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素钠静脉过敏试验与皮肤过敏试验对FFA检查的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国栋 蔡斌 +1 位作者 袁援生 李燕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皮肤过敏试验 安全性比较 荧光素钠 FFA 检查 静脉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致过敏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间单色光照射对豚鼠视网膜视锥细胞及其视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敏 刘永松 +3 位作者 刘睿 江春光 褚仁远 袁援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6-201,共6页
背景面对视觉环境的不断变化,为获得稳定而有效的信息,动物的视觉系统均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色觉系统面临光谱环境的变化,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长期单色光照射下,视锥细胞密度和视蛋白的表达是否出现相应的变化目前仍... 背景面对视觉环境的不断变化,为获得稳定而有效的信息,动物的视觉系统均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色觉系统面临光谱环境的变化,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长期单色光照射下,视锥细胞密度和视蛋白的表达是否出现相应的变化目前仍不明确。目的研究长时间单色光照射后豚鼠视网膜视锥细胞密度和视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30只出生3d的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绿光照射组、紫光照射组和白色7昆合光照射组,分别暴露于530nm的绿光、400nm的紫光及白色混合光照射环境下饲养8周后,制作视网膜铺片,按照对不同波长敏感的光敏视锥细胞在视网膜的分布特点将视网膜分为背侧、腹侧和混合部,分别行免疫细胞化学单标和双标检测,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不同光敏视锥细胞的密度变化,应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观察不同波长光照射后豚鼠视蛋白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法对视蛋白的变化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视网膜背侧单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3组绿敏视锥细胞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28,P〈0.01),与白色混合光照射组相比,绿光照射组绿敏视锥细胞密度明显增多(q=389.68,P〈0.01),紫光照射组明显减少(q=67.11,P〈0.01)。视网膜腹侧单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3组紫敏视锥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14,P〉0.05);视网膜混合区双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与白色混合光照射组比较,绿光照射组共表达视锥细胞密度明显增多(q=157.55,P〈0.01),紫光照射组共表达视锥细胞密度明显减少(q=254.85,P〈0.01)。与白色混合光照射组相比,绿光照射组绿敏视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多(q=4.71,P〈0.05;q=184.45,P〈0.01);紫光照射组长波长敏感视蛋白(L视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明显减少(q=346.66,P〈0.01;q=5.87,P〈0.05);各组之间短波长敏感视蛋白(s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3.27,P〉0.05;F=1.24,P〉0.05)。结论长时间单色光照射下,豚鼠视网膜视锥细胞及其视蛋白的表达表现出相应的变化,这可能是视锥细胞选择有利的空间视敏度而对单色光照射环境的一种代偿性反应,说明色觉系统的发育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绿敏视锥细胞密度的升高可能是与过渡区共表达视锥细胞的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觉 视锥细胞 视蛋白 绿敏视锥细胞 紫敏视锥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过氧化氢诱导白内障形成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丁建光 李含玉 +2 位作者 曾令柏 王家翠 杨策尧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皮质性白内障形成的关系。方法用200μmol/L过氧化氢(H2O2)诱导离休兔晶状体白内障形成,TUNEL法检测 H2O2作用 1,6,18,24,48 h的晶状体上皮凋亡细胞,同时测定晶状... 目的探讨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皮质性白内障形成的关系。方法用200μmol/L过氧化氢(H2O2)诱导离休兔晶状体白内障形成,TUNEL法检测 H2O2作用 1,6,18,24,48 h的晶状体上皮凋亡细胞,同时测定晶状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H2O2作用 1h,晶状体保持透明,未发现凋亡上皮细胞。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上皮细胞数量逐渐增多,晶状体逐渐变混浊。 SOD活性早期无变化,18 h后逐渐降低。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是皮质性白内障形成的细胞学基础,其发生先于晶状体抗氧化机制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过氧化氢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27在实验性青光眼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吕红彬 袁援生 +1 位作者 李燕 罗清礼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6期444-447,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眼压升高后热休克蛋白 2 7(HSP2 7)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 5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眼压组和sham对照 (假手术 )组。采用电凝鼠巩膜表面至少3组静脉及角膜缘周围血管 ,减少房水静脉回流升高眼压。观察手术后 1、2、3... 目的 观察大鼠眼压升高后热休克蛋白 2 7(HSP2 7)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 5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眼压组和sham对照 (假手术 )组。