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中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沈文香
陈敏斌
+1 位作者
沈刚
周丽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提升血红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151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常规剂量组:rhEPO10000U/次,皮下注射(s.c.),每周3次,持续8周;冲击治疗组:rhEPO20000U,1次/天,连用2天后,1000...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提升血红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151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常规剂量组:rhEPO10000U/次,皮下注射(s.c.),每周3次,持续8周;冲击治疗组:rhEPO20000U,1次/天,连用2天后,10000U,1次/天,连用6天,随后同常规剂量组;对照组:不给予rhEPO,其他同治疗组。结果:经EPO治疗后,冲击组从第2周开始平均Hb水平较治疗前提高2.6g/L(P=0.000),与常规组相比,第2周时平均Hb水平提高2.9g/L,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而第3、4周冲击组平均Hb水平比常规组分别高3.8g/L和3.4g/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48、P=0.029);至5、6、7、8周时,冲击组虽然平均Hb水平比常规组高,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冲击组+常规组与对照组相比,从第三周开始平均Hb水平即稳步升高(P<0.01)。结论:rhEPO能有效治疗肿瘤患者化疗中贫血,保障化疗正常进行。冲击疗法与常规疗法相比,能较快地提高化疗中患者Hb水平,但对后期Hb水平两者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红蛋白
贫血
肿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治疗难治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雪斐
高玉芳
+3 位作者
吉海华
朱敏
丁美芳
李海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3期27-28,共2页
对25例难治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巯乙磺酸钠/异环磷酰胺、米托蒽醌、依托泊苷)治疗。结果部分患者治疗中出现乏力、胃肠道反应等症状,经对症处理好转。治疗6个疗程获得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3例...
对25例难治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巯乙磺酸钠/异环磷酰胺、米托蒽醌、依托泊苷)治疗。结果部分患者治疗中出现乏力、胃肠道反应等症状,经对症处理好转。治疗6个疗程获得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3例,无效2例。提出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感染、四肢末梢神经炎、乏力、血栓形成等为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密切观察、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可缓解上述症状,使化疗按计划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沙利度胺
巯乙磺酸钠
异环磷酰胺
米托蒽醌
依托泊苷
不良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诊非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因素的长期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欢
周新
+3 位作者
朱健伟
叶鉴南
李建勇
孙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30-1539,共10页
目的:对以沙利度胺为基础治疗方案的MM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含或不含硼替佐米的治疗方法下影响MM患者的预后因素是否不同。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0月至2015年12月200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各项指标及活存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
目的:对以沙利度胺为基础治疗方案的MM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含或不含硼替佐米的治疗方法下影响MM患者的预后因素是否不同。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0月至2015年12月200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各项指标及活存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COX回归分析、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以及Logrank检验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各项临床实验室指标与M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硼替佐米组中年龄、ISS分期、复杂核型、完全缓解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传统治疗组中,β2微球蛋白(≥8.95mg/L)和未完全缓解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硼替佐米治疗组中,由年龄、复杂核型、完全缓解所构成的MPI-1(myeloma prognostic index,MPI);传统治疗组中由β2微球蛋白(≥8.95 mg/L)、染色体核型、完全缓解所构成的MPI-2可较好的判断各自治疗方法下MM患者的预后。结论:新老化疗方案治疗MM患者的预后因素存在差异,但复杂核型及未达完全缓解的MM患者预后均较差。MPI作为较简易的临床参数,或许可成为除了ISS及R-ISS以外有用的补充预后判别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
预后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中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沈文香
陈敏斌
沈刚
周丽娜
机构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54-1057,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提升血红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151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常规剂量组:rhEPO10000U/次,皮下注射(s.c.),每周3次,持续8周;冲击治疗组:rhEPO20000U,1次/天,连用2天后,10000U,1次/天,连用6天,随后同常规剂量组;对照组:不给予rhEPO,其他同治疗组。结果:经EPO治疗后,冲击组从第2周开始平均Hb水平较治疗前提高2.6g/L(P=0.000),与常规组相比,第2周时平均Hb水平提高2.9g/L,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而第3、4周冲击组平均Hb水平比常规组分别高3.8g/L和3.4g/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48、P=0.029);至5、6、7、8周时,冲击组虽然平均Hb水平比常规组高,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冲击组+常规组与对照组相比,从第三周开始平均Hb水平即稳步升高(P<0.01)。结论:rhEPO能有效治疗肿瘤患者化疗中贫血,保障化疗正常进行。冲击疗法与常规疗法相比,能较快地提高化疗中患者Hb水平,但对后期Hb水平两者差异不大。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红蛋白
贫血
肿瘤
化疗
Keywords
erythropoietin
hemoglobin
anemia
neoplasm
chemotherapy
分类号
R730.5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治疗难治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雪斐
高玉芳
吉海华
朱敏
丁美芳
李海
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
昆山
医院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3期27-28,共2页
文摘
对25例难治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巯乙磺酸钠/异环磷酰胺、米托蒽醌、依托泊苷)治疗。结果部分患者治疗中出现乏力、胃肠道反应等症状,经对症处理好转。治疗6个疗程获得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3例,无效2例。提出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感染、四肢末梢神经炎、乏力、血栓形成等为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密切观察、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可缓解上述症状,使化疗按计划完成。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沙利度胺
巯乙磺酸钠
异环磷酰胺
米托蒽醌
依托泊苷
不良反应
护理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R733.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诊非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因素的长期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欢
周新
朱健伟
叶鉴南
李建勇
孙超
机构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
人民医院
血液
科
南京医科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血液
科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30-1539,共10页
文摘
目的:对以沙利度胺为基础治疗方案的MM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含或不含硼替佐米的治疗方法下影响MM患者的预后因素是否不同。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0月至2015年12月200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各项指标及活存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COX回归分析、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以及Logrank检验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各项临床实验室指标与M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硼替佐米组中年龄、ISS分期、复杂核型、完全缓解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传统治疗组中,β2微球蛋白(≥8.95mg/L)和未完全缓解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硼替佐米治疗组中,由年龄、复杂核型、完全缓解所构成的MPI-1(myeloma prognostic index,MPI);传统治疗组中由β2微球蛋白(≥8.95 mg/L)、染色体核型、完全缓解所构成的MPI-2可较好的判断各自治疗方法下MM患者的预后。结论:新老化疗方案治疗MM患者的预后因素存在差异,但复杂核型及未达完全缓解的MM患者预后均较差。MPI作为较简易的临床参数,或许可成为除了ISS及R-ISS以外有用的补充预后判别手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
预后判别
Keywords
multiple myeloma
bortezomib
thalidomide
prognosis evalnation
分类号
R73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中贫血的临床研究
沈文香
陈敏斌
沈刚
周丽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治疗难治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护理
王雪斐
高玉芳
吉海华
朱敏
丁美芳
李海
《护理学杂志》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初诊非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因素的长期回顾性分析
王欢
周新
朱健伟
叶鉴南
李建勇
孙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