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尹洁 胡竹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07/2011-12在我院门诊就诊的386例412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先后采用泪囊按摩法、泪道冲洗法、泪道探通联合泪道内注药法治疗,观察3种疗法的效果,对组间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07/2011-12在我院门诊就诊的386例412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先后采用泪囊按摩法、泪道冲洗法、泪道探通联合泪道内注药法治疗,观察3种疗法的效果,对组间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412眼中泪囊按摩法治愈97眼,治愈率为23.5%;泪道加压冲洗法治愈98眼,治愈率为31.1%,与泪囊按摩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道探通联合注药法治愈213眼,治愈率为98.2%,与泪囊按摩法、泪道冲洗法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部泪囊区按摩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单、易行,适合于早期治疗;对按摩无效的患儿可采用泪道加压冲洗和泪道探通术;采用泪道探通联合泪道内注入典必殊眼膏能明显提高新生儿泪囊炎的治愈率,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泪囊炎 泪道探通 综合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泡性角膜炎与其他角膜疾病行小植片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妍 胡竹林 +2 位作者 赵旭丽 张青 和丹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432-433,437,共3页
目的比较大泡性角膜炎和其他角膜疾病行小植片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在我院行小植片PKP并有完整记录的患者420例(431眼)。统计手术前后视力变化、角膜新生... 目的比较大泡性角膜炎和其他角膜疾病行小植片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在我院行小植片PKP并有完整记录的患者420例(431眼)。统计手术前后视力变化、角膜新生血管及免疫排斥的发生率。结果大泡性角膜炎患者84例行小植片PKP后视力增加54例,减退18例,不变12例;植片新生血管长入9例;植片排斥12例。结论大泡性角膜炎行小植片PKP后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减少免疫排斥和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泡性角膜炎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两种术式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旭丽 胡竹林 +1 位作者 李妍 张青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及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2种手术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7例(38眼),运用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 目的观察比较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及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2种手术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7例(38眼),运用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治疗17例(17眼),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20例(21眼)。术后不用或仅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在5~21mmHg(1kPa=7.5mmHg),且视力稳定、角膜透明者视为手术成功。结果随访时间均在1a以上,平均随访(34.3±13.7)个月。末次随访,经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治疗成功10眼(58.8%);经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成功17眼(80.9%)。2种手术方式手术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5,P〈0.05),运用后者治疗手术成功率高。结论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较睫状体冷凝+小梁切除术设计合理,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术 小梁切除术 脉络膜上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微创手术置管治疗额筛窦囊肿2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余宏 沈洪 蒋云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3-394,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置管治疗额筛窦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20例额筛窦囊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内镜下手术置管治疗。结果20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囊肿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镜施行额筛窦囊肿手术并置管,具有损伤小、效果好、...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置管治疗额筛窦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20例额筛窦囊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内镜下手术置管治疗。结果20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囊肿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镜施行额筛窦囊肿手术并置管,具有损伤小、效果好、面部无疤痕的优点,为治疗额筛窦囊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筛窦囊肿 鼻内镜手术 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龄儿童弱视治疗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熙滢 江春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733-1735,共3页
