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铝轧制复合材料界面生成化合物的热力学计算及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宋群玲 孙勇 范启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4-116,120,共4页
通过分别添加Mn、Si、Zn、Ni四种合金元素进行界面调控,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钢-铝复合材料界面生成物相的类型,并对界面物相的生成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钢-铝复合材料界面生成的化合物主要是Fe2Al5,界面合金化处理不能改变... 通过分别添加Mn、Si、Zn、Ni四种合金元素进行界面调控,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钢-铝复合材料界面生成物相的类型,并对界面物相的生成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钢-铝复合材料界面生成的化合物主要是Fe2Al5,界面合金化处理不能改变钢-铝复合材料界面化合物的生成类型。但添加Si、Zn合金元素能在500℃扩散退火,保温1 h热处理工艺制度下,延缓Fe2Al5相生成时间,改善界面的结合。Mn、Ni合金元素对延缓界面化合物Fe2Al5相生成无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复合材料 界面合金化 界面化合物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钢基复合材料界面相的形貌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余宇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3-126,共4页
利用SEM、EDS对钢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特征、界面物相组成及物相析出规律进行研究,并对界面化合物层的厚度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钢-铝固-固界面反应物相的形核及生长的演变模式,讨论了界面化合物物相Fe2Al5的生长的动力学机... 利用SEM、EDS对钢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特征、界面物相组成及物相析出规律进行研究,并对界面化合物层的厚度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钢-铝固-固界面反应物相的形核及生长的演变模式,讨论了界面化合物物相Fe2Al5的生长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铝硅合金覆层试样界面化合物层较纯铝覆层试样生长缓慢,化合物相生成与反应活化能值、反应速率常数有关;在723~873 K条件下,化合物层厚度与化合物反应活化能成反比,与反应速率常数成正比,最终获得了金属间化合物相生长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反应区 金属间化合物 扩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热滤渣中富集贵金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舒波 范兴祥 +3 位作者 黄卉 付光强 杨坤彬 刘振楠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针对含贵金属热滤渣物料的物相及元素组成,提出了氧化焙烧脱硫-硫酸选择性浸出贱金属铜和镍富集贵金属工艺,讨论了物料粒度、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等因素对贵金属富集比的影响。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为:热滤... 针对含贵金属热滤渣物料的物相及元素组成,提出了氧化焙烧脱硫-硫酸选择性浸出贱金属铜和镍富集贵金属工艺,讨论了物料粒度、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等因素对贵金属富集比的影响。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为:热滤渣粒度0.080~0.106 mm,焙烧时间6 h,焙烧温度700℃,硫酸浓度45%,浸出时间5 h,浸出温度95℃。在此条件下,脱硫率达到98.89%,铜、镍浸出率分别为98.33%和98.12%,硫酸浸出渣中Au含量1 198.60 g/t,Ag含量1 807.79 g/t,Pt含量1 801.27 g/t,Pd含量1 937.66 g/t。从原料到硫酸浸出渣,贵金属富集比达到14.19倍。该工艺流程操作简单、富集比高、回收率高、成本低,可为从热渣中富集贵金属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 热滤渣 焙烧 脱硫率 浸出率 富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艾萨炉烟尘硫酸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铜锌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坤彬 范兴祥 +4 位作者 刘大方 向成喜 袁杰 李用齐 华宏全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5-488,共4页
