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余年来中国地理学史研究路径演变述论
1
作者 孙俊 杨玉玲 +1 位作者 李淼 向家佳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6-976,共11页
中国地理学史研究已历百余年,形成了理解中国地理学“中外异同”“古今之变”2个基本问题的不同研究路径,但学界对此关注较少。文章聚焦代表性文本,探讨其勾连的研究预设、方法论、内容,揭示中国地理学史研究路径及其反映的“中外异同... 中国地理学史研究已历百余年,形成了理解中国地理学“中外异同”“古今之变”2个基本问题的不同研究路径,但学界对此关注较少。文章聚焦代表性文本,探讨其勾连的研究预设、方法论、内容,揭示中国地理学史研究路径及其反映的“中外异同”“古今之变”思考演变。讨论揭示,王庸及其之前的格义、反向格义路径在理解“中外异同”上存在歧论;受王庸的影响,单一化反向格义路径重建了近现代地理学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地理学体系,但存在解释其自主近代化上的叙述障碍;还原路径在批评单一化反向格义基础上,侧重在观念史层面揭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王朝地理学传统;流通研究则在科学知识流通史视角下,揭示以中国为主体的层积式中西地理学碰撞、融合、更新的近代化过程。4种路径尽管各有其特定的观照对象,但批评式层积的演变构型了理解中国地理学史较全面的视角。在多元全球科学史思潮下,中国地理学史研究有必要重新思考“中外异同”“古今之变”2个基本问题的意义与性质,规避中心化框架与话语,强调地理学传统与社会文化情景因应关系,突出知识网络层面的中西地理学流通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路径 地理学近代化 多元全球科学史 中国地理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髓造血微环境探讨砂烫三七对血虚大鼠的补血作用
2
作者 晏乙月 倪婉晔 +4 位作者 赵荣华 黄丰 毛晓健 王亭 周宁娜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2-1679,共8页
目的 探讨砂烫三七对血虚大鼠的补血作用,并与生三七和蒸三七比较。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那唑组(0.054 g/kg)、东阿阿胶组(1.26 g/kg)、生三七组(0.321 g/kg)、蒸三七组(0.306 g/kg)及砂烫三七低、中、高剂量组(0.149、0... 目的 探讨砂烫三七对血虚大鼠的补血作用,并与生三七和蒸三七比较。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那唑组(0.054 g/kg)、东阿阿胶组(1.26 g/kg)、生三七组(0.321 g/kg)、蒸三七组(0.306 g/kg)及砂烫三七低、中、高剂量组(0.149、0.298、0.596 g/kg),每组10只,乙酰苯肼联合环磷酰胺同时灌胃给药建立大鼠血虚模型,各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16 d。记录大鼠体质量和食量,计算脾脏和胸腺指数;检测外周血RBC、WBC数量和Hb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造血相关细胞因子(GM-CSF、IL-6、EPO、INF-γ、TGF-β1)水平;HE染色和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骨髓造血组织容量和功能;Western blot法和RT-qPCR法分别检测肾组织EPO蛋白和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周期和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细胞CD34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砂烫三七组和蒸三七组大鼠体质量和食量增加(P<0.05);砂烫三七组大鼠脾脏指数降低(P<0.05),各给药组胸腺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砂烫三七组和蒸三七组RBC数量升高(P<0.05),各给药组WBC数量升高(P<0.05);砂烫三七组和生三七组骨髓成骨细胞数目增加(P<0.05),砂烫三七组和蒸三七组有核细胞数目增加(P<0.05);砂烫三七组、蒸三七组血清IL-6水平升高,砂烫三七组、生三七组EPO水平升高,各给药组TGF-β1水平降低(P<0.05,P<0.01);砂烫三七组肾组织EPO蛋白表达升高(P<0.05);砂烫三七组和生三七组骨髓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P<0.01),各给药组G2期细胞比例和CD34表达升高(P<0.05,P<0.01);砂烫三七组和蒸三七组骨髓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P<0.01)。结论 砂烫三七、蒸三七和生三七均可改善大鼠血虚,机制可能与调节造血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有关;蒸三七和砂烫三七对血虚的综合改善作用相当且优于生三七,砂烫三七在上调EPO表达、促进红系造血方面优于蒸三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烫三七 生三七 蒸三七 骨髓造血微环境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固乡村脱贫成效,续写振兴实践新篇
3
作者 肖霄 傅菊梅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2期13-15,共3页
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进乡村振兴是体现党在新时代紧紧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新发展格局激活乡村发展潜能,建立健全乡村产业链,不断创新和完善乡村建设基础理论、管理措施,吸引人才回流和提高村民素质等神经末梢的关键问题... 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进乡村振兴是体现党在新时代紧紧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新发展格局激活乡村发展潜能,建立健全乡村产业链,不断创新和完善乡村建设基础理论、管理措施,吸引人才回流和提高村民素质等神经末梢的关键问题。深入落实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以扎实的乡村振兴夯实我国经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党建 人才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探析——以茶文化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潇 《福建茶叶》 2018年第2期377-378,共2页
