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恒古骨伤愈合剂对骨折树鼩血液生理和脏器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吴超 唐薇 +4 位作者 赵宏斌 李进涛 角建林 袁鑫 郑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评价恒古骨伤愈合剂对去势树鼩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的血液生理指标和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树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和模型组树鼩切除双侧卵巢6个月证实骨质疏松后再造成胫骨骨折。于骨折次日起,治疗组用恒... 目的评价恒古骨伤愈合剂对去势树鼩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的血液生理指标和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树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和模型组树鼩切除双侧卵巢6个月证实骨质疏松后再造成胫骨骨折。于骨折次日起,治疗组用恒古骨伤愈合剂灌胃,每两天1次;模型组和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3个月后,检测各组树鼩血液生理指标和脏器系数。结果在16项血液生理指标中,模型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单核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也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单核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显著升高(P<0.01),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以及白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脾脏系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树鼩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去卵巢 骨质疏松性骨折 树鼩 免疫力 恒古骨伤愈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亚种树鼩实验性酒精肝损伤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进涛 马怡 +8 位作者 郑红 角建林 何保丽 唐莹 徐天勇 张钰雯 胡艳丽 李文贵 毕保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5-1161,共7页
【目的】为了探讨酒精对滇西亚种树鼩肝脏的影响。【方法】试验将40只滇西亚种树鼩随机分为酒精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试验树鼩灌服15 d时,灌服供试品后1 h、2 h、3 h、12 h时心脏采血EDTA-K2抗凝后测定血液中乙醇浓度。分别在灌服30 d、... 【目的】为了探讨酒精对滇西亚种树鼩肝脏的影响。【方法】试验将40只滇西亚种树鼩随机分为酒精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试验树鼩灌服15 d时,灌服供试品后1 h、2 h、3 h、12 h时心脏采血EDTA-K2抗凝后测定血液中乙醇浓度。分别在灌服30 d、60 d和90 d时,禁食12 h心脏采血分离血清后测定肝功能生化指标,数据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树鼩灌服供试品后30 d、60 d、90 d时分别取肝脏使用分析天平称量、计算肝指数并作HE染色、Masson染色镜检和电镜观察。【结果】酒精组树鼩灌服酒精后1 h、2 h、3 h、12 h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分别为153.94±11.25、165.84±7.10、153.81±5.15、0 mg/d L,对照组树鼩血液中乙醇浓度均为0 mg/d L。酒精组树鼩30 d和90 d时测定的ALT(181.65±39.86 U/L和124.15±31.24 U/L)显著高于对照组(79.73±10.71 U/L)(P<0.05),酒精组树鼩90 d测定的AST(234.92±13.76 U/L)显著高于对照组(200.10±20.08 U/L)(P<0.05)。酒精组树鼩30 d、60 d、90 d肝指数(0.045 2±0.015 4、0.045 5±0.019 8、0.042 3±0.007 4)与对照组(0.042 7±0.008 9)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E染色镜检和电镜观察到酒精组树鼩60 d和90 d时肝细胞出现了病理变化。【结论】酒精对树鼩的肝脏能够产生毒性损伤作用,树鼩灌服酒精后血液中乙醇浓度出现高峰时间点与人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滇西亚种树朐 肝脏 血液乙醇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大肠内容物细菌的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郭玉倩 角建林 +3 位作者 袁鑫 吴超 王利梅 郑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3,32,共8页
