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针吸取细胞学标本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KRAS突变的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智慧 吴希兰 +6 位作者 应建明 李峻岭 邱田 郭会芹 赵焕 山灵 凌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9-205,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前,需要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KRAS基因是否突变。本研究旨在探讨细针吸取悬浮液标本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KRAS基因突变的意义。方法细胞学悬浮液标本,Real-t... 背景与目的肺癌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前,需要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KRAS基因是否突变。本研究旨在探讨细针吸取悬浮液标本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KRAS基因突变的意义。方法细胞学悬浮液标本,Real-time PCR法检测EGFR 18-21号外显子,KRAS 2号外显子12、13密码子突变。结果检测85例肺癌转移淋巴结针吸标本,EGFR突变率37.3%,KRAS突变率7.2%。19例组织切片标本,与细胞学结果一致(kappa=1.0)。13例有EGFR突变,临床分期IV期患者,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2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16.7%);8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66.7%);3例最佳稳定疾病(stable disease,SD)(25.0%)。结论细针吸取标本检测EGFR、KRAS基因突变,标本取材容易、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细针吸取细胞学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自噬、抑制氧化损伤及凋亡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娓娓 叶宏 +1 位作者 孙林 鲍天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46-951,共6页
目的明确灯盏花素(scutellarin,Scu)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微血管内皮细胞(MEC)氧化应激、自噬及凋亡的作用并研究可能的机制。方法MEC制作I/R模型,MTT法测细胞活力;生化法测定SOD、MDA及LDH;RT-PCR测定ICAM-1、VCAM-1、caspase-3及LC3... 目的明确灯盏花素(scutellarin,Scu)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微血管内皮细胞(MEC)氧化应激、自噬及凋亡的作用并研究可能的机制。方法MEC制作I/R模型,MTT法测细胞活力;生化法测定SOD、MDA及LDH;RT-PCR测定ICAM-1、VCAM-1、caspase-3及LC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LC3、CREB及TLR4表达。结果50μmol/L灯盏花素使I/R损伤MEC的细胞活力增加(P<0.01),SOD表达增加(P<0.01),MDA表达减少(P<0.05),LDH减少(P<0.05),ICAM-1(P<0.01)及VCAM-1(P<0.05)的mRNA表达减少,LC3 mRNA表达增加(P<0.05),caspase-3 mRNA表达减少(P<0.01),LC3和CREB蛋白表达增加(P<0.05),TLR4蛋白表达减少(P<0.05)。抑制CREB表达使灯盏花素治疗的I/R细胞LC3表达降低(P<0.05)。激动TLR4表达使灯盏花素治疗的I/R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能是通过促进CREB表达促进自噬,通过抑制TLR4表达对抗氧化损伤、抑制凋亡、保护内皮细胞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凋亡 内皮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occludin和ZO-1表达以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谭树芬 杨宏英 +2 位作者 李凡 魏向群 李树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37-1440,共4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SC)组织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nula occludens-1(ZO-1)表达以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和未化疗的卵巢癌患者SC组织,用电镜...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SC)组织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nula occludens-1(ZO-1)表达以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和未化疗的卵巢癌患者SC组织,用电镜观察其线粒体超微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癌组织occludin和ZO-1蛋白的表达,并以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为正常对照。结果:SC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呈现巨线粒体,且嵴断裂十分显著;化疗后的SC细胞线粒体肿胀减轻,形态接近正常。SC细胞较正常卵巢上皮细胞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化疗组较未化疗组SC细胞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结论: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低表达可能是SC浆液生成增多和细胞代谢异常的关键所在,而化疗可促进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从而减轻线粒体结构肿胀并改善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紧密连接 线粒体超微结构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乙素上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拮抗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IR损伤 被引量:3
4
作者 黄仙 李晓雪 +2 位作者 喻卓 杨为民 李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2-916,共5页
目的灯盏花乙素(SCU)可拮抗心肌IR损伤,但SCU是否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拮抗IR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尚不清楚。文中探讨SCU在缺氧-复氧(HR)诱导的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损伤中的作用及对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目的灯盏花乙素(SCU)可拮抗心肌IR损伤,但SCU是否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拮抗IR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尚不清楚。文中探讨SCU在缺氧-复氧(HR)诱导的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损伤中的作用及对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HCMEC分别进行正常培养和缺氧12 h-复氧12 h建立IR模型(HR)处理。正常培养条件下,将HCMEC分为正常对照组、DMSO组、SCU 1μmol/L组和SCU 10μmol/L组。给予HCMEC IR损伤处理后,分为空白对照组、HR模型组、HR+DMSO组、HR+SCU 1μmol/L组和HR+SCU 10μmol/L组。将HCMEC与SCU或DMSO预孵育2 h后行HR处理。采用MTT法和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并检测HCMEC的丙二醛(MDA)浓度。Western blot检测p-ERK1/2、ERK2和GAPDH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细胞存活率(100%)比较,SCU 1μmol/L组和SCU 10μmol/L组[(110.40±2.34)%和(122±1.25)%]均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细胞活力(100%)比较,HR模型组[(68.00±4.06)%]下降(P<0.05),与HR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比较,HR+SCU 1μmol/L组和HR+SCU 10μmol/L组[(90.53±3.67)%、(92.04±2.32)%]增加(P<0.05)。锥虫蓝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细胞活力[(90.06±1.85)%]比较,SCU 10μmol/L组[(96.78±2.01)%]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91.83±2.34)%]比较,HR模型组细胞存活率[(73.72±4.91)%]下降(P<0.01),与HR模型组比较,HR+SCU 10μmol/L组细胞存活率[(87.59±2.64)%]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R模型组、HR+DMSO组MDA明显增加(P<0.01);与HR模型组比较,HR+SCU 1μmol/L组和HR+SCU 10μmol/L组MDA含量减少(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R模型组p-ERK1/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HR模型组比较,HR+SCU 10μmol/L组p-ERK1/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 HR损伤导致HCMEC细胞活力下降、MDA增加和p-ERK1/2蛋白表达降低,SCU通过上调p-ERK1/2表达而拮抗HCMEC 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乙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T评价急性肺栓塞对家兔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阮丽波 李树清 金会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5-260,共6页
目的:建立家兔急性肺栓塞(APE)模型,应用64排心电门控CT评价APE对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7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通过自体血栓注入法复制APE模型,分别于APE前及APE后2 h、4 h、8 h行64排双源心电门控CT肺动脉造影(CTPA),... 目的:建立家兔急性肺栓塞(APE)模型,应用64排心电门控CT评价APE对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7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通过自体血栓注入法复制APE模型,分别于APE前及APE后2 h、4 h、8 h行64排双源心电门控CT肺动脉造影(CTPA),通过CT图像重建,应用Volume及View软件计算出APE前后左心室和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R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RVEDV)、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RVESD)及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RVEDD),CT图像寻找肺动脉血栓并与解剖观察对比分析。结果:APE后2 h、4 h及8 h各时点RVEDV、RVESV、RVEDD及RVESD明显增加(P<0.01),LVEDV及LVEDD明显减少(P<0.05),左、右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和RVSV)减少(P<0.05)。64排CT肺动脉成像显示较大的肺动脉血栓表现为偏心充盈缺损,而较小的动脉血栓为肺动脉分支缺损;与解剖比较,发现较大动脉血栓的准确率达100%。结论:家兔APE后右心室明显扩大,左、右心功能均受损,2 h后维持相对稳定。64排双源心电门控CT扫描对于判断APE后心功能障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计算机断层成像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