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皂苷Rg1抑制脂多糖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宗一 何颖 +5 位作者 詹东 张铁军 宋蕊 刘世昌 艾青龙 陆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三七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对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激活的机制。方法:用LPS刺激BV-2细胞构建激活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Rg1对BV-2细胞的活力影...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三七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对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激活的机制。方法:用LPS刺激BV-2细胞构建激活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Rg1对BV-2细胞的活力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Rg1(10、20和40μmol/L)对磷酸化的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nhibitorκB-α,IκB-α)和反应结合蛋白(cAMP-response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以及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家族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等细胞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结果:不同浓度的Rg1明显抑制了LPS诱导的磷酸化IκB-α和CREB蛋白表达以及MAPKs通路(ERK1/2,JNK,p38 MAPK)磷酸化蛋白表达,并且对p38 MAPK表达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结论:Rg1可能通过抑制MAPKs的磷酸化来调控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激活,发挥其神经抗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RG1 脂多糖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BV-2细胞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1/CCR2通路参与骨髓基质细胞向脊髓全横断损伤区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丁鹏 路钢 +6 位作者 杨智勇 王进昆 余化霖 薛黎萍 李园园 冯忠堂 林荣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5,180,共6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其受体CCR2在骨髓基质细胞(MSC)体内、外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纯化大鼠MSC,取第五代MSC行免疫荧光鉴定;免疫组化、RT-PCR检测纯化MSC表达CCR2情况;Boyden小室法检测趋化因子MCP-1(5...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其受体CCR2在骨髓基质细胞(MSC)体内、外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纯化大鼠MSC,取第五代MSC行免疫荧光鉴定;免疫组化、RT-PCR检测纯化MSC表达CCR2情况;Boyden小室法检测趋化因子MCP-1(5~500ng/mL)对MSC的趋化迁移作用及其特异性。42只成年大鼠用于体内研究(脊髓全横断组24只,假手术组9只,正常大鼠9只),分别于术后1,3,7,14d取材,行免疫组化检测MCP-1表达,或行MCP-1的Real-timePCR定量分析,或颈内静脉注射荧光标记的MSC,观察MSC向脊髓迁移情况。【结果】第5代MSC都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Vimentin、Laminin及Fibronectin;细胞免疫荧光、RT-PCR证实MSC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2;MCP-1(5~500ng/mL)体外可趋化MSC迁移(P﹤0.05),抗MCP-1抗体可对抗其趋化迁移作用(P﹤0.05)。脊髓全横断组、对照组脊髓均表达MCP-1,但细胞分布、染色存在差异,影响MCP-1定量。脊髓损伤后趋化因子MCP-1RNA在1d、3d及7d较对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时MCP-1RNA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其变化,脊髓损伤区迁移MSC较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1体内、外可趋化MSC迁移,MCP-1/CCR2通路参与MSC向脊髓全横断损伤区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趋化因子 迁移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及工具合成表达链霉亲和素基因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月辉 余睿 +2 位作者 班韶 赵冲 孟照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人工合成表达链霉亲和素基因,制备链霉亲和素磁珠复合物用于核酸分离。方法:利用NCB I、BCM等提供的生物信息及软件工具,将链霉亲和素蛋白的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分割成互为重叠的小片段寡聚核苷酸链,采用化学和酶促合成相结合的... 目的:人工合成表达链霉亲和素基因,制备链霉亲和素磁珠复合物用于核酸分离。方法:利用NCB I、BCM等提供的生物信息及软件工具,将链霉亲和素蛋白的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分割成互为重叠的小片段寡聚核苷酸链,采用化学和酶促合成相结合的方法合成编码链霉亲和素蛋白基因。将纯化的链霉亲和素通过偶联剂与带羧基的磁粒共价结合,用于快速纯化生物素化的DNA。结果:用化学与酶促相结合一步法合成链霉亲和素全基因序列,用较短寡聚核苷酸链及较低的引物浓度合成该基因突变率很低,链霉亲和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用硅酸包衣的磁性微球对磁场反应良好且无磁记忆性,用碳二亚胺可实现活性羧基磁性微球与链霉亲和素两者的交联,反应条件温和。结论:制备的链霉亲和素磁珠复合物可用于生物素化的PCR产物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基因合成 链霉亲和素 链霉亲和素磁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抑制同型半胱氨酸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4
4
作者 邹彤 刘楠 +3 位作者 李树德 苏永春 满勇 陆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3-786,共4页
目的探讨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活性氧(ROS)的作用和维生素E的影响。方法[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锥虫蓝染色计数细胞数量,DCF-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ROS。结果(1)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MC... 目的探讨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活性氧(ROS)的作用和维生素E的影响。方法[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锥虫蓝染色计数细胞数量,DCF-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ROS。结果(1)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MC的DNA合成增加,促进细胞增殖和ROS水平升高;尽管半胱氨酸诱导VSMC内ROS水平升高,但是对细胞DNA合成和增殖无影响。(2)过氧化氢酶抑制同型半胱氨酸介导的VSMC内ROS升高,而对VSMC增殖无影响。(3)α-生育酚、β-生育酚均可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NC内ROS水平升高,但是只有α-生育酚显著抑制VSMC增殖。结论ROS升高不是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的原因之一。维生素E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可能与抑制蛋白激酶C活性有关,而与它的抗氧化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维生素E 活性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检测体系优化及芒果苷对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袁丽仙 牛艳芬 +3 位作者 高丽辉 董馨怡 李玲 刘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6-969,共4页
目的优化体外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活性检测体系,研究芒果苷及芒果苷元对PNP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考察酶浓度、底物浓度、二硫苏糖醇(DTT)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确定检测酶活性的... 目的优化体外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活性检测体系,研究芒果苷及芒果苷元对PNP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考察酶浓度、底物浓度、二硫苏糖醇(DTT)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确定检测酶活性的最适反应条件,以此为基础研究芒果苷和芒果苷元对PNP活性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并优化了体外PNP活性检测体系,反应温度为25℃时,在磷酸钾盐缓冲液中,当PNP浓度为250 U·L-1、底物鸟苷为400μmol·L-1、DTT为0.5 mmol·L-1的反应条件下于波长258nm处动态监测15 min,芒果苷及其代谢产物苷元在浓度高达100μmol·L-1时,对PNP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以优化的PNP活性检测体系研究发现芒果苷及芒果苷元体外对PNP活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鸟苷 芒果苷 芒果苷元 酶活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