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施用对节水灌溉稻田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创业 《南方农机》 2024年第4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稻田添加生物炭对节水灌溉水稻的生长情况及相应产量的影响,为实现稻田节水增产、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设置3个生物炭施用水平(0、20 t·ha^(-1)、40 t·ha^(-1))和2种灌溉模式(控制灌溉、淹水灌... 【目的】探究稻田添加生物炭对节水灌溉水稻的生长情况及相应产量的影响,为实现稻田节水增产、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设置3个生物炭施用水平(0、20 t·ha^(-1)、40 t·ha^(-1))和2种灌溉模式(控制灌溉、淹水灌溉),阐明在节水灌溉模式下梯度施加生物炭对水稻生长性状(茎蘖、株高)的变化规律,分析生物炭施用对节水灌溉模式下的稻田稻米产量及其基本的产量构成、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节水灌溉稻田添加生物炭明显增加了产量,且添加高量(40 t·ha^(-1))生物炭的产量增加效果更加明显。添加中量(20 t·ha^(-1))和高量(40 t·ha^(-1))生物炭的稻田产量明显高于未添加生物炭稻田(产量高约21.96%和36.78%)。与淹水灌溉相比,节水灌溉稻田水分缺失对水稻生长及产量造成一定消极影响,但在生物炭的稻田利用与节水灌溉模式的有效结合下,稻田灌溉用水效率有明显提高,同等生物炭添加量条件下节水灌溉稻田比淹灌稻田灌溉用水效率提高70.93%。【结论】通过基础灌溉试验进一步完善节水灌溉相关理论,可为实现稻田节水增产、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生物炭 稻田 产量 灌溉水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废水中重金属的净化处理
2
作者 杨存满 许金龙 +4 位作者 鞠佳伟 刘会娟 兰华春 苗时雨 刘千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1-167,共7页
为有效去除化学镀镍废水中存在的络合态金属铜和镍,分析了两种金属对反硝化生化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并研究化学沉淀-树脂协同处理法、预磁化Fe^(0)-H_(2)O_(2)类Fenton-树脂协同处理法同步去除Cu、Ni的效果。结果表明:Cu、Ni对NO_(3)^(-)-... 为有效去除化学镀镍废水中存在的络合态金属铜和镍,分析了两种金属对反硝化生化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并研究化学沉淀-树脂协同处理法、预磁化Fe^(0)-H_(2)O_(2)类Fenton-树脂协同处理法同步去除Cu、Ni的效果。结果表明:Cu、Ni对NO_(3)^(-)-N反硝化活性的半抑制质量浓度(EC_(50))分别为7.45、48.3 mg/L,且抑制作用随着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两种处理方法对镀镍废水中高浓度Cu、Ni的去除均有一定的效果,但预磁化Fe^(0)-H_(2)O_(2)类Fenton-树脂协同处理法的金属去除率更高,Cu、Ni去除率分别达到100%、99.9%,基本实现金属的完全去除,对反硝化生化处理不具备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采用磁化Fe^(0)-H_(2)O_(2)类Fenton-树脂协同处理化学镀镍废水更加经济、环保,为生化法处理废水中的COD、NO_(3)^(-)-N、TP等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废水 抑制作用 同步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渗漏强度下两种水稻节水灌溉控制指标对比研究
3
作者 周姣艳 马创业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5期59-62,共4页
【目的】为明确稻田在不同渗漏强度下以地下水埋深为指标的节水控制灌溉与传统以土壤含水率为指标的节水控制灌溉的差异性。【方法】本研究在盆栽试验的基础上设置了三种渗漏强度水平D1(1 mm/d)、D2(2 mm/d)、D3(3 mm/d),观测并比较了... 【目的】为明确稻田在不同渗漏强度下以地下水埋深为指标的节水控制灌溉与传统以土壤含水率为指标的节水控制灌溉的差异性。【方法】本研究在盆栽试验的基础上设置了三种渗漏强度水平D1(1 mm/d)、D2(2 mm/d)、D3(3 mm/d),观测并比较了两种灌溉控制指标与不同渗漏强度水平下水稻的生长发育情况、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结果】1)以地下水埋深为指标的节水控制灌溉在水稻分蘖、水稻株高和叶面积等作物参数上均优于以土壤含水率为指标的节水控制灌溉技术,但渗漏强度越大,LAI峰值越小,随着渗漏强度的增大,水稻的最终产量越低;2)在三种渗漏强度下,以地下水埋深为指标的控制灌溉相比以土壤含水率为指标的控制灌溉均具有更高的产量,两种控制灌溉方式的灌溉水分利用率大致相同,两者均能达到节水灌溉的效果。【结论】以地下水埋深为指标的控制灌溉在节水效果上能够替代以土壤含水率为指标的控制灌溉,同时也能够解决以土壤含水率为指标的控制灌溉技术检测成本高、测量精度低等问题,具有应用推广价值和前景。但本试验结果仅限于东北黑土地区,对于不同地区的节水灌溉地下水位下限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渗漏强度 地下水埋深 土壤含水率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