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学生可以掌握以及熟练运用这门语言。然而,由于语言是文化的组成要素之一,因此完全撇开文化的语言学容易显得苍白以及空洞。虽然如此,大学英语教育仍然存在对英语文化教学不够重视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 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学生可以掌握以及熟练运用这门语言。然而,由于语言是文化的组成要素之一,因此完全撇开文化的语言学容易显得苍白以及空洞。虽然如此,大学英语教育仍然存在对英语文化教学不够重视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目的的实现。对此,本文从语用学这个角度,用语用学的标准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并且,为了使得本次探究更具实际意义,本文特选取茶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在语用视角下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的优化方案,希望最终的建议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能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大学英语 茶文化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思政教育工作机制,把握思政教育工作重点——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5
作者 冉应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接受渠道被拓宽,思维模式被颠覆,思想观念也出现了多元的变化。这种变化,诚然有理想的、理性的、健康的一面,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出现了消极的、非理性的、不科学的一面。
关键词 思政教育工作 网络负面信息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互联网环境下 当代大学生 思想观念 思维模式 接受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视角下大学英语教育融入茶文化的教学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璐 《福建茶叶》 2018年第9期381-381,共1页
现如今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语用教学模式的运用,提高了英语学习水平,为进一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语用视角,本文结合茶文化思想,积极研究了如何将茶文化引入英语教学,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 语用视角 大学英语教学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肿菌侵染下菘蓝生物碱合成机制
7
作者 赵淑丽 李国栋 +3 位作者 张丽琴 赵明智 施建莲 刘家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997,共17页
为探究根肿菌胁迫对菘蓝生物碱及其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该研究对根肿菌侵染后0、7、14、21 d的菘蓝进行病情形态分级、组织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1)接菌后0、7、14、21 d菘蓝根部分别... 为探究根肿菌胁迫对菘蓝生物碱及其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该研究对根肿菌侵染后0、7、14、21 d的菘蓝进行病情形态分级、组织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1)接菌后0、7、14、21 d菘蓝根部分别发展为0级、1级、3级、5级的肿根,并且7 d是皮层入侵的关键时间点。(2)接种根肿菌14 d后,菘蓝叶内可溶性蛋白、丙二醛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并随着接菌时间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3)代谢组学一共检测到161种生物碱,其中吲哚类生物碱数量较多;与未接菌相比,菘蓝接菌后7、14、21 d分别存在16种、17种、39种差异代谢物且各组差异代谢物多富集在生物碱和氨基酸代谢通路。(4)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与未接菌相比,菘蓝接菌后7、14、21 d分别存在2439个、256个、6437个差异表达基因,这3组共同富集到11个生物碱相关的代谢通路;与未接菌相比,接菌后7、14、21 d有9个基因(编码4种酶THS、TAT、YUCCA、ALDH)表达量均上升。该研究结果揭示了芸薹根肿菌与菘蓝之间的互作机制,探究了芸薹根肿菌对吲哚生物碱合成及其关键酶基因的影响,为后期菘蓝根肿病抗性基因及生物碱次生代谢途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根肿菌 抗氧化酶 功能基因 吲哚生物碱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类圆线虫及粪类圆线虫病研究概况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艳梅 张伟琴 +1 位作者 李艳琼 周本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7-1261,1266,共6页
