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昆明彝族和汉族儿童HLA-DQB1等位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永坤 文革生 +3 位作者 戚勤 郝萍 李海林 周丽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1-562,共2页
关键词 云南 昆明市 彝族 汉族 儿童 HLA-DQB1 等位基因 基因多态性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哮喘儿童过敏原皮肤试验、血清IgE检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燕华 蒋宝娣 +3 位作者 鲁萍 戴梅 王红 李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1,44,共2页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主要与外界环境中的过敏原有关。我们于1997年8月至1999年1月选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对哮喘儿童作过敏原检测分析,对其中部分儿童作血清总IgE(tIgE...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主要与外界环境中的过敏原有关。我们于1997年8月至1999年1月选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对哮喘儿童作过敏原检测分析,对其中部分儿童作血清总IgE(tIgE)、尘螨特异性IgE(sIgE)测定,并与健康儿童作对照,旨在了解昆明市儿童哮喘最常见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哮喘提供依据。 临床资料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按国际标准方法)[1]:哮喘组175例,男124例,女51例。诊断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2]。年龄6月~14岁。对其中部分儿童作tIgE、sIgE测定(采用ELISA法)。过敏原点刺液、tIgE、sIgE药盒由上海医科大学螨类研究室提供。对照组共100例。统计学处理:组间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余用χ2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过敏原 皮肤试验 血清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白族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HLA-DR/DQB1的免疫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武 王美芬 +5 位作者 黄永坤 郝萍 戚勤 文革生 李海林 周丽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79-682,共4页
目的了解昆明白族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HLA-DR/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符合流行病学诊断标准的36例H.pylori感染患儿及34例非感染儿童进行HLA-DR/DQB1基因分型。结果感染组检出15种DRB1等位基... 目的了解昆明白族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HLA-DR/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符合流行病学诊断标准的36例H.pylori感染患儿及34例非感染儿童进行HLA-DR/DQB1基因分型。结果感染组检出15种DRB1等位基因,非感染组检出11种DRB1等位基因,两组均检出7种DQB1等位基因;组间各等位基因频率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族儿童中H.pylori感染和非感染组的HLA-DR/DQB1等位基因频率无免疫遗传学差异;白族儿童H.pylori感染与HLA-DR/DQB1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白族 HLA-DR/DQB1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白族儿童HLA-DRB1、DQB1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永坤 王美芬 +6 位作者 郝萍 杨武 戚勤 唐睿珠 文革生 李海林 周丽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3-834,共2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染色体上的--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可作为一个遗传单位/单倍型而遗传,属共显性等位基因[1]。人类的MHC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位于人的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HLA-DR、DQ抗原是异基因移植免疫反应中最重要...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染色体上的--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可作为一个遗传单位/单倍型而遗传,属共显性等位基因[1]。人类的MHC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位于人的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HLA-DR、DQ抗原是异基因移植免疫反应中最重要的抗原之一,决定其特异性的主要编码基因DRB1、DQB1具有高度多态性,其对HLA与疾病相关性及人类遗传学等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 多态性分析 DQB1 基因群 人类白细胞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人类遗传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贺湘英 马婉君 +1 位作者 梁琨 纳志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干预措施 治疗 诊断 H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早期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动态检测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永坤 曹志琅 +4 位作者 杨武 刘华 梁琨 李利 贺湘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38-941,共4页
目的了解出生1周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16S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40例足月儿和40例早产儿生后第1(>12h)、4、7天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生后第1、4、7天足月儿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数量(拷... 目的了解出生1周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16S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40例足月儿和40例早产儿生后第1(>12h)、4、7天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生后第1、4、7天足月儿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数量(拷贝数/g湿便)的对数值分别为6.52±0.52、8.30±0.48、8.8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87,P<0.01);早产儿分别为6.28±0.44、6.97±0.48、7.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31,P<0.01);相同日龄两组间比较,第4、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6、13.98,P均<0.01)。结论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的建立呈动态变化,早产儿落后于足月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肠道 双歧杆菌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NSP4基因变异与临床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戚勤 侯宗柳 +4 位作者 李海林 文革生 庞伟 周丽芳 黄永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05-707,共3页
