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脂肪酸组成结合主成分分析识别不同比例大豆油和菜籽油调配的调和油 被引量:4
1
作者 吕世懂 张慧君 +2 位作者 杨学芳 吴万富 张继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8,共9页
结合脂肪酸组成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大豆油、菜籽油及其不同比例的二元调和油的识别进行基础研究,并分析不同比例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豆油和菜籽油中,共检出脂肪酸组分17种,主要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为主... 结合脂肪酸组成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大豆油、菜籽油及其不同比例的二元调和油的识别进行基础研究,并分析不同比例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豆油和菜籽油中,共检出脂肪酸组分17种,主要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为主。在以不同比例低芥酸菜籽油和大豆油调配的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随调和比例的改变而呈现一定趋势的增加或减小。结合脂肪酸组成,对所有的139个样品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大豆油和菜籽油可以互相实现区分,不同比例的调和油样品分布在调配的溯源样品之间,基本按照比例关系分布成一条直线。研究通过对菜籽油、大豆油及其不同比例调配的调和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了它们之间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进行一些识别分析,为规范调和油的生产和保障公平有序的调和油市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菜籽油 调和油 脂肪酸组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品种柑橘皮中总黄酮含量 被引量:9
2
作者 邓菊庆 柏春玲 +2 位作者 杨学芳 胡月新 吴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210-211,25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5种柑橘皮中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柑橘皮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对此方法进行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等结果的考察。[结果]5种柑橘皮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脐橙,其含量是2.53%,其次是...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5种柑橘皮中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柑橘皮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对此方法进行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等结果的考察。[结果]5种柑橘皮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脐橙,其含量是2.53%,其次是柳橙和丑柑,分别是2.24%和1.82%,含量较低的是血橙和广柑,分别是1.48%和1.27%,方法学考察结果认为该方法是一种简单稳定、重复性好的测定方法。[结论]该研究为柑橘皮中黄酮的提取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柑橘皮 总黄酮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油中角鲨烯含量及特征指标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学芳 张继光 +1 位作者 吴万富 吕世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7-223,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和化学滴定法等手段,对我国不同产地的10个南瓜籽油的特征指标(碘值、皂化值、相对密度、折光指数、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和其他特种木本油脂中的角鲨烯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南瓜籽油相... 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和化学滴定法等手段,对我国不同产地的10个南瓜籽油的特征指标(碘值、皂化值、相对密度、折光指数、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和其他特种木本油脂中的角鲨烯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南瓜籽油相对密度范围为0.9188~0.9215;折光指数为1.4560~1.4669;碘值为108.4~116.2 g/100 g;皂化值为188.9~192.4 mg/g;共检出14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以亚油酸和油酸为主,亚油酸含量在44.7%~55.5%,油酸含量在23.8%~33.1%,10个南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78.2%;南瓜籽油中角鲨烯含量较高(310~4446 mg/kg),与橄榄油相当,明显高于茶叶籽油、澳洲坚果油、核桃油、牛油果油等。综合考虑油脂色泽、角鲨烯含量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猜测角鲨烯含量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和油脂的制取工艺有关,部分南瓜籽油在深加工过程中损失了角鲨烯。南瓜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该研究对进一步挖掘南瓜籽开发应用前景,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油 特征指标 角鲨烯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油特征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学芳 吴万富 +1 位作者 吕世懂 张继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2-46,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和化学滴定等手段,对不同产地的13个成品沙棘油及3份实验室提取的沙棘油(分籽油、全果油、果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特征指标(相对密度、折光指数、碘值、皂化值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6份沙棘... 采用气相色谱和化学滴定等手段,对不同产地的13个成品沙棘油及3份实验室提取的沙棘油(分籽油、全果油、果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特征指标(相对密度、折光指数、碘值、皂化值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6份沙棘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折光指数(n40)、相对密度(d2020)、碘值3个特征指标基本是按籽油、果油、全果油的顺序依次减小,皂化值则较为接近。沙棘籽油以亚油酸、亚麻酸、油酸、棕榈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7.4%~88.1%;全果油以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2.9%~70.4%;果油以亚油酸、油酸、棕榈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1.9%~89.1%。沙棘油与3个进口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但在比例与含量上有很大差异。研究表明沙棘油是一种营养丰富、极具开发潜力的植物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油 特征指标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41-3p靶向SPOCD1基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11