采用电凝鼠巩膜表面至少3组静脉及角膜缘周围血管 ,减少房水静脉回流升高眼压。观察手术后 1、2、3、4及 8周大鼠眼压 ,同时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中HSP2 7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高眼压组右眼术后眼压明显升高。术后 1周眼压 :(30 .12± 5 .18)mmHg(1kPa =7.5mmHg) ,1周后眼压基本稳定。术后各时间点高眼压组右眼眼压与术前、左眼及sham对照组右、左眼间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视网膜中HSP2 7阳性表达主要表现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胞浆内及神经纤维层中 ,HSP2 7阳性表达率在术后 1、2、3、4及 8周 ,高眼压组右眼与左眼、sham对照组右、左眼间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同时发现视网膜中HSP2 7阳性表达随着眼压升高及高眼压持续时间延长逐渐增强。结论 内源性HSP2 7在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表达增强可能在青光眼视神经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神经保护 热休克蛋白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are回弹式眼压计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何跃 陈洁 +3 位作者 吕红彬 张曙光 李艳梅 袁援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对比iCare回弹式眼压计(RBT)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GAT)测量眼压的一致性,评价RBT测量眼压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为诊断性试验评价。分别用2种眼压计测量角膜正常的患者52例104眼,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19~76岁,以GAT眼压值... 目的对比iCare回弹式眼压计(RBT)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GAT)测量眼压的一致性,评价RBT测量眼压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为诊断性试验评价。分别用2种眼压计测量角膜正常的患者52例104眼,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19~76岁,以GAT眼压值作为基准分为5组:≤10mmHg、11~20mmHg、21~30mmHg、31~40mmHg、≥41mmHg组。评估2种测量方法的眼压值差值及其与眼压的关系。对RBT眼压值随GAT眼压值变化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RBT测得的眼压读数为(17.20±9.13)mmHg,GAT测得的眼压读数为(17.13±8.94)mmHg,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0,P=0.795)。60.58%的患者2种方法测得的眼压差值在1mmHg以内。5个组中,GAT眼压与RBT眼压的绝对差值随着眼压读数的增高而加大,最大值在≥41mmHg组,二者的最大绝对差值<4mmHg。RBT眼压读数随着GAT眼压读数的改变而变化,二者的变化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0.917,P<0.01),但与GAT测量法比较,RBT测得的眼压值均稍高。当GAT眼压值>21mmHg时,RBT测量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5%和98.8%。RBT测量后25%的患者主诉有异物感和眼干。结论 iCareRBT测量眼压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与GAT测量眼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RE回弹式眼压计 GOLDMANN压平眼压计 眼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青光眼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欧阳科 袁援生 李燕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25-725,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青光眼 眼模型 大鼠 TUNEL法 CELLS 视神经损害 GCs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间光谱剥夺对豚鼠光感受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胡敏 刘永松 +4 位作者 钟华 刘睿 江春光 褚仁远 袁援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研究长时间光谱剥夺后豚鼠光感受器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色觉发育的可塑性。方法将出生3d的3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置于与两种视锥细胞吸收光谱波峰值相适应的绿光(530nm)、紫光(400nm)及白色混合光下照射8周后,电镜观察各组背侧... 目的研究长时间光谱剥夺后豚鼠光感受器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色觉发育的可塑性。方法将出生3d的3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置于与两种视锥细胞吸收光谱波峰值相适应的绿光(530nm)、紫光(400nm)及白色混合光下照射8周后,电镜观察各组背侧、腹侧视网膜光感受器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绿光照射组视网膜背侧与腹侧相比,与对照组背侧相比,紫光照射组视网膜腹侧与背侧相比,及与对照组腹侧相比,光感受器细胞体长度无明显变化(P>0.05);外节长度明显减少(P<0.01),膜盘部分空泡化;内节长度增加(P<0.01),线粒体变丰富;光感受器细胞核变大(P<0.01)。结论绿光照射组背侧视网膜和紫光照射组腹侧视网膜光感受器超微结构变化一致,可能是光感受器细胞对光谱剥夺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这为色觉发育的可塑性提供了解剖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觉 可塑性 光感受器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钠对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丁建光 姜德咏 +1 位作者 吴荣瀚 李文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缺血一再灌注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以及丹参素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兔30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3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5只,丹参素钠组为12只,生理盐水组与...