目的研究腹泻患儿的轮状病毒( RV)流行株非结构蛋白 4( NSP4)的基因变异与临床的关系.方 法对昆明地区 2002年和 2003年流行期不同程度腹泻患儿中分离出的 22株轮状病毒流行株的 NSP4基因进行 RT-PCR扩增,并进行 cDNA序列分析,与来自 Ge... 目的研究腹泻患儿的轮状病毒( RV)流行株非结构蛋白 4( NSP4)的基因变异与临床的关系.方 法对昆明地区 2002年和 2003年流行期不同程度腹泻患儿中分离出的 22株轮状病毒流行株的 NSP4基因进行 RT-PCR扩增,并进行 cDNA序列分析,与来自 GenBank Database的 4株人 RV( Wa、 KUN、 AU-1、 Hochi)和 3株动物 RV( EW、 OSU、 SAll)以及我国不同地区 RV流行株 NSP4的基因变异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氨基酸同源性表明昆明地区轮状病毒流行株间的同源性高达 98.9%~ 99.4%, 22株流行株全都属于 Wa组.氨基酸进化树提示在 Wa组内又包括 3个亚组.NSP4基因变异与轮状病毒腹泻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不相关( P>0.05).结论 2002年和 2003年昆明地区轮状病毒流行株皆属 Wa组,且其氨基酸序列极为保守; NSP4基因变异与轮状病毒腹泻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不相关,但与流行发病的关系需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非结构蛋白4 基因 变异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族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HLA-DQA1免疫遗传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黄永坤 戚勤 +3 位作者 郝萍 文革生 李海林 周丽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52-655,共4页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位点上是否存在H.pylori感染的易感基因或抵抗基因,探讨免疫遗传因素在H.pylori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用血清学试验及13C尿素呼气实验确诊的31例H.pylor...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位点上是否存在H.pylori感染的易感基因或抵抗基因,探讨免疫遗传因素在H.pylori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用血清学试验及13C尿素呼气实验确诊的31例H.pylori感染的彝族儿童及39例无感染儿童进行HLA?DQA1基因分型。结果感染组HLA?DQA1010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52%vs3.85%,P=0.025,Pc=0.35),OR=4.245(95%CI:1.097~16.428);感染组HLA?DQA1030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0vs12.82%,P=0.003,Pc=0.042),OR=1.147(95%CI:1.053~1.249)。结论在HLA?DQA1位点上,H.pylori感染的彝族儿童与对照组儿童存在免疫遗传学差异,HLA?DQA10102基因可能是彝族H.pylori感染的易感基因,而HLA?DQA10302基因则可能是抵抗基因和具有免疫抵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HLA-DQA1 PCR-SSP ^13C尿素呼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与肠道菌群 被引量:20
9
作者 娄俊丽 黄永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6-198,共3页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免疫变态反应,随着感染性疾病的控制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临床上最常见的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食物过敏、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免疫变态反应,随着感染性疾病的控制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临床上最常见的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食物过敏、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包括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在儿童多发,将近40%的儿童曾患过该病。近年有关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粪便菌群分析和临床研究提示,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早期肠道菌群的紊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肠道菌群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全球性健康问题 变态反应性疾病 免疫变态反应 过敏性皮肤病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姜艳 娄俊丽 +3 位作者 刘华 李琪 刘梅 黄永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2-945,共4页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伴有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随机收集40例HSP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的粪便标本,先用快速免疫检测卡进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检测,判定有无H.pylori感染。然后提取两组粪便标本目标...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伴有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随机收集40例HSP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的粪便标本,先用快速免疫检测卡进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检测,判定有无H.pylori感染。然后提取两组粪便标本目标细菌DNA,采用16SrRNA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两组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并计算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比值。结果HSP患儿H.pylori检出率为50.0%,正常儿童为27.5%(χ2=4.266,P<0.05)。双歧杆菌在HSP伴H.pylori感染组和HSP非H.pylori感染组分别与正常儿童H.pylori感染组和非H.pylori感染组相比,数量明显减少(P<0.0083);大肠杆菌在正常儿童H.pylori感染组和非H.pylori感染组分别与HSP非H.pylori感染组相比,数量明显升高(P<0.0083),在HSP伴H.pylorii感染组与HSP非H.pylori感染组相比,数量明显升高(P<0.0083)。B/E值在HSP伴H.pylori感染组分别与HSP非H.pylori感染组、正常儿童H.pylori感染组和正常儿童非H.pylori感染组相比,数值明显降低(P<0.0083)。结论HSP患儿H.pylori检出率较正常儿童明显增多,HSP发病可能与H.pylori感染有关。HSP伴H.pylori感染和HSP非H.pylori感染患儿肠道双歧杆菌均较正常儿童减少,HSP伴H.pylori感染患儿肠道大肠杆菌较HSP非H.pylori感染患儿升高,HSP伴H.pylori感染患儿B/E值明显降低,提示HSP患儿肠道菌群失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幽门螺杆菌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56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瑛 汤永民 +5 位作者 杨世隆 沈红强 钱柏芹 宋华 石淑文 徐卫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7-190,共4页