5
作者 戴睿 林萍 +3 位作者 宋精玲 周莹 杨耘 唐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4-699,共6页
目的:探讨miR-541-3p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miR-con、miR-541-3p、anti-miR-con、anti-miR-541-3p、si-con、si-SPOCD1分别转染至MCF-7细胞中,分别记为miR-con组、miR-541-3p组、anti-miRcon组、an... 目的:探讨miR-541-3p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miR-con、miR-541-3p、anti-miR-con、anti-miR-541-3p、si-con、si-SPOCD1分别转染至MCF-7细胞中,分别记为miR-con组、miR-541-3p组、anti-miRcon组、anti-miR-541-3p组、si-con组、si-SPOCD1组;将miR-541-3p质粒分别与pcDNA-con、pcDNA-SPOCD1共转染至MCF-7细胞中,分别记为miR-541-3p+pcDNA-con组、miR-541-3p+pcDNA-SPOCD1组;转染均采用脂质体法。RT-qPCR检测miR-541-3p和SPOCD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包含1个基因的SPOC结构域(SPOCD1)、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MTT检测细胞存活率;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541-3p和SPOCD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相比,乳腺癌细胞MCF-7、T47D、Bcap-37中miR-541-3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POCD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541-3p过表达和敲减SPOCD1可降低细胞存活率和细胞迁移、侵袭数量,降低CyclinD1、MMP2、MMP9表达水平。miR-541-3p靶向调控SPOCD1并且SPOCD1高表达能部分逆转miR-541-3p高表达对细胞MCF-7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miR-541-3p过表达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SPOCD1高表达能部分逆转miR-541-3p高表达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结论:miR-541-3p过表达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SPOCD1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并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41-3p SPOCD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乳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9种特种木本油脂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继光 吴万富 +2 位作者 杨学芳 李悦 吕世懂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4-101,109,共9页
为深入了解云南特种木本油脂的营养价值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对云南9种特种木本油脂(铁核桃油、青刺果油、澳洲坚果油、美藤果油、辣木籽油、漆树籽油、橡胶籽油、普洱茶叶籽油、牛油果油)中的脂肪... 为深入了解云南特种木本油脂的营养价值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对云南9种特种木本油脂(铁核桃油、青刺果油、澳洲坚果油、美藤果油、辣木籽油、漆树籽油、橡胶籽油、普洱茶叶籽油、牛油果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用橄榄油作为对照,比较了它们在脂肪酸组成及角鲨烯含量上的差异,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来进一步比较它们之间的聚类及相似情况。在所有的9种特种木本油脂中共检出脂肪酸组分17种,共有成分8种,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α-亚麻酸等为主,各种油脂之间脂肪酸组成及比例差异较大,各具特色;除了漆树籽油中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质量分数为77.2%,其他油脂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质量分数均不低于70.0%,其中美藤果油和铁核桃油甚至超过90.0%。9种特种木本油脂中角鲨烯含量差异较大,普洱茶叶籽油、牛油果油和澳洲坚果油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角鲨烯,铁核桃油和青刺果油中含量稍低,而美藤果油、辣木籽油、漆树籽油和橡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均小于10 mg/kg。结合脂肪酸组分及比例,PCA和CA能实现9种特种木本油脂之间各自的较好区分,并进一步分析发现澳洲坚果油与辣木籽油;铁核桃油与美藤果油;漆树籽油与牛油果油;普洱茶叶籽油与橄榄油、青刺果油、橡胶籽油,它们之间在聚类图上相似距离较近。总之,云南9种特种木本油脂都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研究结果能为繁荣我国食用油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和人民健康水平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木本油脂脂肪酸组成 角鲨烯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大鼠不同脑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曹艳 李恒希 +6 位作者 李佳丽 凌腾晗 尹爱平 周莹 杨莉 吴海鹰 李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8-1832,1840,共6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及脑区之间的差异变化。方法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制备大鼠TBI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TBI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和RT-qPCR...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及脑区之间的差异变化。