粪类圆线虫是一种机会性致病寄生线虫,幼虫可侵入肺、脑、肝、肾等组织器官引起粪类圆线虫病。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饲养宠物的家庭日益增多,导致粪类圆线虫病的感染机会增加。迄今为止国内有关粪类圆线虫病的研究... 粪类圆线虫是一种机会性致病寄生线虫,幼虫可侵入肺、脑、肝、肾等组织器官引起粪类圆线虫病。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饲养宠物的家庭日益增多,导致粪类圆线虫病的感染机会增加。迄今为止国内有关粪类圆线虫病的研究多局限在病例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而其生物学特性、免疫现象及免疫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涉及甚少。本文对粪类圆线虫的形态学、生活史、致病性、流行病学、免疫学、实验诊断及防治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类圆线虫 粪类圆线虫病 流行病学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燕山 肖石江 +6 位作者 王晓瑞 梁淑敏 高森 普红梅 张磊 吴琼芬 隋启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2,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分析马铃薯产量、经济与农学效益随氮肥用量的变化趋势提出冬马铃薯生产上适宜的氮肥用量范围。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马铃薯生育期随氮肥用量的增...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分析马铃薯产量、经济与农学效益随氮肥用量的变化趋势提出冬马铃薯生产上适宜的氮肥用量范围。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马铃薯生育期随氮肥用量的增加逐渐延长,马铃薯叶面积指数、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和块茎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345 kg/hm^2施氮量时最高,且株高和大薯重高于其他处理。施氮量在0~420 kg/hm2时对马铃薯出苗率影响不大,而施氮量达495 kg/hm^2时出苗率和块茎产量显著降低;施氮效益、施氮纯收入、氮肥产投比和农学效率在施氮量195~345 kg/hm^2时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345 kg/hm^2施氮量时逐渐下降,施氮量为495 kg/hm^2时显著降低。马铃薯产量对氮肥用量的反应通过二次多项式模型分析得出,马铃薯最高产量施氮量和经济最佳施氮量分别为341.7、327.1 kg/hm^2,而最高产量与经济最佳产量二者相差不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膜下滴灌冬马铃薯适宜的氮肥用量应该控制在270~327.1 kg/hm^2之间,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马铃薯 膜下滴灌 氮肥用量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毛细线虫及肝毛细线虫病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艳梅 胡俊杰 +3 位作者 杨艳芬 刘琼 张伟琴 周本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1-654,662,共5页
肝毛细线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和其它哺乳动物肝脏的人兽共患寄生线虫。该虫在野生啮齿类动物群中普遍流行,偶尔感染人体,导致宿主肝脏损伤、肝功能紊乱、肝脏纤维化甚至死亡。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对其形态、生活史... 肝毛细线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和其它哺乳动物肝脏的人兽共患寄生线虫。该虫在野生啮齿类动物群中普遍流行,偶尔感染人体,导致宿主肝脏损伤、肝功能紊乱、肝脏纤维化甚至死亡。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对其形态、生活史、流行病学、病理学、免疫学、诊断及防治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引起对该寄生虫及其所致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毛细线虫 肝毛细线虫病 病理学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3
11
作者 柏琼芝 肖石江 +8 位作者 王晓瑞 刘凌云 高森 邵艳 王鑫 普红梅 梁淑敏 张磊 李燕山 《土壤与作物》 2019年第2期158-165,共8页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举措之一。采用烤烟套种秋马铃薯栽培模式,田间试验采取4种施肥模式:以常规施肥(施用配方肥(N∶P2O5∶K2O=16∶9∶10) 1 500 kg·hm^(-2))为对照,常规施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常规施肥减...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举措之一。采用烤烟套种秋马铃薯栽培模式,田间试验采取4种施肥模式:以常规施肥(施用配方肥(N∶P2O5∶K2O=16∶9∶10) 1 500 kg·hm^(-2))为对照,常规施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常规施肥减量10%配施生物有机肥及常规施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探讨了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可使秋马铃薯块茎形成期提前,生育期缩短;提高秋马铃薯的抗病能力,促进生长,提高秋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常规施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产量和经济效益仅增加5. 3%和3. 6%,而化肥减量10%后配施生物有机肥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增加4. 5%和3. 2%。在兼顾产量、效益和环境等因素下,常规施肥减化肥10%配施生物有机肥,能获得比常规施肥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该施肥方案是适合云南省秋马铃薯生产的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生物有机肥 秋马铃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晓姝 李璠 +3 位作者 曾洪艳 李红娥 袁云 吴春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简称灯盏花素)治疗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MCAO组、MCAO+依达拉奉组、M...