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ATF6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潘高峰
李国云
+1 位作者
季雪良
傅茂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46-1949,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活化转录因子6(ATF6)水平,探究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B)及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各20例,收集同期20例体...
目的了解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活化转录因子6(ATF6)水平,探究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B)及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各20例,收集同期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NC)。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NC、ASC、CHB及LC组外周血白细胞ATF6 mRNA水平,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ELISA法检测NC及CHB组血清ATF6蛋白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ASC、CHB及LC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ATF6 mRNA水平分别为1.99±0.70、2.12±0.75、1.97±0.85,均明显高于NC组(0.71±0.26)(P值均<0.05)。ATF6 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HBsAg水平、HBV DNA定量、转氨酶水平、HBeAg定性及TBil水平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组血清ATF6蛋白水平明显高于NC组[(7.66±1.94) ng/ml vs(3.29±0.30) ng/ml,t=-9.971,P<0.001]。结论ATF6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有着更高的表达,其可能参与慢性HBV感染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激活转录因子6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糖皮质激素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安全性荟萃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高安
陆圣威
+2 位作者
陈丽
甘建和
孙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1-417,共7页
目的进行糖皮质激素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安全性荟萃分析,以评估激素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目的进行糖皮质激素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安全性荟萃分析,以评估激素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等公开发表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6月1日,检索有关糖皮质激素对SARS-CoV-2感染、SARS和ARDS的死亡率影响,使用Stata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有关COVID-195篇、ARDS 22篇、SARS 7篇。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治疗可以降低ARDS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SARS与COVID-19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素组在治疗分配不是随机的,临床上更倾向于在重症患者中使用,因此激素组重症的构成比高于非激素组。在一定意义上证明激素联合常规治疗降低了重症患者的死亡率。结论在重症COVID-19中,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上有一定意义。但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才能得出实质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致肝损伤1例报告
3
作者
潘高峰
傅茂英
郜玉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9-1350,共2页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我国研发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它竞争性地与TNFα结合,阻碍TNFα与细胞表面TNFα受体结合,从而降低了TNFα的生物学活性[1-2]。该药物主要被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我国研发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它竞争性地与TNFα结合,阻碍TNFα与细胞表面TNFα受体结合,从而降低了TNFα的生物学活性[1-2]。该药物主要被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的肿胀、疼痛、瘙痒、红斑等,但也可导致感染、腹痛、咳嗽、眩晕及肝酶升高等少见不良反应[3]。近期本科收治1例该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具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Ⅱ型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药物性肝损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ATF6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潘高峰
李国云
季雪良
傅茂英
机构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46-1949,共4页
基金
江苏大学临床医学科技发展基金(JLY20180112)
昆山市社会发展科技专项(KS1719)
文摘
目的了解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活化转录因子6(ATF6)水平,探究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B)及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各20例,收集同期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NC)。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NC、ASC、CHB及LC组外周血白细胞ATF6 mRNA水平,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ELISA法检测NC及CHB组血清ATF6蛋白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ASC、CHB及LC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ATF6 mRNA水平分别为1.99±0.70、2.12±0.75、1.97±0.85,均明显高于NC组(0.71±0.26)(P值均<0.05)。ATF6 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HBsAg水平、HBV DNA定量、转氨酶水平、HBeAg定性及TBil水平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组血清ATF6蛋白水平明显高于NC组[(7.66±1.94) ng/ml vs(3.29±0.30) ng/ml,t=-9.971,P<0.001]。结论ATF6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有着更高的表达,其可能参与慢性HBV感染病程。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激活转录因子6
内质网应激
Keywords
hepatitis B,chronic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糖皮质激素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安全性荟萃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高安
陆圣威
陈丽
甘建和
孙蔚
机构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
苏州大学附属
第一
医院
感染
科
出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1-417,共7页
基金
北京康盟慈善基金(B21039ES)。
文摘
目的进行糖皮质激素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安全性荟萃分析,以评估激素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等公开发表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6月1日,检索有关糖皮质激素对SARS-CoV-2感染、SARS和ARDS的死亡率影响,使用Stata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有关COVID-195篇、ARDS 22篇、SARS 7篇。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治疗可以降低ARDS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SARS与COVID-19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素组在治疗分配不是随机的,临床上更倾向于在重症患者中使用,因此激素组重症的构成比高于非激素组。在一定意义上证明激素联合常规治疗降低了重症患者的死亡率。结论在重症COVID-19中,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上有一定意义。但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才能得出实质性结论。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荟萃分析
Keywords
glucocorticoids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meta-analysis
分类号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致肝损伤1例报告
3
作者
潘高峰
傅茂英
郜玉峰
机构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
安徽医
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感染
科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9-1350,共2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608085MH164)
昆山市社会发展科技专项(KS1719)
文摘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我国研发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它竞争性地与TNFα结合,阻碍TNFα与细胞表面TNFα受体结合,从而降低了TNFα的生物学活性[1-2]。该药物主要被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的肿胀、疼痛、瘙痒、红斑等,但也可导致感染、腹痛、咳嗽、眩晕及肝酶升高等少见不良反应[3]。近期本科收治1例该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具体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Ⅱ型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药物性肝损伤
病例报告
Keywords
spondylitis,ankylosing
receptors,tumor necrosis factor,type Ⅱ
recombinant fusion protein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case reports
分类号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593.23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ATF6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潘高峰
李国云
季雪良
傅茂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糖皮质激素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安全性荟萃分析
高安
陆圣威
陈丽
甘建和
孙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致肝损伤1例报告
潘高峰
傅茂英
郜玉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