为了探讨CD5 6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 (FCM )对 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表面CD5 6及其它白细胞分化抗原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70例中有 16例 ( 2 2 .86 % )表达CD5 6 ,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的CD... 为了探讨CD5 6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 (FCM )对 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表面CD5 6及其它白细胞分化抗原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70例中有 16例 ( 2 2 .86 % )表达CD5 6 ,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的CD5 6阳性表达率 ( 15 / 31,4 8.39% )明显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 1/ 35 ,2 .86 % )(P <0 .0 1)。CD5 6在AML各亚型中表达也有差异 ,AML M0 , M1和 M2 中阳性率 ( 11/ 15 )明显高于AML M3 , M4和 M5( 4 / 16 ) (P =0 .0 13)。 15例CD5 6 +的AML病例中表达HLA DR 13例 ( 4 1.94 % ) ,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 =0 .4 39,n =31,P =0 .0 14 )。结论 :CD5 6主要在AML中表达 ,对AML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CD56 免疫表型 多色流式细胞术 AML 急性髓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螨点刺试验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燕华 蒋宝娣 鲁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8-78,共1页
尘螨是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过敏原之一,我们用尘螨皮肤点刺试验对11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100名健康儿童做过敏原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哮喘患儿来源于我院门诊及住院部。男85例,女29例;<3岁28例,>3岁86例。按第三... 尘螨是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过敏原之一,我们用尘螨皮肤点刺试验对11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100名健康儿童做过敏原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哮喘患儿来源于我院门诊及住院部。男85例,女29例;<3岁28例,>3岁86例。按第三届全国呼吸道疾病会议通过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尘螨 点刺试验 过敏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蹄香治疗非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魏群德 杜百年 +1 位作者 谢学礼 苏庆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3-4,共2页
1983年10月至1984年1月,我们曾对马蹄香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进行了研究,证实马蹄香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多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马蹄香对治疗小儿非轮状病毒肠炎也有效,为了取得这方面的确切资料,我们对该段时... 1983年10月至1984年1月,我们曾对马蹄香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进行了研究,证实马蹄香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多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马蹄香对治疗小儿非轮状病毒肠炎也有效,为了取得这方面的确切资料,我们对该段时期收治的急性腹泻轮状病毒检查阴性的全部病例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选择急性腹泻病程不超过3日,每日腹泻次数在5次以上,粪便呈黄白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无脓血,同时伴或不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年龄在2岁以下,不包括食物中毒及营养不良患儿。我们共收治腹泻住院患儿540例,全部于治疗前取粪便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直接电镜检测轮状病毒抗原或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香 肠炎 非轮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及肠道细菌或内毒素移位对机体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黄永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08-911,共4页
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与肠道细菌和(或)内毒素移位,会导致机体不同的病症和内源性感染等,给临床医师对疾病的防治带来了难以预料的挑战。文章通过对胃肠黏膜屏障及其障碍、胃肠黏膜屏障与肠道细菌和(或)内毒素移位以及肠道内毒素移位对... 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与肠道细菌和(或)内毒素移位,会导致机体不同的病症和内源性感染等,给临床医师对疾病的防治带来了难以预料的挑战。文章通过对胃肠黏膜屏障及其障碍、胃肠黏膜屏障与肠道细菌和(或)内毒素移位以及肠道内毒素移位对机体的影响等方面的探讨,使临床医师对疾病病理生理和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关信息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在临床工作中对遇到的临床问题会有更深和更广的理解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黏膜屏障 细菌 内毒素 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梅 黄永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35-838,共4页
最近十年对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研究的认识取得了一些进展,CVS 不再被认为是少见病,并可能成为胃食道反流引起儿童反复呕吐之后的第二位原因。文章根据目前对 CVS 的研究,详细叙述了 CVS 治疗策略,包括急性呕吐发作期、缓解期预防用... 最近十年对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研究的认识取得了一些进展,CVS 不再被认为是少见病,并可能成为胃食道反流引起儿童反复呕吐之后的第二位原因。文章根据目前对 CVS 的研究,详细叙述了 CVS 治疗策略,包括急性呕吐发作期、缓解期预防用药的治疗及给药方式及剂量,旨在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该病的综合治疗。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0):835-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腹痛患儿及家庭成员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16