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简称灯盏花素)治疗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MCAO组、MCAO+依达拉奉组、MCAO+灯盏花素组、MCAO+依达拉奉+灯盏花素(n=5),应用微创开颅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药物组于术前2 h,术后12、24、36、48、60 h经腹腔注射依达拉奉5 mg/kg,灯盏花素100 mg/kg,依达拉奉+灯盏花素(5 mg/kg+100 mg/kg)。假手术组和MCAO组均给予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1 d、3 d和7 d断头取脑,制备常规石蜡组织切片。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评估大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利用尼氏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变化。采用TUNEL方法显示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在脑缺血大脑皮层中的表达变化。结果:(1)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功能正常;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在不同点显著增高于假手术组(P<0.05);MCAO+依达拉奉+灯盏花素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在10 d、14 d较依达拉奉组、灯盏花素组明显降低,与单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间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2)假手术组大鼠脑缺血大脑皮层尼氏染色和TUNEI检测显示依达拉奉+灯盏花素组各时间点大脑皮层核固缩神经元及凋亡细胞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相比数量明显减少(P<0.01)。(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依达拉奉+灯盏花素组缺血侧大脑皮层Bcl-2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强,Bax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减弱,与单独用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大鼠脑缺血可能通过增强/抑制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值,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增强神经元的抗凋亡作用,对缺血脑组织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依达拉奉 灯盏花素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滇红和紫枝玫瑰精油的出油率和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艳玲 赵雷 +1 位作者 陈宣钦 杨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99-304,共6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安宁八街滇红玫瑰和紫枝玫瑰中提取得到玫瑰精油,滇红玫瑰精油产率为0.125‰;紫枝玫瑰精油产率为0.185‰。两种玫瑰精油的物理性状基本一致。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从滇红和紫枝玫瑰精油中分别鉴定出93个和65...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安宁八街滇红玫瑰和紫枝玫瑰中提取得到玫瑰精油,滇红玫瑰精油产率为0.125‰;紫枝玫瑰精油产率为0.185‰。两种玫瑰精油的物理性状基本一致。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从滇红和紫枝玫瑰精油中分别鉴定出93个和65个组分。滇红玫瑰中各组分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为:烷烃>酚>酯>烯烃>醇>酮>醛酸。紫枝玫瑰中各成分含量从高到低为:烷烃>醇>醛>烯烃>酯>酮>酸。滇红和紫枝玫瑰精油的主要成分均为烷烃类,分别占总精油成分的47.600%和80.083%。滇红中甲基丁香酚的含量较高(18.584%),其作为食品添加香料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红 紫枝玫瑰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_WBSCR17通过调节miR-30a-5p/JAK1轴减轻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化和炎症反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海芸 韩芳 +1 位作者 齐一舟 梅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56-1762,1768,共8页
目的探讨circ_WBSCR17通过调节miR-30a-5p/JAK1轴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化和炎症的影响。方法将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L分为NG组(5.5 mmol/L葡萄糖处理HMCL细胞)、HG组(30 mmol/L葡萄糖处理细胞)、si-NC组(30 mmol/L葡萄糖+转... 目的探讨circ_WBSCR17通过调节miR-30a-5p/JAK1轴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化和炎症的影响。