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实验性口腔癌发生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段开文
李秉琦
林梅
曾光明
周敏
-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内科
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出处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5-77,共3页
-
文摘
目的:利用金黄地鼠颊癌模型,探讨口腔癌发生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变化及其规律。方法:0.5%二甲基苯并蒽(DMBA)丙酮液处理地鼠颊粘膜,每周3次,3、6、9和12周分批处死动物;对照组不处理。利用抗PCNA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LSAB)检测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地鼠颊粘膜PCNA表达主要位于基底层和少数棘层细胞,3周单纯增生类似正常,6~9周上皮呈不同程度异常增生,PCNA表达扩展至棘层,甚至全层,与异常增生程度呈正相关;12周鳞癌形成时,PCNA表达明显增加,且见明显异质性。结论:DMBA诱导地鼠颊癌发生过程中存在PCNA异常表达,且与癌变进展有关,提示PCNA表达可作为口腔癌变监测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口腔癌
表达
-
Keywords
proliferating cellnuclear antigen oral carcinogenesis syrain hamster
-
分类号
R739.85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口腔免疫与HIV感染研究进展
- 2
-
-
作者
张明珠
史朋
段开文
-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内科
-
出处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
文摘
口腔与感染HIV的精液、血液、乳汁等接触都可导致HIV的传播,然而HIV通过口腔途径传播极少发生,同时大量研究表明非性行为偶尔唾液接触并未增加HIV的传播。为此,研究并阐明口腔中抗HIV防御机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对该领域国外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关键词
口腔医学
免疫功能
HIV感染
研究进展
唾液
低渗环境
-
分类号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用扁苔灵涂剂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观察
- 3
-
-
作者
黄麟珏
-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内科
-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A07期12-12,共1页
-
-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扁苔灵涂剂
中医治疗
-
分类号
R276.815.9
[医药卫生—中医五官科学]
-
-
题名壳聚糖复合药膜的研制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 4
-
-
作者
段开文
谭葆春
史朋
吴恩格
张明珠
-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内科
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昆明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所
-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
基金
昆明医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资助课题 (2 0 0 2 0 1 9)
-
文摘
目的 :制备壳聚糖口腔复合膜 ,并通过建立口腔溃疡的动物模型 ,观察复合药膜对实验性口腔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壳聚糖作为膜载体 ,加入芦荟、表皮生长因子 (EGF)等药物制备口腔复合膜 ,用动物实验验证复合膜的疗效。结果 :(1)复合膜厚约 0 .5mm ,复合膜每平方厘米含水溶性壳聚糖 0 .0 0 7g、芦荟全叶冻干粉 0 .0 5 1g、EGF 40IU、丁卡因 0 .5 3 3mg。(2 )不同时间复合膜组溃疡面积均小于对照组 (P <0 .0 5 ) ;平均愈合速度复合膜组快于其他组 (P <0 .0 5 ) ;水肿充血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 ;炎性细胞在各个时间点复合膜组均少于对照组 (P <0 .0 5 ) ;成纤维细胞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壳聚糖复合药膜可明显促进实验性口腔溃疡愈合 ,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但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
关键词
壳聚糖
表皮生长因子
口腔复合药膜
实验性口腔溃疡
治疗效果
-
Keywords
Chitosan
EGF
Oral composite film
Experimental oral ulc er
Treatment outcome
-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
-
题名六种防龋制剂对牙釉质脱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 5
-
-
作者
吴红昆
周学东
张萍
张静仪
李晓红
张婉丽
-
机构
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内科
-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
文摘
目的:比较6种含氟及微量元素的防龋制剂对牙釉质脱钙的影响,观察早期龋形成过程中釉质脱钙与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牛牙84颗,分为7组。实验区分别用含有相等氟离子的氟化锶、氟化亚锡、氟钼酸铵、氟化锌、氟化镧、氟化钠及去离子水处理,所有样本浸泡于乳酸凝胶中形成人工釉质龋。经过对不同浸泡时间酸蚀凝胶中钙含量的观测,各组样本48小时以前釉质脱钙量随时间的变化有所不同,48小时以后酸蚀凝胶中钙含量趋于恒定。结果:氟化亚锡抑制釉质脱钙的能力最强,氟化钠最弱。结论:酸蚀凝胶法形成人工龋时间约在48小时左右;含氟及微量元素的防龋制剂能有效地抑制釉质脱钙。
-
关键词
脱钙
龋齿
防龋制剂
牙釉质
-
Keywords
fluorid\ \ trace element\ \ decalcification\ \ artificial carious lesion
-
分类号
R781.10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牙周炎骨丧失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10
- 6
-
-
作者
付永伟
和红兵
欧炯光
-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内科
-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14-216,共3页
