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与三维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46
1
作者
张政
韩剑虹
+2 位作者
李迎春
曹毅
朱剑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对比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就诊时临床表现疑似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MR血管成像检查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3D-DSA检...
目的对比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就诊时临床表现疑似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MR血管成像检查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3D-DSA检查,两名影像科医师使用盲法独立判读所有患者的3D-CTA图像,3D-DSA的图像由1名从事血管介入的神经科医师和1名介入影像科医师共同判读确定。以3D-DSA检出动脉瘤的数目为标准,评估3D-cTA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两名3D-CTA阅片者、3D-CTA与3D-DSA技术之间,在动脉瘤检出数量的一致性;测量动脉瘤瘤体最大径,以3D-DSA图像测量值为标准,比较两名3D-CTA阅片者用3D-CTA容积重建图像测量瘤体最大径的差异以及3D-CTA容积重建与3D-DSA图像在瘤体最大径测量上的差异。结果 3D-DSA对46例患者中的37例共检出49个动脉瘤,其余9例未被发现动脉瘤。①3D-CTA在检出动脉瘤数目方面的敏感性为91.8%~93.9%,特异性为77.8%~100%。②对<3mm的动脉瘤,3D-CTA的敏感性均为83.3%,特异性为77.8%~100%。③从动脉瘤的检出率方面,3D-CTA阅片者以及3D-CTA与3D-DSA技术之间一致性均较高(分别为κ=0.730,κ=0.686~0.777)。④两名医师采用3D-CTA法测量的瘤体最大径与3D-DSA法的测量值,以及两名医师的3D-CTA测量值之间均存在高度相关性,均r值=0.996,均P值<0.001。结论 256层螺旋CT 3D-CTA对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3D-CT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和瘤体最大径测量与3D-DSA一致性较高,可以作为疑似动脉瘤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但其对瘤体最大径<3mm的动脉瘤仍有假阴性的表现。在高度怀疑动脉瘤而3D-CTA结果显示为阴性时,仍需进一步行3D-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家平
闫东
+5 位作者
袁曙光
李迎春
顾亚律
罗罡
普成荣
韩正林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评价不同的栓塞材料和操作程序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部疾病所致咯血的疗效。方法 :89例咯血患者 ,分组接受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 49例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 ,栓塞材料为钢圈或铜圈 (co...
目的 :评价不同的栓塞材料和操作程序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部疾病所致咯血的疗效。方法 :89例咯血患者 ,分组接受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 49例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 ,栓塞材料为钢圈或铜圈 (coil)和磁性微球 (Fe3O4 ) ,40例患者采用选择性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 :两组病例止血效果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选择性永久栓塞组治疗咯血优于单纯明胶海绵组。结论 :永久栓塞支气管动脉是治疗咯血和顽固性咯血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动脉造影
明胶海绵颗粒
COIL
四氧化三铁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与三维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46
1
作者
张政
韩剑虹
李迎春
曹毅
朱剑萍
机构
昆明
医学院
第二
附属
医院
神经内科
四川乐山市人民
医院
神经内科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dsa室
昆明
医学院
第二
附属
医院
神经外科
昆明
医学院
第二
附属
医院
CT
室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1-26,共6页
文摘
目的对比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就诊时临床表现疑似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MR血管成像检查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3D-DSA检查,两名影像科医师使用盲法独立判读所有患者的3D-CTA图像,3D-DSA的图像由1名从事血管介入的神经科医师和1名介入影像科医师共同判读确定。以3D-DSA检出动脉瘤的数目为标准,评估3D-cTA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两名3D-CTA阅片者、3D-CTA与3D-DSA技术之间,在动脉瘤检出数量的一致性;测量动脉瘤瘤体最大径,以3D-DSA图像测量值为标准,比较两名3D-CTA阅片者用3D-CTA容积重建图像测量瘤体最大径的差异以及3D-CTA容积重建与3D-DSA图像在瘤体最大径测量上的差异。结果 3D-DSA对46例患者中的37例共检出49个动脉瘤,其余9例未被发现动脉瘤。①3D-CTA在检出动脉瘤数目方面的敏感性为91.8%~93.9%,特异性为77.8%~100%。②对<3mm的动脉瘤,3D-CTA的敏感性均为83.3%,特异性为77.8%~100%。③从动脉瘤的检出率方面,3D-CTA阅片者以及3D-CTA与3D-DSA技术之间一致性均较高(分别为κ=0.730,κ=0.686~0.777)。④两名医师采用3D-CTA法测量的瘤体最大径与3D-DSA法的测量值,以及两名医师的3D-CTA测量值之间均存在高度相关性,均r值=0.996,均P值<0.001。结论 256层螺旋CT 3D-CTA对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3D-CT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和瘤体最大径测量与3D-DSA一致性较高,可以作为疑似动脉瘤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但其对瘤体最大径<3mm的动脉瘤仍有假阴性的表现。在高度怀疑动脉瘤而3D-CTA结果显示为阴性时,仍需进一步行3D-DSA检查。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Keywords
Intracranial aneurysm
Tomography, spiral computed
Imaging, three-dimensional
Angiograph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分类号
R816.1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家平
闫东
袁曙光
李迎春
顾亚律
罗罡
普成荣
韩正林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dsa室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4期269-271,共3页
文摘
目的 :评价不同的栓塞材料和操作程序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部疾病所致咯血的疗效。方法 :89例咯血患者 ,分组接受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 49例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 ,栓塞材料为钢圈或铜圈 (coil)和磁性微球 (Fe3O4 ) ,40例患者采用选择性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 :两组病例止血效果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选择性永久栓塞组治疗咯血优于单纯明胶海绵组。结论 :永久栓塞支气管动脉是治疗咯血和顽固性咯血的有效方法 。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动脉造影
明胶海绵颗粒
COIL
四氧化三铁微球
Keywords
Hemoptysis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Microsphere(Fe 3O 4)
分类号
R81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与三维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分析
张政
韩剑虹
李迎春
曹毅
朱剑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
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评价
王家平
闫东
袁曙光
李迎春
顾亚律
罗罡
普成荣
韩正林
《放射学实践》
200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