患者发生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368例慢性阴道炎且疑似VIN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阴道炎患者发生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368例慢性阴道炎且疑似VIN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理组织检查确诊是否发生VIN分为VIN组(n=46)和非VIN组(n=322)。对2组来院诊时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用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及预测正确率评价模型的效能。结果:VIN组与非VIN组的年龄、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ratio of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NLR)、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V感染(OR=29.254,95%CI=4.124~153.574)、IL-17(OR=4.604,95%CI=2.209~97.683)、NLR(OR=2.835,95%CI=1.357~5.405)、M-CSF(OR=2.361,95%CI=1.135~3.975)和Alb(OR=1.099,95%CI=1.015~1.263)均是慢性阴道炎并发VIN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危险因素得出预测模型的表达方程:Prob=1/(e^(-Y)),Y=40.507-3.376×HPV感染-1.527×IL-17-1.042×NLR-0.859×M-CSF-0.095×Alb。验证得出模型的灵敏度为86.90%,特异度为85.70%,正确率为85.90%。结论:慢性阴道炎患者发生VIN的危险因素有HPV感染、IL-17高表达、NLR高表达、M-CSF高表达、Alb低表达,以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区分能力良好,能有效评估阴道炎发生VIN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外阴上皮内瘤变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发性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病致病菌种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祁文瑾
陈卓
许妙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5-557,共3页
目的对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病(RVVC)患者不同发病时期致病菌种进行分析,为RVVC的有效治疗提供病原学研究资料。方法以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 2酵母菌鉴定卡鉴定妊娠与非妊娠RVVC患者致病菌种差异,同期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病(V...
目的对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病(RVVC)患者不同发病时期致病菌种进行分析,为RVVC的有效治疗提供病原学研究资料。方法以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 2酵母菌鉴定卡鉴定妊娠与非妊娠RVVC患者致病菌种差异,同期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病(VVC)患者为对照。结果非孕RVVC复发患者及妊娠VVC患者致病非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孕VVC患者(P<0.05);妊娠RVVC复发患者中自假丝酵母菌比例虽较妊娠RVVC初发和妊娠VVC患者有所降低,但三组间白似丝酵母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假丝酵母菌的复发和再感染均在RVVC的发生中发挥作用,妊娠状态可能增加阴道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丝酵母菌病
外阴阴道
妊娠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第Ⅰ支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春攀
徐飞
张茹
汪洋
吴江萍
朱丽璇
李艳华
机构
云南省
第一
人民
医院
疼痛科
昆明
理工
大学
附属
医院
疼痛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联合专项”(202301AY070001-078)。
文摘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及三叉神经半月节及三叉神经分支而引起的一种非典型性面部神经痛[1]。疼痛根据病毒累及不同三叉神经分支而存在范围差异,其中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第I支慢性疼痛区域包括前额及眼眶周围,目前临床治疗有效率低,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并增加社会负担[2]。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
面部神经痛
慢性疼痛
三叉神经
脉冲射频治疗
非典型性
高电压
长时程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性阴道炎并发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
6
2
作者
金钰铌
刘菀
许静
鲁潇凝
李亚敏
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阴道炎患者发生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368例慢性阴道炎且疑似VIN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理组织检查确诊是否发生VIN分为VIN组(n=46)和非VIN组(n=322)。对2组来院诊时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用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及预测正确率评价模型的效能。结果:VIN组与非VIN组的年龄、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ratio of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NLR)、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V感染(OR=29.254,95%CI=4.124~153.574)、IL-17(OR=4.604,95%CI=2.209~97.683)、NLR(OR=2.835,95%CI=1.357~5.405)、M-CSF(OR=2.361,95%CI=1.135~3.975)和Alb(OR=1.099,95%CI=1.015~1.263)均是慢性阴道炎并发VIN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危险因素得出预测模型的表达方程:Prob=1/(e^(-Y)),Y=40.507-3.376×HPV感染-1.527×IL-17-1.042×NLR-0.859×M-CSF-0.095×Alb。验证得出模型的灵敏度为86.90%,特异度为85.70%,正确率为85.90%。结论:慢性阴道炎患者发生VIN的危险因素有HPV感染、IL-17高表达、NLR高表达、M-CSF高表达、Alb低表达,以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区分能力良好,能有效评估阴道炎发生VIN的风险。
关键词
阴道炎
外阴上皮内瘤变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Keywords
vaginitis
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risk factor
predictive model
分类号
R737.3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发性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病致病菌种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祁文瑾
陈卓
许妙玲
机构
昆明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产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5-55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160076)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12HB029)
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编号:D-201225)
文摘
目的对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病(RVVC)患者不同发病时期致病菌种进行分析,为RVVC的有效治疗提供病原学研究资料。方法以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 2酵母菌鉴定卡鉴定妊娠与非妊娠RVVC患者致病菌种差异,同期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病(VVC)患者为对照。结果非孕RVVC复发患者及妊娠VVC患者致病非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孕VVC患者(P<0.05);妊娠RVVC复发患者中自假丝酵母菌比例虽较妊娠RVVC初发和妊娠VVC患者有所降低,但三组间白似丝酵母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假丝酵母菌的复发和再感染均在RVVC的发生中发挥作用,妊娠状态可能增加阴道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几率。
关键词
假丝酵母菌病
外阴阴道
妊娠
病原学
Keywords
Candidiasis
vulvovaginal
pregnancy
etiology
分类号
R711.72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第Ⅰ支疼痛的疗效分析
张春攀
徐飞
张茹
汪洋
吴江萍
朱丽璇
李艳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慢性阴道炎并发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金钰铌
刘菀
许静
鲁潇凝
李亚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复发性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病致病菌种分析
祁文瑾
陈卓
许妙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