方法将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L分为NG组(5.5 mmol/L葡萄糖处理HMCL细胞)、HG组(30 mmol/L葡萄糖处理细胞)、si-NC组(30 mmol/L葡萄糖+转染si-NC)、si-circ_WBSCR17组(30 mmol/L葡萄糖+转染si-circ_WBSCR17)、si-circ_WBSCR17+inhibitor-NC组(30 mmol/L葡萄糖+si-circ_WBSCR17和inhibitor-NC共转染)、si-circ_WBSCR17+miR-30a-5p inhibitor组(30 mmol/L葡萄糖+si-circ_WBSCR17和miR-30a-5p inhibitor共转染);RT-qPCR检测细胞中circ_WBSCR17、miR-30a-5p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JAK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ax、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检测circ_WBSCR17的分布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别验证circ_WBSCR17和miR-30a-5p、JAK1的关系。结果与NG组比较,HG组HMCL细胞增殖能力降低,TNF-α、IL-6和IL-8水平、p-JAK1/JAK1、p-STAT1/STAT1、p-STAT3/STAT3、Bax、TGF-β1、FN、collagenIV、α-SMA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HG组和si-NC组比较,si-circ_WBSCR17组HMCL细胞中miR-30a-5p表达、OD450值、PCNA表达升高,TNF-α、IL-6和IL-8水平、circ_WBSCR17、p-JAK1/JAK1、p-STAT1/STAT1、p-STAT3/STAT3、Bax、TGF-β1、FN、collagenIV、α-SMA表达降低(P<0.05);抑制miR-30a-5p减弱了敲低circ_WBSCR17对HMCL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增强了细胞凋亡、细胞纤维化和炎症反应;FISH实验证实circ_WBSCR17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circ_WBSCR17、JAK1与miR-30a-5p存在靶向调控关系。结论敲低circ_WBSCR17可通过调节miR-30a-5p/JAK1轴,进而减轻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化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_WBSCR17 miR-30a-5p JAK1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纤维化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在肉类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凤 邱发明 邱扬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19,共5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改善家畜的生长性能和产品质量。但关于它们对畜牧业生产影响的研究有限。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有助于改善应激条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在正常情况下对生长性能的影响一般有限。此外,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改善家畜的生长性能和产品质量。但关于它们对畜牧业生产影响的研究有限。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有助于改善应激条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在正常情况下对生长性能的影响一般有限。此外,黄酮类化合物有利于改善肉类脂肪酸组成,提高肉类氧化稳定性。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实际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子皮对鸡蛋蛋黄氧化稳定性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凤 邱发明 邱扬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0-34,共5页
文章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橙子皮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378只产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2只鸡(分别饲养在126个重复鸡笼中,每笼饲养3只母鸡),其中对照组饲喂无橙子皮的基础日粮,试验1组... 文章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橙子皮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378只产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2只鸡(分别饲养在126个重复鸡笼中,每笼饲养3只母鸡),其中对照组饲喂无橙子皮的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含9%橙子皮的日粮,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8g/kg橙皮素和0.005g柚皮苷,3组试验日粮为等氮、等能量日粮,试验共开展30d。试验结束后测定鸡蛋的氧化稳定性,以每克蛋黄中丙二醛(ng)的含量表示,并测定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参数。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橙子皮的饲粮对新鲜和贮藏30d和90d鸡蛋的氧化稳定性均有改善(P<0.05)。蛋鸡饲喂橙子皮日粮10d显著提高蛋黄氧化稳定性(P<0.05),延长鸡蛋货架期。与对照组和橙皮素组相比,日粮添加橙子皮显著降低蛋鸡采食量和产蛋率(P<0.05),显著提高料蛋比(P<0.05),采食量的降低可能是由于橙子皮适口性较差,不仅对产蛋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导致蛋品质参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用橙子皮饲喂蛋鸡产出的鸡蛋更轻,蛋壳百分比、厚度和强度更低,蛋黄颜色变浅(P<0.05)。综上所述,蛋鸡日粮添加9%橙子皮可显著提高鸡蛋新鲜度和贮藏氧化稳定性,但对蛋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有一定负面影响,这种不利影响是由于适口性差使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供应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子皮 蛋鸡 产蛋性能 蛋品质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定鸡肠黏膜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锦玲 陈媛 +6 位作者 李云蓉 彭洁 李石友 李文贵 柴俊 卢志远 张以芳 《养殖与饲料》 2017年第5期4-8,共5页