-
-
关键词
细胞凋亡
骨丧失
牙周炎
菌斑微生物
牙周致病菌
牙周组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
分类号
R781.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bFGF和壳聚糖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7
- 7
-
-
作者
段开文
张明珠
张露
雷雅燕
欧炯光
-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内科
昆明市延安医院口腔科
-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3-546,共4页
-
基金
昆明医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资助课题(2002019)
-
文摘
目的:探讨水溶性壳聚糖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二者联合应用,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的生长增殖和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PDLFs,观察bFGF和壳聚糖联合作用于HPDLFs后,细胞的增殖情况(MTT比色测定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骨钙素(OC,放免法检测)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FGF(10ng/ml)和低剂量壳聚糖(0.2mg/ml)组促进细胞增殖,不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且提高骨钙素合成量。相对bFGF单独作用组,bFGF和壳聚糖联合作用组可上调ALP活性,bFGF(10ng/ml)和高剂量壳聚糖(2mg/ml)组抑制细胞增殖,不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且有较高的骨钙素合成量。结论:bFGF和低剂量壳聚糖联合作用既可促进细胞增殖,又可促进HPDLFs向成骨细胞转化。bFGF和壳聚糖联合应用可能是一种新型的牙周组织再生的诱导材料。
-
关键词
牙周膜
成纤维细胞
壳聚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
Keywords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
Chitosa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
Alkaline phosphatase
Osteocalcin
-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西南地区中国人上下颌前牙冠颜色与年龄关系
被引量:5
- 8
-
-
作者
朱红
雷雅燕
廖宁放
石俊生
欧炯光
-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内科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
-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0-402,共3页
-
基金
云南省科委应用基金资助项目 (95C1 35M)
-
文摘
目的 :分析年龄因素对牙齿颜色的影响。方法 :采用 CIE1976L* a* b* 和 CIE193 1XYZ色度参数 ,应用人体牙齿颜色测量系统对 162名年龄在 2 0~ 73岁之间被测者的上下颌 194 4个前牙的颜色进行口内测量、分析。结果 :1牙齿颜色与年龄因素有关。除 b* 值、x值在切 1/ 3与年龄因素无明显相关外 ,其余指标在各个部位均与年龄因素呈明显相关 ( P<0 .0 5 )。 2 L*值、a*值与年龄呈负相关 ,随年龄增长牙冠明度下降 ,颜色趋于偏绿 ,且切、中、颈部位颜色变化一致。 b*值与年龄呈正相关 ,随年龄增长 ,中 1/ 3、颈 1/ 3颜色趋于偏黄 ,但切 1/ 3变化不明显 ( P>0 .0 5 )。结论 :牙齿颜色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规律变化 ,随年龄增加 ,明度下降 ,牙齿趋于偏黄、绿 ,但黄、蓝色相在不同的部位变化不一致。
-
关键词
牙冠
颜色
年龄
测量
西南地区
中国人
-
Keywords
Crowns
Color
Age
Measurement
-
分类号
R780.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生物活性玻璃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2
- 9
-
-
作者
段莉
邓芳成
和红兵
-
机构
海南医学院口腔医学系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内科
-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07-610,共4页
-
文摘
目的 :评价生物活性玻璃倍骼生应用于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 :于 4只beagle犬的前磨牙区 ,2 4个牙位 ,运用人工去骨及正畸结扎丝结扎法建立重度牙槽骨水平缺损模型 ,植入生物活性玻璃倍骼生 ,同体对照 ,术后 6周对新生骨与牙根结合界面进行临床观察和组织学切片。另一实验 3只beagle犬的前磨牙区 ,18个牙位 ,于 2 4周对新生骨与牙根结合界面进行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 :实验组有牙周新附着形成 ,可见新生牙槽骨、牙骨质样组织和牙周韧带生长。空白对照组未见新生骨 ,胶原纤维稀疏 ,排列不规则。胶原膜联合生物骨组 ,新生牙槽骨的钙 /磷比值 (1.72± 0 .14 ) ,接近正常对照组的钙 /磷比值 (1.79± 0 .0 4 )。结论 :生物活性玻璃倍骼生具有较强骨诱导活性 ,术后 6周可有效地提高牙周组织再生。
-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牙周组织
引导再生
-
Keywords
Bioactive Glass Periodontal Tissue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
分类号
R783.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粘结剂渗入牙本质深度的喇曼光谱研究
- 10
-
-
作者
李群
施英
赵金涛
张鹏翔
-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内科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
-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9-390,共2页
-
文摘
目的 :应用喇曼谱学的方法 ,分析粘结剂—牙本质界面的渗透情况。方法 :将被测样品放入喇曼光谱仪中 ,在界面处 ,每 2 μm测量一个点 ,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喇曼光谱。根据所记录的谱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喇曼光谱的测量显示出牙本质内出现了粘结剂的特征谱线 ,渗入最大深度为 18μm。通过对谱线的分析 ,了解粘结剂渗入牙本质的深度与相互作用的性质。结论
-
关键词
喇曼光谱法
粘结剂
牙本质深度
-
Keywords
Raman spectrometry
Adhesives
Dentin
-
分类号
R781.0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