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联素基因SNP+45(T/G)多态性与昆明汉族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慧英 赵云娟 +2 位作者 徐玉善 李红 刘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SNP+45(T/G)多态性与昆明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PCR-RFLP方法检测脂联素SNP+45(T/G)多态性。结果:昆明汉族脂联素SNP+45(T/G)多态性分布与国内其他地区类似,而与德国人群有差别。T2DM患者GG... 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SNP+45(T/G)多态性与昆明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PCR-RFLP方法检测脂联素SNP+45(T/G)多态性。结果:昆明汉族脂联素SNP+45(T/G)多态性分布与国内其他地区类似,而与德国人群有差别。T2DM患者GG基因型频率明显增高,GG型HOMA-IR增高、HDL-C降低。结论:昆明汉族脂联素SNP+45(T/G)多态性与T2DM相关,GG型基因可能是中国昆明汉族人群T2DM的遗传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脂联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昆明地区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晓莉 杨旭 +3 位作者 单斌 杜廷义 黄云昆 吴肪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4期202-205,共4页
目的:通过监测数据了解昆明地区常见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现状,观察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02年1月-2002年12月31日临床标本中首次共分离的4 927株菌,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 目的:通过监测数据了解昆明地区常见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现状,观察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02年1月-2002年12月31日临床标本中首次共分离的4 927株菌,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2002年版中的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判断结果,利用WHONET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 927株菌中革兰阳性菌1 485株,占30.1%,革兰阴性菌3 442株,占69.9%。最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粪肠球菌和不动杆菌属等。其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36.3%(81/233),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为72.6%(522/71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占37.9%(477/1 258),克雷伯菌属占36.3%,(142/391),产酶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株。易产诱导酶的柠檬酸杆菌、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高,约为78.6%-94.7%,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较为敏感。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昆明地区临床细菌耐药性严重,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控制感染,在防治耐药菌的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离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产金属酶的相关基因bla_(VIM-2)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杜艳 陈瑞春 +2 位作者 穆玉姣 单斌 陈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07-509,527,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IPMRPa)及其耐药特征,探讨该菌产金属酶和相关基因blaVIM-2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收集3年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采用MIC法测定抗生素耐药性...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IPMRPa)及其耐药特征,探讨该菌产金属酶和相关基因blaVIM-2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收集3年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采用MIC法测定抗生素耐药性;用复合纸片法筛查IPMRPa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金属酶相关基因(blaVIM-2)检测并测序确定。结果 142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IPMRPa为910株(63.8%),均为多重耐药;非IPMRPa的516株(36.2%)中仅有71株多重耐药,两者的多重耐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IPMRPa与非IPMRPa的耐药性比较中发现:除四环素外的其他测试抗生素耐药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910株IPMRPa中经复合纸片法检出产金属β-内酰胺酶168株,占18.6%(168/910);168株采用PCR扩增出135株(80.4%,135/168)携带有blaVIM-2型基因,扩增产物经序列分析均为VIM-2型。结论 IPMRPa多重耐药现象严重,VIM-2型金属酶基因型在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IPMRPa菌株中检出率高,但该基因并不是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本研究中12种测试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多重耐药 金属酶 VIM-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量RT-PCR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a融合基因 被引量:7
4
