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虹膜缺损合并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的PAX6基因新突变
1
作者 顾静 易浩安 +5 位作者 查旭 孔艳波 江伟阳 杨芳 李凡 何永蜀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66-971,共6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虹膜缺损合并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的致病基因及遗传方式。方法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方法,2020年2月于云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收集云南汉族先天性虹膜缺损合并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对先证者及其父... 目的探讨先天性虹膜缺损合并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的致病基因及遗传方式。方法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方法,2020年2月于云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收集云南汉族先天性虹膜缺损合并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对先证者及其父母、子女和丈夫进行眼科临床检查及诊断。收集该家系成员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先证者及其丈夫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定位可疑致病基因,采用UGENE进行氨基酸保守性分析;采用MutationTaster预测变异对蛋白翻译的影响;参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对变异位点进行致病性评估。对所有收集样本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确定致病基因及变异位点。结果先证者临床表现为双眼虹膜大部缺损,仅周边部见少量虹膜组织,晶状体皮质及后囊混浊,伴有眼球震颤,眼部检查无其他异常。先证者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PAX6基因第8外显子有1个新的杂合移码变异PAX6:c.415dupA(p.R139fs),发生移码突变的位点在各物种间保守。MutationTaster预测结果显示,该变异位点位于PAX6蛋白高度保守区,变异使蛋白质丧失功能。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评分为PVS1+PM2+PP1,为致病性变异。结合该家系疾病临床表型及Sanger测序分析,显示变异与疾病共分离,表明该变异致病。先证者及子女均患该病,先证者父母表型正常,该变异为新发变异,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论PAX6基因杂合移码突变c.415dupA(p.R139fs)是导致该家系出现先天性虹膜缺损合并先天性白内障的原因,该变异位点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疾病 眼组织缺损 白内障 家系 基因检测 PAX6基因 移码突变 新发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CyclinB1/CDK1复合物表达量与血清及病灶中标志分子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季语祝 陈曦 +2 位作者 谢刚 谢春燕 王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9期2716-2719,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CyclinB1/CDK1复合物表达量与血清及病灶中标志分子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作为食管癌组并采集食管癌病灶组织、癌旁病灶组织及血清标本,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并采集血清...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CyclinB1/CDK1复合物表达量与血清及病灶中标志分子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作为食管癌组并采集食管癌病灶组织、癌旁病灶组织及血清标本,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并采集血清标本。测定食管癌病灶组织、癌旁病灶组织中CyclinB1/CDK1复合物、抑癌基因、侵袭基因的表达量以及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含量。结果:食管癌病灶中CyclinB1、CDK1、E2F-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病灶;食管癌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YFRA21-1、SCC-Ag、CD44v5、Stathmin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志愿者且与食管癌病灶中CyclinB1、CDK1、E2F-1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食管癌病灶中PTEN、Spink8、p21、p18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病灶且与食管癌病灶中CyclinB1、CDK1、E2F-1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食管癌病灶中nestin、β-catenin、Snail、Viment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病灶且与食管癌病灶中CyclinB1、CDK1、E2F-1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食管癌组织中CyclinB1/CDK1复合物的高表达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细胞周期蛋白B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 肿瘤标志物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调控Nrf2信号通路在癫痫中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秦瑞怡 边立功 +5 位作者 钟莲梅 艾青龙 陈鑫月 张如秋 张颖 陆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调控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在癫痫中的抗炎作用及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新机制。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50 mg/kg天麻素治疗组,100 mg/kg天麻素治疗组,200 m... 目的:探讨天麻素调控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在癫痫中的抗炎作用及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新机制。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50 mg/kg天麻素治疗组,100 mg/kg天麻素治疗组,200 mg/kg天麻素治疗组。模型组构建氯化锂-匹罗卡品SD大鼠癫痫模型,治疗组采用天麻素进行干预。Racine分级标准判断模型是否构建成功,免疫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胶质细胞中抗氧化蛋白Nrf2和HO-1表达略有上调,炎症因子iNOS表达显著增加;经天麻素预处理的治疗组小胶质细胞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加,而炎症因子iNOS的表达减少。结论:天麻素可能通过调控Nrf2/HO-1经典抗氧化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iNOS的表达,从而在癫痫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NRF2 癫痫 信号通路 炎症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P2X4受体表达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学智 沈红 +7 位作者 李群 代自超 杨荣强 黄国宾 陈蕊 王芳 宋精玲 华海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8-664,共7页