为进一步挖掘益生菌资源,从武定鸡黏膜分离鸡源乳酸菌,共分离到20株乳酸菌,分别命名为LacC1~LacC20。根据培养特性、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方法等鉴定为7个种。并通过乳酸菌益生特性试验筛选出3株优良菌株,进行雏鸡饲喂试... 为进一步挖掘益生菌资源,从武定鸡黏膜分离鸡源乳酸菌,共分离到20株乳酸菌,分别命名为LacC1~LacC20。根据培养特性、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方法等鉴定为7个种。并通过乳酸菌益生特性试验筛选出3株优良菌株,进行雏鸡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雏鸡的饮水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明显增加武定鸡的日增重、法氏囊和脾脏等免疫器官的重量和鸡群肠道中乳酸菌含量,提高鸡免疫器官指数和外周淋巴细胞指数SI,降低料肉比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定鸡 乳酸菌 分离鉴定 16s-rRNA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糯竹组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单妍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2期71-75,共5页
研究不同浓度的6-BA、不同激素种类、不同外植体、不同元素和不同土壤基质对组培试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1mg/L的6-BA的种子发芽率最高;最适合的香糯竹外植体为半年生播种苗枝条;KH_2PO_4对于黄化苗的处理效果较显著,适合采用;移栽... 研究不同浓度的6-BA、不同激素种类、不同外植体、不同元素和不同土壤基质对组培试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1mg/L的6-BA的种子发芽率最高;最适合的香糯竹外植体为半年生播种苗枝条;KH_2PO_4对于黄化苗的处理效果较显著,适合采用;移栽适宜的土壤基质为泥炭+红土+珍珠岩的混合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糯竹 组织培养 外植体 黄化苗 组培苗 种子发芽率 土壤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产8个竹种种子品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宏超 单妍 +1 位作者 张艳 谭汝强 《世界竹藤通讯》 2017年第2期29-34,共6页
对外国产3个属8种竹子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形态特征指标和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病虫害感染度、含水量、发芽率等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带壳颖果形状多为圆锥形、纺锤形,颜色以褐色、黄褐色、灰褐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 对外国产3个属8种竹子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形态特征指标和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病虫害感染度、含水量、发芽率等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带壳颖果形状多为圆锥形、纺锤形,颜色以褐色、黄褐色、灰褐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为9~11 mm和1~4 mm;去壳颖果长度和直径分别为8~15 mm和1~3 mm;颖果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病虫害感染程度、实验室发芽率、温室发芽率分别为10~70g、70%~93%、0%~15%、7%~8%、40%~75%、70%~95%。2)带壳坚颖果的形状一般为卵圆形,颜色多以灰褐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为5~8 mm和2~5 mm;去壳坚颖果长度为4~8 mm,直径为2~4 mm;坚颖果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病虫害感染程度、实验室发芽率、温室发芽率分别为10~35g、85%~89%、6%~9%、0%、15%~50%,25%~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种 种子 形态特征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猪源乳酸杆菌的筛选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锦玲 黄翠琴 +5 位作者 陈媛 李云蓉 李石友 李文贵 张以芳 柴俊 《养殖与饲料》 2017年第6期3-7,共5页
为进一步开发猪源益生菌资源,从昆明屠宰场猪小肠样品中分离纯化出25株乳酸菌,经过表型鉴定和16S-r RNA鉴定均为乳酸杆菌,包括6个菌种。经过抗逆性环境分析筛选获得一株敏捷乳杆菌,其生长性能好、耐酸耐胆盐能力强、肠黏附效果好,适合... 为进一步开发猪源益生菌资源,从昆明屠宰场猪小肠样品中分离纯化出25株乳酸菌,经过表型鉴定和16S-r RNA鉴定均为乳酸杆菌,包括6个菌种。经过抗逆性环境分析筛选获得一株敏捷乳杆菌,其生长性能好、耐酸耐胆盐能力强、肠黏附效果好,适合作为益生菌制剂的候选菌种。将该菌种应用于仔猪生产,能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腹泻发生,对仔猪生产性能上产生有益影响;能提高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细胞因子水平和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分离鉴定 益生特性 动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