作者 黄永琴 刘梅 +4 位作者 曹佳 马丽菊 黄永坤 戚勤 周丽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91-1194,共4页
目的:研究反复腹痛患儿及家庭成员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和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1个家庭50名成员及55名志愿者血Hp抗体及亚型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反... 目的:研究反复腹痛患儿及家庭成员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和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1个家庭50名成员及55名志愿者血Hp抗体及亚型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反复腹痛患儿组、反复腹痛家庭成员组及无腹痛对照组,分析和比较三组的血Hp抗体及亚型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①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50名家庭成员中,45名为Hp阳性Ⅰ型,1名为Hp阳性Ⅱ型,4名为Hp阴性。55名志愿者中,25名为HpⅠ型感染,30名为Hp阴性。②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显示腹痛组CD19+比对照组增加,腹痛患儿组CD19+较腹痛成人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腹痛患儿组及腹痛成人组外周血CD8+(%)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但腹痛患儿组与腹痛成人组比较,血CD8+(%)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腹痛组外周血CD4+/CD8+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比较,腹痛成人组外周血CD4+/CD8+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腹痛患儿组。结论:反复腹痛患儿家庭内成员Hp感染率高,有家庭聚集和链性现象。家庭成员中Hp感染反复腹痛者的外周血CD19+细胞增加,CD8+细胞显著降低,CD4+/CD8+比值升高,提示机体细胞免疫变化可能与疾病的进展及临床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家庭 幽门螺杆菌 淋巴细胞 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2例报告
17
作者 何雯 张瑛 +1 位作者 王雅香 魏群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7-408,共2页
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简称HP)是由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1958年国内李英氏首次报道1例儿童急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至目前仅见8例报告,部份尸检后确诊.现报告我院治愈的2例儿童急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关键词 急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实验室检查 小儿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G-6-PD缺陷症患儿基因突变测定与临床分析
18
作者 黄永坤 何永蜀 段晶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G-6PD缺陷症 儿童 基因突变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例讨论——极重度贫血、呕吐2年余
19
作者 陈燕华 蒋宝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0-251,共2页
病史摘要 男,2岁10个月.因反复呕吐、面色苍白2年余伴间断黑便6个月入院.2年前,患儿常于进食后出现阵发性哭闹伴呕吐,呈非喷射状,吐后哭闹即止,面色逐渐苍白、乏力,近6个月呕吐加剧,呕吐物偶有咖啡色样物,伴腹痛,有时大便呈黑褐色.反复... 病史摘要 男,2岁10个月.因反复呕吐、面色苍白2年余伴间断黑便6个月入院.2年前,患儿常于进食后出现阵发性哭闹伴呕吐,呈非喷射状,吐后哭闹即止,面色逐渐苍白、乏力,近6个月呕吐加剧,呕吐物偶有咖啡色样物,伴腹痛,有时大便呈黑褐色.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当地医院摄片诊断为“肺炎”,血红蛋白仅为40g/L,2次住院抗感染及输血治疗.1周前,曾因剧烈运动晕厥1次,自行缓解.8个月时患肺炎,肺炎治愈后做双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体检:体温36.5℃,P140次/分,R30次/分,W10kg.精神差,重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右肺下部呼吸音稍低,未闻及罗音.腹软,肝剑突下6cm,右肋下5cm,质软,无压痛,脾左肋下3cm,双侧腹股沟可见手术疤痕.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29g/L,红细胞1.46×1012/L,网织红细胞50‰.电解质:血钠132mmol/L,血钾、氯、钙、磷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大便潜血:强阳性.B超:肝脾肿大.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细胞系统增生,分类以中性中晚幼及杆状粒细胞为主,部分细胞伴巨幼样变,分叶粒细胞比值偏低,原早幼细胞易见,占非红系10.9%,红细胞系统增生,分类以晚幼红细胞为主,部分细胞伴血红蛋白成熟不良,成熟红细胞大小不均,部份细胞中心染色过浅,血小板可见.铁染色:阴性.G-6-PD酶活性测定:3.23IU/g,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71.4%,异丙醇试验:阳性,血红蛋白电泳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血红蛋白HbF抗碱变性测定:正常.血清铁蛋白8.2ng/mL(低于正常).胸部正侧位片:右下肺密度不均,其内侧有气液面. 治疗经过:3周内先后输血600ml,并使用止血敏、云南白药、维生素K及抗感染治疗.大便潜血阴性,Hb升至99g/L,RBC 3.78×1012/L,WBC 5.3×109/L,N 0.62,L 0.28,E 0.01×109/L,BPC 162×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疝 病理 极重度贫血 儿童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儿喘息病200例浅析哮喘的有关问题
20
作者 蒋宝娣 鲁萍 +1 位作者 陈燕华 刘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0期652-653,共2页
通过小儿喘息病(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200例浅析,获得该病在昆明地区的一般规律:男女患儿之比为1.8:1;7岁以下患儿占82.5%;春、夏、秋、冬四季之间发病无显著差异;最常见的诱因是受凉感冒(占96.6%)... 通过小儿喘息病(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200例浅析,获得该病在昆明地区的一般规律:男女患儿之比为1.8:1;7岁以下患儿占82.5%;春、夏、秋、冬四季之间发病无显著差异;最常见的诱因是受凉感冒(占96.6%);初次发病年龄在3岁以下者占77.5%;哮喘的诊断偏严,约有1/4的患儿被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治疗绝大多数均沿用传统方法等。借助这些资料对昆明地区小儿哮喘的诊断与防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病 哮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