方法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制备大鼠TBI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TBI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和RT-qPCR实验方法,观察TBI后不同脑区活化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以及GFAP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TBI右侧各脑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均发生激活,并且波及到对侧(左侧)的脑区仅有皮质1区和中脑区。RT-qPCR结果显示,TBI右侧各脑区GFAP的mRNA均出现高表达,并波及到对侧的皮质和中脑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BI右侧各脑区GFAP蛋白均出现高表达,并波及到对侧的中脑区。结论TBI会引起右侧各脑区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以及GFAP表达增多,同时会累及对侧(左侧)的皮质1区和中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星形胶质细胞 GFAP 皮质 中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叶种茶树籽油的特征指标与脂肪酸组成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吴万富 吕世懂 +2 位作者 杨学芳 李悦 张继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3-470,共8页
采用化学滴定及气相色谱等手段,对产自云南普洱的5个大叶种茶树籽油及8个常见食用植物油的特征指标(折光指数、相对密度、碘值、皂化值)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5个大叶种茶树籽油折光指数为1.4629~1.4634;相对密度为0.91... 采用化学滴定及气相色谱等手段,对产自云南普洱的5个大叶种茶树籽油及8个常见食用植物油的特征指标(折光指数、相对密度、碘值、皂化值)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5个大叶种茶树籽油折光指数为1.4629~1.4634;相对密度为0.9148~0.9167;碘值为859~903 g·kg^(-1);皂化值为189.0~193.2 g·kg^(-1);棕榈酸含量为14.29%~15.75%;油酸含量为57.83%~61.41%;亚油酸含量为18.81%~23.11%;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7.6%~19.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2%~82.4%。大叶种茶树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油茶籽油、橄榄油较为接近,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1∶3∶1,脂肪酸的组成比例较为均衡,极具研发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种茶树籽油 气相色谱 特征指标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种特色柑橘属果皮精油成分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渔 陈波 +3 位作者 施建莲 马海玲 习杨彦彬 刘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07-1513,共7页
为探究云南特色柑橘属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元江绿皮冰糖橙、德宏青柠的果皮精油成分及抗肿瘤活性。该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元江绿皮冰糖橙、德宏青柠果皮的精油,通过GC-MS开展定性定量成分分析,并通过MTT法开展果... 为探究云南特色柑橘属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元江绿皮冰糖橙、德宏青柠的果皮精油成分及抗肿瘤活性。该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元江绿皮冰糖橙、德宏青柠果皮的精油,通过GC-MS开展定性定量成分分析,并通过MTT法开展果皮精油抑制肿瘤增殖研究。结果表明:德宏青柠果皮精油提取率最高、元江绿皮冰糖橙果皮精油次之、西双版纳曼赛龙柚果皮精油最低;从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元江绿皮冰糖橙、德宏青柠的果皮精油中分别鉴定出24种、11种、13种成分,月桂烯、萜品烯是三种精油的共有成分。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和元江绿皮冰糖橙的果皮精油中都含有β-蒎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柠檬烯、α-松油醇,以及重要香料成分乙酸二甲基苄基原酯和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其中西双版纳曼赛龙柚精油中柠檬烯含量高达72.097%,德宏青柠精油中含有活性成分柠檬醛。三种精油对胃癌细胞MKN-45、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均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云南三种特色柑橘属植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属 果皮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 活性 噻唑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db/db小鼠骨强度和肠道内容物菌群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玉兰 杨艺 +3 位作者 李进涛 王佩锦 角建林 郑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db/db小鼠血糖、骨强度和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20周龄雄性db/db小鼠及野生型小鼠各6只,检测空腹血糖,行三点弯曲实验检测股骨力学指标,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鼠肠道内容物基因V3-V4区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结果db/d... 目的观察db/db小鼠血糖、骨强度和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20周龄雄性db/db小鼠及野生型小鼠各6只,检测空腹血糖,行三点弯曲实验检测股骨力学指标,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鼠肠道内容物基因V3-V4区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结果db/db组小鼠体重(P<0.01)和血糖(P<0.05)均显著升高。db/db小鼠胫骨刚度、最大位移、最大能量吸收、最大载荷均显著低于WT小鼠(P<0.01)。db/db小鼠α多样性指标中的Chao1指数、ACE指数和observed species均显著降低(P<0.05);两者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ANOSIM:P=0.02)。db/db小鼠毛螺菌属(Lachnospira)显著降低(P<0.01);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脱硫弧菌目(Desulfovibrionales)显著升高(P<0.05),Alloprevotella属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db/db小鼠高血糖且骨强度降低,是T2DOP的适宜动物模型。db/db小鼠与WT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特定菌群丰度存在差异,为研究肠道菌群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B小鼠 血糖 骨强度 肠道菌群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