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常激活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通过上调周期蛋白D1表达促进肾透明细胞癌增殖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巧 白宏刚 +6 位作者 杨哲 韩巧巧 易子寒 蒋露 杨雨叶 况应敏 朱月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0-599,共10页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 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为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酶。研究表明,G6PD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G6PD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却鲜有报...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 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为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酶。研究表明,G6PD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G6PD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TCGA数据分析发现,G6PD在肾透明细胞癌TNMⅢ/Ⅳ期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患者的性别、原发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病灶一侧的偏重性、病理分级以及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并且,G6PD异常激活有可能成为评价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分子。细胞系检测结果提示,与对照293T细胞及恶性程度较低的786-O细胞相比,恶性程度较高的Caki-1细胞中的G6PD表达及活性明显增加。基因稳定转染结合CCK8分析结果显示,G6PD过表达或异常激活可显著提高293T及786-O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促进786-O细胞中周期蛋白D1基因表达上调。综上,本研究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和稳定细胞系检测及CCK8分析,结果显示,G6PD在肾透明细胞癌中异常激活,并可上调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肾透明细胞癌分子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肾透明细胞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体外敏感性检测和K-1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张艳梅 吴艳瑞 +8 位作者 胡月 王丽琼 阮永华 马宁 李思熳 王颖娜 贾丹丹 向征 杨照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研究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抗药机制。方法收集分离自2008—2010年中缅边境确诊为恶性疟病人体内的疟原虫,共34株,进行体外培养;提取原虫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PF3D7-1343700(K-13)基因,对目标基因进... 目的研究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抗药机制。方法收集分离自2008—2010年中缅边境确诊为恶性疟病人体内的疟原虫,共34株,进行体外培养;提取原虫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PF3D7-1343700(K-13)基因,对目标基因进行全基因测序,检测K-13基因变异情况;依据基因有无变异分为两组,对比两个组别疟原虫对3种抗疟药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e,DHA)和青蒿素(artemisinin,ART)的半效抑虫浓度(IC50值),并与野生株3D7做对比;随后将这些疟原虫在环状体时期暴露于大剂量的DHA下,6h后洗尽药物,再经过66h培养后涂片,计算生存率(RSA),比较变异株和非变异株之间有无差异。结果检测发现疟原虫K13基因存在137-142位点NN插入(占82.4%),另有E252Q、F446I、C469Y、R539T、P553L、P574L、H719N位点突变,均伴有NN插入,其中F446I(占44.1%)。病人株的IC50值和野生株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病人株的RSA高于野生株(P<0.05);有K13基因变异组和无变异组对AS、DHA、ART的IC50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有基因变异组的RSA高于无基因变异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发现K-13基因变异与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抗药性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青蒿素类药物 耐药机制 PF3D7_13437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辅酶A羧化酶1通过调控CyclinD1/CDK4影响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5
3
作者 程婧 倪月莉 +9 位作者 AGBANA Yannick Luther 云芳 杨晖 赵雷 李小渝 张雪丹 张巧 杨哲 况应敏 朱月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3-751,共9页
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etyl-CoA carboxylase1,ACC1)是脂肪酸合成途径的限速酶。ACC1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和癌症密切相关。然而,ACC1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的作用及机制却未见报道。本研究以肾透明细胞癌7... 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etyl-CoA carboxylase1,ACC1)是脂肪酸合成途径的限速酶。ACC1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和癌症密切相关。然而,ACC1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的作用及机制却未见报道。本研究以肾透明细胞癌786-O和Caki-1细胞为对象,探讨ACC1异常表达对肾透明细胞癌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首先通过红油-O-染色发现,相比HK2(human kidney-2)细胞,786-O和Caki-1细胞中的脂肪含量明显增加。检索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ACC1的蛋白质水平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P<0.001)。由分期分级分析发现,临床TNM各期的ACC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ACC1表达水平越高,病理分级越高。而ACC1的mRNA水平高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病人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HK2细胞相比,在786-O和Caki-1细胞中,ACC1的表达明显增加。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ACC1敲低的稳转细胞株,由红油-O-染色结果显示,ACC1敲低可显著降低786-O和Caki-1细胞的脂肪含量。CCK-8和平板克隆结果显示,ACC1低表达可显著降低786-O和Caki-1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周期结果显示,ACC1敲低可使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并且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和CDK4表达。