研究了用ZJ988萃取剂从艾萨炉烟尘硫酸浸出液中萃取铜,考察了萃取过程中萃原液酸度、有机相浓度、相比、萃取级数对铜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取过程中硫酸浓度、反萃取相比对铜反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原液酸度对铜萃取率影响显著;... 研究了用ZJ988萃取剂从艾萨炉烟尘硫酸浸出液中萃取铜,考察了萃取过程中萃原液酸度、有机相浓度、相比、萃取级数对铜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取过程中硫酸浓度、反萃取相比对铜反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原液酸度对铜萃取率影响显著;常温下,在有机相中ZJ988体积分数40%、pH=2.5、Vo/Va=3/1、混合时间5min、5级萃取条件下,铜萃取率达97.35%;用200g/L硫酸溶液作反萃取剂,在Vo/Va=4/1、混合时间3min、4级反萃取条件下,铜反萃取率为95.88%;萃余液为含锌溶液,锌收率为98.26%,可用于回收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萨炉烟尘 硫酸 浸出液 溶剂萃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冶炼烟尘回收铟技术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大方 史谊峰 +4 位作者 舒波 杨坤彬 向成喜 华宏全 范兴祥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3,共6页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铜冶炼烟尘回收铟的技术进展,介绍并评述了电炉熔炼-碱溶法、常压酸浸-萃取法、高压酸浸-萃取法、离子浮选法、常压氧化酸浸-萃取法、硫酸化焙烧-萃取法、氯化挥发-溶解法等从铜冶炼烟尘回收铟的技术,并对铜冶炼烟尘回...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铜冶炼烟尘回收铟的技术进展,介绍并评述了电炉熔炼-碱溶法、常压酸浸-萃取法、高压酸浸-萃取法、离子浮选法、常压氧化酸浸-萃取法、硫酸化焙烧-萃取法、氯化挥发-溶解法等从铜冶炼烟尘回收铟的技术,并对铜冶炼烟尘回收铟的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烟尘 回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氢共晶定向凝固制备GASAR多孔Cu-Cr合金 被引量:5
6
作者 宋群玲 金青林 +2 位作者 李再久 杨天武 周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39-2545,共7页
在0.6 MPa的纯氢气氛中,采用金属/氢共晶定向凝固技术,制备得到不同Cr含量的GASAR多孔Cu-xCr合金试样(x=0,0.3%,0.5%,0.8%,1.0%,1.3%(质量分数,%)),并研究了Cr含量对多孔Cu-xCr合金气孔率和气孔平均直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Cr含量... 在0.6 MPa的纯氢气氛中,采用金属/氢共晶定向凝固技术,制备得到不同Cr含量的GASAR多孔Cu-xCr合金试样(x=0,0.3%,0.5%,0.8%,1.0%,1.3%(质量分数,%)),并研究了Cr含量对多孔Cu-xCr合金气孔率和气孔平均直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Cr含量的逐渐增大,氢在合金熔体中的溶解度相应增加,导致多孔Cu-xCr合金试样的气孔率缓慢增高;此外,随Cr含量的增加,受糊状区宽度变化的影响,气孔的平均直径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合金 多孔金属 金属/氢共晶定向凝固 气孔率 糊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铅冰铜氧化焙烧产物酸浸液中溶剂萃取铜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大方 华宏全 +4 位作者 杨坤彬 史谊峰 舒波 范兴祥 向成喜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8-390,400,共4页
研究了用ZJ988萃取剂从铅冰铜氧化焙烧产物的硫酸浸出液中萃取铜,考察了萃原液酸度、有机相组成、相比、混合时间、萃取级数对铜萃取率的影响,以及硫酸浓度、反萃取相比对铜反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萃原液酸度对铜萃取率影响明显... 研究了用ZJ988萃取剂从铅冰铜氧化焙烧产物的硫酸浸出液中萃取铜,考察了萃原液酸度、有机相组成、相比、混合时间、萃取级数对铜萃取率的影响,以及硫酸浓度、反萃取相比对铜反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萃原液酸度对铜萃取率影响明显;在常温、有机相ZJ988体积分数40%、萃原液pH=1.0、相比VO/VA=4/1、混合时间5min、7级萃取条件下,铜萃取率达98.11%;对负载有机相用硫酸溶液反萃取,在硫酸质量浓度240g/L、相比VO/VA=8/1、混合时间3min、2级反萃取条件下,铜反萃取率达94.07%,回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冰铜 焙烧 浸出液 ZJ988 萃取 反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对高炉炼铁烟尘中锌浸出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姜艳 孙丽达 +3 位作者 黄卉 李自静 冯绍平 黄兆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17,共4页
采用硫酸为浸出剂,对高炉炼铁烟尘进行未活化和活化浸出工艺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相结合考察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对烟尘中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活化的烟尘在液固比8∶1、硫酸浓度170g/L、浸出温度95... 采用硫酸为浸出剂,对高炉炼铁烟尘进行未活化和活化浸出工艺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相结合考察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对烟尘中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活化的烟尘在液固比8∶1、硫酸浓度170g/L、浸出温度95℃,浸出时间90min时,锌浸出率达到96.78%;而经活化的烟尘在液固比7∶1、硫酸浓度150g/L、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75min时,锌浸出率达到98.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高炉炼铁烟尘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加碱烧结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凤霞 杨斌 +1 位作者 马明煜 孙淑红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7-89,共3页