作者 郎丽 李惠民 +2 位作者 刘华 王义民 张学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14-719,共6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ARa mRNA的方法,探讨APLPML-RARa融合基因表达水平与疗效的关系。用RT-PCR扩增培养的NB4细胞的PML-RARa融合基因,取1μgNB4细胞的总cDNA进行10倍的梯度稀释,作为标准... 本研究旨在建立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ARa mRNA的方法,探讨APLPML-RARa融合基因表达水平与疗效的关系。用RT-PCR扩增培养的NB4细胞的PML-RARa融合基因,取1μgNB4细胞的总cDNA进行10倍的梯度稀释,作为标准品,建立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方法的灵敏性、稳定性、重复性进行了测定。定量检测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内PML-RARa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并对1例经治疗完全缓解后又复发的患者PML-RARa转录本水平(拷贝数)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用本研究建立的实时定量RT-PCR方法可检测出10-5μgNB4细胞cDNA中的PML-RARa融合基因,其重复性的CT值,管间、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2.1%、3.8%。4例患者初治骨髓PML-RARa基因转录本水平的分别为1884、5533、1803、4677拷贝,平均为3475拷贝。经ATRA+化疗治疗后其PML-RARa基因转录水平下降至40、135、79、229拷贝,平均为121拷贝。还有1例患者治疗前PML-RARa基因转录本水平为8600拷贝,经过4个月治疗,虽然此时患者处于完全缓解期,但其转录水平拷贝数仍有730。3个月后患者出现复发,转录本水平升至为11000拷贝。经过ATRA+化疗治疗后转录本水平又逐渐下降至1200拷贝。结论;建立的实时定量RT-PCR灵敏、重复性好。治疗后APL患者的PML-RARa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明显下降,复发时基因转录本水平又升高。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与临床疾病进展关系一致,这有助于监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RT-PCR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PML/RARa融合基因 微小残留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_2O_3抑制人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及VEGF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喻镁佳 段勇 +2 位作者 刘华 张学美 李惠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04-707,共4页
本研究探讨在As2O3作用下人淋巴瘤Raji细胞的增殖及VEGFmRNA表达的变化。采用改良MTT方法观察As2O3对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As2O3对Raji细胞VEGF121和VEGF165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As2O3对Raji细胞的作用... 本研究探讨在As2O3作用下人淋巴瘤Raji细胞的增殖及VEGFmRNA表达的变化。采用改良MTT方法观察As2O3对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As2O3对Raji细胞VEGF121和VEGF165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As2O3对Raji细胞的作用表现时间、剂量依赖性的增殖抑制效应,建立回归方程为IR=0.531dose+0.481time(P<0.05)。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显示,Raji细胞同时表达VEGF121和VEGF165两种剪切变异体,二者的表达水平相当(VEGF1211.17±0.14;VEGF1651.31±0.19,P>0.05)。VEGF121和VEGF165mRNA表达量与As2O3作用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sv121=-0.547,P<0.05;rsv165=-0.632,P<0.05),且VEGF的各异构体对药物的反应具有差异性,VEGF165mRNA表达下调早且有持续性。但在所选浓度组中未发现类似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As2O3既可抑制Raji细胞生长增殖,亦可通过下调VEGFmRNA表达而产生抗血管新生效应,且小剂量、长时程给药时结果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淋巴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T1、CXCL9、BPI和HLA-DQB1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缪应雷 李红纳 +2 位作者 杜艳 肖玉良 陈丽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084-4086,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寡聚核苷酸芯片结果中表达上调的BPI、CXCL9、NAT1和下调的HLA-DQB1以提高基因芯片的可信度,同时为UC的发病机制、病因诊断及基因治疗的靶点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这四个基因在21例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通过检测寡聚核苷酸芯片结果中表达上调的BPI、CXCL9、NAT1和下调的HLA-DQB1以提高基因芯片的可信度,同时为UC的发病机制、病因诊断及基因治疗的靶点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这四个基因在21例溃疡性结肠炎(UC)组和21例正常组外周血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NAT1、BPI和CXCL9在UC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因芯片结果吻合;HLA-DQB1在UC组中较正常组中表达上调,与基因芯片结果不相吻合。结论:基因芯片和RT-PCR分析基因表达变化都是可信的,它们在基因表达谱分析、易感基因的筛选研究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NATl CXCL9 BPI HIJA—DQ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姜艳 娄俊丽 +3 位作者 刘华 李琪 刘梅 黄永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2-945,共4页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伴有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随机收集40例HSP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的粪便标本,先用快速免疫检测卡进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检测,判定有无H.pylori感染。然后提取两组粪便标本目标...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伴有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随机收集40例HSP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的粪便标本,先用快速免疫检测卡进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检测,判定有无H.pylori感染。然后提取两组粪便标本目标细菌DNA,采用16SrRNA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两组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并计算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比值。结果HSP患儿H.pylori检出率为50.0%,正常儿童为27.5%(χ2=4.266,P<0.05)。双歧杆菌在HSP伴H.pylori感染组和HSP非H.pylori感染组分别与正常儿童H.pylori感染组和非H.pylori感染组相比,数量明显减少(P<0.0083);大肠杆菌在正常儿童H.pylori感染组和非H.pylori感染组分别与HSP非H.pylori感染组相比,数量明显升高(P<0.0083),在HSP伴H.pylorii感染组与HSP非H.pylori感染组相比,数量明显升高(P<0.0083)。B/E值在HSP伴H.pylori感染组分别与HSP非H.pylori感染组、正常儿童H.pylori感染组和正常儿童非H.pylori感染组相比,数值明显降低(P<0.0083)。结论HSP患儿H.pylori检出率较正常儿童明显增多,HSP发病可能与H.pylori感染有关。