目的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树鼩大肠细菌的结构与组成。方法采集3只雄性树鼩大肠内容物,用细菌16Sr DNA通用引物扩增V3~V4区,采用Illumina PE250平台测序。结果共获得160 157条有效序列,聚类后得437个运算分类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 目的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树鼩大肠细菌的结构与组成。方法采集3只雄性树鼩大肠内容物,用细菌16Sr DNA通用引物扩增V3~V4区,采用Illumina PE250平台测序。结果共获得160 157条有效序列,聚类后得437个运算分类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树鼩大肠中的细菌有9个门、19个纲、37个目、68个科、137个属和194个种。其中,(1)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最高,分别为63.30%和28.52%;(2)优势纲是芽孢杆菌纲和γ-变形菌纲(51.46%、28.02%);(3)乳杆菌目和肠杆菌目的丰度最高,为45.33%和27.51%;(4)优势科是乳杆菌科(35.30%)和肠杆菌科(27.51%);(5)乳杆菌属和埃希氏菌属为优势属(35.30%、27.49%);(6)在种的水平,可培养细菌的丰度为37.10%,未分类细菌27.69%,不可培养细菌35.21%。可培养细菌中,唾液链球菌的丰度最高(26.66%)。在丰度最高的20个种中,8种细菌(40%)未分类,为以往未被发现的新种。个体间细菌群落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树鼩大肠内容物中的细菌组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还有许多未被分类鉴定且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大肠细菌 ILLUMINA PE250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催产素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雅范 韩毅 +2 位作者 邸畅 李国萍 陈绍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4471-4475,4487,共6页
背景 慢性疼痛是最为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而各种镇痛策略及相关机制的探索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催产素是一种可由自身产生的神经递质,其除了具有使妊娠末期子宫收缩和促进哺乳期排乳的作用外,其在镇痛方面的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背景 慢性疼痛是最为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而各种镇痛策略及相关机制的探索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催产素是一种可由自身产生的神经递质,其除了具有使妊娠末期子宫收缩和促进哺乳期排乳的作用外,其在镇痛方面的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的 探究外源性催产素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镇痛作用.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1月,将40只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8只)后进行造模.对照组(NOR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INF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安慰治疗组(NS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随后即刻腹腔注射0.9% 氯化钠溶液;催产素治疗组(OT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随后即刻腹腔注射催产素;阳性对照组(ASP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随后即刻腹腔注射阿司匹林.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造模成功,无死亡及特殊损伤情况.5组大鼠在造模4 h后进行相关检测.采用热板实验、压板试验检测热板潜伏时间(HPL)、后足缩足潜伏期(HWL).测量造模前、造模4 h后后足周长,并计算后足肿胀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催产素、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炎性组织PGE2水平.结果 造模4 h后,INF组、NS组、OT组、ASP组大鼠HPL、HWL均短于NOR组(P<0.05);OT组、ASP组大鼠HPL、HWL长于INF组、NS组(P<0.05).INF组、NS组、OT组、ASP组大鼠造模4 h后HPL、HWL均短于本组造模前(P<0.05).造模4 h后,INF组、NS组、OT组、ASP组大鼠后足周长长于NOR组(P<0.05);OT组、ASP组大鼠后足周长短于INF组、NS组(P<0.05).OT组、ASP组大鼠后足肿胀程度小于INF组、NS组(P<0.05).INF组、NS组大鼠外周血血清催产素、PGE2水平及炎性组织PGE2水平高于NOR组(P<0.05).结论 外源性催产素镇痛作用明显,其能降低外周血和炎性组织中PGE2水平,缓解炎性部位的肿胀程度,说明其可能通过抗炎和减少致痛因子而在周围神经系统发挥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镇痛 催产素 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半乳糖增加树鼩肠道IL-18的表达及肠道菌群失调 被引量:4
