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肝细胞移植治疗放射性肝损伤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胜平 吴浩荣 吴锦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0-1104,共5页
目的:研究移植肝细胞在放射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体内的代谢支持作用,评价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肝细胞移植对放射性肝病(radiation-induced liverdisease,RILD)的治疗效果。方法:以60Co作为放射源照射实验大鼠肝区,总剂量40Gy,一次性照射,剂... 目的:研究移植肝细胞在放射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体内的代谢支持作用,评价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肝细胞移植对放射性肝病(radiation-induced liverdisease,RILD)的治疗效果。方法:以60Co作为放射源照射实验大鼠肝区,总剂量40Gy,一次性照射,剂量率为100cG/min,制成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动物模型。4天后将所有照射动物施行部分肝叶切除术(约占2/3)。将上述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经脾脏实质行Ad-EGFP感染的肝细胞移植,移植细胞数为5.0×106个,对照组经脾实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7天两组分别采血测血清清蛋白水平。术后42天再次检测清蛋白,并作常规病理切片及透射电镜检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绿光的肝细胞的分布,比较两组在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动态观察两组生存率的变化。结果:肝细胞移植术后7天,实验组血清清蛋白水平明显上升,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移植后42天,实验组血清清蛋白水平进一步升高,与对照组、5周前的实验组水平均有显著差异。移植后42天两组动物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检查示实验组放射性肝损伤轻于对照组。结论:同种肝细胞经脾脏移植后,在放射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体内有良好的代谢支持作用,并可提高其短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移植 放射性肝病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体会
2
作者 徐振国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574-575,共2页
我院自1998年5月~2001年10月采用巴德(Bard)材料,即单丝聚丙烯充填物和补片行老年人疝无张力修补术,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老年人 腹股沟疝 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治疗 疗效 巴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50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钱呈兴 姚志刚 +1 位作者 徐振国 林雄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60-260,263,共2页
关键词 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硬膜外麻醉 外科免缝拉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