分析了粉煤灰与碳酸钠烧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反应,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各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当温度高于973 K时,各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均为负值,反应可自发进行。对粉煤灰与碳酸钠的混合物进行了烧结试验,并分析了烧结产物。理论... 分析了粉煤灰与碳酸钠烧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反应,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各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当温度高于973 K时,各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均为负值,反应可自发进行。对粉煤灰与碳酸钠的混合物进行了烧结试验,并分析了烧结产物。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表明通过烧结可使粉煤灰中大部分的石英和莫来石得到活化,有利于下一步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碳酸钠 吉布斯自由能 石英 莫来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发展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懿 李柏文 +1 位作者 班璇 王颖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过去的30年过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建设,以及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而相对忽视了旅游城镇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旅游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和通联性。尽管如此,少数民族地区凭借高品位的城镇旅游资源,已...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过去的30年过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建设,以及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而相对忽视了旅游城镇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旅游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和通联性。尽管如此,少数民族地区凭借高品位的城镇旅游资源,已经形成了名镇名村、旅游城镇和旅游城镇群圈带为内容的旅游城镇体系,并积累了一定的发展经验。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城镇还存在"远离市场,可进入性差"、"对外部客源和资本双重依赖"等缺陷。少数民族地区应实现"品牌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化"和"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并实施"产业互动融合"、"城镇联动集群"和"东西部一体化"三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 旅游城镇 城镇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工业用铂合金催化网的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新 杨桂生 张文莉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1,共6页
铂合金催化网是氨氧化法制备硝酸不可缺少的催化剂。生产中要求铂网氨转化率高、铂耗低、耐腐蚀性强、高温强度高、抗粘结和抗毒性强。围绕如何提高催化网的使用性能,评述了铂合金催化网材料制造从一元金属到多元合金的发展,以及织网方... 铂合金催化网是氨氧化法制备硝酸不可缺少的催化剂。生产中要求铂网氨转化率高、铂耗低、耐腐蚀性强、高温强度高、抗粘结和抗毒性强。围绕如何提高催化网的使用性能,评述了铂合金催化网材料制造从一元金属到多元合金的发展,以及织网方法从编织到针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铂合金 催化网 使用性能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钛粉烧结制备纯钛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玮 尚青亮 +1 位作者 刘捷 马泉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379-381,共3页