目的研究P2X4受体在小鼠胶质瘤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16只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肿瘤组、对照组(8只/组),利用小鼠胶质瘤GL261细胞接种于小鼠大脑尾状核,建立小鼠脑胶质瘤模型... 目的研究P2X4受体在小鼠胶质瘤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16只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肿瘤组、对照组(8只/组),利用小鼠胶质瘤GL261细胞接种于小鼠大脑尾状核,建立小鼠脑胶质瘤模型。术后第21天处死小鼠,取荷瘤小鼠及正常小鼠脑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胶质瘤形态,利用免疫荧光检测Iba-1、P2X4受体的表达情况;应用GL261条件培养基将RAW264.7细胞诱导为TAMs,采用RT-qPCR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标志物及P2X4受体在TAMs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检测P2X4受体在TAMs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iRNA P2X4,下调TAMs中P2X4受体的蛋白表达,RT-qPCR、Westernblot检测siRNA P2X4转染后TAMs中IL-1β、IL-18的mRNA及蛋白表达;利用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检测siRNA P2X4转染后TAMs对GL26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荷瘤小鼠脑胶质瘤组织中有较高数量的Iba-1阳性细胞(P<0.0001),且P2X4受体在Iba-1阳性细胞中的表达增高(P=0.001);使用GL261条件培养基刺激RAW264.7细胞转化为TAMs后,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Arg-1、IL-10表达上调(P=0.0001、0.001),M1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iNOS、TNF-α表达也上调(P=0.006、0.001),但以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Arg-1、IL-10表达上调更为显著,同时TAMs中P2X4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水平均增高(P=0.005、0.014)。干扰TAMs中P2X4受体表达引起其IL-1β、IL-18的mRNA(P<0.01)及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5)降低,并抑制TAMs促进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能力(P=0.004、0.017)。结论降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P2X4受体表达可能通过IL-1β、IL-18影响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P2X4受体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对新生鼠缺氧后脑室周围区域谷氨酸清除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虹椿 李霞 +4 位作者 马雪涛 肖婕 牛之瑞 冯雷 李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0-295,共6页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新生大鼠缺氧后脑室周围区域谷氨酸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对出生后1 d的大鼠给予系统性缺氧构建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缺氧后4 h和1 ...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新生大鼠缺氧后脑室周围区域谷氨酸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对出生后1 d的大鼠给予系统性缺氧构建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缺氧后4 h和1 d脑室周围区域谷氨酸水平;Western blot观察该区域EAAT1和EAAT2发育期变化以及EAAT1、EAAT2、Iba-1、IL-1β、TNF-α和TGF-β1蛋白在缺氧后4 h和1 d的动态变化,并同时观察给予米诺环素后对谷氨酸水平及上述蛋白的影响。结果:谷氨酸水平检测发现,缺氧后4 h和1 d,脑室周围区域谷氨酸水平明显上升;给予米诺环素(45 mg/kg)后,谷氨酸水平显著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出生后第1周EAAT1和EAAT2低表达,但在出生后第2周表达显著上升;缺氧后1 d,EAAT1、EAAT2、Iba-1、IL-1β和TGF-β1表达上调;给予米诺环素后能促进EAAT1和TNF-α的表达,但却抑制EAAT2的产生。结论:缺氧后早期,米诺环素能降低脑室周围区域谷氨酸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它选择性调控谷氨酸转运体,而非抑制该区域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脑室周围区域 缺氧 谷氨酸 谷氨酸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参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所致突触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闵颖俊 赵俊雄 +6 位作者 彭行 曾祥菲 颜琳 华海蓉 毛榕榕 金会艳 李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5-392,共8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突触异常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Rice-Vannucci法建立C57BL/6J和CX3CR1GFP转基因小鼠的HIBD模型。用TTC染色、HE染色、Fluoro-Jade B(FJB)染色、体重称量和行为学测试确定HIBD模型建立成功。We...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突触异常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Rice-Vannucci法建立C57BL/6J和CX3CR1GFP转基因小鼠的HIBD模型。用TTC染色、HE染色、Fluoro-Jade B(FJB)染色、体重称量和行为学测试确定HIBD模型建立成功。Western blot检测吞噬相关蛋白和突触相关蛋白在脑内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突触与小胶质细胞的关系。结果:HIBD后,损伤同侧大脑出现神经元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FJB染色结果显示坏死神经元增多;体重和行为学评分降低;吞噬相关蛋白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和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及突触相关蛋白突触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增加,神经元核抗原(NeuN)表达减少;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D11b+细胞在梗死边缘区表达LAMP1和PSD95;共聚焦显微观察证实小胶质细胞在HIBD后表达TREM2,且与突触蛋白(SYP)共定位。结论:HIBD后脑内驻留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被激活,并通过TREM2上调吞噬功能而介导突触丢失,进而在HIBD后的行为异常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吞噬功能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日疟复发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邓爽 邹俊 +2 位作者 李鸾娇 阮永华 杨照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4-1116,1130,共4页
间日疟原虫在世界范围分布广泛,易复发,较恶性疟更难控制和消除。此外,间日疟复发也是疟疾传播的重要途径,复发的相关因素较为复杂,针对复发有多种治疗方案。本文就间日疟复发的机制,相关因素及复发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间日疟 复发 机制 相关因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结合盒蛋白G超家族成员2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建华 江萍 邓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0-833,共4页
肺癌细胞的干性及耐药性是重要的恶性指标。ATP结合盒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 2,ABCG2)是细胞表面的ATP结合盒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依赖ATP可将药物排到细胞外。ABCG2定位于人多种肿瘤细胞的膜上,... 肺癌细胞的干性及耐药性是重要的恶性指标。ATP结合盒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 2,ABCG2)是细胞表面的ATP结合盒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依赖ATP可将药物排到细胞外。ABCG2定位于人多种肿瘤细胞的膜上,它的表达与肿瘤化学治疗多药耐药性紧密相关,目前被认为是肺癌干细胞鉴定的辅助群体标志物。此外,ABCG2的一些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多药耐药性存在显著相关性。该文就最新ABCG2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重点介绍ABCG2基因的表达调控、ABCG2与肺癌干性的关系以及ABCG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以期为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盒蛋白G超家族成员2 肺癌 细胞干性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