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缺血一再灌注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以及丹参素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兔30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3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5只,丹参素钠组为12只,生理盐水组与丹参素钠组所有兔双眼均行视神经结扎60min诱导缺血,于缺血-再灌注开始时立即分剐给予生理盐水(1.5mL·kg^-1)、丹参素钠(0.15mg·kg^-1)静脉注射,以后每日相同时间给予相同剂量。测定生理盐水组与丹参素钠组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0h、3h、24h、48h、168h的视网膜节细胞VEGF表达。结果生理盐水组视网膜VEGF表达自再灌注0h开始增强,至24h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弱,168h时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丹参素钠组再灌注3~48hVEGF表达与同时间段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68h时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弱。结论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期间VEGF表达增强,丹参素钠对再灌注早期VEGF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再灌注晚期可使VEGF表达减弱,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丹参素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α-晶状体蛋白的分子伴娘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小丽 吴荣瀚 +2 位作者 李含玉 曾令柏 牟奇芸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了解兔α-晶状体蛋白是否具有分子伴娘功能。方法凝胶过滤法分离水溶性晶状体蛋白。在55℃高温条件下,观察。一晶状体蛋白是否能抑制β-low晶状体蛋白的凝集和变性;观察α-晶状体蛋白是否能抑制糖基化诱导的葡萄糖-6-... 目的了解兔α-晶状体蛋白是否具有分子伴娘功能。方法凝胶过滤法分离水溶性晶状体蛋白。在55℃高温条件下,观察。一晶状体蛋白是否能抑制β-low晶状体蛋白的凝集和变性;观察α-晶状体蛋白是否能抑制糖基化诱导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失活,均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对照。结果α-晶状体蛋白能抑制热诱导的β-low晶状体蛋白的凝集和变性;α-晶状体蛋白亦能抑制糖基化诱导的G6PD的失活;而牛血清白蛋白却无此作用。结论α-晶状体蛋白具有分子伴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晶状体蛋白 β-low晶状体蛋白 分子伴娘6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搏定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国栋 游志鹏 +2 位作者 袁援生 李燕 茶雪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44-345,共2页
目的: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研究异搏定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异搏定处理组,每组30只。通过结扎大鼠左颈总动脉1h,然后再灌注。异搏定处理组腹腔注射异搏定1mg/kg... 目的: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研究异搏定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异搏定处理组,每组30只。通过结扎大鼠左颈总动脉1h,然后再灌注。异搏定处理组腹腔注射异搏定1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g,分别检测1、6、12、24、48、72h各时段大鼠视网膜内的细胞凋亡,每时段大鼠各5只。结果:再灌注后,细胞凋亡主要出现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大鼠视网膜在再灌注6h逐渐出现细胞凋亡,12h逐渐增加,24h细胞凋亡达到高峰,偶尔在外核层可见凋亡细胞。然后细胞凋亡逐渐减少,但是,到了术后72h,仍然可见视网膜内有细胞凋亡,而异搏定可以减少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异搏定可以抑制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对大鼠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视网膜 大鼠 缺血细胞凋亡 异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gt-小柳原田病13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国栋 袁援生 +3 位作者 李燕 游志鹏 蔡斌 程玉霞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30-830,共1页
关键词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小柳原田病 造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野检查的临床应用(二)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援生 袁玲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7-339,共3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视野检查 可靠性分析 自动视野计 物理学特点 假阳性率 检查过程 假阴性率 仪器设置 检查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余曼 袁援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0期791-793,共3页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等各种原因所致的黄斑水肿,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减少血-视网膜屏障的破环,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途径,以及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是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等各种原因所致的黄斑水肿,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减少血-视网膜屏障的破环,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途径,以及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是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作用机制。