本实验选用氢化钛粉代替传统氢化脱氢(HDH)钛粉为原料,通过成型-烧结(脱氢)工艺制备纯钛。研究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纯钛相对密度的影响,确定制备纯钛的最优工艺条件。最终确定氢化钛粉烧制备结纯钛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升温速率为10℃/min... 本实验选用氢化钛粉代替传统氢化脱氢(HDH)钛粉为原料,通过成型-烧结(脱氢)工艺制备纯钛。研究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纯钛相对密度的影响,确定制备纯钛的最优工艺条件。最终确定氢化钛粉烧制备结纯钛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升温速率为10℃/min,烧结温度为1 200℃,烧结时间为4h。实验制备的烧结纯钛符合ASTM B348标准中等级4的规定,烧结件平均抗拉强度σb能够达到601.7MPa,平均延伸率δ为20%,截面收缩率ψ平均为2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钛粉 烧结 相对密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鼓风炉冶炼粗铅副产物铅冰铜中提铜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大方 史谊峰 +3 位作者 舒波 范兴祥 杨坤彬 向成喜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5,61,共5页
基于鼓风炉冶炼副产品铅冰铜,提出了加硫酸亚铁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提铜工艺。分析了焙烧过程中的物相变化,重点研究了浸出过程中初始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等对铜浸出率的影响。试验表明,铅冰铜中的硫化物经焙烧后转化... 基于鼓风炉冶炼副产品铅冰铜,提出了加硫酸亚铁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提铜工艺。分析了焙烧过程中的物相变化,重点研究了浸出过程中初始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等对铜浸出率的影响。试验表明,铅冰铜中的硫化物经焙烧后转化为硫酸盐;焙烧产物在初始硫酸浓度1.5 mol/L、温度95°、时间2.0 h、液固比4:1的条件下浸出,铜浸出率达到98.22%,浸出渣主要物相为PbSO_4、Fe_2O_3。该工艺具有流程短、操作简单、铜浸出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冰铜 硫酸亚铁 焙烧 铜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Y/FeCrAl复合丝材的界面结构和扩散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新 李明 +2 位作者 宁远涛 杨桂生 张文莉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4,共5页
制备了一种以FeCrAl合金为芯层、PdY合金为覆层的复合材料丝材。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仪观察、分析了复合丝材在850℃大气退火不同时间后的界面结构和界面扩散。由于各元素的扩散和相互作用,界面层中有3种新相生成,新相... 制备了一种以FeCrAl合金为芯层、PdY合金为覆层的复合材料丝材。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仪观察、分析了复合丝材在850℃大气退火不同时间后的界面结构和界面扩散。由于各元素的扩散和相互作用,界面层中有3种新相生成,新相对各元素的界面扩散有很大的影响。Fe、Cr、Al、Pd的扩散层深度ξ和退火时间t遵循如下关系:ξ=k 3t(k是元素的扩散速度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界面结构 界面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硝酸工业过滤器回收铂族金属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桂生 王欢 +4 位作者 赵雨 李勇 陈明军 贺小塘 吴喜龙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42,共4页
研究了硝酸工业铂回收过滤器中铂族金属回收工艺。通过预处理、化学溶解、分子识别分离铑、化学沉淀等过程,实现了铂族金属的高效回收。对溶解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和优化,试验了分子识别技术从复杂原料中优先提纯铑。在优化条件下... 研究了硝酸工业铂回收过滤器中铂族金属回收工艺。通过预处理、化学溶解、分子识别分离铑、化学沉淀等过程,实现了铂族金属的高效回收。对溶解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和优化,试验了分子识别技术从复杂原料中优先提纯铑。在优化条件下,铂、钯和铑的回收率分别为97.20%、98.13%和9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铂回收过滤器 铂族金属 回收 分子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内压力对规则多孔Cu-1.3Cr合金气孔形貌的影响
16
作者 宋群玲 李瑛娟 +2 位作者 滕瑜 金青林 李芬锐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103,共9页
在氢气气氛中定向凝固制备规则多孔Cu-1.3Cr合金,并对其气孔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氢气压力从0.1 MPa增加到0.6 MPa,孔隙率从18%增加至44%,而气孔直径从3.24 mm降到0.44 mm。理论分析表明:随着气孔的生长,气孔长度的增加会造成气... 在氢气气氛中定向凝固制备规则多孔Cu-1.3Cr合金,并对其气孔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氢气压力从0.1 MPa增加到0.6 MPa,孔隙率从18%增加至44%,而气孔直径从3.24 mm降到0.44 mm。理论分析表明:随着气孔的生长,气孔长度的增加会造成气孔内部压力显著下降。对于粗大的气孔(气孔间距较大),气孔压力的下降会导致固液界面处的液相倒流进入气泡,形成竹节状的气孔形貌。而对于细小的气孔(气孔间距较小),相邻气孔之间的压力差会促使较短气孔中的氢气向较长的气孔传输,一旦长短两个气孔发生接触则会直接合并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铬合金 金属-氢共晶 气孔压力 气孔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17
