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加微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成程 林月秋 +1 位作者 陈建明 周吉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制备新鲜羊颈椎标本10具,分成两组,每组5具。A组,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B组,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联合微型钛板固定单开门... 目的:探讨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制备新鲜羊颈椎标本10具,分成两组,每组5具。A组,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B组,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联合微型钛板固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两组先分别测完整标本状况下弯曲、左右侧屈及轴性旋转的生物力学数据。A组、B组制成手术模型标本后再分别测上述生物力学数据,与完整标本对比。结果:A组术后在抵抗前屈载荷时与完整标本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抵抗左右侧屈(P<0.05)及对抗轴向旋转载荷时稳定性较完整标本下降(P<0.05)。B组术后在抵抗前屈载荷及左右侧屈载荷时与完整标本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抗轴向旋转载荷时稳定性较完整标本下降(P<0.05),但较A组差异小(P<0.05)。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结合微型钛板固定的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其颈椎标本在对抗侧屈及轴性旋转载荷方面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单纯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方韧带复合体 微型钛板 单开门 椎管成形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刚 张笑 +3 位作者 杨春燕 段宇珠 陈时 陈安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328-2329,共2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平台应用于心肺复苏(CPR)教学的效果。方法将昆明医学院2007、2008级临床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8名学生,在CPR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99名学生,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应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 目的探讨互联网平台应用于心肺复苏(CPR)教学的效果。方法将昆明医学院2007、2008级临床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8名学生,在CPR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99名学生,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应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比较两组学生CPR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并调查学生对互联网平台在CPR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认可程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CPR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8.2±8.0)分和(78.8±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6.2±5.0)分和(78.3±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的学生喜欢并接受互联网平台教学。结论互联网教学平台可明显提高CPR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教学效果,并得到学生的认可,可以明显激发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网络 心肺复苏术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14例病因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南琼 李晓燕 陆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438-243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分布情况及其与病情轻重的联系。方法:对近年我科收治的143例AP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常见病因的分布情况、性别差异及与AP病情轻重的联系。结果:胆源性69例(48.3%),高脂血症性24例(16.8%),暴饮暴食12例(8...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分布情况及其与病情轻重的联系。方法:对近年我科收治的143例AP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常见病因的分布情况、性别差异及与AP病情轻重的联系。结果:胆源性69例(48.3%),高脂血症性24例(16.8%),暴饮暴食12例(8.4%),酒精性10例(7.0%),其他原因28例(19.6%),男性中暴饮暴食和酒精性居多,而女性则以胆源性为主,轻重症AP间各病因分布未见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P病因以胆源性、高脂血症性多见,然而约17%病因未明,性别不同,常见病因有别,且病因与AP病情的轻重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病因学 括约肌功能 胰腺分裂 三酰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伴胸腺增生1例
4
作者 陈浩 冒长峙 +2 位作者 张佩莲 邓丹琪 周晓鸿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0-370,共1页
关键词 皮肌炎 胸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卵双胎中之女婴患色素失禁症
5
作者 陈浩 冒长峙 +1 位作者 周晓鸿 邓丹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30-630,共1页
患儿女,1岁.因躯干和四肢皮肤红斑、丘疹、糜烂、微痒1年,于2003年3月来我科诊治.患儿出生4 d后,其母发现其右大腿内侧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水疱易破,破后有黄色液体渗出.3个月后在外院按"念珠菌性间擦疹"治疗,先后外用过复... 患儿女,1岁.因躯干和四肢皮肤红斑、丘疹、糜烂、微痒1年,于2003年3月来我科诊治.患儿出生4 d后,其母发现其右大腿内侧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水疱易破,破后有黄色液体渗出.3个月后在外院按"念珠菌性间擦疹"治疗,先后外用过复方硝酸益康唑霜(派瑞松)、特比萘芬软膏(兰美抒软膏)、氧化锌糊剂,及口服氟康唑50mg/d治疗无效,为进一步诊治来我科门诊就诊.其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第1胎为男孩,已6岁,发育和智力正常.该患儿系第2胎,异卵双胎中之女婴,足月顺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失禁症 异卵双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