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体旁路——β因子测定在口腔颌面肿瘤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卢晓宁 王模堂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3-156,共4页
借用贝克曼免疫化学系统(Beckman-ICSⅡ),对口腔颌面患者恶性肿瘤66例、良性肿瘤29例及正常人89例血清β因子含量(g/L)测定,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β因子含量测定有助于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与鉴别(恶性、良性肿瘤及正常人之间)和预... 借用贝克曼免疫化学系统(Beckman-ICSⅡ),对口腔颌面患者恶性肿瘤66例、良性肿瘤29例及正常人89例血清β因子含量(g/L)测定,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β因子含量测定有助于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与鉴别(恶性、良性肿瘤及正常人之间)和预后估计((?)癌伴有颈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恶性肿瘤术后复发与无复发之间),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均是颇有价值的参考资料。ICS-Ⅱ快速准确,方便易行,能同时定量体液多种蛋白含量,利于推广应用,是研究测定临床诊断与治疗多种生化免疫指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β因子 口腔肿瘤 颌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1转染腺样囊性癌细胞及其增殖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文 温玉明 +2 位作者 王力红 杨湛 张瑞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考察nm2 3_h1导入腺样囊性癌细胞 (ACC_M)后对其体内、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nm2 3_h1转染ACC_M细胞 ,体外培养并用G4 18培养基筛选 ,体外观察转染组生长情况 ,并用细胞爬片免疫组化ABC法染色Ki... 目的 考察nm2 3_h1导入腺样囊性癌细胞 (ACC_M)后对其体内、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nm2 3_h1转染ACC_M细胞 ,体外培养并用G4 18培养基筛选 ,体外观察转染组生长情况 ,并用细胞爬片免疫组化ABC法染色Ki6 7单克隆抗体 ;将nm2 3_h1阳性表达的ACC_M植入 10只裸鼠皮下 ,同时以未转染的ACC_M作对照 ,观察肿瘤大小。 4周后处死动物 ,获取标本 ,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研究Ki6 7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对转染组和非转染组的移植瘤进行细胞周期时相分析。结果 体外培养转染组细胞生长较未转染组慢 ,这种趋势随着转染组传代次数的增加而更加明显 ,Ki6 7呈阳性表达 ,未转染组Ki6 7呈部分阳性表达 ;转染组ACC_M体内移植瘤早期 (2周 )生长缓慢 ,2周后生长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细胞周期时相分析结果与之一致。组织切片显示瘤体Ki6 7,nm2 3_h1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nm2 3_h1的导入可能对ACC_M细胞增殖具有短时间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转染 腺样囊性癌细胞 增殖能力 ACC-M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