HSP伴H.pylori感染和HSP非H.pylori感染患儿肠道双歧杆菌均较正常儿童减少,HSP伴H.pylori感染患儿肠道大肠杆菌较HSP非H.pylori感染患儿升高,HSP伴H.pylori感染患儿B/E值明显降低,提示HSP患儿肠道菌群失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幽门螺杆菌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标本涂片镜检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锐 骈淮燕 +1 位作者 单斌 黄东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3期165-166,共2页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口痰标本原始涂片镜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901份肺部感染病人下呼吸道口痰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判断标准,进行培养前的涂片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口痰标本792份合格(合格...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口痰标本原始涂片镜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901份肺部感染病人下呼吸道口痰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判断标准,进行培养前的涂片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口痰标本792份合格(合格率为87.9%),109份不合格,以呈纯培养或优势生长为阳性,两者培养阳性率(78.0%与14.7%)差异有显著性(P<0.01)。合格标本共检出致病菌701株,检出率为88.5%;涂片所见细菌与培养结果总符合率为80.2%。结论:痰标本培养前进行涂片镜检对于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标本 涂片镜检 下呼吸道感染 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感染者血中IL-6和TNF-α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有成 魏宏建 段勇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5期315-317,共3页
关键词 重症感染者 血液检测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H重排的实时定量PCR检测及反应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惠民 石岚 +2 位作者 段勇 刘华 张学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45-650,共6页
为了探讨以通用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克隆性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重排的最佳实验条件及SYBR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该基因的可行性,以通用引物对克隆性IgH重排进行扩增,对影响PCR扩增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Taq酶用量、dNTP浓度、镁... 为了探讨以通用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克隆性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重排的最佳实验条件及SYBR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该基因的可行性,以通用引物对克隆性IgH重排进行扩增,对影响PCR扩增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Taq酶用量、dNTP浓度、镁离子浓度、循环次数等实验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找出最佳反应参数,并以通用引物进行了SYBRgreenⅠ实时定量PCR对IgH重排基因的检测,测定了该法检测IgH重排基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最佳退火温度为60℃,最佳引物浓度为0.8μmol/L,0.5U的Taq酶量效果满意,最适dNTP浓度为100μmol/L,最适镁离子浓度为3.0mmol/L,最佳循环次数为40次。SYBRGreenⅠ实时定量PCR可以实现对克隆性IgH重排的扩增和荧光信号的检测分析,其对IgH重排基因检测的敏感性为104/ml。结论:确定了应用PCR技术检测克隆性IgH重排的最适反应条件,实现了用通用引物对克隆性IgH重排稳定、特异的扩增,初步实现了以通用引物和应用SYBRGreenⅠ实时定量PCR对IgH重排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IgH重排 SYBR Green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增强HAV抗原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研究
11
作者 舒晓明 胡凝珠 +4 位作者 兰芸 陶里 陈阳 罗爱华 胡云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研究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作为天然佐剂对HAV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分成9组,分别设生理盐水对照组、HAV抗原组、HAV抗原+铝佐剂组、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50μg组、HAV抗原+低分子量透... 目的:研究内源性危险信号分子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作为天然佐剂对HAV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分成9组,分别设生理盐水对照组、HAV抗原组、HAV抗原+铝佐剂组、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50μg组、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100μg、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200μg、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300μg、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500μg、HAV抗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1mg组,皮下免疫小鼠。分别在4、8、12、16周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AVIgG水平。结果:(1)空白对照组在4、8、12和16周未见抗HAVIgG产生;各实验组抗HAVIgG水平在8周时达到最高;12周和16周时各免疫组的抗HAVIgG水平逐渐下降,尤以铝佐剂组下降明显;(2)与HAV抗原组相比,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各免疫组小鼠血清抗HAV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铝佐剂组相比,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免疫组明显增强特异性抗HAVIgG水平(P<0.05或P>0.05);(3)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安全无毒,无过敏反应。结论:低分子量透明质酸能够明显增强灭活HAV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具有强的免疫佐剂作用。其免疫佐剂效应优于铝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危险信号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