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性化牙骨支持式截骨导板在双侧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立冬 马文 +5 位作者 付帅 张长彬 崔庆赢 彭灿邦 陈雅琦 黎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牙骨支持式截骨导板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O)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需行BSSO的牙颌面畸形患者24例(48侧)。行颌面部CT扫描,激光扫描石膏模型建立三维模型。数字化技术制作下颌骨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及前缘... 目的:探讨个性化牙骨支持式截骨导板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O)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需行BSSO的牙颌面畸形患者24例(48侧)。行颌面部CT扫描,激光扫描石膏模型建立三维模型。数字化技术制作下颌骨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及前缘矢状骨切口截骨导板。48侧手术由同一医师术中随机使用(27侧)或不使用导板(21侧)完成,并对完成下颌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及前缘矢状骨切口(向前约1 cm)的时间进行记录。术后CT复查,按照lingual split scale(LSS)分类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导板组和非导板组完成下颌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及下颌升支前缘矢状骨切口(往前约1 cm)的时间分别为(125.67±2.23)s和(141.15±3.69)s(P<0.05)。使用截骨导板后下颌骨按照Hunsuck标准截骨线劈开的概率由42.86%上升至66.67%,截骨线经过下颌神经管的概率从33.33%下降到7.41%。并且使用截骨导板避免了截骨线LSS4类的发生。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截骨导板的使用影响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裂开方式(P<0.05)。结论:个性化牙骨支持式截骨导板在BSSO中能够帮助医师更好更快的完成截骨,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骨支持式手术导板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计算机辅助技术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影像组学在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聂根定 梁燕 +2 位作者 王立冬 马文 黎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CBCT影像组学特征在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经病理学诊断的颌骨囊性病变的患者CBCT资料(包括成釉细胞瘤45例、牙源性颌骨囊肿59例)。勾画病变区域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特征筛选建立影像... 目的:探讨CBCT影像组学特征在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经病理学诊断的颌骨囊性病变的患者CBCT资料(包括成釉细胞瘤45例、牙源性颌骨囊肿59例)。勾画病变区域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特征筛选建立影像组学标签,构建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逻辑回归分类器模型;结合常规影像学特征建立综合模型。分别用训练集、验证集数据进行训练和评价,以曲线下面积(AUC值)、准确率(ACC)评价模型的诊断性能。结果:利用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3种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准确率均为81.3%,AUC值分别为0.849(95%CI:0.707~0.991)、0.865(95%CI:0.734~0.996)和0.849(95%CI:0.703~0.995),结合常规影像学特征后的准确率分别为81.3%,81.3%和84.4%,AUC分别为0.877(95%CI:0.751~1.000)、0.873(95%CI:0.747~0.999)和0.889(95%CI:0.765~1.000)。无论在3种模型之间或影像组学模型与综合模型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CBCT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在成釉细胞瘤术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可用于辅助诊断成釉细胞瘤,指导治疗计划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牙源性颌骨囊肿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