5
作者 郭玉倩 陆姜利 +3 位作者 角建林 曾跃勤 梁张 郑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55,共6页
目的分析D-半乳糖作用下,树鼩肠组织IL-18的表达和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方法 10只雄性树鼩随机分为正常组和D-半乳糖组(n=5)。处理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0. 6 g/kg) 8周;正常组按相同操作注射生理盐水。分离回肠、盲肠和结肠并收集其内容... 目的分析D-半乳糖作用下,树鼩肠组织IL-18的表达和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方法 10只雄性树鼩随机分为正常组和D-半乳糖组(n=5)。处理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0. 6 g/kg) 8周;正常组按相同操作注射生理盐水。分离回肠、盲肠和结肠并收集其内容物,免疫组化检测IL-18表达情况;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肠内容物细菌DNA序列。结果 D-半乳糖组的回肠、盲肠和结肠的IL-18表达均显著性升高(P<0. 05)。D-半乳糖组盲肠、结肠的肠杆菌科和结肠气单胞菌科丰度显著性升高;结肠双歧杆菌科丰度下降。结论 D-半乳糖增加肠道炎症因子IL-18表达和肠道菌群紊乱,推测树鼩肠道菌群失调引起IL-18表达升高,促进肠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8 炎症 肠道菌群 D-半乳糖 树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半乳糖与L-谷氨酸诱导树鼩肝组织损伤
6
作者 陆姜利 郭玉倩 +3 位作者 钱忠义 角建林 梁张 郑红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的探究D-半乳糖与L-谷氨酸对树鼩肝组织损伤及机制。方法雄性树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组)、D-半乳糖组(D组)、L-谷氨酸组(G组)、D-半乳糖组+L-谷氨酸组(D+G组),每周称量体重、计算存活率。给药8周后,心脏采血处死树鼩,4%多聚甲醛灌... 目的探究D-半乳糖与L-谷氨酸对树鼩肝组织损伤及机制。方法雄性树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组)、D-半乳糖组(D组)、L-谷氨酸组(G组)、D-半乳糖组+L-谷氨酸组(D+G组),每周称量体重、计算存活率。给药8周后,心脏采血处死树鼩,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肝,进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LR2、NF-κB和P-gp表达。结果相对于第1周,第8周D+G组树鼩体重下降。G组、D组、D+G组生存率下降,肝细胞变性、水肿、坏死、炎性细胞浸润、中央静脉、门静脉、分支胆管扩张,其中D+G组最严重。相对于CT组,D组、G组和D+G组的TLR2(P<0.05)、NF-κB(P<0.01)和P-gp(P<0.01)表达均升高;在3个处理组中,D+G组的TLR2(P<0.05)、NF-κB(P<0.01)和P-gp(P<0.01)表达显著高于D组和G组。结论D-半乳糖、L-谷氨酸单独或联合给药均可引起树鼩肝组织损伤,联合给药损伤更严重。其机制可能涉及TLR2/NF-κB通路激活,同时P-糖蛋白代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组织损伤 L-谷氨酸 D-半乳糖 TLR2/NF-κB信号途径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古骨伤愈合剂对db/db小鼠的降血糖和改善肠道菌群作用研究
7
作者 邓绍友 赵玉兰 +4 位作者 王佩锦 李蓉 赵宏斌 角建林 郑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33,共6页
目的 探索恒古骨伤愈合剂对db/db小鼠血糖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组;灌胃给药12周后,检测空腹血糖、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含量,使用16S rDNA技术分析小鼠肠... 目的 探索恒古骨伤愈合剂对db/db小鼠血糖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组;灌胃给药12周后,检测空腹血糖、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含量,使用16S rDNA技术分析小鼠肠内容物菌群变化及预测菌群功能。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恒古骨伤愈合剂降低db/db小鼠空腹血糖(P<0.01)、血清糖化血红蛋白(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P<0.01),升高胰岛素含量(P<0.01);恒古骨伤愈合剂增加db/db小鼠盲结肠有益菌丰度,降低害菌丰度,其中马文氏菌属的丰度显著升高(P<0.01);恒古骨伤愈合剂抑制了db/db小鼠菌群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鞘脂代谢、半乳糖代谢的降低及赖氨酸降解、硫中继系统、丙酸代谢的升高(P<0.05)。结论 恒古骨伤愈合剂具有降血糖功效和调节db/db小鼠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古骨伤愈合剂 降血糖性能 肠道菌群 16S rDNA技术 DB/DB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