以上结果表明,ACC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异常高表达,并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蛋白D1和CDK4表达调控细胞周期进程,促进肿瘤增殖,提示不良预后,ACC1有望成为ccRCC干预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辅酶A羧化酶1 脂代谢 肾透明细胞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Hep3B细胞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表达水平对凋亡素诱导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彭传梅 崔映波 +3 位作者 童淑芬 梁蕾蕾 李小洁 狄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1-265,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肝癌HepB3细胞中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水平对凋亡素诱导凋亡效率的影响,为研究凋亡素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定制合成CIP2A特异性siRNA,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A-Apoptin。以pcDNA3... 目的:探讨肝癌HepB3细胞中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水平对凋亡素诱导凋亡效率的影响,为研究凋亡素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定制合成CIP2A特异性siRNA,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A-Apoptin。以pcDNA3-HA-Apoptin和CIP2AsiRNA共转染HepB3细胞作为实验组,转染pcDNA3-HA-Apoptin和CIP2Ascrambled siRNA的HepB3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转染pcDNA3和CIP2AsiRNA的HepB3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转染pcDNA3和CIP2Ascrambled siRNA的HepB3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epB3细胞中CIP2A和HA-Apoptin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epB3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HA-Apoptin在HepB3细胞核、质分布。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epB3细胞内中CIP2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01);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epB3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法检测,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A-Apoptin在HepB3细胞质内的分布增多。结论:肝癌HepB3细胞中CIP2A表达水平下调降低了凋亡素诱导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 凋亡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白紫元 张巧 杨哲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54-1561,共8页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复杂的肿瘤代谢重编程更新、更全面的认识。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 protein-1,GLUT-1)在不同肿瘤细胞的质膜上有不同程度的过度表达,过表达的GLUT-1会使肿瘤细胞摄入更多的葡...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复杂的肿瘤代谢重编程更新、更全面的认识。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 protein-1,GLUT-1)在不同肿瘤细胞的质膜上有不同程度的过度表达,过表达的GLUT-1会使肿瘤细胞摄入更多的葡萄糖以重编程细胞的代谢模式,。同时,对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在肿瘤中GLUT-1的调节是近年来关注的重点,目前,已报道的上游调控因子主要有PTEN基因编码的蛋白质(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GLUT-1还会通过影响p53和细胞致瘤基因(cellular-myelocytomatosis viral oncogene,c-Myc)通路等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GLUT-1的结构与功能、在肿瘤代谢重编程中通过转运不同底物对肿瘤的影响、GLUT-1的调节和目前针对GLUT-1的治疗等。同时,阐述了GLUT-1与肿瘤代谢重编程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抗肿瘤机制研究以及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肿瘤代谢重编程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h3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俊东 崔勇 +4 位作者 王建国 李虎 代金灿 马厚营 李树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83-2786,I0004,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3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人参皂苷Rh3预处理低、中和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利多卡因干预组,低、...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3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人参皂苷Rh3预处理低、中和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利多卡因干预组,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于术前7 d给予人参皂苷Rh3药4、8和16 mg/(kg·d)预处理,干预组给予利多卡因8 mg/(kg·d)注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处死大鼠,试剂盒检测血清中LDH、CK、SOD和MDA,HE染色检测心肌病理学、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特点,最后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血清LDH、CK和MDA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SO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人参皂苷Rh3预处理后,低中高剂量组LDH、CK和MDA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SOD明显高于再灌注损伤组(P<0.05);HE染色和TUNEL荧光染色可见,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完整光滑,细胞核大小均一,凋亡蛋白分泌较少,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有明显损伤,同时细胞核明显破裂,人参皂苷和利多卡因组损伤程度和细胞核破损程度无缺血再灌注组严重;缺血再灌注组Bcl-2与Bax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人参皂苷Rh3低、中和高剂量组以及利多卡因干预组Bcl-2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而Bax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预先给予人参皂苷Rh3注射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能够促进氧自由基减少,上调心肌细胞相关凋亡蛋白Bcl-2以及抑制Bax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凋亡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