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产生的并发症及黄斑水肿复发的现象不容忽视,因此,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黄斑水肿 玻璃体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2在早期糖尿病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曙光 何跃 +3 位作者 项杰 马林昆 李燕 袁援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JNK2在早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小鼠视网膜的表达和作用,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早期治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DM组42只及正常组18只,DM组一次性腹腔注射5g·... 目的探讨JNK2在早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小鼠视网膜的表达和作用,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早期治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DM组42只及正常组18只,DM组一次性腹腔注射5g·L-1STZ(150mg·kg-1体质量)诱发DM模型,正常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的0.1mol·L-1柠檬酸钠缓冲液,于造模成功后2周、4周、8周分别处死正常组小鼠各6只,DM组小鼠各14只,取双眼眼球用于实验。其中,左眼提取视网膜用于实时定量RT-PCR,检测JNK2基因的表达变化,右眼行HE染色和TUNEL染色,分别观察视网膜在各时间点的形态学改变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正常组2周、4周、8周时JNK2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2.31±0.53)g·L-1、(2.54±0.42)g·L-1、(2.26±0.67)g·L-1,各时间点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DM组各时间点JNK2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2.34±0.56)g·L-1、(4.51±0.64)g·L-1、(11.43±0.37)g·L-1,表达量随病程的延长而增加(P<0.05)。各时间点神经节细胞凋亡率在正常组分别为(0.77±0.73)%、(0.72±0.38)%、(0.87±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M组分别为(0.22±0.47)%、(6.87±1.17)%、(21.65±2.95)%,随DM病程延长神经节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各时间点每高倍视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在正常组小鼠分别为(47.83±3.76)个、(48.17±3.81)个、(47.74±4.16)个,各期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在DM组分别为(45.96±4.20)个、(34.20±2.25)个、(30.19±3.54)个,神经节细胞的数量随DM病程的延长逐渐减少(P<0.05),且视网膜形态出现组织学改变。结论 JNK2参与了小鼠早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过程,且有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 小鼠 JNK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犬血清房水晶状体中抗氧化能力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文生 牟奇芸 +2 位作者 张明昕 王家翠 邵文萍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了解正常犬血、房水、晶状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对晶状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 8~ 12kg健康成年杂种犬 2 0只 ,雌雄不限。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 ;丙二醛 (MDA)用巴比妥酸反应比色法测定 ;总抗氧化力 (TAC)... 目的 了解正常犬血、房水、晶状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对晶状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 8~ 12kg健康成年杂种犬 2 0只 ,雌雄不限。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 ;丙二醛 (MDA)用巴比妥酸反应比色法测定 ;总抗氧化力 (TAC)用荧光比色法测定。结果 SOD ,MDA和TAC在血清、房水、晶状体中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SOD在三者中呈直线正相关 (P <0 0 1) ;MDA在房水、晶状体中呈直线正相关 (P <0 0 1)。结论 在正常情况下 ,SOD是维持犬晶状体透明的抗氧化酶屏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房水 晶状体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热休克蛋白mRNA在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燕 赵薇 +3 位作者 曾勇 戴乐 廖琳 马建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6-769,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家族(HSPs)中HSP27、HSP70和HSP90 mRNA在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可能的潜在关系。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眼压组和伪手术对照组(各15只),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采...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家族(HSPs)中HSP27、HSP70和HSP90 mRNA在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可能的潜在关系。