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皂苷Rg_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部位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兰鸥 詹合琴 +3 位作者 闫俊岭 蔡文锋 吴进平 杨克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9-224,245,共7页
本文探讨三七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部位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阳性蛋白的含量和阳性神经元数目是否具有上调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三七皂苷Rg1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 本文探讨三七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部位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阳性蛋白的含量和阳性神经元数目是否具有上调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三七皂苷Rg1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脑缺血的神经缺失症状,并能上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部位的BDNF阳性蛋白的含量和阳性神经元数量(P<0.05);与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1 mg/kg)相比,用药7 d时,Rg1中剂量组(100 mg/kg)在改善脑缺血的神经缺失症状以及上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部位的BDNF阳性蛋白的含量和阳性神经元数量方面,作用上强于尼莫地平(P<0.05)。三七皂苷Rg1能上调BDNF阳性蛋白的表达,通过BDNF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所起的保护作用,从而发挥其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这可能是三七皂苷Rg1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RG1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BDNF 上调作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Rg_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BDNF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闫俊岭 王云波 +3 位作者 杨克红 张华献 卢珊珊 吴兰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26-1828,共3页
关键词 三七皂苷RG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BDNFmRNA 海马 上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常规运动试验中以时域法微伏级T波电交替筛查冠心病的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蒲里津 罗海芸 +5 位作者 汤亚明 郭涛 杨军 李淑敏 王钰 赵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在常规运动试验中以时域法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筛查冠心病的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52例为冠心病组。对照组为非冠心病者共140例。采用美国GEMarquette Case 800系统MTWA分析程序以时域法连续分析... 目的:探讨在常规运动试验中以时域法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筛查冠心病的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52例为冠心病组。对照组为非冠心病者共140例。采用美国GEMarquette Case 800系统MTWA分析程序以时域法连续分析MTWA及最大MTWA时的心率(HR)为频率阈值,并计算MTWA/HR值。结果:冠心病组时域法MTWA、MTWA/H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2.04±7.22)μV比(10.63±6.71)μV,P<0.01]、(0.21±0.08比0.09±0.06,P<0.01);频率阈值低于对照组[(107.61±12.06)次/分比(126.23±9.42)次/分,P<0.01]。MTWA筛查冠心病的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8(95%可信区间0.87~0.95,P<0.01),最佳切点为11.5μV(敏感性为97.66%,特异性为71.43%);MTWA/HR值筛查冠心病的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4(95%可信区间0.90~0.97,P<0.01),最佳切点为0.12(敏感性为98.03%,特异性为82.86%)。结论:冠心病患者时域法MTWA的幅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频率阈值明显降低,MTWA/HR比值可在运动试验中作为冠心病的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电交替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美辛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温俊 李文生 +1 位作者 姜德咏 丁建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4-715,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增殖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吲哚美辛 DNA合成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羟基-2-癸烯酸对小鼠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和白介素2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国燕 林志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3-55,共3页
观察了10-羟基-2-癸烯酸(10-HDA)对小鼠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和白介素2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0-HDA1,5,25mg·kg-1·d-1ip,5d可拮抗环磷酰胺100mg·kg-1对小鼠迟发型超... 观察了10-羟基-2-癸烯酸(10-HDA)对小鼠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和白介素2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0-HDA1,5,25mg·kg-1·d-1ip,5d可拮抗环磷酰胺100mg·kg-1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抑制作用.体外给药,10-HDA可促进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促进小鼠脾细胞产生白介素2.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10-HDA可增加小鼠胸腺L3T+4细胞数,而对Lyt-2+细胞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10-HDA可调节T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 癸烯酸 药理作用 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海马微环境Ca^(2+)异常与rCBF相互作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海芸 罗耀辉 李树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海马微环境内异常Ca2+与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相互作用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单泵等速微灌流系统分别行树鼩海马高、中、低Ca2+微灌流4 h,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量海马CA1区rCBF含量;并用电镜观... 