作者 江云 李波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93,共3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成人教育在各经济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其生命力就在于它为各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持。这也正是文章通过对国际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研究,借鉴其经验,促进中国成人教育持续健康快...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成人教育在各经济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其生命力就在于它为各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持。这也正是文章通过对国际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研究,借鉴其经验,促进中国成人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目的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背景分析 差异性比较 借鉴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氢氧化钠从银渣中浸出硒碲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庆丰 范兴祥 +3 位作者 余宇楠 刘琼 刘振楠 姚春玲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1-284,共4页
银渣主要含银、硒及少量铁、铜、铋、锑、碲、铅等,硒以亚硒酸银形式存在。研究了用氢氧化钠从银渣中选择性浸出硒、碲,考察了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氢氧化钠浓度对硒、碲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浓度和液... 银渣主要含银、硒及少量铁、铜、铋、锑、碲、铅等,硒以亚硒酸银形式存在。研究了用氢氧化钠从银渣中选择性浸出硒、碲,考察了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氢氧化钠浓度对硒、碲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浓度和液固体积质量比对硒、碲浸出率影响较大,硒和部分碲被浸出,其他元素如银、铜、铁等及部分碲留在渣中,浸出过程具有选择性;在反应温度95℃、液固体积质量比4∶1、氢氧化钠初始质量浓度200g/L、搅拌速度250r/min条件下浸出4h,硒、碲浸出率分别为97.22%和36.75%。此外,也研究了用硝酸浸出碱浸渣中的银。浸出渣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渣中残留的硒主要以亚硒酸钠形式存在,需要用氢氧化钠再次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渣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锌银精矿富集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顾华祥 贺小塘 +2 位作者 袁威 刘琼 范兴祥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4,共6页
基于国内外硫化锌矿处理的火、湿法研究进展,对含锌银精矿采用硫酸化焙烧、稀硫酸浸出工艺脱除锌、富集银,考察了焙烧和浸出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硫酸配比为150%,在300℃焙烧90 min,以5%稀硫酸为浸出剂,液固比8:1,搅拌转速20... 基于国内外硫化锌矿处理的火、湿法研究进展,对含锌银精矿采用硫酸化焙烧、稀硫酸浸出工艺脱除锌、富集银,考察了焙烧和浸出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硫酸配比为150%,在300℃焙烧90 min,以5%稀硫酸为浸出剂,液固比8:1,搅拌转速200~300 r/min,85℃浸出120 min,最终锌的浸出率可达到98%以上,浸出渣中银含量为7.24%,银被富集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硫化锌 银精矿 预处理 湿法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碲化铜渣的硫酸化焙烧—碱浸碲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世莹 范兴祥 +1 位作者 徐刚芳 李英伟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研究了采用硫酸化焙烧—氢氧化钠浸出工艺从碲化铜渣中浸出碲,考察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硫酸用量、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碲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碲浸出率受碲化铜渣硫酸化焙烧温度影响明显;在硫酸用量为碲化铜渣质量... 研究了采用硫酸化焙烧—氢氧化钠浸出工艺从碲化铜渣中浸出碲,考察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硫酸用量、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碲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碲浸出率受碲化铜渣硫酸化焙烧温度影响明显;在硫酸用量为碲化铜渣质量61%、焙烧温度500℃条件下焙烧3.0h,然后在75℃下用4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出2.0h,浸出液中铜质量浓度为2.8mg/L、碲质量浓度为49.39g/L,浸出渣中铜、碲质量分数分别为72.42%和1.59%,碲浸出率96.01%,碲铜分离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铜渣 硫酸化焙烧 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