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眼压组和伪手术对照组(各15只),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采用双极水下电凝器电凝大鼠右眼巩膜表面3组静脉的方法建立高眼压动物模型,用Tonopen眼压计检测眼压,每周2次。高眼压组眼压保持在27-35mmHg;对照组为12-17mmHg。分别于第10、20、60d处死大鼠,摘除眼球,剥离视网膜,提取RNA,Northern印迹分析。结果Northern印迹分析显示:在眼压升高第10、20、60d,视网膜HSP27的mRNA水平平均增高达250%,HSP70和HSP90的mRNA水平平均增高达98%和82.6%,HSP27水平明显增高,HSP70,HSP90变化不大。结论高眼压大鼠视网膜HSP27 mRNA表达水平持续增高,推测与高眼压状态下视网膜神经节退变有潜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高眼压模型 Northern印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野检查的临床应用(一)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援生 钟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28,共4页
关键词 视野检查 临床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视野缺损 19世纪 眼科临床 周边视野 视力下降 定位诊断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高眼压模型中热休克蛋白27抗体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欧阳科 袁援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21-724,共4页
背景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慢性丢失为特征的常见致盲性眼病。目前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热休克蛋白27(HSP27)抗体可能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有关系。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高眼压模型,检测血清中HSP27抗体的表达... 背景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慢性丢失为特征的常见致盲性眼病。目前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热休克蛋白27(HSP27)抗体可能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有关系。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高眼压模型,检测血清中HSP27抗体的表达及RGCs的凋亡,了解HSP27抗体与眼压及RGCs凋亡的关系。方法将51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眼压组34只和伪手术对照组17只,均取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采用双极水下电凝器电凝高眼压组大鼠右眼巩膜表面3组静脉,建立高眼压动物模型。伪手术对照组大鼠右眼只剪开上方球结膜,不做电凝。分别于术后1、2、4、6、8周处死高眼压组大鼠6、6、6、8、8只,伪手术对照组大鼠3、3、3、4、4只。处死前测大鼠双眼眼压,并收集血清1ml测定大鼠血清HSP27抗体。10只大鼠(2个组各时间点各1只)实验眼剥离视网膜,经匀浆后提取视网膜蛋白质用于Westernblot分析。摘除剩余41只大鼠双侧眼球,制作石蜡切片。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组织切片中RGCs的凋亡情况。结果大鼠造模后3d,1、2、4、6、8周实验眼眼压较术前均明显增高,各时间点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502,P〈0.01),但伪手术对照组手术前后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76,P〉0.05)。高眼压组大鼠实验眼视网膜HSP27蛋白水平与伪手术对照组大鼠实验眼比较均有升高。高眼压组大鼠术后1、2、4、6、8周血清中HSP27抗体各时间点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221,P〈0.01),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血清HSP27抗体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伪手术对照组手术前后HSP27抗体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22,P〉0.05)。高眼压组造模后实验眼不同时间点RGCs凋亡阳性细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6.12,P〈0.05)。高眼压组不同时间点RGCs凋亡阳性细胞率均较伪手术对照组高(P〈0.05)。结论随着眼压的升高以及高眼压持续时间的延长,大鼠血清中的HSP27抗体水平逐渐升高,视网膜在高眼压状态下HSP27表达上调。逐渐升高的HSP27抗体水平与RGCs凋亡增加的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热休克蛋白27抗体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华 袁援生 杨敏佳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6期439-440,共2页
目的 探讨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 2 4例伴虹膜缺损 (17眼 )、无虹膜 (4眼 )和瞳孔散大 (3眼 )的先天性及外伤性白内障眼施行白内障摘出加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7.45个月 , 组的严重葡... 目的 探讨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 2 4例伴虹膜缺损 (17眼 )、无虹膜 (4眼 )和瞳孔散大 (3眼 )的先天性及外伤性白内障眼施行白内障摘出加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7.45个月 , 组的严重葡萄膜炎发病率与其他 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75 % (18眼 )的眼矫正视力≥ 0 .5。结论 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也是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植入术 虹膜缺损 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三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国栋 杨华 +3 位作者 李燕 蔡斌 程玉霞 袁援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症状 诊断 治疗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