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蛋白对心血管生物材料细菌粘附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李艳星 黄云超 +3 位作者 杨达宽 张尔永 石应康 张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5期375-379,共5页
目的观察人体血浆蛋白对心血管生物材料细菌粘附的不同影响。筛选出抗细菌粘附力强的血浆蛋白预处理生物材料,为临床防治以生物材料为中心感染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实验分5组,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金黄色葡... 目的观察人体血浆蛋白对心血管生物材料细菌粘附的不同影响。筛选出抗细菌粘附力强的血浆蛋白预处理生物材料,为临床防治以生物材料为中心感染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实验分5组,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SA)、表皮葡萄球菌(SE),用四种血浆蛋白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预处理材料涤纶(Dacron)、膨体聚四氟乙稀(PTFE)。然后各组进行细菌与材料动态粘附实验。使用β-液闪测量仪(β—LSC),同时结合扫描电镜(SEM),观察实验材料上细菌粘附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白蛋白能减少SA和SE对Dacron和PTFE的粘附(P<0.05);纤维蛋白原能增加SA对Dacron和PTFE的粘附,减少SE对Dacron粘附(P<0.05);纤雄连接蛋白增加sA对Dacron粘附,减少SE对Dacron和盯PTFE的粘附(P<0.05)。结论不同血浆蛋白对心血管生物材料细菌粘附有不同影响,有的血浆蛋白促进细菌粘附,有的抑制细菌粘附,适当的血浆蛋白预处理心血管生物材料,可能减少生物材料为中心感染(BC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蛋白 心血管生物材料 细菌粘附 细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体会 被引量:7
2
作者 周云 杨绍军 +2 位作者 杨达宽 凌锋 赵之婧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9期684-685,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应用IABP,监测使用IABP前和使用后2h、撤机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应用IABP,监测使用IABP前和使用后2h、撤机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指数(CI)和每小时尿量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及时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能够帮助高危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植入后发生感染与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 被引量:15
3
作者 叶联华 黄云超 +2 位作者 李高峰 杨达宽 奚廷斐(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
表皮葡萄球菌是生物材料植入后发生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导致生物材料植入后感染难治性的主要根源。文章就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生物材料植入后发生感染与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进行综述,同时阐述生物材料表面细菌生物... 表皮葡萄球菌是生物材料植入后发生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导致生物材料植入后感染难治性的主要根源。文章就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生物材料植入后发生感染与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进行综述,同时阐述生物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表皮葡萄球菌 细菌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的分析和防治 被引量:2
4
作者 周云 杨绍军 +2 位作者 杨达宽 向利 赵之婧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与年龄、术前肺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体外循环时间、肺部感染的关系及低氧血症发生后的处理效果和死亡...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与年龄、术前肺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体外循环时间、肺部感染的关系及低氧血症发生后的处理效果和死亡率。结果6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17例,发生率为26.6%。低氧血症组与正常组在年龄、FEV1.0%、LVEF、体外循环时间、肺部感染率等相关危险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防治低氧血症是降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钙黏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付建华 杨达宽 +1 位作者 黄云超 胡国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4,162,共4页
目的 探讨表皮钙黏蛋白(E cadherin, E CD)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8例食管癌标本和122例其他各种病变食管上皮中的E cadherin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 目的 探讨表皮钙黏蛋白(E cadherin, E CD)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8例食管癌标本和122例其他各种病变食管上皮中的E cadherin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腺癌中E cadherin 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0%(11/50)、25%(2/8),与正常组100%(20/20)、单纯性增生组92.9%(26/28)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E cadherin阳性表达与鳞癌的分级、癌细胞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 食管癌中,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及浸润转移的增加,E cadherin表达逐渐降低,以致丧失;E cadherin可作为检测肿瘤早期发生、预测转移潜能和预后状况的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表皮钙黏蛋白 浸润和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