弱视是视觉发育相关性疾病。视觉发育敏感期是弱视发生的危险期,也是逆转弱视的最佳时机。以往认为对于超过了视觉可塑性时期的大龄儿童弱视是无法治疗的。然而,近年来,大量的文章报道了大龄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现就最新的大龄儿童弱... 弱视是视觉发育相关性疾病。视觉发育敏感期是弱视发生的危险期,也是逆转弱视的最佳时机。以往认为对于超过了视觉可塑性时期的大龄儿童弱视是无法治疗的。然而,近年来,大量的文章报道了大龄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现就最新的大龄儿童弱视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大龄儿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薛黎萍 丁鹏 +6 位作者 吴开力 江春光 胡竹林 肖丽波 刘海 孙鹏 胡世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青光眼大鼠视网膜Müler细胞上的诱导表达情况及可能的意义。方法:采用烧灼涡静脉的方法制作大鼠青光眼模型,分别于术后2h;1,3d;1,2,3wk取材,制作视网膜矢状位冰冻切片和视网膜铺片,进行GS/GFAP... 目的: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青光眼大鼠视网膜Müler细胞上的诱导表达情况及可能的意义。方法:采用烧灼涡静脉的方法制作大鼠青光眼模型,分别于术后2h;1,3d;1,2,3wk取材,制作视网膜矢状位冰冻切片和视网膜铺片,进行GS/GFAP免疫荧光双标。提取视网膜总蛋白行GFAP免疫印迹半定量分析。结果:视网膜矢状位切片可见,正常大鼠视网膜中,GFAP阳性染色只出现在神经节细胞层的星形胶质细胞上,而Müller细胞不表达GFAP。制作青光眼模型术后2h,Müller细胞上出现GFAP阳性染色,术后1,3d,GFAP的表达显著增加,到术后1wk,GFAP在Müller细胞上的表达量达到高峰,一直持续到术后3wk,免疫印迹半定量分析与以上结果吻合。术后1wk视网膜铺片中清晰可见Müller细胞足板出现GFAP的诱导表达。结论:高眼压时GFAP在Müller细胞上的诱导表达尤其在足板处的强烈表达是Müller细胞对眼压升高产生的一种反应,GFAP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有用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MÜLLER细胞 GF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2例 被引量:2
7
作者 余宏 袁素仙 蒋云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6-747,共2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32例(38眼)行鼻内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术后置管。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治疗有效率97.4%。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置管术优于传统颜面...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32例(38眼)行鼻内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术后置管。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治疗有效率97.4%。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置管术优于传统颜面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化志娟 江春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2379-2381,共3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冷凝治疗,光凝治疗,巩膜扣带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药物及基因治疗尚在动物实验研究中。
关键词 视网膜/早产儿 冷凝 光凝 玻璃体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层角膜移植治疗Goldenhar综合征角膜皮样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韦春玲 胡竹林 +1 位作者 李娟娟 和丹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治疗Goldenhar综合征角结膜皮样瘤的疗效。方法对6例(7只眼)Goldenhar综合征角结膜皮样瘤进行皮样瘤切除+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角膜植片、病灶愈合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6例(7只眼)未见皮样瘤复发,1只眼术后... 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治疗Goldenhar综合征角结膜皮样瘤的疗效。方法对6例(7只眼)Goldenhar综合征角结膜皮样瘤进行皮样瘤切除+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角膜植片、病灶愈合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6例(7只眼)未见皮样瘤复发,1只眼术后2周出现植片轻度混浊,经抗排斥治疗后植片透明,其余植片透明,病灶愈合良好,部分病例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Goldenhar综合征角结膜皮样瘤治疗的关键是瘤体的彻底切除并恢复眼表正常解剖结构,而手术切除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是治疗Goldenhar综合征角结膜皮样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ENHAR综合征 角膜移植 板层 皮样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纤维蛋白凝胶为载体培养兔角膜缘上皮细胞 被引量:1