目的:探讨海马微环境内异常Ca2+与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相互作用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单泵等速微灌流系统分别行树鼩海马高、中、低Ca2+微灌流4 h,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量海马CA1区rCBF含量;并用电镜观测海马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微灌流Ca2+溶液后原位灌流尼莫地平,观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树鼩微环境内随着Ca2+的增加海马rCBF逐渐降低(P<0.01),其中高浓度Ca2+微灌流后的rCBF(PU)最低(2.9±0.81,P<0.01),使用Ca2+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后可显著升高rCBF,同时在电镜下可观察到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所减轻。结论:缺血时rCBF的降低会引起微环境内Ca2+降低,致使微环境异常;而微环境内Ca2+异常也可致rCBF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微环境 CA2+ 局部脑血流 树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海马微环境谷氨酸异常与rCBF相互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海芸 罗耀辉 +4 位作者 后文俊 杨泳 陈静 马加庆 李树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海马微环境内异常谷氨酸与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互动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单泵等速微灌流系统分别行树鼩海马高、中、低谷氨酸微灌流4 h,通过激光多普勒血同时NM-DA-NR1表达增加流计测量海马CA1区... 目的:探讨海马微环境内异常谷氨酸与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互动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单泵等速微灌流系统分别行树鼩海马高、中、低谷氨酸微灌流4 h,通过激光多普勒血同时NM-DA-NR1表达增加流计测量海马CA1区rCBF含量;并用免疫组化观察海马CA1区血管内皮细胞NMDA-NR1表达。微灌流谷氨酸溶液后原位灌流其受体拮抗剂MK-801,并观测上述指标改变。结果:树鼩微环境内随着谷氨酸的增加海马rCBF逐渐降低(P<0.01),其中高浓度谷氨酸微灌流后的rCBF(PU)最低(6.9±0.3,P<0.01)同时NMDA-NR1表达增加(P<0.01),使用Glu受体NMDA拮抗剂MK-801后可显着升高rCBF,同时可降低NM-DA-NR1表达(P<0.01)。结论:海马神经元微环境中Glu增多时,可诱导局部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继而可能是诱发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微环境 谷氨酸 局部脑血流 树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促进人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分化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智兴 耿菊敏 梁道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0-736,共7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人胚胎干细胞(hE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NPs)的作用。方法:诱导拟胚体(EBs)生成,随机将EBs分为正常对照组、G5 supplement组、HGF组和HGF+G5 supple-ment组,悬浮培养诱导7d,转移至多聚赖氨酸/层...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人胚胎干细胞(hE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NPs)的作用。方法:诱导拟胚体(EBs)生成,随机将EBs分为正常对照组、G5 supplement组、HGF组和HGF+G5 supple-ment组,悬浮培养诱导7d,转移至多聚赖氨酸/层黏连蛋白(20mg/L)包被的24孔培养板中继续培养7-10d。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Ps和体外分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的比例,RT-PCR检测音猥因子(Shh)对NPs的脑区标记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HGF+G5可诱导hESCs定向分化为NPs,HGF+G5组的nestin阳性的NPs比例(87.3%±3.9%)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NPs具有分化成神经元、少突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能力;HGF+G5诱导时间对于NPs的分化有影响,7d时nestin+细胞比例达到最大;Shh可使NPs表达腹侧化基因,后脑标记表达上调,而前脑标记表达下调。结论:含HGF和G5的无血清神经分化体系可有效诱导hESCs神经分化,是研究神经诱导的良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胚胎干细胞 神经前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预处理对过氧化氢诱导大鼠神经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胡智兴 耿菊敏 +2 位作者 周轶平 罗敏 梁道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神经干细胞(NSC)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HGF用于NSC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离培养大鼠NS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模型(H2O2100μmo.lL-1)、HGF+H2O2(HGF15,30及60μg.L-1预处理24h后,再加入H2O2100...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神经干细胞(NSC)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HGF用于NSC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离培养大鼠NS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模型(H2O2100μmo.lL-1)、HGF+H2O2(HGF15,30及60μg.L-1预处理24h后,再加入H2O2100μmol.L-1处理4h),LY294002(PI3K/Akt通路抑制剂)+HGF+H2O2(先加入LY29400220μmol.L-1处理30min,再加入HGF60μg.L-1处理24h,最后再加入100μmo.lL-1H2O2培养4h)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Western印迹分析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MTT检测发现,随着HGF浓度的增加,NSC细胞的存活率也增加。与模型组〔(63.5±2.4)%〕比较,HGF15,30及60μg.L-1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79.1±7.5)%,(83.8±6.1)%和(86.6±8.2)%;n=3,P<0.05〕。TUNEL法检测发现,HGF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模型组的凋亡率为(43.5±6.2)%,HGF预处理组则分别为(34.2±8.6)%,(21.7±3.8)%及(19.4±4.0)%。Caspase-3活性检测表明,与模型组相比,HGF预处理组细胞caspase-3活性降低。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HGF预处理使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升高,但Bax蛋白表达不受影响;HGF的抗凋亡效应可被PI3K/Akt通道阻滞剂LY294002阻断。结论HGF可减轻H2O2所诱导的大鼠NSC凋亡,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SC的PI3K/Akt通路激活和Bcl-2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蛋白 Bcl-2 蛋白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荷包牡丹碱对豚鼠回肠收缩反应的影响
10
作者 李惠兰 王方材 苏彦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0-70,共1页
L-荷包牡丹碱对豚鼠回肠收缩反应的影响李惠兰,王方材,苏彦宏(昆明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昆明650031)L-荷包牡丹碱(L-dieentrine.简称L-D)是从云南产防己科千金藤属红藤山乌龟(Stephaniabr... L-荷包牡丹碱对豚鼠回肠收缩反应的影响李惠兰,王方材,苏彦宏(昆明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昆明650031)L-荷包牡丹碱(L-dieentrine.简称L-D)是从云南产防己科千金藤属红藤山乌龟(Stephaniabrachyandradiels)的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荷包牡丹碱 回肠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