10
作者 柯红琴 刘磊 +2 位作者 栗静 王虎杰 徐曼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研究兔角膜缘上皮细胞(corneal limbus epithelialcell,CLEC)在纤维蛋白凝胶上的最佳接种方式及其生长情况。方法取角膜缘上皮组织块进行细胞培养。用针对鼠抗兔角蛋白3(CK3)的单克隆抗体AE5和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体行间接免... 目的研究兔角膜缘上皮细胞(corneal limbus epithelialcell,CLEC)在纤维蛋白凝胶上的最佳接种方式及其生长情况。方法取角膜缘上皮组织块进行细胞培养。用针对鼠抗兔角蛋白3(CK3)的单克隆抗体AE5和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体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MTT法测定CLEC增殖活性。将传第二代的细胞分A、B两组分别接种到纤维蛋白凝胶表面和凝胶体内进行培养,在接种后5d、10d、15d时将凝胶溶解离心后计数细胞数,比较两种接种方式下细胞的增殖力。结果传第一、二代细胞培养3~5d后胞浆AE5染色阳性,胞核PCNA染色阳性,传第一代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31%、65%,传第二代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5%、79%。传第一代细胞在接种后6h内贴壁,1~2d时处于潜伏期,2~3d时处于快速生长期,3d时达85%以上汇合,细胞增殖活性最高,4d时细胞汇合达95%以上,增殖活性逐渐降低。接种后5d时A组细胞数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d和15d时A组细胞数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以纤维蛋白凝胶为载体培养CLEC时将细胞接种在凝胶表面比包埋在凝胶体内更有利于细胞增殖,适合用于CLEC移植培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上皮细胞 纤维蛋白凝胶 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自体耳血管移植到前房和球结膜下引流房水
11
作者 李妍 胡竹林 +1 位作者 张青 赵旭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家兔自体静脉移植替代房水输出通道,引流房水的可行性。方法:取内径为0.6mm、长1.2cm的兔耳静脉和耳动脉(内径0.7mm,外径1.0mm,长2mm),制成引流物移植到前房和球结膜下30例30眼。定期向前房内注射40g/L亚甲基蓝观察房水引流效... 目的:探讨家兔自体静脉移植替代房水输出通道,引流房水的可行性。方法:取内径为0.6mm、长1.2cm的兔耳静脉和耳动脉(内径0.7mm,外径1.0mm,长2mm),制成引流物移植到前房和球结膜下30例30眼。定期向前房内注射40g/L亚甲基蓝观察房水引流效果,观察时间2mo。结果:术后2mo时,自体静脉引流房水通畅26眼,引流失败的4眼。结论:家兔自体耳血管移植到前房和球结膜下后能有效地引流房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自体血管 引流房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mL针头连续褥式缝合虹膜根部离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静 胡竹林 +1 位作者 张文佳 和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400-401,共2页
目的:观察以1mL注射器针头连续褥式缝合虹膜根部离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1mL注射器针头的辅助下,对37例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的患者行连续褥式缝合,术后观察虹膜复位情况、瞳孔形状、视力、炎症反应等,探讨此方法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虹... 目的:观察以1mL注射器针头连续褥式缝合虹膜根部离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1mL注射器针头的辅助下,对37例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的患者行连续褥式缝合,术后观察虹膜复位情况、瞳孔形状、视力、炎症反应等,探讨此方法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虹膜根部离断全部复位,瞳孔复圆或近圆,复视消除,视力提高。无缝线脱落,迁延不愈的炎症等并发症,复位效果好。结论:利用1mL注射器针头连续褥式缝合虹膜根部离断是一种有效的术式,复位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L针头 褥式缝合 虹膜根部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鳄鱼泪合并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1例
13
作者 尹洁 胡竹林 许静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80-180,共1页
患儿男,4岁。因家长发现进食时流泪,哭泣时反而无泪1个月余而就诊。患儿系第2胎,足月顺产,其姐身体健康,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既往史:无外伤及面部感染等病史。查体:患儿发育良好,智力正常,听觉正常,全身各系统检查未发... 患儿男,4岁。因家长发现进食时流泪,哭泣时反而无泪1个月余而就诊。患儿系第2胎,足月顺产,其姐身体健康,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既往史:无外伤及面部感染等病史。查体:患儿发育良好,智力正常,听觉正常,全身各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双侧面部感觉正常,面部及鼻唇沟对称,嘴角无歪斜,舌居中,闭眼时眼睑闭合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 鳄鱼泪 面部感染 足月顺产 身体健康 近亲婚配 面部感觉 眼睑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